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唵嘛呢叭迷口 吽”的释义论及古代的咒与符

2022-04-20周奉真

百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咒语西游记

周奉真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

《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写孙猴子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降五旨化成金、木、水、火、土五座大山,将孙猴子压在山下。玉帝大摆宴席,多送礼物,如来赴宴之后,正要回西天之时:

只见个巡视灵官来报道:“那大圣伸出头来了。”佛祖道:“不妨,不妨。”袖中只取出一张帖子,上有六个金字:“唵嘛呢叭迷口吽”。递与阿傩,叫贴在那山顶上。这尊者即领帖子,拿出天门,到那五行山顶上,紧紧的贴在一块四方石上。那座山即生根合缝,可运用呼吸之气,手儿爬出,可以摇挣摇挣。阿傩回报道:“已将帖子贴了。”[1]86

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记》对此处“唵嘛呢叭迷口吽”注曰:“梵语莲花珠的译音。我国明代民间把这句话说成‘俺把你哄了’,是当时对迷信佛教的讽刺。”[1]86《汉语大辞典》“唵”字条下,“唵”的第三个义项言:“佛教‘六字真言’之一。”并举《西游记》第十四回句例:“石上贴着一封皮,却是‘唵嘛呢叭迷口吽’六个金字。”所谓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迷口吽”,在我国佛界与民间社会被广泛信仰且频繁引用,至今犹存,而上举二书对此解释却显简单,让人依旧不明此六字是何义,且把此六字仅说成是“莲花珠”之意,也不完全正确。本文试就“六字真言”的表意及其关联的我国古代的“咒”与“符”进行论证考释,敬请批评指正。

一、“唵嘛呢叭迷口 吽”的表意

六字真言在我国各地保存有不少古代题刻,既有汉文,也有梵文,还有其他几种少数民族文字,最知名的是至今基本完好地保存在敦煌研究院的勒刻于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的《莫高窟六字真言碣》,其上刻有汉、梵、回鹘、藏、西夏、八思巴六种文字。“唵嘛呢叭迷口吽”六字本出自印度佛教,据学者考证,最初原型始见于6—7世纪成书的《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梵文作Avalokiteśvara-Guzakārazdavyūha,藏文作Za-ma-tog-bkod-pa,后据宋人赵安仁、杨亿编纂《大中祥符法宝录》载,此经之汉文译本系天息灾(?—1000)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译出。[2]在敦煌遗书中可发现六字真言在我国最早形成可追溯到吐蕃占领敦煌时期(786—848),那时写的古藏文文献中,即有用吐蕃文写的六字真言情况,如英藏S.T.420-1、S.T.421-1、S.T.720[3]及法藏P.T.37、P.T.51等藏文写卷就有记载[4]7、10。这些卷子尽管状貌残破,写法有差异,但却可看出,至迟在8—9世纪时,六字真言便在吐蕃中出现了。

六字真言“唵嘛呢叭迷口 吽”,亦称为“六字大明咒”。现代汉语读音为: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迷口(mēi)吽(hōng),据《切韵》《广韵》《集韵》所示,中古汉语读音为:唵(qemx)嘛(mrä])呢(nri)叭(phrët)迷口 (mëi)吽(heux)。在梵文中六字原来是由四个词组成,用英语语音对释,便是:om mani padme hum。早期汉语音译或作四个词(音节):唵 嘛呢 叭 迷口 吽,后来省说而统一成《西游记》所记的六字。原文各词的意思是:“唵”字是“佛部心”;“嘛呢”二字是“宝生部心”;“叭迷口”二字是“莲花部心”;“吽”是“金刚部心”。此六字被佛家称为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是一切福德智慧及万行的根本。[5]

另一种“六字法”是“文殊六字法”,又叫“六字神咒”。是说人有苦难时,口中默念“唵(或作‘闇’)婆髻驮那莫”六字,文殊菩萨就会来救苦救难。很显然,这是从观世音救苦救难说法而仿说、衍增的,与“唵嘛呢叭迷口吽”六字也不是一回事。于是一般对佛教经典并不十分熟悉的佛教徒,常常把“唵嘛呢叭迷口吽”六字也混说为“六字法”“六字神咒”之类,从而把它神秘化,说它本身就有无穷的法力,民间一些术士也就利用这种混淆进行巫术活动。

