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性评价在中职专业课中的应用

2022-04-21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朱金彤

亚太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真实性专业知识量表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 朱金彤

2018年,笔者完成了外贸工作者到中职教师的身份转变,承担“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以下简称“国贸课”)等中职商贸类专业课程的授课工作。带着知识和热情走进教室,看到的却是学习兴趣不高、状态低迷的学生。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笔者试过多种方法与手段,但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反复的回顾与反思中,笔者记起在分享外贸公司工作经历的时候,比如在讲解海洋运输过程中的风险时,提到以前公司一批冷冻货物由于轮船停电、货物升温变质导致全损的案例,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提问。所以笔者思考,是否可以利用真实工作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于是探索出了“真实性评价”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

真实性评价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完成真实世界或模拟世界的一件有意义的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本研究从实际出发,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尝试性运用真实性评价提升中职专业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创设职场情境,布置真实学习任务,在学生的参与中进行教学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职业热情。

一、文献综述

真实性评价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用以应对传统的评价方法强调知识记忆,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弊端。情境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真实性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学者Wiggins在1989年首次提出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的评价方式和理念,注重向学生呈现能够代表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观察学生如何整合专业知识、开展研讨、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具体的评价标准,评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展现的综合能力。Weber从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比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系统性地分析了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Gulikers等提出了真实性评价的五向度模型:真实任务、具体情境、社会背景、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或量表。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具体的教学活动在这五个向度靠近真实生活或工作经验。

总的说来,真实性评价的理念核心是考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展现的运用高阶思维将知识、技能、态度整合的实践能力。

真实性评价已被国内众多专家学者论证,能够应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评价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评价内容单一、标准单一、关注最终效果忽视过程等。但是如何在教学实践层面,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中具体体现真实性评价理念,文献中可参考的实践范例数量有限。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如何设计教学内容,融入与时俱进的岗位实践知识,给学生真实的职业体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职业热情,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

本实践研究力争达到以下两个层次的研究目标:(1)通过引入真实性评价,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参与度、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2)融合国贸行业任务与真实性评价指标,构建基于真实性学习任务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堂学习评价方式。

据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有两个方面:设计符合真实性评价理念的基于真实案例的教学活动;探索真实性评价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采用实践研究的模式,笔者主要使用了调查研究法和教育观察法。真实性评价包含“评价量表”和“真实性任务”两个部分。在设计“评价量表”时,本人通过访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向行业专家了解最新的岗位需求,结合课程标准和评价量表制定评价标准。在开展真实性任务的阶段,笔者在课堂中使用录像等信息化手段观察、记录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任务的过程,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撰写案例。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计真实性评价指标量表

评价指标量表既关注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又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适合于本研究的真实性评价指标量表依据如下。

文献:维拉罗尔等提出的真实性评价任务具有三个维度13个特征。第一,真实性维度,任务与日常生活相关、与课外知识相关、与工作中的任务相似;第二,认知维度,完成任务需要高阶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第三,评价维度,真实性评价是有反馈的、形成性的、具有已知的明确评价标准。

我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持续学习能力、良好职业道德以及预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对外贸从业者的采访调查:企业对新员工最为看重的前五个特点是快速学习、团队合作、专业知识、诚实守信、抗压能力。

综上,“国贸课”课堂活动学生表现评价指标量表如下。在不同的真实性任务中,评价指标表需进行修改、细化和重新排序。

序号 评价指标1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能力2知识整合与应用能力3对待任务严肃认真,周到细致,具有责任意识4沟通和表达能力5团队合作能力,与他人分享成果经验

步骤二:搜集真实工作任务

本研究的真实工作任务有两个来源:第一,笔者参加的2021年上海市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搜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第二,通过采访和交流,搜集外贸公司的真实案例。

步骤三: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

工作任务需要教师的解构,根据学习目标,把复杂的工作任务拆解为与课堂知识点相匹配的小段,再加入巧思,转化成为学生能够理解、实践的学习任务,再匹配多维度、有序列的评价量表。通常一个真实工作任务会对应若干个学习任务。

步骤四:课堂实施和课堂评价

在课堂上开展真实的学习任务,注意事项有:下发单元学习任务给学生,避免过于复杂的真实工作任务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元学习任务所设立的问题可以与原工作任务不同,但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工作问题;明确评价标准,在布置任务时下发评价量表,要求学生参照量表来解决问题;运用信息化手段收集数据,整合分析得出对学生的评价。

