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策略

2022-04-17胡万达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师教学方法院校

胡万达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管理学院,重庆 400052)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具有以下主要教学特征。

(一)办学定位突出技术技能性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它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融合,“指高职教育培养的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既掌握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技术,又拥有应用技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迁移创造的能力。”[1]普通高等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和掌握学术研究能力,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及运用能力。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集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和素质(Quality)三位一体,要求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人文素养、信息能力、职业精神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在技术应用、技术推广、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和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培养目标突出职业性

办学类型是对办学目标定位的学科和类型的界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为职业教育,鲜明的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最大区别。集中体现着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存在依据,也是其核心价值和优势所在[2]。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强调“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或某类)职业能力的一种专门化教育,其重视学生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岗位生产服务技术技能的训练。高职院校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娴熟的技能水平,以及较高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使之适应职业岗位变迁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实现跨岗位就业,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也能得以扩展。

(三)专业设置突出产业性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载体。高等职业教育是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且服务生产一线岗位的教育,是连接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应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摒弃依据传统本科专科专业设置的惯性思维,突出产业性、行业性和区域性,应从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找准专业设置以及优化调整的服务坐标,主动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促进高职教育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学校与行业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学校与区域经济、行业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建设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是一种互为支撑、相得益彰的关系,专业因产业需求而建,产业因专业人才而兴。分析专业设置的逻辑可知,专业围绕当地产业发展转是大方向,既体现出专业设置的价值规律,也体现出专业设置的鲜明特色[3]。

(四)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

根据高职教育“高等性”与“职业性”耦合的逻辑,更加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构建起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重的课程体系。普通高校以学科体系为本位来设置课程,注重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高职院校以职业岗位技术技能应用能力为本位来设计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具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高职院校依据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应具备的各种能力,构建相应的理论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服从于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同时还通过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模块课程,以满足岗位工作内涵发展变化的需要。同时,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高职教学规律,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强化以实训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育模式,运用实践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1+X证书制度、现代学徒制等特色试点方式,将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训练、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的工作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五)办学主体突出多元性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经过5~10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后,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高职院校办学的主体多元,突破了长期形成的政府主管、学校办学的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构建起了以政府为主导,高职院校为核心,企业行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社区等多元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格局。通过成果、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激发了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优化了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各方全过程置身于人才培养和创业就业,形成通力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紧密合作发展共同体。办学主体多元性,既是增强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和效率的关键元素,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它促进了高职教育办学主体、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职业能力等多元化发展,实现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以及人才的有效供给,体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创新了职业教育发展生态。

(六)学生能力突出高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培育有优良思想品德及积极职业人格的现代职业人”[4]。学生能力高素质,既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高,也体现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良好,综合素质高。思想政治素质高,就是要培养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能始终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人生导向,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良好的职业道德,就是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品质。强烈的职业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所从事的职业具有崇敬、热爱乃至奉献的精神,在担当敬业、严谨勤奋、勇于进取、精益求精、责任感、使命感等方面具有优秀的品质。职业精神是基于对职业的正确认识,建立在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之上的,把职业当成事业、当成人生、当成奉献的高尚情操[5]。综合素质高,就是要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胜任力、创新力、自我管理能力、领导力、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和优秀的职业人格。

(七)教师素质突出“双师型”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6]“双师型”教师,属于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兼备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界定标准应包含教师的专业深度、教学水平、专业实践技能、信息素养。“双师型”教师是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结合体[7]。“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新时期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经济发展,以及促进就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企业、高职院校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共同打造一支既有教学名师,又有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在内的优秀教学团队,形成和谐良性发展的教育生态链,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困境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十分重视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需要突破的困境。

(一)对教学改革缺乏应有的重视

有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国家和省市级优质校、“双高”学校、“双高”专业群建设,片面地认为只有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才是学校发展的重点,对教学改革仍然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一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学设计和改革。但有的高职院校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没有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仅仅是自己闭门造车,致使教学目标定位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活动与市场需求脱节,培养的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二是教学观念落后。由于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从中职学校升格而来,其教学观念要么是走中职的老路,要么是专科教学的翻版,要么是本科教学的压缩,偏离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存在“重知识,轻育人”“重主导,轻主体”“重讲授,轻技术”[8]等现象,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教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滞后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来源单一。一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多为应届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他们基本上没接受过专业性的技能训练,也没有企业实践工作经验,这就导致兼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国家要求高职院校从有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教师,但不少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执行这一政策。以笔者熟悉的物流专业为例,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一些院校的师生比难以达到国家要求,且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到企业挂职的时间也比较短。二是结构不合理。一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从年龄结构上看,一线教师多为年轻教师,老中青断层现象比较严重。从职称结构上看,讲师人数较多,副高级、正高级职称人数较少。从层次类型上看,普通教师较多,高端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专业带头人较为缺乏。从教师类别上看,一些院校具备“双师型”资格的专兼职教师数量还比较少,企业兼职教师占比低。三是培训制度与评价机制不完善。以物流专业为例,一些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师职前职后培训制度缺失,对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职前培训及物流专业知识与实践等职后培训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和体系化设计,培训内容碎片化,培训效果不佳。“双师型”教师队伍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健全,国家至今还没有出台统一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评价标准,导致“双师型”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9]。一些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在绩效评价、等级评定、职称晋升、项目申报等方面缺少政策倾斜[10],教师对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缺乏动力。一些高职院校还不能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资源选拔“双师型”教师。同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高职院校教师双向流动的机制尚未建立,一些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的聘用缺少评价和激励机制,导致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

