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发展山区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2-04-22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茶农山区集体经济

陈 燕

(河南省南阳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河南 南阳 47305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这一方面说明“三农”问题在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占据重要位置,另一方面也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具备茶叶栽培条件的山区,集成茶产业优势资源、激活各类生产要素,培育壮大茶产业,盘活集体经济,发挥其撬动引领作用,意义极其深远。

1 发展山区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

1.1 发展不平衡。由于受资源和环境等条件限制,山区发展农村经济相对艰难。在当前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找对路子、选准产业十分必要。茶产业是山区村民致富、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的优势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当前,在广大适宜茶叶种植的山区,茶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有些地方缺乏科学规划和举措,没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统筹谋划,没有坚持“宜茶则茶、宜多则多、宜少则少”的原则,“三农”经济基础薄弱,掣肘乡村振兴。

1.2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茶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茶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度不够。茶叶生产多为分散种植和小工厂加工,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抗风险能力较弱。龙头企业少,现有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与生产基地、茶农结合不紧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衔接不紧,规模效益难实现,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价格波动大,茶农增收困难[1]。

1.3 支撑产业发展的金融体制体系不健全。山区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不合理,资源供给不足,服务体系、法律制度不健全,信用担保体系落后,保险力度弱,发展茶叶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1]。茶产业税收优惠与项目扶持力度不大,营商环境有待改善。

2 培育壮大茶产业 盘活山区集体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2.1 用活惠农政策,把握发展导向

2.1.1 转变政府行政职能,引导培育茶叶新型经营主体。在行政审批、项目专项资金立项、土地配置、农业行政执法、信贷、农业保险、预警机制、项目推介等方面,切实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鼓励、引导、扶持茶叶经济发展。重点支持茶叶经济组织进行“三品一标”认证,帮助促进茶叶企业技改、基础设施建设,壮大生产经营规模。对符合税收相关政策的茶叶新型经营主体免征所得税。

2.1.2 用足用活金融支持政策,有效解决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中央或省级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培育一批山区经济强村,树立一批集体经济发展样板和典型,发展茶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金融部门优先办理涉农金融机构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及再贴现申请;利用项目集体采购先进智能茶叶机械设备,开展茶机设备租赁业务;开通一站式服务村级金融服务站;推动政策性茶叶生产保险,鼓励开展互助保险。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共同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茶叶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加快出台金融服务政策,切实加大对茶叶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强其示范带动作用。

2.2 集成茶叶科技资源优势,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

2.2.1 以科技创新赋能茶产业,提高效率。加大财政对茶叶科技研究推广转移支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茶产业科技研究推广,特别是对茶叶新型经营主体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进自主创新。加强茶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着力建设基层区域站,配备更多更好的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做好对茶叶经营主体及茶农的实地指导工作。引进推广先进茶叶生产、加工技术,集成大数据、数字技术应用,实现茶叶种植、加工、储藏等全程自动化、智能化,切实保障茶叶生产提质增效。

2.2.2 加强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加强茶农、新型经营主体与科研机构、职业院校的合作,充分利用其技术人才优势,及时收集、宣传和反馈茶产业前沿技术及市场信息,做好技术更新与储备。加大“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重大科技项目推广实施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推广载体和手段,积极探索茶叶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组装集成一批增产、节本、增效关键技术,加快茶叶科技成果组装配套和示范推广。加强科技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承接、应用茶叶科技成果的能力。

2.3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茶叶提质增效

2.3.1 加强人力资源保障。完善茶产业人才储备与培训机制,将有茶经济头脑的“能人”“土专家”等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发挥领头雁作用,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3.2 优化人才培养,注重技能培训。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茶叶新型经营主体的教育培训力度,以提高茶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增加效益和提高竞争力为目标;立足于需求,依托现有科技基础,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茶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搞好茶产业人才库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和国际视野、精干高效、务实稳定的茶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茶产业实用人才。

2.4 集成“互联网+”资源优势,开辟农业增收新途径

2.4.1 抢抓“互联网+农业”新机遇。在茶叶销售、中介服务、茶园流转等领域,普及互联网、大数据、高端智能的应用,提高茶产业生产经营效益。

2.4.2 深入推进“互联网+N”。随着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容易形成合作共赢。按照“互联网+茶企+茶农”发展思路,从资金、技术、平台、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促进茶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茶产业电子商务,开通“互联网+茶叶”“互联网+旅游”“互联网+传统文化”等电商平台,增加村集体和茶农的收入。

2.5 集成山区“三资”优势,形成资本优势

2.5.1 推进村级股份合作制。鼓励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全资入股、控股经营、参股经营等形式,与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开展股份合作,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按股份参与分红。发展“生态+”“旅游+”新业态,积极开发特色“农家乐”、生态休闲、民俗茶文化观光、康养基地等旅游项目,做大做强人文茶旅。

2.5.2 用足农村集体资金。坚持开放共享的理念,凭借资源、地缘优势,引入工业资本、外来资本,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争取扶贫项目资金以及各种惠农项目资金、信贷资金等,由村级集体组织自主发展,或与茶叶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发展。

2.6 发挥营销资源优势,拉动山区集体经济

2.6.1 加强市场建设,拓宽营销渠道。通过多元投资、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加强产地市场、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开展网上交易。健全茶叶营销网络体系,不断创新营销手段,提高营销水平。

2.6.2 构建茶旅一体化消费体系。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打造休闲精品茶旅线路。充分利用山村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精心设计、时尚包装等手段促销,满足游客喜购绿色、健康、花样特色茶产品的心理,拉动终端消费。

2.7 整合新型经营主体力量,实现合作共赢。以茶叶新型经营主体为纽带,完善与村级集体及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N+村集体组织+茶农”的模式推动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茶农变股民,拓展增收空间。采取反租倒包、租赁承包、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发展茶产业,增加山区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各类茶产业中介服务组织,为企业和茶农提供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品牌注册、市场信息、产品营销、宣传推介等有偿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猜你喜欢

茶农山区集体经济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老党员“卖”茶忙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下)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早春茶”开采
山区
茶乡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