佛教有另外两种“六字法”之说。一种是“六字章句陀罗尼”,指人有苦难时,念观音之名,可脱离六道轮回之苦果,得六妙门,证六根之相。所谓“六妙门”和“六根之相”,也就是获得平安、幸福甚至成佛升天。这与“脱六道之苦果”是一回事,即“转危”与“达安”复说。因“六道苦果”“六妙门”“六根之相”三者中都有“六”字,于是概括起来说:称观音名号就是“六字法”。但非指有六个字的一种佛法,即此与“唵嘛呢叭迷口吽”不是一回事。

中国的佛教分为好几派,流行于西藏的一派,叫藏传佛教,又叫“黄教”,俗称“喇嘛教”。使六字真言逐步盛行影响扩大的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盛行众多的咒语,把“唵嘛呢叭迷口吽”六字称为咒语。除了口诵心念之外,又写在长布上成为旗幡。写在经筒上,称为法轮。门户、法器,碑塔上也有此六个字。现在藏族地区旅游景点的小工艺品中,有的也烙印此“六字真言”字样,便是仿“法轮”而成的。

再回到佛祖帖子上有“唵嘛呢叭迷口吽”这六个字,上面已经说清楚这六个字本是观音的话。在印度佛教,观音是有咒的,佛祖没有能镇压孙悟空的法宝,要借用观音的,这与玉皇大帝没有什么能力一样。《西游记》里记述,是将“唵嘛呢叭迷口吽”写在纸上后贴于山石上,这就是我国所谓的“符”。在印度是没有“符”的,但《西游记》写观音救活人参果树时,菩萨叫:“悟空,伸手来。”悟空将左手伸开,菩萨将杨柳枝,蘸出瓶中甘露,把悟空手心里画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教他放在树根之下,但看水出为度。悟空捏着拳头,往那树根底下揣着,须臾有清泉一汪。

降服红孩儿时,菩萨叫:“悟空,伸手过来。”悟空急忙敛袖,将左手伸出。菩萨拔杨柳枝,蘸甘露,把他手心里写一个“迷”字,教他:“捏着拳头,快去与那妖精索战,许败不许胜。败将来我这跟前,我自有法力收他。”这是将印度的如来与观音中国化后,同时也把咒转化成了符。

但考古发现实有的“符”都是特有而专用的,是有固定格式,并没有什么起死回生的符或“迷”字符之类。而是先有志怪小说称术士可以任意画符镇妖镇怪,到唐代民间就有各种各样的符(后文论及)。

二、《西游记》里的“咒”“符”

《西游记》不仅仅写了印度本不存在的“符”,以显示其法力,还多处写到念咒,观音念咒,孙悟空也念咒,念咒语的方式虽相似,但其内容有基本式的,也有差异。在《西游记》里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三十八回:(悟空)“念一声‘唵蓝净法界’的真言,拘得那山神、土地在半空中施礼道:‘大圣,呼唤小神,有何使令?’”[1]486

第四十二回:“菩萨接在手中,抛将去,念个咒语,只见那刀化作一座千叶莲台。”[1]546又:“念声‘唵’字咒语,那天罡刀都变作倒须钩儿,狼牙一般。”[1]549

第七十一回:“好行者,捏着诀,念动真言,使个隐身法,直至门边。”[1]905

第七十七回:“好行者,在空中捻着诀,念一声‘唵蓝净法界,乾元亨利贞’的咒语,拘唤得北海龙王早至。”[1](984-985

第七十八回:“大圣出得门外,打个唿哨,起在半空,捻个诀,念动真言,叫一声‘唵净法界’,拘得那城隍……。”[1]999其中脱“蓝”字。

第七十九回:“孙大圣寻觅不着,即捻诀,念了一声‘唵’字真言,拘出一个当方土地。”[1]1010

这些说法中,“念了一声‘唵’字真言”是基本式。“唵”是印度佛教“准提陀罗尼九字布字法”之一:

