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2022-04-21郝桂红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田地玉米螟

郝桂红

(沂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沂南 276300)

0 引言

山东省位于我国黄河下游、东部沿海,雨热同季,降水集中,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另外,省土面积辽阔,农业用地优良。山东农业,物种丰富,历史悠久。其中,玉米栽培非常广泛。但是,要想实现玉米栽培预期目标,实现种植综合效益,需要结合实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品种。例如,中玉335、登海605、金玉188等。这些玉米品种,在山东省内具有良好生长态势。除此之外,还需根据山东省内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进而全方位保障玉米健康生长,实现大丰收。

1 山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1.1 平整玉米田地

山东省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其中,玉米生产尤为卓著。为了确保山东玉米稳定发展,需要严格落实玉米栽培技术。首先,需要为玉米种植提供养分充足、湿度合理的生长空间。因此,相关种植人员,应该因地制宜,平整田地,清除杂草,并且适量施以基肥,进而为后续玉米种子种植耕作,提供良好先决条件。在此过程中,为充分保障玉米健康生长,顺利收获,需要尽量避免重茬种植,这是因为玉米连种,会使土质变硬,肥力不足。同时,存在更多病虫害发生几率。因此,即便选择非常优质的玉米种子,将其种植在重茬田地,也会增加玉米生长期间发生根部感染,叶片枯萎等现象。另外,科学合理的平整田地,也可为后续田间管理提供更多便利[1]。

1.2 选择玉米品种

毋庸置疑,要想确保玉米高产、优质,实现预期丰收目标,品种选择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玉米品种多方对比,择优而选,有效提升玉米种植的技术、品质、抗害等性能。因此,相关种植人员在玉米品种选择阶段,需要严格参照国家标准与实际情况,选择具备权威认证、科学审定的优良品种。在此过程中,种植人员尤其需要做好种植环境的勘察、研究,进而对田地肥力、气候条件等,可以综合评定、准确把握,为后续玉米种植奠定坚实基础。例如,玉米中熟区和玉米中晚熟区,存在不同有效积温,具体表现为2 600~2 800℃和2 800~3 000℃。因此,玉米种植过程中,应该根据山东省地方区域的环境和条件,更多选择中熟品种和中晚熟品种,有效保证玉米种植的质量。

1.3 田间播种管理

1.3.1 播种

玉米种植,受地域环境、水分及温度的影响。因此,为确保玉米种子发芽,在播种过程中,尤其需要把握玉米种植空间的墒情和温度,促使玉米种子播种之后,可以最大程度发芽出土,确保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根据农业机构调研表明,6~8℃是适合玉米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范围。另外,如果玉米种子处于10~12℃的温度之中,便会明显放缓生长速度。同时,还需保证玉米种子处于超过60%以上田间持水量的环境,如此才可确保玉米种子正常发芽出土。此外,为确保玉米种子长出幼苗,还需准确把握玉米种子的播种深度。实践证明,过深播种玉米种子,会减缓玉米幼苗生长速度,进而影响玉米幼苗的生长质量。因此,需要以5 cm作为玉米种子的播种深度。玉米种植人员,只有做好各项播种工作,把握各项播种参数,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才可保证玉米幼苗茁壮成长,逐渐长出玉米[2]。

1.3.2 间苗

经过一系列的种植准备工作,历经播种阶段,玉米种子在自然孕育和人工管理之下,逐渐长出玉米幼苗,距离收获更进一步。在此阶段,玉米幼苗的苗根是玉米实现增收高产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采用间苗方式处理原生玉米幼苗,帮助玉米分化根叶。通常情况下,玉米的三叶期是最佳间苗时间。这就需要种植人员,在玉米幼苗长出第三片叶子时,根据叶子宽度、大小,具体判断最佳见苗机会,一般以2 cm的新叶长成,作为判定标志,进而展开玉米间苗工作。间苗时,需要及时拔除幼苗当中长势不好、细瘦干瘪的幼苗,保留长势喜人、精壮茂盛的幼苗。同时,为促进玉米幼苗更好吸收养分、呼吸空气、沐浴阳光,还需有效调整植株密度。例如,一般以3 800株/667m2作为玉米种植最佳密度,如果低于此密度,则会造成田地闲置,资源浪费;如果超出此密度,则会导致玉米生长无法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进而出现大片倒伏、枯萎、死亡等现象,严重影响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因此,玉米种植期间,需要尤为注重玉米种植密度,做好玉米幼苗间苗工作,有效促进玉米生长,综合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

