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符号学视角下景区“前景化”研究
——以五莲山风景区为例

2022-04-20张贵川肖建安WangLiangZhangGuichuanXiaoJiana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年3期
关键词:景点前景景观设计

■王 亮,张贵川,肖建安 Wang Liang & Zhang Guichuan & Xiao Jian'an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01300)

游客开展各式各样的旅游活动,主要目的是对景观的一种探寻与体验。景区管理者需要深入了解游客的这一本质需求,对景区内的自然资源进行符号化升级,利用景观语言组合规则,突出强调景观的符号语言含义,从语法学、语义学以及语用学视角,对五莲山景区内自然景观前景化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基于符号学视角下,景区前景化模式及可行路径。

1 景观设计中运用“前景化”理论的作用

“前景化”理论最早被应用于绘画艺术领域,通过前景化处理,将绘画者想要突出表达的景物或者人物,与画面中其他的元素区分开来。经过漫长的发展,“前景化”理论不断发展丰富,其应用范围也突破了绘画领域,在其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旅游景区景观设计过程中运用“前景化”理论,能够确保景区内的景观与“背景”能够有效的区分,让游客在旅游景区内能够快速确定游玩目标,通过对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进行前景化处理,使得园区内的景观变得错落有序,主次分明。

2 基于符号学视角解构“旅游资源”“旅游景观”“前景化”的关系

想要探究前景化理论在旅游景观设计工作中起到的作用,首先要了解“旅游资源”“旅游景观”“前景化”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旅游资源”主要是指在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中,一种具有商业价值以及精神价值的客观存在。例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旅游景观”这一概念,主要由“景”与“观”两个部分构成,其中“景”属于客观存在,而“观”属于旅游者的主观行为,基于这一特点,旅游景区设计人员必须要结合景区内“景”的特征,提升旅游者观感,让旅游者以更好的角度欣赏秀美的自然景色,并在不破坏生态资源的前提下,让旅游者能够与自然景观发生更为亲密的互动,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由此,衍生出“前景化”这一设计理念,可以将“前景化”看作是一道桥梁,连接景区内的“景”与“观”,通过对自然资源进行前景化处理,提升旅游者欣赏自然景观感受。此外,旅游景观的前景化处理,还体现在旅游周边产品设计研发方面,旅游周边产品、旅游景观节庆活动以及网络宣传等工作也可以视为“前景化”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佐证。

■图1 五莲山景区笔架山景点

■图2 五莲山景区观澜亭

■图3 五莲山景区游览图

通过对旅游资源进行前景化处理,可以传递出某种旅游者能够体会到的情感,并赋予自然景观人文属性,使得自然景观资源具有一定的人文含义。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经过前景化处理景观具有自己的语言符号系统,景观设计者将其称之为“景观语言”。实际设计旅游景观过程中,引用符号学家莫里斯(Charles W.Morris)提出的符号学三分法——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理论。可以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利用语言系统对旅游景区中自然景观前景化处理进行解读。借助这种方式,令自然景观前景化处理变得更具系统性、科学性。

3 五莲山景区景观设计调查分析

为了使五莲山景区景观“前景化”设计更具针对性,相关工作人员决定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游客进行调查。为了扩展问卷的覆盖面,决定借助互联网,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向1200名曾经到五莲山游玩的游客发放《五莲山景观设计调查问卷》,有效回收1185份,回收率达到了98.75%。问卷主要调查游客对景区景观布置的满意程度、景观设计的满意程度以及景观新颖性等信息,并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游客对五莲山景区景观满意度调查

通过对该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发现:首先,游客对于五莲山景区景观布局较为满意,占比达到了71.39%,表明景观层次设计较为合理,能够在自然景色中通过人为的设计突出景点的视觉地位,但也有游客表示该景区中部分景观的布局过于突出,导致景观与周围自然环境脱节,使得景观失去了其原有的自然属性。其次,对于景观设计感觉到满意的游客为60%,而对于景观设计感觉到不满意的游客占14.09%,说明五莲山景区内的景观设计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对于游客反映的“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景观设计缺少人文内涵”等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给予足够重视。最后,在景观新颖性方面,满意人数占比76.11%,不满意人数占比14.26%,表明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很多游客反映景观设计同质化倾向明显,无法体现五莲山景区的独特性。针对上述问题,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基于符号学视角,分别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五莲山景区内的景观进行“前置化”设计,提升景观设计水平。