唵字,想安头上,其色白如月,放于无量光,除灭一切障。折字,想安两目,其色如日月,为照诸愚暗,能发深慧明。隶字,想安颈上,色如紺琉璃,能现诸色相,渐具如来智。主字,想安心上,其色白皎素,其心清净故,速达菩提路。隶①原文“隶”字两次出现。字,想安两肩,色黄如金色,犹观是色相,能被精进甲。准字,想安脐中,其色妙黄白,速登妙道场,不退菩提故。提字,想安两髀,其色白浅黄,速证菩提道,得坐金刚座。莎嚩,想安两胫,其状作赤色,常能想是字,速得转法轮。诃字,想安两足,其色犹满月,行者作是想,速得达圆寂。[6]146

“唵”“折”等几个字都是对梵文的音译,而原梵文不过是梵文字母或字母的形体有变,本身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想着身体的某部位有某字,就有那些神效,而所谓九种神效,实际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也都与《西游记》说的“拘出一个当方土地”之类风马牛不相及,而这在印度佛教文献中也未见有什么神效的记载。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唵”字有五义,第四义,慑伏。譬如一切诸天龙神等闻此音,皆悉慑伏而参集也。其他都是变式,“蓝”是“伽蓝”的省说,指佛寺。净法界又叫清净法界,意思是佛法使一切尘垢脱离。

第八十九回:“那怪看看走到身边,被他(孙悟空)一口法唾喷将去,念一声‘唵吽咤唎’,即使个定身法,把两个狼头精定住。”[1]1128这里“唵吽咤唎”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当是吴承恩的创作。

“念动真言”说法的“真言”,是我国佛徒对梵文“曼怛罗”(义译即密语、咒)的别出心裁的翻译,即是“镇言”的谐音。咒是克敌制胜的密语,即能镇压敌人。

从克敌制胜而又说咒可以达到别的方法不能达到的神秘作用。第三回:“好猴王,即拔一把毫毛,入口嚼烂,喷将出去,念动咒语,叫声‘变!’变作千百个小猴。”[1]30“捻诀念咒”之句甚多,“捻”当是“念”的别字。“念诀”与“念咒”是复说。第六十一回:牛魔王“不知捻个甚么诀儿,(芭蕉扇)依然小似一片杏叶。”[1]779所谓“不知捻个甚么诀儿”实际也是吴承恩的创造之言。

总之,《西游记》写的符与咒,是作者出于小说情节的需要而创作的,当某个情节需要使某人或某物被如何处置,而实际不可能有达到目的之真实方法时,就用了符与咒这种神秘的法定,而在印度佛教中咒不是真的具备哪些法力,且印度佛教中没有“符”之说,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还把中国古老的经典《易经》里的卦辞“乾元亨利贞”写入了咒语,甚至将没有文本依据的“唵吽咤唎”当咒语来使用。从《西游记》书写的这些情节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被改造的迹印。

三、中国古代的符

由文字崇拜而产生的“符”,在中国出现的更早。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7]571这是对创造文字的赞颂。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对此作解释说:“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8]2再进一步理解张彦远的话,就是因为文字的出现,信息传播方便,可以传递前代和当代远方的农业经验,粮食增产,所以说成像老天爷下雨一样下了粮食。此前少量的文字和相关的文书、档案、祭祀礼仪,以及某些知识,皆掌握在“巫”这个特殊阶层。巫是兼史、医、乐等重要司职的人物。文字的发明、普及、统一,打破了巫的垄断,妨碍了巫的特权。“鬼夜哭”指巫失去了特权,在夜晚像鬼一样哭泣诅咒文字普及。

鬼因众人掌握文字而夜哭,也就是鬼怕文字,既然鬼怕文字,就用文字来镇鬼,这就是所谓的“符”。只是在具体操作上要将文字变形,让人不易认识,以增添神秘性。符始于汉代,当时已通行隶书,便使用前期的篆书而再作变化以示神秘。符的主体文字只是“已鬼”或“止鬼”的意思,本无神秘性。神秘性在于把这两个字故意诡变得面目全非,又加上许多干扰。

