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

2022-04-19何金平

考试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考

摘要:随着全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考语文命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对其内容和试题形式的研究,是当前教师教学中高度重视的内容之一。因此,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实用类文本进行阅读,为学生高考获得更好的成绩提供一定支持,当前有必要分析实用类文本的特点,并且针对性的制定出有效阅读措施。以此保证能够通过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参与语文高考,为获得良好的成绩提供一定支持。

关键词:高考;语文科目;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3-0033-04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是高中课程重视学生创新意识、能力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通过选择适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治疗,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保证学生真正掌握这类新题型的答题要领,进而为学生高考获得更好的成绩提供支持。因此,当前需要在准确了解该文本特点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备考策略,并且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确保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一、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概述

在新课程标准制定并且落实的过程中,实用类文本阅读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在高考中的分数占比非常高。通过对其在高考中的试题出题形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不仅能够确保在备考过程中,将新课程标准的全新知识点落实在实际中,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学习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升备考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提供一定支持。按照新高中课程标准中的说明,实用类文本的形式主要有消息或者新闻、报告文学、调查报告、特写和人物传记等。

按照高考统一标准中的要求,语文科目的考试重点在于对学生理解、分析、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查。在所有的能力考查中,探究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语文科目重要的考查点之一。该能力不仅要求学生需要拥有良好的探究能力、探究精神,还需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实用类文本作为整个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整个语文高考试卷中分值大概为25分左右,最后一个小题的分数更是达到了8分。按照历年教学一线反馈的消息,大概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选择实用类文本阅读,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明确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通过对近些年该类型试题高考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针对这类题目考查主要有理解分析类、概括分析类等五种类型。但是不管是针对哪种类型考查,该题型主要是在对考生是否具备问题意识、个性化文本解读能力,以及从某个角度入手深入探究的能力进行考察。而考生在实际答题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内容单薄、观点不明确、分析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性的制定备考策略,帮助学生逐渐提升答題能力,这是当前高考备考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二、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备考策略

针对高考来说,探究类试题是一种有着明显开放性、独立性、思考性的题型,主要要求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些在文中是无法找到答案的。按照考试大纲中的要求,类型试题要求学生需要在满足以下几点的基础上答题:第一,要求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会文本中体现出的人生价值,挖掘其中包含的时代精神;第二,要求学生对作者写作背后意图以及写作背景进行分析;第三,要求学生需要对文本中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自己探究后获得的理解。针对该类型试题来说,本质是一种学生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可以产生很多不同的想法,但是必须要保证这个想法与高考要求的标准答案相一致。可见,找到答题的规律,选择正确的答题方式,总结好相关的内容,是答好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的重要基础。