从整体上看,游客对于五莲山景区内景观布局较为满意,但是对于景观设计以及景观新颖性较为不满,这暴露出了五莲山景区内景观设计的短板,一方面是没有突出当地自然风景的特色,另一方面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无法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因此,如何提升五莲山景区景观设计水平以及景观新颖性,成为下一步工作重点。

4 基于语法学视角五莲山景区“前景化”研究

4.1 景观语言组合规则

景观的语言组合规则主要由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构成。组合规则是将语言单位逐次连接进而形成的话语体系,该话语体系应用到景观设计领域,则可以将景区内不同的景观作为相互独立的语言单位(语素),通过逐次串联,使得景区内的景观构成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传达出统一的思想内涵以及文化价值。而聚合规则是针对零散的语法单位,在特定的语言框架下进行组合与建构。应用于景观设计领域,尝试将带有共同功能或特点的景观或物品进行替换,达到不同的使用效果[1]。这种语言规则在景区内公共物品设计方面大量运用,散落于景区各地的公共物品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功能,在设计这些公共物品时,就要结合其所在地的施工环境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替换与设计,使得公共物品能够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例如五莲山景区为了维护景区的干净与整洁,景区管理人员在景区内布置了大量垃圾桶。景观设计工作人员就运用聚合规则,以不同的材质以及形状,对原本统一造型的垃圾桶进行替换,使得垃圾桶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确保每一个垃圾桶都与其周围的环境相适应,避免了由于垃圾桶的存在,破坏景观的协调性。

4.2 景观符号系统和谐法则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消费理念也出现了显著变化,从最基本的注重产品的功能特点,升级为注重产品的象征意义,从抽象层面来看,从物质需求层面跃升至精神需求层面。为了应对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变化,旅游景区的景观设计人员要突出强调景观的符号特点,推动传统的旅游物质消费转变为符号消费。通过对自然景观进行符号化处理,使得景区内的“景”与“物”以更为具象化的方式展现在游客面前,通过对景观的符号化提炼,使得景区内的景观能够与游客发生更为多元化的互动[2]。设计人员不仅要保留“物”与“景”的本真,还要深入挖掘其特点,对其进行符号化处理。帮助游客在头脑中形成对该景观的符号化印象,一方面能够为景区内的景观增添一层文化韵味,另一方面能够让该景观,以符号化的方式长期停留于游客脑海中,一举多得。

例如五莲山景区,该景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在传统景观设计模式下,景观设计人员主要基于语言组织规则,对各种不同的景观进行线性串联,不管这种方式能够让旅游路线的规划变得简单高效,避免游客在游玩中漏掉某些景点,但是这种设计理念,会让景观沦为“背景板”,无法发挥其内在价值。针对这一问题,各级人员就要对各种景观进行符号化处理,将“背景”转变为“前景”,令秀美的景色能够与游客发生更为深入的互动。从物质层面来看,修建配套的基础设施是加强互动的最有效手段,景区内布置的栈道、桥梁以及凉亭等公共设施,其颜色要尽量贴合周围环境。在此基础上遵循“就地取材”原则,将园区内的山石树木,转变为石凳、木椅等公共设施,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公共设施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又可以加强游客与自然景观的关联,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4.3 景观前景化语法规则

在对景观进行前景化设计时,必须要遵从前景化语法规则,一方面要结合人文法则,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自然符号法则,不能脱离前景化语法规则,而随意对景观进行前景化处理[3]。

例如五莲山景区内的著名景点——九仙观,该景点作为著名的道教用地,集中展现我国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精髓。但是该景点内部分雕像上却写有“佛法无边”等佛教用语,这与九仙观的道教文化基因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刻有佛教用语的雕像,如果为道教人物,则在语法上出现了“主语与中心语冲突”问题,如果该雕像为佛教人物,则显得与整个九仙观文化氛围格格不入,在语法上犯了“语法杂糅”问题,因此景区管理者需要对该现象进行必要说明,避免对游客产生误导。

5 基于语义学视角五莲山景区“前景化”研究

通过分析景观的外在形状以及景观与象征物的相似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图像符号表征方式。从类型上看,常用的符号表征类型包括图像性符号、指示性符号以及象征性符号。