1.4 田间水肥管理

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种植人员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做好玉米水肥管理,切勿肥料不足,肥料过多或水分不足,水分过溢等现象的发生。因此,种植人员,应该有规律性,有计划性的掌握玉米田间水肥管理标准,把握实际供水量和供肥量,平衡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满足玉米生长的多种需求。在此过程中,可为玉米选择农家复合肥料进行施肥,最大程度确保玉米的绿色无公害。同时,也可有效降低化学肥料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进而最大化实现玉米种植的环保效益。除此之外,还需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做好排水、保水工作,玉米生长较为喜水,因此需要将玉米田地持水量控制在80%左右。只有如此,玉米才可顺利开花受精,结出颖果。

表1 山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2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2.1 瘤黑粉病

玉米生长过程中,存在病虫害侵蚀风险。目前阶段,通过归纳总结,发现山东玉米较高发病率的玉米病害为瘤黑粉病。这种病害,主要会侵蚀玉米杆和玉米叶,造成玉米生长缓慢,甚至枯萎死亡。

2.1.1 主要原因

1)氮肥施加过量,导致玉米秸秆迅猛生长,超出应有生长速度,造成植株组织因为营养不良,水分不足,逐渐疲软。因此,氮肥施加过量,将会对玉米生长造成揠苗助长的消极影响。

2)因为环境原因,瘤黑粉病病菌,在山东省内有着充足的生长条件。因此,病菌繁衍的数量和速度非常之强,尤其是玉米连作,重茬种植,将会使瘤黑粉病病菌更加方便找到寄主。

3)玉米生长过程中,一旦感染瘤黑粉病,即使种植人员及时发现,迅速治理,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处理错误,不但不会帮助玉米根治瘤黑粉病,还会致使瘤黑粉病再次伤害玉米植株。

2.1.2 防治方法

1)玉米生长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氮肥,同时需要在施肥时,添加锌肥,调节玉米生长,使玉米自身更加具备抗病能力。

2)玉米生长中期,此时植株基本稳定,逐渐开始抽穗、授粉,这就需要种植人员,为玉米均匀喷施用水搅拌的糊状福美双,进而有效稳定玉米生长[4]。

3)玉米种植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重茬种植,玉米连作。大量农业研究表明,三年左右的田间轮作,可有效抑制病菌的繁衍和生长。具体来说,需要在玉米结束收割之后,深翻土地,排除积水,清除杂草,有效维护田地机能。

2.2 大斑病

大斑病,主要侵蚀玉米叶片。通常情况下,会开始于下部叶片,蔓延至所有叶片。叶片感染大斑病后,会逐渐枯萎、凋零,苞叶和叶梢感染大斑病后,会严重影响玉米籽粒数量和质量。为有效降低玉米感染大斑病的几率,需要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引入现代化种植理念,使用现代化设备机械,科学施肥,适当焚杆。同时,还需将多菌灵等农业药物合理喷洒。另外,山东地区温热湿润,一旦发现玉米感染大斑病,需要当机立断,马上销毁感染叶片,必要时需要将患病的玉米植株全部拔除,有效维护田间环境,大力抵制病害侵蚀[5]。

2.3 蚜虫

玉米种植过程中,基于山东环境研究发现,玉米虫害最为泛滥的是蚜虫,这种害虫繁衍甚快,而且繁衍过程中需要吸食植株汁液。此外,蚜虫生长过程中排泄在玉米叶片上的蜜露,还会导致玉米植株感染矮花叶病毒,进而导致玉米光合作用大幅削弱,造成减产现象。治理玉米蚜虫虫害,可以为玉米田间投放七星飘虫,平衡生态系统。除此之外,还可将吡虫啉稀释液于玉米孕穗阶段,均匀喷洒于田间,有效控制玉米蚜虫虫害。