(一)发掘文本内在价值与精神

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试题,是高中新课程对于学生创新意识、能力进行考察的基本途径,针对该题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教师在指导学生备考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考点解读。针对考点解读来说,首先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包括正面与反面、个人和民族、当事人和旁观者、历史和现实等多个不同的角度。其次,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对考点实施解读,包括千层、深层、实用、美学等层面,同时也要概括涉及的范围,如经济、文化等。最后,可以从人生价值的角度对考点实施解读,通过了解文本中主要任务表现出来的人生价值、作者在文中描绘的情感态度等。此外,时代精神也是考点解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主要是指在文本产生年代的精神面貌,也就是分析文本自身精神与当前时代精神之间的联系。实际上这也是对新课标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模块教学要求的一种概括以及总结。第二,典型试题精选。主要是指将以往年度高考中涉及具备一定典型的试题作为实例,通过带领学生分析实例并且给出标准参考答案,比对学生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差异,探究二者意思表示的共同点和差异点,进一步分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偏差,并就偏差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明确在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掌握的要领等。如往年高考题中给出的题目为:该报道具备较高的社会价值,结合文本、新闻背景说出你的理解。先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练习,引导学生自主答题,然后给出该例题的参考答案,使学生能够在对照答案的过程中,了解答题的出发点,不断地提升答案标准型,为学生更加标准的答题提供支持。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自我分析进行点拨,深化学生对于答案的理解层次,帮助学生明晰答案的分析方法和表达技巧。要特别注意的是,文章的社会价值和时代特征是贯穿于全文的主线。每一个段落的分论点可能因为作者思考的层次不同,对社会价值内涵的剖析也是不同的。题目可能就这种微妙的变化进行提问,让学生就作者的措辞进行剖析。这个时候,就要让学生学会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探究是否因为文中具体事例的阐述导致了这种变化。第三,技巧点拨。在实际的阅读中,主要是需要将体现的人生价值、时代精神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探究,在作答时要从提供的资料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中最能够将主题思想表达出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实现周到、仔细地分析,对其中包含的人生价值、体现出的时代精神进行挖掘、整理、分析和提炼。以此保证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理解下,重新审视问题、思考问题,并且将问题描述出来,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这样就能够满足实用类文本阅读对深入解读、真正表达出自己独特感受的答题要求。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教师需要使学生了解具体需要解答些什么,保证答题的规范性同时,将自己的独特观点表达出来,满足该题目在考查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答题要点,要注意答题时所运用的语句风格。切莫在作答时因为作答风格而失分。具体包括三点要求:结论性题目需要保证观点的明确,不能够含糊其词,要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概括性题目需要在对文本内容充分把握的基础上,答案全面表达出文本的内容,并且保证表达的完整性,不能有漏洞;阐发型题目则需要与文本中体现的具体实例相结合,对实例做出合理的分析。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解答相关题目时,将自己的思索过程在草稿纸上完整的展现出来。思索的过程一定要包括通过哪些语句体现的文章的内在价值和精神。要让学生对这些语句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对其中的重点词汇进行进一步的辨析。

(二)探讨文本写作背景与意图

明确实用类文本的写作意图和写作背景,是阅读探究的基础,也是答题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文本的写作背景和意图进行分析、探究,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基本内容,能够为答题的准确率提供保障。在备考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第一,考点解读。任何文本类作品的问世,都与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有关。一般情况下,创作背景主要包括文本创作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审美情绪、社会基本价值观念、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等,而创作意图就是指作者创作这个文本内容的主要用意。因此,在备考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脱离文本自身,通过阅读理解,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文本的创作背景。在解析创作背景时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对当时的重要历史事件有一个比较简单的了解,明白历史事件对作者所处时代的民众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影响较大的思潮,要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人在巨大的历史事件的冲击下所面对的挑战和心理变化。探究这种变化对人思想的影响,引起的人行为方式的变化,导致民族发展面临的危机和机遇。在这种情况下答题,就能够保证答案的标准性和准确性。第二,试题精选。如在对“结合文章分析‘没有天堂这个标题的真实意蕴”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进行理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文本写作意图、背景的角度,对学生答题方向进行规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要求:东西方宗教中对于“天堂”一词的不同理解可以看出,地球地位上的唯一性;地球当前面对的实际问题;需要立刻行动起来将问题解决,保护地球保护家园。在选择试题的时候,要注重不同试题的比较,比较的方面要从文本和题目两个角度出发,对试题进行辨析。首先是文章辨析,要注重向学生传授不同文章的透视技巧,通过简单的通读全文就可以掌握文章的框架,并通过比较不同文章的框架结构总结出一般规律。通过对框架结构的分析,了解重点语句可能的分部情况。第三,答题技巧。通过分析历年来的高考试题可以了解到,单纯从背景和意图角度设置的题目并不多,主要是需要考生运用这些角度,个性化的进行阅读理解和创新性思考。因此,在对该类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如引导学生对作者的生活背景进行了解,明确作者创作出该文章的实际目的和动机;从作者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了解和总结作者自身对于人生的态度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确保学生实现对文本内容有创意的表达。还要注意对题目的辨析技巧。这里的辨析是要让学生理解一道阅读题目中不同小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命题者的角度出发,探究命题思路,要让学生通过解答前面的较为简单的题目预判后续题目的解题范围,解题思路,解题过程。要让学生具有一个“预判性”通过前面的小问,猜测后续的问题的答题方向。因为一道题目的风格基本上是固定的,对于文章剖析的角度也是固定的,命题的脉络也是固定的。那么,题眼就是固定的,可预测的。这样,学生就会做到在每一次的阅读过程中“有的放矢”,在无形间搜集自己想要找到的答案。总的来说,在解答该类题目的过程中,学生想要真正准确的将写作目的体现出来,可以在实际作答过程中,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作为为中心进行分析,阐述观点过程中不需要固定答案,只要能够围绕考点提示,针对性的从多个角度发挥,就能够真正做到“言之有理”,获得较好的成绩。