5.1 图像性符号

图像性符号是一种较为基础的符号表征类型,其主要特点是由于景观的外形特点与表征对象相似,而令游客在视觉层面产生了景观与表征物的关联。在意义传达方面,图像性符号借由表征物所自带的内涵与意义,为原本不具有任何文化内涵的山、石、树、木赋予人文内涵。图像性符号所传达的意义直接明了,接受过基本文化教育的游客,在看到景观外形时会自然产生联想,为景观赋予一定的文化含义。

五莲山景区内自然景点众多,图像符号在五莲山景区内被广泛运用。以山、石、树、木为主体的宣传海报、旅游路线图等资料,是对原本就被前景化处理的自然景观,进行二次前景化改造,使得自然景观资源不仅与游客产生了密切的互动,还为其赋予了各种文化内涵,有效提升了五莲山景区内各种景观的附加值[4]。

例如该景区内的“靴子石”“笔架峰”等景点,为图像性符号的典型代表。这些造型奇特的山石,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外形上十分相似。基于这一特点,景观设计人员结合当地民俗以及神话传说,为这些奇山怪石赋予了内容丰富的背景介绍。游客在观赏这些景点时,不仅会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到由衷敬佩,还会从这些景点中了解当地民俗文化,同时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图1)。

5.2 指示性符号

所谓的指示性符号,实际上是指景观与表征对象之间,存在直接关联或内在关联的符号意象。通过景观指示性符号,对游客在景区内的活动进行引导,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对游客进行指引,与图像性符号相比,指示性符号的景观前置化特点更为明显,实用性特点突出[5]。

五莲山景区中存在大量指示符号,这些指示符号能够帮助游客快速辨认旅游路线,并寻找到各种功能区。例如常见的卫生间、停车场等,在设计指示性符号景观的时候,设计人员尝试将其与图像性符号进行融合,利用景区中的树木为原料,设计通往公共卫生间的木质栈道,但是在油漆颜色上加以区别,方便游客快速辨认旅游路线。

5.3 象征性符号

除了指示性符号与图像性符号之外,象征性符号也是常见的符号表征类型。象征性符号种类众多,凡是能够与象征物产生关联的景观,都可以将其视为象征性符号。这种象征物与景观之间的关联,并非仅局限于视觉层面或意象层面,一些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也会使得旅游区内的景观成为象征性符号。通常情况下象征性符号的形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是某些特定的群体在较长的时间段内逐步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象征性符号的运用通常是在宏观层面,通过这种符号,能够折射出某一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或某一个民族的精神特点,大多数象征性符号较为隐晦,需要对当地文化有所了解或具有丰富阅历的游客,才能够顺利读懂象征性符号。五莲山景区中也存在很多象征性符号景观,这些象征性符号景观,不仅具有观赏功能以及文化传承功能,还是当地居民从事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6]。

例如五莲山景区中象征性符号的典型代表——龙王庙,当地人们在龙王庙中祭拜神明,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成为五莲山景区民俗文化活动的典型代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五莲山景区参与祭拜活动,使得五莲山景区集观赏性、文化性、民俗性于一身。

6 基于语用学视角五莲山景区“前景化”研究

6.1 “前景化”语义

旅游景观形成之初,并不具备前景化特点,绝大部分旅游景观都是以最为自然的状态所存在的,其本身的符号化程度较低,传播范围有限,只能与其他景观相互组合,成为旅游景区的背景。要充分发挥旅游景观的内在价值,设计人员就要尝试对其进行前景化处理,结合景区实际情况以及游客的需求,基于语用学视角,采用不同的手段为旅游景观增加符号化含义[7]。

一方面,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图像化手段,对旅游景区的自然景观进行前景化处理,对景观的原貌进行复现,可以通过对现有景观的优化与完善,或与新造景观组合,完成景观重塑。例如五莲山景区具有很多能够代表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景区通过食品设计包装,将这些土特产打造为“景区明星产品”,很多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会选择购买这些土特产品,满足自己的旅游物质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将景区内自然资源进行前景化设计。

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命名手段,对自然景观进行前景化处理。这种设计方式的优势在于适用性强且设计成本较低,因此能够在景区景观设计中大范围普及。

五莲山景区景观前景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名手段。第一种命名方式是根据景点的实际功能以及文化内涵对其进行命名,例如孙膑书院、和尚陵等。游客通过这些景点的名称,就可以对该景点的特点以及文化内涵有大致的了解,让游客更好地判断是否需要进入景点游玩,一个景点具备新颖贴合的名称,能够快速引起游客的兴趣,并通过最为直接的方式将景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传递给游客,从抽象层面来看,通过命名的方式在无形之中拉近了景点与游客的距离,成功实现了景观的前景化设计。第二种命名方式是根据景点形状,通过联想、比喻等方式对其进行命名,这种命名方式多被应用于奇松怪石、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上。例如五连山景区内的八戒石、六角棚、朝天吼等景点,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命名方式,不仅激发了游客的好奇心,还能够引导游客在欣赏风景时产生与名字相关的联想,借助这种方式将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巧妙融合。