最早的符不是独立的,而是墓葬《解除文》的一部分,附在文的末尾。《解除文》是朱砂书写在墓葬解除瓶上,祈求解除葬者及其家属灾祸的。人世间有恶霸歹徒残害弱小,阳世上活人迁到新居,会受到地痞流氓、地头蛇等干扰侵害,会有某些不方便之处。俗众据此相信阴间的鬼世界也如此,新埋葬的死尸会受到鬼界恶霸等的欺凌,因而埋葬时在棺中置解除瓶。解除瓶是一个陶制的小容器,《方言》:“缶,其小者谓之瓶。”古代把盛食物的、打水的、煮饭的缶,也都统称为瓶。名叫解除瓶,是说把《解除文》写在墓葬解除瓶上,用它表示解除灾害的寓意,即取“瓶”是“平安”的谐音。这样的谐音也见于后来的民俗,如在案机上摆放瓶。

考古发现的最早被称为古代第一符的,是1972年陕西户县(今鄠邑区)汉墓出土的阳嘉二年即133年曹氏朱书解除瓶上所画的符,见下图1。此摹本从右到左,1是解除文,2是第一符,3是第二符。

图1 曹氏朱书解除瓶上所画二符

《解除文》是:“阳嘉二年八月己巳朔,六日甲戊徐(除)。天帝使者谨为曹伯鲁之家移殃去祸,运之千里,咎大□桃(逃),不得留。□□至之鬼所,徐(除)□□。生人得九,死人得五。生死异路,相去万里。从近以长保孙子,寿如金石,终无凶。何以为信,神药厌填。封黄神越章之印,如律令!”

第一符上部像是“出”字的,实际是上下两个“止”字篆体的诡变。“止”与“已”字义相同,指停止即结束灾害的意思。“止”字篆体是“”形,把它诡变成像“山”字。下部又分左中右三部分。右边很像“尾鬼”两个字的,实际是“已去鬼”三个字套合在一起。中间的“月”字实际是上下两个“日”字的诡变。左边是三个“日”字,与上部“止”字框中的两个“日”字,都是“已”形的诡变,即把两处笔画不连接的开口,变成连接而封闭。各种符都是用来禁鬼、镇鬼的,就叫禁鬼符、镇鬼符,因此符中必应是说禁鬼、镇鬼的意思,即也必应有动词“禁”“镇”之类,而且还不能明白地说这样的意思,必应遮隐有神秘性,而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禁”与“镇”字笔画繁多而不便隐蔽操作,因此就用“止鬼”来表示。止,即禁止。

第二符最上部弯曲的笔画与下部左右两旁的长竖,实际是一个整体,即“已”字的诡变。“已”字有三个横部,把第三个横部从最下改移到中部。把“已”的末笔的那个挑起的勾部向上延长,就成为与右旁对称的竖。那个“”形,是对北斗七星的诡变。上部两个圈即两星间是“天灭”两字。“天”字的第一个横笔与“已”字下部的横笔重合。右面是“主逐煞鬼”四字,左面第一个是“鬼”字,下面两点是故意把“煞”的下面四点的左面两点隔离到右行中,是起干扰作用的。右面最后笔画不清晰的,实际是“已”字下面空旷处再套一个“已”,但把两个“已”的下部横弯钩都没有写出。所以,这道符的意思实际就是“已;天灭主逐煞恶鬼,已,已”十个字的一句话。“已”就是结束的意思,与“天灭主逐煞恶鬼”复说。“已,已”犹如“滚!滚!”。这需要对上述解释的“已”再做些补充论证。

《文物》1965年第5期郭沫若《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引1935年同蒲铁路开工时山西出土汉灵帝熹平二年(公元173年)《张叔敬瓦缶》,上面写的解除文很长,末尾的符见图2。符由两部分组成。上部是把三组北斗七星与一个“已”字套合在一起,第一组北斗七星把斜向的“斗柄”诡变成直向。第二组北斗七星略似“7”字,斗魁四星套在第一组北斗七星的斗魁内。上面框内那六个圆圈本应是四个,即代表斗魁四星,但故意在第一行多画了两个。斜行的是“斗柄”三星。“斗柄”三星下面分三行的七个圆圈,实际又是北斗七星的写意,与“”类似。最下部分上部像“尸”字的,也是“已”字之变。框中两个“月”字实际是“已”字的诡变。其余的一竖与一个立人,是没有意义的干扰部分。也或是“月”字即“已”字的诡变。

