APP下载

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以牡丹江医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2022-04-22师东菊郭继民宁伟东杨禹军迟桂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校企

师东菊 郭继民 宁伟东 杨禹军 迟桂华

(牡丹江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文件提出,加强产业和教育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紧密关联,是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目标,可在新时代下增强教育水平、提高高校就业率、推进经济转型升级[1]。目前,牡丹江医学院医药营销专业将“医管结合”特色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3+1”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促进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

1 基于产教融合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012 年教育部、中宣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 号),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应用和范围,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的实践教育发展缓慢,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加深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当前高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2]。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东北部的边疆省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随着中国东北部边疆省份开发开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龙江丝路带”等相继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而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数量较少,培养方式较为单一,资源依赖型特征明显等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障碍。

牡丹江医学院在2020 年被选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牡丹江医学院开设的医药营销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形成了“医管结合”办学特色,以“培养专业理论扎实,具备医药卫生基本知识,强化岗位胜任技能,具有较高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医药卫生管理人才”为办学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育,既是全面建设黑龙江的客观形势需要,也是地方本科院校持续提高办学水平的内在要求[3]。

基于产教融合的医药营销专业“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即以医药营销特色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及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所表达的实践教学理念为引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比较,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产教融合可行性,增强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保证其实现社会职业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2 当前我国产教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参与度不高 在学校与企业的深化合作中,学校占据主导地位,企业的参与程度不高。学校与企业的目标及价值取向存在较大差异,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水平人才,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人才,提高院校的毕业就业率,培养年限为3~4年。而企业主要以营利为目的,更注重产能和效益,因此双方在合作中会出现较多问题。

2.2 企业具有压榨学生的不确定因素 部分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时,与学校沟通出现分歧,将高等院校的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在学校培养期间,学生并未学习专业的技能,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导致学生没有真正学会专业技能,产教融合亦成为一纸空谈。

2.3 产教融合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缺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专业法律保障措施,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责任分工、学生安全问题、薪资待遇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没有专业的法律保障措施,对产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较大阻力[4]。

2.4 经费保障不足 国家和政府对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仍没有较大投入,经费较少,平台较小,可参考的模型案例较少,使得产教融合的发展没有具体的方向。

3 基于产教融合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的主要内容

3.1 增强政府和学校紧密沟通 保障扩大就业提供 2021 年4月牡丹江市委领导到牡丹江医学院进行调研,为牡丹江医学院毕业生提供多个事业编制,进一步提升地方政府与学校的紧密联系,这是政府对产教融合模式下培养点应用型、创新型毕业生的肯定和支持,牡丹江医学院毕业生在实践教育培养下,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及工作能力,与全市发展战略匹配度高,就业关联性强。这也是牡丹江市政府在国家提出产教融合的模式下,进行的全新尝试。

3.2 精准培养定位 构建特色教学培养方法 根据学校特色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结合医药营销专业设置的实际,形成了“医管结合”的专业特色,确定了以“培养专业理论扎实,具备医药卫生基本知识,强化岗位胜任能力,具有一定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医药卫生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三位一体”(知识、能力和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双轨同步”教学模式实现“五个交互”,即学校和企业交互、教室和市场交互、教师和师傅交互、学生和学徒交互、招生和招工交互,构建了基于行业分析和工作过程创新型“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新模式。

3.3 加强校企沟通协作 构建完善培养方案“产教融合”是目前高等教育领域内急需解决的热门话题[5]。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核心办学思想,是增强应用型人才的总量、提升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改善社会服务能力的强有力举措。医药营销专业通过“医药与管理”融合的专业特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沟通协作,邀请医药企业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及修订,调研当前社会所需的人才需求,及往届优秀毕业生的反馈。在培养方案修订中深入制订了校企合作的基本要求,突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优化现有课程,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实践学时增加到30%,使基本理论“必须”“完整”,实践知识“好用”“能用”,提高学生创新型技术及实践操作能力。

3.4 深化产教融合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依托校内实训实验中心和校外实习就业基地,构建由“专业认知实训、课程实训、岗位模拟实训、顶岗实习”4 环节组成的“实习就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实施“3+1”分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完成本科四年学制前3 学年的“专业认知实训、课程实训、岗位模拟实训”,第4 学年即毕业实习阶段完成1 学年的“顶岗实习实训”,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目标,针对性带领学生顶岗实习,将学生的毕业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通过实习,企业充分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创新性技能,学生根据实习经历选择中意的企业,实习结束双向选择就业,可达到学生、企业、学校三者共赢[6]。以2017 级毕业生为例,在学业前三年完成校内见习及实训,学生经过入学专业教育,根据课程设置定期到企业见习,到校内“市场营销综合实验室”“药品展室”“情景模拟实训室”等相关11 个实验实训室成功完成校内实训。在学业第4 年实习阶段,学校与以往对接的企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赛恩旗坤仪器有限公司等13 个实习就业合作医药企业来校宣讲与招聘,学生经实训后应聘各实习岗位,对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深入了解,同时企业也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企业和学生快速匹配,精简时间[7]。