在对五莲山景区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前景化设计时,一些景观的命名并不准确,例如“观澜亭”这一景点,其名字中的“澜”字有波浪之意,与水这一自然元素有着紧密关联。而游客站在观澜亭中,并不能欣赏到景区内的水景,这就会给游客造成困扰。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对该景点重新命名,用“观斓亭”代替原有名称,这样一方面能够尽可能保证景点名称的连贯性,另一方面取“幽谷斑斓”之意,使得该景点的名称符合景观前景化语义要求(图2)。

6.2 “前景化”语境

语用学研究具有范围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其应用的场景也十分多样,而有关语境的研究,是所有语用研究的核心要素。因此基于符号学视角,对五莲山景观进行前景化研究时,也要注意语境的研究。

景观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前景化手段,对景区内的景观进行前景化处理。但这种处理只是从景区角度出发的单方面工作,能否令具有前景化特点的景观,与游客产生较为紧密的关联,其关键在于语境[8]。从整体上看,可以将语境分为社会语境以及自然语境两个大类。前者主要是指景观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以及地域文化特点;后者主要指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实际上,任何一个景点都同时受到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双重语境制约,因此在对其进行前景化设计的时候,就要十分注重景点所处的语境[9]。

例如五莲山景区停车场以及游客服务中心,这些区域布置了大量公共基础设施,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作为主要目标。因此该区域内社会语境占主导地位,在设计旅游路线图的时候,以实用性作为主要目标,可以通过LED屏幕滚动展示五莲山景区游览图。而在景区内部设置的浏览图,则要优先考虑其自然语境,需要以山石为载体将游览图刻在路边的山石上,一方面让山石成为了指示性符号,另一方面使得游览图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避免公共设施与自然景观之间产生视觉冲突(图3)。

6.3 “前景化”语用

审美功能是旅游景观的核心,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十分特殊,想要提升旅游景区的竞争力,除了要不断强化对于景区资源的开发与维护,为游客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服务之外,相关人员在建设景区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景观的观赏价值,只有通过提高景观观赏性,才能切实吸引游客前来游玩。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游客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欣赏优美的景色,还希望在游玩过程中了解更多的人文知识,得到心灵的放松。因此在对景观进行前景化设计的时候,就要重点突出其审美功能[10]。

九仙山与五莲山是构成五莲山景区的两大部分,景区内各种奇林怪石,河流小溪交叉纵横,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就曾经称赞五莲山“奇秀不减雁荡”,在开发五莲山景区自然资源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尽可能保证自然景观的原貌,对一些陡峭危险地区加装防护措施,同时利用玻璃栈道,尽可能减少景区内的人工痕迹,尽可能为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五莲山秀美景色。此外,景区中的“护国万寿光明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当地人文景观符号的典型代表,该寺庙隐藏于巍峨的群山之间,达到了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的有机融合,充分展现了五莲山景区景观资源的审美价值。

除了审美价值之外,实用性也是游客较为注重的因素。从宏观层面来看,景区内景观的审美价值、人文价值以及环保价值,都是实用性的一种体现。而从微观层面来看,实用性主要是指景区内公共区域所能提供的人性化服务,是景观符号与游客之间的互动与反馈。

例如景区内常见的实用性符号载体——停车场,其主要功能为方便游客停车,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因此,景点工作人员需要对停车场进行优化,提升停车场进出口设计的合理性,增加停车场内部引导牌的数量,并在停车场内部增加疏导台以及移动卫生间等设施,为游客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服务[11]。

7 结语

针对五莲山景区景观设计水平不高以及缺乏新颖性的问题,设计人员积极尝试从符号学视角出发,对景区内的各种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进行符号化处理。基于符号学视角,从景观符号的语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研究景观符号化与游客之间的关联。针对某一个景观,尝试以不同的“前景化”手段进行表达,令景观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展现出多样化的语义,借助这种方式提升景观价值。

猜你喜欢

景点前景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前景的探讨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量子纠缠的来历及应用前景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