图2 《张叔敬瓦缶》末尾符

还可比较敦煌石窟所藏的唐代的几种符(见图3至图6)。

图3 去官司符

图6 衣领符

敦煌遗书斯2498有去官司符(见图3),是由“已灾、鬼”组成的。上部的像“甘”字与那些拐弯都是“已”的诡变。中间是“灾”字的诡变。(“灾”并不是简化字才有的,古代民间早就这样简化,《集韵》已经收录“灾”字)符文是:“带之利官<司>,去官事(司)、口舌,得欢心,解散。”利官司与去官司、口舌、解散是同指的,也就是得欢心。符文往往是重复啰嗦的。与没有官吏专门带的符一样,也没有百姓专门带的符。伯3358有“脚符”(见图4),是把“灾”字上下部分打颠倒作诡变。斯5775有舒神符(见图5),符文是:“舒神符。但有人万(疠)在身,朱书此符,头上顶载而行。带之吉。”伯3358“衣领符”(见图6),是把“止”字的诡变成如同“王”字。像“曰”字的也是“已”的诡变。符文是:“此符行人通达,朱书衣领。天翻地覆,止。崔(摧)鬼迷(魅)。或辰日书,崔(摧)尅。”在脚上、衣领上戴符,是别出心裁的设计。“脚符”,取意是戴在脚上的符可以把鬼怪、灾祸践踏在脚下。

图4 脚符

图5 舒神符

敦煌的阴阳、道士、巫师等可以把符画得千奇百怪,可以把敦煌壁画的“飞天”套在里面,如伯4824卷的“进山符”(见图7),其中有上下两个飞天。

图7 进山符

把“已”“止”字画成那样的连续曲折形状,并非制符者的发明创造,而是“借用”了篆刻文字的技巧。篆体字与草体字的笔画都多弧形与曲折,蛇体善于屈曲。因此把优美的草书称为龙蛇大草,把优美的篆刻称为龙章凤篆。《云笈七签》卷六:“龙章凤篆,显至理之良诠。”《水浒传》第一回:“照那石碣上时,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箓。”

《汉语大词典》:“九叠篆:用于印章的一种篆字别体。九叠篆非必九叠,有六叠、七叠、十叠不等。视印文笔画繁简而定。九叠,形容折叠之多,创自宋代。清甘旸《印章集说·国朝印》:‘国朝官印文用九叠而朱,以屈曲平满为主,不类秦汉制。’”并有“元帅府印”的九叠篆附图(见图8)。戏曲中说秀才有学问,或说成“双手能写梅花篆”,就是指这种篆字。以“元帅府印”的“元”字来说,第四笔的“竖横弯钩”被变成接连的六个“己”形,占了字的绝大部分。“帅(帥)”字左旁下部也被变成接连的三个“己”形。而右旁的“巾”形的左右两旁,各被变成接连的七个“己”形。“府”字中的“立人”的那一撇被变成连续两折,那一竖被变成“几”形。“府”字中间的“寸”字的篆体是“”形,也被变成左右对称的多层曲折形。“印”字左旁占一半的“卩”,在印章中被变成“”形,仅占六分之一的位置,被挤在左上角。其余位置都是按类似的“止”字篆体,而变成左右对称的几层“己”形,都是由“”变成的。就很难看出是楷体什么字。九叠篆的曲折是工整而完整的,既有艺术性,也兼顾了便于看出是楷体什么字,而符的曲折却是潦草而不完整的,只有单纯的隐蔽性,目的就是不让人容易看出是楷体什么字,让俗众误以为真是凡人不认识的天书。