图1 实习就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图

3.5 优化课程结构 编写适宜产教融合的实践教材“产教融合”的育人方式,需有规程,编写课程教材是其中重点之一。通过对用人单位和行业发展的调研,对职业教育课程、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对大纲进行了修订,优化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以实现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品德”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通识教育、特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3 大课程模块,增加了创新性“产教融合”课程,该系列课程的建设以学校和学生“招生即招聘、上学即上班、毕业即就业”为成果目标,重在培养学生获得满足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实习就业一体化”实践教学开展。另外,组织行业专家、企业专业人士参与教材编写工作,使教材更加突出以“市场需求”“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特色,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突出针对性”的编写方式,在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业务能力。同时编写案例集及实习手册[8]。

3.6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1)以“强化能力培养”为目标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岗位职业等级资格培训考试,培养可满足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团队。(2)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指导专业教师深入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学习,让教师“走出去”与企业对接,增强教师实践教学本领和水平。(3)聘请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校园,定期在实习协议单位邀请专家到学院进行培训及讲座。

3.7 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增强创新创业培训 (1)在学校大学生创业园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进行实训。例如:医药营销专业在学校大学生创业园,创建具有较快响应速度的校园驿站,该驿站目前仍具有较好盈利效果。(2)学校和企业深度协作,创建营销实战新平台。2016 年学校进入“娃哈哈”集团深度调研,并与“娃哈哈”集团合作创办大学生营销实战基地,举办营销实战创新赛事,构建了完善的综合演练平台。(3)医药营销专业成立了“创新创业室”,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模拟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9]。

3.8 进行形成性考核及实习成绩评定方案改革 (1)提升实践教学考核水平,并设置督导队伍对教学水平进行考核。(2)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形成性考核,把实践技能操作、撰写专题报告、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创新创业和科研活动纳入考核范围。(3)与实习单位共同设置实习成绩评定考核方案,加大实习实训单位、用人单位、第三方评价机构考核力度。

3.9 采用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近几年学校逐步鼓励该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体系建设中,为了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特征,根据工作实际添加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场景模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与社会、行业的职业素养要求对接;在专业核心课程制订中,实施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以项目、案例为主要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此外,学校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紧密联系、实时更新课程进度,研究医药营销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和学生学校资源库。教师资源库包括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案例分析等,学生学校资源库则囊括了理论学习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教学录像、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等。

4 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的主要措施及途径

4.1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产教融合体系的持续发展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于学生的关注度是改善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家政策应向产教融合模式资源倾斜,紧跟时代步伐。同时,学校应积极与政府沟通产教融合进展情况,深入学习国家政策,保障产教融合模式的良好发展[10]。

4.2 加大学校支持力度 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积极与各方沟通,加大学校支持力度,全面梳理实践教学资源分布和运行现状,提高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构建校内实训实验教学中心,提高校内实践教学的承载能力[11]。另外积极开发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优化实习就业基地的结构,加深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实习就业一体化”顶岗实习,从而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

4.3 研究全面实践教学质量水平 加强教学内容创新 制订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完善实践教学全过程评价体系。根据行业发展及职业需要更新实训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创新水平紧密相连,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4.4 完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1)加大实践教学考核力度,设置实践教学督导队伍,为实践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共同发力。(2)增强与实习企业沟通与联系,对于毕业生在实习实训单位的工作环境及实习水平要进行良性掌握,对用人单位的实习强度要深入了解和探讨、对第三方评价机构要深入沟通及对毕业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等。(3)改进学生成绩评价方式,按形成性考核方法,形成实践教学成绩综合评价新模式[12]。把检验专业能力、文字综合素养、发表高质量期刊论文、实践创新创业比赛等纳入考核范围。

5 成果水平和实践效果

医药营销专业作为牡丹江医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该专业实践教学成果为其他专业发展产教融合提供了参考。

目前,牡丹江医学院的医药营销专业已毕业1100 余名学生,工作在全国各医药及相关领域企业,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水平。2016 年以来,医药营销专业学生具有优异的生源条件及逐年上升的就业率,企业认可度高,社会需求量大。2019 和2020 年,学生入学报到率100%,成为牡丹江医学院本科专业报到率最好的专业之一,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3%。2019年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追踪,评价为满意占95.4%。通过工作企业的回访,普遍对本专业毕业生反映良好,认为该专业的毕业生专业知识掌握扎实,专业本领能力强,毕业生的整体素质高。特别是“正大天晴实验班”的学生与普通医药营销班学生相比,学生就业率、尤其是就业专业的对口率、就业企业的满意程度高,学生发展潜力大,例如:在“正大天晴”企业实习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被该企业录用,至今很多学生成为该企业市场开发和运营管理主管、主要负责人等,目前医药营销专业毕业生在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在岗人数达到100 余人。这些数据显示“实习就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