(三)抓住文本内容重点与难点

每个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会融入一些作者自身的想法,而由于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存在差异性,这种个人想法理解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针对高中生来说,其自身的生活阅历并不多,想要保证学生能够理解一些深刻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通过充分挖掘和解析文本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帮助学生学会抓住文本中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更加容易的解答文本内容提供支持。同时,要让学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将作者几十年的人生旅程以一种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自己的阐述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可以从作者的角度去看待文章所阐述的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考点解读。文本中包含的内容不仅能够体现出整个材料的重点,也包含一些难以理解的部分,这些内容学生如果能够真正理解,就可以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发现凸显文本价值的内容,如议论、抒情的部分,而难点则是指一些客观存在不容易弄清楚的部分,如说出自己的见解等。在实际答题的过程中,只要能够得出科学的结论,言之成理,就能夠获得较为标准的答案。在指导学生时,首先要让学生根据写作意图进行分析,这一过程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正面剖析,顺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结构去思考其蕴含的情感。反过来看,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既然有这种感受,具体是由于文章中的哪一部分的描写引发的呢?作为读者,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思考呢?你和作者的思考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这一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答案的过程。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见解、理解和作者的意图相融合,在理解作者文意的基础上对其主旨进行再次升华。第二,典型例题。如针对实用类文本阅读“针对黄宾虹和张大千来说,二者都是非常著名的学者,但是二者的人生态度非常不同,这种情况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来说,在指导学生分析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恪守传统、甘于寂寞的艺术追求;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的做人本色。在艺术追求和人生理念之间找出二者的共性,也要注重二者的联系。明白其中的因果关系,探究其互相促进的原因,要让学生思考是怎样的人生理念才让黄宾虹和张大千有了这样的艺术追求。第三,技巧点拨。针对实用类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来说,在对其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结合本次探究的对象,明确探究的实际意义,并且提出对应的假设,将探究的过程展示出来,即能够非常完整的作答。具体来说,基本的答题思路为:先将需要探究的问题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明确探究的实际意义,再次将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或者观点阐明,与探究的问题建立起联系,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和文章的主旨对自己的看法进行简要的剖析。最后将探究的路径、根据展示出来,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要注意站在什么角度和层面上进行分析,不要局限于作者或者文章提及的角度。也不要只思考到与文章中相反的角度。要学会从侧面看问题,让问题立体化。避免形成“非黑即白”的思考惯性。注意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找出“重中之重”,突出自己的分析层次。在阐述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层次的逻辑,最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总结,这样就能够保证答题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结语

语文学科不仅是高考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整个学习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知识,而根据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内容在整个试卷中的分数占比以及难易度等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性的对该试题类型进行备考,是有效提高学生分数的重要保障。因此,备考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按照发掘文本价值和精神、明确写作意图和背景、抓住文本重点和难点的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题、答题,为学生获得更好的成绩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曲朝延.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的“探点”梳理[J].语文知识,2017(9):71-73.

[2]林立琼.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30):59.

[3]任想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策略[J].课外语文,2020(7):93-94.

[4]曾令华.高考实用类文本有效阅读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20(36):116-117.

作者简介:何金平(1981~),男,汉族,甘肃平凉人,甘肃省泾川县第三中学,研究方面: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猜你喜欢

高考
新课改高考英语备考复习策略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农村学生弃考现状、原因及对策
古代名医如何医治“高考”后遗症
浅析中国学生如何顺利通过SAT考试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