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022-04-18刘平平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4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刘平平

摘要:母猪的哺乳期是一个特殊的养殖时期,这一时期母猪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以满足其产乳和自身生理活动所需。做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还关系到母猪后期的发情配种工作,对养殖场的高效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本文对哺乳母猪的生理特点、影响产乳的因素、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以及母猪产后常见疫病的防治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广大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母猪和仔猪的健康生长发育,还对养殖场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为保证新生仔猪的营养充足,母猪每天需要提供5~8kg左右的乳汁供仔猪食用,同时母猪还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以保证断奶后能够及时发情。因此,在母猪哺乳期间应做好环境管理以及饮食管理工作,确保母猪生活环境舒适并且养分摄入充足,避免母猪发生各类疾病,才能维持自身正常的生理活动,产出高质量的乳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同时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

1 哺乳母猪的生理特点

哺乳母猪具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首先哺乳母猪的乳房都是相互独立的,不同的乳房其产乳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哺乳期母猪前面的乳房产奶量要大于后面的乳房。其次,由于母猪乳房内无乳池,不能存贮乳汁,也就导致母猪不可能随时的排乳,而仔猪也只有在母猪排乳的时间内才能吃到母乳。此外,母猪的排乳时间非常短,通常只有10~40s,最长不会超过60s,因此,母猪一天之中需排乳多次才能保证仔猪摄入足量的乳汁,正常情况下母猪在24h内哺乳仔猪高达20次左右。最后,哺乳期母猪的乳汁分泌量是非常大的,整个哺乳期可以产生300~600kg的乳汁[1]。

2 影响母猪泌乳的因素

影响母猪泌乳能力以及乳汁质量的因素很多,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当地的气候环境、母猪的年龄、品种以及自身的健康状况等均会影响母猪的泌乳能力,母猪的产胎次数也会对产乳量产生明显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初产母猪的乳腺尚未发育完善,导致乳汁的分泌量较少,并且排乳比较缓慢,随着母猪产胎次数增加,泌乳能力也会增强,在产胎6~7次时母猪的泌乳能力达到最佳水平,此后又会慢慢下降[2]。

3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3.1 提供安全卫生的养殖环境

母猪分娩过后,身体机能和免疫能力有所下降,使得母猪非常容易感染病原菌而发生多种疾病,因此一定要保证哺乳期母猪舍的环境卫生条件,为母猪提供一个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阳光充足且安静的环境,有助于促進母猪的健康生长,并提高其产乳能力和乳汁的质量。首先,饲养人员还应注意舍内的温度情况,尤其是在冬季等寒冷的季节要做好母猪舍的温度控制工作,在通风时防止贼风进入而引起冷应激反应,通常情况下,猪舍的温度可以维持在18~21℃左右[3]。其次,还应注意猪舍的湿度,避免湿度过大导致病原菌大量的滋生,定期消毒并更换新鲜垫草,管理人员可以每2~3d对猪栏和过道等处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应注意选择无刺激,并且毒副作用小的喷雾消毒剂,避免对母猪和仔猪的正常活动造成影响。条件允许的猪场可以采取单间的母猪哺乳猪舍形式,为母猪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哺乳环境,保证母猪的正常休息,有助于提高母猪的产奶量,促进仔猪的消化吸收。此外,母猪舍应与其他群养猪舍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造成病原菌交叉感染或者吵闹声影响母猪的情况。

3.2 提供母猪所需的营养物质

母猪在哺乳期要分泌大量的乳汁以供仔猪食用,这就需要消耗母猪自身大量的营养转化成乳汁,同时还要维持自身的正常生长需要。因此,在母猪的哺乳期要为其提供足量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并且要将这些营养物质搭配平衡。一般来说,哺乳期的母猪每天应摄入850g的蛋白质、40g的钙以及30g的磷等,同时还需补充大量的维生素,才能确保其正常的生理活动[2]。若母猪营养缺乏,则会影响其产乳能力和乳汁的质量,导致仔猪生长发育缓慢,甚至造成仔猪死亡,同时还会导致母猪后期的繁殖能力受到影响,发情延迟甚至不发情,还可能引发母猪乳房炎等疾病。但母猪摄入的营养过剩又会导致母猪发生肥胖,并且使得乳汁养分过高,仔猪不易吸收,出现腹泻等病症。因此,饲养人员每天应为哺乳母猪提供5kg左右搭配均衡、营养丰富的配合饲料,饲喂量可根据母猪和仔猪体重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3.3 科学的饲喂方式