四、研究实施过程与数据分析

经过一年的实施与研究,本研究探索出了可操作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法,并证实真实性评价融入课堂实施能够提升专业课教学。具体的研究结果将从这两方面展开。

(一)设计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法

本课题研究探索出真实性评价融入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即把取材于真实世界的任务改编为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明确评价标准,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做出多元评价。

1.解构真实任务

真实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涉及多方当事人,横跨多学科。直接形成文案发给学生会加重学生的理解负担,超出学生学习能力过多的学习任务是无效的,甚至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应该是学生“踮踮脚”就能完成的。所以,专业教师在搜集到真实案例之后,要依据教学目标或教学重难点进行解构:缩减专业化词语,只保留课程大纲范围内的术语;重新组合内容,保证真实性的同时涵盖教学目标内的知识点。

2.借鉴案例教学法,注重专业知识传授

根据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给学生明确讲授新知识、帮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指导学生概括总结、引导学生把知识用于实际。为保障教学目标的达成,规范的专业知识传授在专业课教学中必不可少。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在课堂发布明确的学习任务、完成要求和评价标准,将评价融入教与学的全过程。

3.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参与活动的动机水平和能力水平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结合学情,教师在不同的班级开展同一任务时,需要有不同的呈现方式。真实性学习任务设计并非一成不变,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修改,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除脚手架主管与脚手架检查工程师验收外,项目部坚持执行脚手架内部验收程序,脚手架搭设完成后,由工程部组织技术、安全质检等职能部门联合验收。给脚手架安全系上双保险。

(二)教学设计融入真实性评价是否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课堂参与度

研究表明,发布真实任务,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来记录。通过分析录课视频和课堂监控照片,在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环节,学生平均参与率为55%,即每个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在睡觉或者小声聊天;而在学生完成真实性任务的环节,平均参与率提升为95%,即每个班仅有1—3名学生没有参与学习活动。

2.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通过在课堂活动前后布置对比测试题,测试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贸易术语为例,老三种贸易术语FOB、CFR、CIF的内涵是课程难点和重点,是国际贸易行业重要的专业基础知识,难度较高,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距甚远,所以选择先由教师讲授专业知识重点。新三种贸易术语FCA、CPT、CIP是老三种贸易术语的延伸,笔者发布真实贸易案例,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找出两组贸易术语的不同,总结归纳新三种贸易术语的特点。

数据表明,开展活动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得到全面提升,难题的正确率由20%上升到65%以上,证明开展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内化专业知识,切实做到理解并应用。

3.学生的职业热情

研究初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受访的95位学生当中,只有9.5%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听课之外,会听从教师的建议去搜索、了解一些热点新闻;高达86%的学生学习“国贸课”是因为学校课程安排,为了得到相应学分,顺利升学。研究期末的调查问卷显示,96%的学生认为各类课堂活动能够巩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100%的学生在课后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课堂活动的准备;57%的学生认可国际贸易是充满机会的行业,50%的同学会考虑在未来选择相关行业就业。

五、结论

在课堂上实施真实性评价,教师既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考查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

从课堂教学提升角度,本研究表明,在中职“国贸课”课堂上应用真实性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强化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热情。对于学习风格和班级氛围不同的班级和学习者,教师需要对真实学习任务做出相应修改,因材施教。

从实施运用角度,本研究探索出完整的可操作的真实性评价融入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方法。从确定评价标准、开发真实学习任务到课堂实施环节,整个流程以教学目标为指导、真实案例为依托、课堂实施为重点,具备清晰的条理性和一定的可操作性。

从研究成果推广角度,本研究的教学设计思路已分享给本校商贸专业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并在其他班的“国贸课”以及“市场营销”等课程上展开实施。希望能为更多的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的局限性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研究对象数量不足,无对照组,加之研究对象(不同班级)之间的差异过大,不可控变量很多,一定程度影响了研究结果。第二,课堂实施过程与教师预期之间的差异。真实性学习任务给出的都是开放性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前充分预设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以及学生给出的各种答案,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对学情的理解提出了高要求。

猜你喜欢

真实性专业知识量表
广告的真实性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