2.4 玉米螟

玉米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玉米虫害。这种害虫主要侵蚀玉米的茎杆、嫩叶。一旦发生玉米螟虫害,玉米的生长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玉米种植的最终产量。因此,务必加强玉米螟的防治。在此过程中,可在整地阶段,最大可能清除田间杂草,保障玉米田地不受污染,具备良好的通透性。另外,玉米生长初期,更需加强田间管理,一旦发现虫害迹象,应该立即将其消杀[6]。这是因为,玉米螟具有非常顽固的抗药性,如果延误消杀时机,成虫之后的玉米螟,将会具备极强的破坏性,致使玉米因为养分的流失停止生长。实际防治中,首先可以采取生物防治手段,即在玉米田地中,施放瓢虫、赤眼蜂等玉米螟的天敌,这种防治手段,既能快速灭除玉米螟,也可最大程度节约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成本。同时,生物防治,更加绿色天然,也会收获更好的环境效益。另外,也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传统防治过程中,往往采用颗粒药剂,虽然这些颗粒药剂,也能起到防治效果,但是就长远而言,颗粒药剂存在依赖性,对于玉米的自身生长,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可以选择更加适合的喷雾药剂[7]。适用的药剂有:甲维盐.氯氰菊酯,此类药剂可在虫害初期进行使用,亦可在尚未发生虫害之前进行预防。实际喷洒时,按照50 g/667m23.2%的甲维盐.氯氢菊脂与除草剂配合使用。同时,还可使用甲维盐.虱螨脲,此类药剂效果更佳,一般玉米田地,建议喷洒20 ml/667m23%的甲维盐.虱螨脲。另外,害虫高发期,为了立竿见影,快速见效,可以按照30 ml/667m2的剂量,喷洒12%的甲维盐.虫螨腈悬浮剂。此类药剂杀虫彻底,适合在玉米出穗期进行使用。此外,还可使用氯虫苯甲酰氨,此类药剂成本相对高昂,但是如果使用得当,可保玉米种植一季无虫。其使用剂量为,5%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田地喷施20 ml/667m2。需要注意的是,喷洒药剂时,应该选择傍晚或者早晨,此时害虫相对活跃,及时喷洒药物,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防治效果[8]。由此可见,发生玉米螟病害,万万不可拖延,一定要早发现,早消杀。

3 按时收割玉米

按时收割玉米,是保障玉米收成的最后环节。在此阶段,必须合理掌握收割时间,如果收割过早,玉米颗粒还可生长,不能达到最饱满的状态。因此,玉米的最终产量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收割过晚,玉米中的营养成分,又会反补给玉米植株,最终影响玉米产量。另外,个别情况下,由于自然原因,如果收割过晚,玉米颗粒逐渐干硬,收割之时便会撒漏大量颗粒。通常情况下,种植人员,会以玉米苞叶是否变白为依据,判定玉米的收割时间。其实不然,这个时间玉米颗粒依然不够成熟,只能占据完全成熟颗粒的九成。而需在玉米苞叶变白之后,间隔半月,再行收割,方是最佳收割时间[9]。此时玉米完全成熟,可以达到产量顶峰。在此阶段,玉米植株的基叶干枯,中部以下叶子变黄,籽粒乳线消失,果穗黄叶松散,黑层出现变硬。因此,玉米种植人员,应该通过观察玉米生长特征,掌握最佳收割时间,进而按时收割玉米,更好保障玉米种植效益。此外,玉米收割之后,也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晾晒,以保证玉米颗粒干透,便于后期的运输和储藏。可以说,玉米种植,从播种到收获,均需种植人员兢兢业业,勤勤勉勉,做好各项工作,只有如此,才可最终实现玉米种植的丰收愿景[10]。

4 结语

综上所述,山东玉米种植,除却需要本本分分的遵守玉米种植客观流程,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本地种植环境的特征特点,进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的加强病虫害防治,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确保玉米健康生长,进而实现预期增产丰收的美好愿景,有效调整地方区域经济结构,拓展地方区域经济渠道,推动我国农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上述内容,因时间和范围等不可控因素,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以期在后续深入探讨中逐步完善。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田地玉米螟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低破碎玉米种子脱粒机的研制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找梦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低浓度克·酮·福美双利于玉米出苗和幼苗生长
田埂
兴城地区玉米螟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