图8 九叠篆

四、近代镇鬼符的变化

古代的术士要把“已鬼”字样诡变得不让人认识,以示神秘而到了近代术士偏要把“已鬼”的意思表现得更明确,这是生怕人看不到或看不懂这个意思,而不相信符的禁鬼作用。

下面是张紫晨《中国巫术》中转引的近代镇鬼符(图9),原书未解释,这里试作解。

图9 近代镇鬼符

图9中(1)(2)符两旁连续曲折而成圈的,仍然就是早先符中“已”字的诡变。两旁连续曲折而成圈的中间夹的各是“保护母子灭煞”“西天接引童子接引显考德魂随幡降临”。前者是求保佑产妇与胎儿平安的,后者是求母亲魂灵归宅相思祭奠的。这些符明显的是增加了“奉敕令”“收魔斩邪”“煞”等文字,是要用文字明确地说清楚符的威力和禁鬼作用,又增加了“雷”及“雨”字,让人以为是请雷击鬼怪。其实这里也反映了术士们并没有弄明白“雷”与“雨”字的意思。“雷”字在符上的出现是因不懂“雨”字的意思而讹变的。“雨”是指“天”,即天神,是请天神禁鬼。“雨”是“霄”字的代表。云游客《江湖丛谈》第一集:“要能‘挑雨头子’才能有大钱挣呢。”“凡是符咒画的时候,都有个雨头儿。像‘雨鬼虎’(按,这是指这个怪字是雨字头,下面“鬼”字匡上换成“虎”字)、‘雨鬼母’(按,这是指这个怪字是雨字头,下面“鬼”字匡上换成“母”字)‘霓’‘雨魅(按,这是指这个怪字是雨字头,下面是“魅”字)’等等的字儿,都有雨字头吧。他们卖戏法的,管卖符法,调侃儿叫‘挑雨头子’。”[9]14-15

上述造的字都是由“雨”字头诡变出的。这种用诡变字用于符在宋代术士就发明了,如仿“魁”字,而合变出了“”“”“魓”“”“魒”等字,来诡秘地指北斗七星的各星。近代的镇鬼符的设计者又仿此而把“魁”字的“斗”更换成“金”“木”“水”“火”“土”,再加上雨字头,如图9(3)。但这种诡变使用的文字也是有依据的,文字学上叫“合文”。《中国语言学大词典》:“合文,也叫‘合书’,把两个或三个字合写在一块,形式像是一个字,实际上读两个或三个音节,代表两个或三个词。合文方式多样,最常见的是上下式或左右式,还有兼体式、内涵式、逆读式。”如从前把表示海上路程距离的单位词,写成“浬”,但读成“海里”。把电力的大单位写成“瓩”,但要读“千瓦”,现在春节民俗与对联配合的帖子,有把“天官赐福”或“招财进宝”四个字套在一起的,也都是合文现象。又因不明白“雨”代表上天而误会以为是“降雨”的“雨”,嫌“雨”镇鬼的威力不足,于是又视情况不同而加上或多或少的“雷”字,以助其威,并没有什么理性的含义。

图9(4)至(9)符中皆有“渐耳”二字,这也是有来历的。“渐耳”二字,本来是应该写成“聻”一个字的。《汉语大词典》:“聻,第一音读ni,助词。相当于‘呢’‘哩’。第二音jian,《正字通》音贱,旧时传为鬼死后之称。”但同一字为什么读音差别如此之大呢?我们试从“聻”字的文献用例来分析。

首先作为疑问语气词的“聻”的音义是毫无疑问的。唐于栞《庞居士语录》:“峰曰:‘莫是当阳道么?’士曰:‘背后底聻?’”《祖堂集》:“云:‘此人意作吗生?’云:‘此人不落意。’云:‘不落意此人聻’”例中的“聻”都同“呢”,可见“聻”就是最早的疑问语气词“呢”的写法。据此可知,疑问语气词的“聻”与止鬼用法的“聻”意义无关,有关的当是字形的变化。

止鬼意思的“聻”,见于文献记载的有《酉阳杂俎·贬误》:“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聻字,谓阴刀鬼名,可息疫疠也。予读《汉旧仪》,说傩逐疫鬼,又立桃人、苇索、沧耳、虎等。‘聻’为合‘沧耳’也。”[10]145但《通典》中说:“司刀鬼名在,一名沧耳。”金国韩道昭《五音集韵》:“人死为鬼,人见怕之;鬼死为聻,鬼见怕之。若篆书此字于门上,一切鬼祟,远离千里。”注“聻”读如“积”。《聊斋志异.章阿端》:“生曰:‘端娘已鬼,又何鬼之能病?’妻曰:‘不然。人死为鬼,鬼死为聻。鬼之畏聻,犹人之畏鬼也。’”[11]653明张自烈《正字通》:“聻音贱。俗谓之辟邪符,以在为鬼名。”上引《酉阳杂俎》书证中“阴刀鬼”,不成意,《通典》认为有误,当作“司刀鬼”,亦即管刀的鬼,但仅是孤例,未见其它书证,同时也无“司枪鬼”“司马鬼”等说法,故“阴刀鬼”当是“阴道鬼”之误,意即阴曹地府的鬼。如此,《酉阳杂俎》:“聻字,谓阴刀(道)鬼名,可息疫疠也。”意思就是,所写的“聻”字,因其中的“渐”字是鬼名,所以可以止鬼。