分娩后母猪的饲喂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正常情况下,在母猪刚分娩后的4h内是不能饲喂的,在4~8h间可以适当地饲喂母猪0.5kg左右的饲料。到母猪分娩后的第2天时可将饲喂量增加到2kg左右,此后可以逐渐增加母猪的饲喂量,每天增加0.5kg左右为宜,直到产后7d后,若生产母猪无任何异常情况,其消化功能和采食量也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则可以按照正常的饲喂标准进行饲喂。母猪分娩后10~20d时,每天的饲喂量应在4.5~5kg左右,到分娩后20~30d时,是母猪的泌乳旺期,此时饲喂量应达到5.5~6kg/d。对于体质较弱的母猪则应该分开单独饲养,增加其日粮中饲料蛋白质的含量,确保其营养供应。在仔猪断奶前一周开始对哺乳母猪逐渐减料,断奶前3d应减掉50%的饲料量,到了断奶前1d时则应减到原饲喂量的30%,在仔猪断奶当天不为母猪提供饲料,仅提供饮用水即可。饲养人员可以根据母猪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此外,饲喂哺乳母猪时,应遵循少喂、定时定量、多次加料的原则,一般饲喂4次/d为宜,分别在早上6点,上午10点、下午2点以及晚上10点左右饲喂,特别是晚上的饲喂时间不宜提前,否则母猪容易在夜间饥饿觅食,而发生踩死或者压死仔猪的情况,也不利于母猪的休息和泌乳。

3.4 加强哺乳母猪的管理

母猪分娩过后,饲养人员应尽快帮助其恢复健康,这一时期的母猪非常虚弱,容易发生多种产后疾病,除了为母猪提供足够的营养,还应保证母猪有适当的运动量。适当的运动可以加快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机体内的毒素,提高母猪的伤口愈合以及产奶率等。但应注意在冬季寒冷的气候下,应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尽量不要在夜间在户外运动,避免母猪着凉感冒。此外,也要控制母猪不可进行剧烈的运动和过大的运动量,以防造成二次伤害。在母猪运动过后,应及时补充温水。在哺乳期间,尤其要注意母猪乳头以及乳房处的清洁卫生,防止其被粪污等污染,而引发仔猪疾病。母猪分娩后应及时分配好乳头,防止仔猪进食时争抢乳头而造成母猪乳头的损伤,也可以帮助体质弱小的仔猪及时吃到初乳。对于乳头不够用的母猪,可以先将仔猪寄养或者人工哺育。同时,应做好检查工作,防止圈舍和围栏等处突出的尖锐物损伤乳房和乳头,引起母猪感染。

4 哺乳母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4.1 母猪产后无乳和乳房炎的防治

母猪分娩过后由于应激反应、感染病原菌、营养不良或者精料过多等问题,可能会引发不能产乳或者乳房炎等病症,饲养人员应密切关注母猪产后的健康状态,避免母猪乳房受伤发炎,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对于产后无乳的母猪,可以多饲喂一些小米粥或者豆类食物,也可以给母猪服用100g的米酒、2个鸡蛋和一定量的白糖,1次/d,连续服用3d,具有较好的催乳作用,饲养人员也可以对母猪的乳房进行适当的按摩,促进其血液循环。对于出现乳房炎的患猪,饲养人员可以先对患猪的乳房部位热敷,然后将200mL的0.25%普鲁卡因溶液+50万IU的青霉素联合使用,1次/d,连续用药3d。

4.2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母猪产后非常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饲养人员应及时对其展开治疗,防止病情继续加重。可以先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20IU缩宫素混合后冲洗母猪的子宫部位,将子宫内的炎性分泌物冲洗干净后再对子宫用药,将40IU缩宫素+2g林可霉素+2g新霉素一起投放到患猪子宫内,连续用药3d,可有较好的治療效果。

4.3 母猪产后便秘的治疗

由于母猪分娩后机体各项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容易出现便秘等情况,出现食欲下降、腹胀、便秘或者排便量较小或者不排便等情况,饲养人员应及时对其治疗。通过改善环境温度和定时定量的合理饲喂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对出现便秘的母猪。可以使用30mL维生素和500mL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注入患猪体内。也可以在饮用水中添加10g碳酸氢钠、人工补液盐或者增加青绿饲料的量等解决母猪的便秘问题。

4.4 其他疾病的保健护理

母猪产后机体免疫力较低,容易出现多种疾病。饲养人员应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减少各类疾病发生的几率。对于产后的母猪可以每天分3次饮水饲喂25g碳酸氢钠,调节母猪乳汁的酸碱度,有助于改善仔猪胃肠道的健康情况。另外,工作人员还应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结合本场的发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给母猪和仔猪注射相应的疫苗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一旦养殖场内出现病理,应立即隔离治疗,避免造成大规模的疫病暴发。

5 结语

综上所述,哺乳期的母猪生理情况特殊,容易发生多种疾病,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这就需要养殖人员掌握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为母猪营造一个舒适、干净、安静的适宜环境,确保母猪摄入足够的、均衡的营养物质,科学防治产后疾病,以保证母猪能够更好的哺乳仔猪。

参考文献:

[1] 张家瑞.浅谈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现代畜牧兽医,2020(10):53-54.

[2] 滕召建,张继平.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9):97.

[3] 汤盛.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和常见疾病治疗[J].畜牧业环境,2021(17):72.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
浅谈奶牛高产的饲养管理技术
肉牛育肥的影响因素及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