又,敦煌遗书斯6216卷《命书》中说:“鬼名天贱,口(四)头一足……”伯2586卷《发病书》:“子日病者,鬼名天贼,四头一足……”二者所指应同,“天贼”当是“天贱”之误;“口头一足”当是“四头一足”之误。鬼名叫“天贱”,当取意为天所贱,单称“贱”,别写作“渐”,正与读“呢”音的“聻”字上半部相同。术士“又把‘聻’这一个字分成‘渐耳’两个字,而又当作‘贱,尔’一句话,意思是:渐,是你的名字。这等于向鬼说,无论你变成什么,我们都知道你是鬼,名字叫贱。”鬼怕人知其名,因为人知而呼之则鬼就无法作祟。刘瑞明先生《鬼都怕什么》言:“诸多的典籍都有鬼被人知道了它的名字,就不能害人的说法。如汉《风俗通义》佚文:‘厉鬼字野重、游光。’‘知其名者无愠疾’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山中山精之形,如小儿而独足,走向后,喜来犯人。人入山若夜闻人音声大语,其名为蚑,知而呼之,即不敢犯人也。’”[12]1888-1889

再回过头来说“渐耳”。如果按照用符镇鬼的逻辑,把鬼的名字“贱”写出来就可以止鬼,但就太直白,于是用现有的“聻”字,来隐表“贱,尔”的意思。按照“合文”读法,止鬼的“聻”不能读成语气词“呢”,也不能读成“渐”,而应读成“渐(贱),耳(尔)”两个字的一句话,于是近代的镇鬼符上有了“渐耳”。

禁鬼符上有咒语,一般人赌咒说,如果违背咒语,赌咒的人也会落到被咒的恶果。“咒”字似乎有什么神秘性,其实“咒”字本来就是“祝”字的最早写法,叶舒宪先生认为:“祝和咒二者之间也是可以相互通用的,只是到了法术和巫术有了黑白之别后,祝和咒才在功能和目的上有了逐渐明确的区分。一般说来,祝用来表达积极的、肯定的意愿,而咒用来表达消极的、否定的意愿。”[13]70甲骨文中还有个“呪”字,只在《屯》3035出现一次:“癸亥卜,呪于祖丁。”王力先生言祝与呪同源:“‘祝、呪’本同一词,祝愿与诅咒是一件事的两面。”[14]309可见,“咒”字没有什么神秘性,只是巫术之士借用在禁鬼符上附会出所谓有神灵性的特殊咒语,而使不明就里人有了错觉。

敦煌遗书中有伯3835《大部禁方》,斯2615都有《四方金刚咒》。其中《四方金刚咒》共有九咒,第一咒:

奉请东方青面金刚来入道场。牙如剑树,眼似流星,口如血盆。手执金枪,狮子出爪,有似金钩。不食五谷,纯食走诵(动)白虎,邪魔魍魉。朝食三千,暮食八百。欠一不捉(足),下符来索。急急如律令,敕摄。①敦煌遗书斯2615亦有《四方金刚咒》。参见高国藩:《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中国民俗探微》,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73页。

所有这些咒语,无非是祈求什么神使实现什么愿望而已,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人在万般无奈时也会试这样的咒语。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小儿止夜啼,就是今日有时也会在街上看见这样的帖子:“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往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明显的是祈求天神,所谓“皇”是“怳huǎng”的误字:惊慌。其机制有二:一是请天神地祇把惊吓孩儿的妖魔惊吓跑;二是“过往君子念三遍”,是说借众人之口驱赶走扰害小儿夜哭的妖魔。而这与俗语说的“众人的唾沫星子也把人能淹死”是同一神秘道理,终究是一种精神寄托罢了。

猜你喜欢

咒语西游记
咒语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出逃的咒语(组诗)
怪童丸的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