(三)教材建设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教材建设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是事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11]29。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笔者认为,目前使用的物流管理专业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培养学生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与时代脱节。不少教材的内容知识落后于产业行业发展,教材设计仍然以学科为主线,教材内容仍侧重学科化理论,过于强调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形态单一,难以解决“教有所依”问题[12]。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新事物、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规范、新设备没有在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内容在物流管理专业类教材里融合得不够。二是教材形式不丰富。仍然以纸质教材为主,没有向与职业技能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多形式教材转换,缺乏面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转化的教材,也没有建设与1+X证书制度配套的书证融通、课证融合的新课程和新教材。从教材的形态看,落后于教材数字化、立体化趋势,缺少工作任务式、新型活页式教材和配套电子教材,不能体现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多样性和选择性[13]82。国家职业教育教材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滞后,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还不健全。缺乏健全的编审、使用、评价等体制机制,存在教材更新不及时、编写人员结构单一等问题,出现了“职称教材”“短平快教材”等功利性教材[13]82。

(四)教学方法较为传统

一些高职院校注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老套。一些高职院校依然摆脱不了学科思维的窠臼,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仍然是一些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和手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处于割裂、分离状态,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程内容落后、教学过程枯燥、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凸显“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14]。同时,由于学制设置还不够科学,高职学生虽然有三年的学习时间,但多数学生有两年半的时间是在学校里接受课堂理论教育,仅有半年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理想中的“厂中校、校中厂”职业教育模式还没有建成,学生缺乏真实的、长期的企业工作场景锻炼,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做到“理实一体”,无法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最终影响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二是缺乏系统理论研究。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没有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从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习借鉴国外新型教学方法与手段,洋为中用,实现教学方法的更新和创新,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三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学教育改革,是职业教育的大势所趋。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还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化的教学环境和利用好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一些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信息化成果未能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未能有效结合,翻转课堂与微课等教育方法还未深入到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还不够及时,有的教师甚至简单地认为使用了多媒体设备就是进行了信息化的教学改革,对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理解较为肤浅[15]。

(五)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

教学评价是引导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风向标,具有导向、激励功能,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机制还不够健全,运行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评价方式片面。一些高职院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仍然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终结性评价,忽略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方式往往个人主观色彩较重,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不强,容易以偏概全,缺乏客观性、公正性、导向性、科学性、发展性与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师生的积极性。二是评价主体单一。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缺乏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等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为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缺乏教师自评。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体仍拘泥于教师一方,教师往往以学生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的优劣,较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竞赛成绩等进行全方位评价。长期以来,“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是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中普遍存在的两个弊病,这两种倾向直指“分数”“升学率”“就业率”,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额外的压力,使整个教学评价也偏离了正轨,成为制约教学评价发展的掣肘[16]47。三是评价体系不完善。构建较为全面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客观评价的基础。不少高职院校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设计时,往往照搬普通高校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忽略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教学特征,过分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忽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此外,有的高职院校对所有课程采用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或不同评价主体采用同样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必然造成评价结果不准确、不公正。

三、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优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策略。

(一)更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以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更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永恒主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改进教学内容与教材、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对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从转变教学理念出发,其核心是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带有世俗化、功利化思想的元素,并纳入终身教育理念,引导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最终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的提高上,同时,使学生具备能够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新业态下岗位的各种嬗变。”[16]49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工作,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坚持“全人”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变革“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明确教学改革目标,优化教学改革顶层设计,成立校级教学改革组织机构,加强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德技并修,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深化“三教”改革,通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推进“现代学徒制”与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学校全面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案和制度性文件,注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构建高职教育“三全育人”格局,探索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教学新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教学机制建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完善教学改革评价体系,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和根本,关系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因素。

1.教师来源多元化

要推进“双师型”教师选聘渠道多元化,打破唯学位、唯学术倾向,重视生产一线实践经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高职院校应该严格执行这一政策。同时,可以通过校外招聘引进,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引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等方式,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弥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的不足。高职院校可按照不低于编制员额20%比例的数量自主招聘兼职教师,并享受相应薪酬待遇。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将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情况纳入国有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考核评价体系。国家和省(市)级人民政府应赋予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选人用人上的“自主权”,让它们按照不低于1∶18的师生比配齐教师队伍。

2.优化“双师型”教师素质结构

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通过引进、培养、“固定岗+流动岗”等方式,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制定专业教师能力标准,从教学、专业发展、管理和质量保障等视角,规定从事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制定专业教师实践制度、专兼职教师双向交流制度、兼职教师遴选制度、企业教师高校教师资格证认定标准、企业教学工作绩效方案等[17]。可从专业道德、育人理念、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专业服务等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培养[18]。可从课程开发、课程教学、专业知识、行业能力、信息素养、研究与发展等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建设[19]。要严格规范兼职教师的聘用条件和标准,将兼职教师的“双师”素质、教学能力纳入聘任重点予以考核。可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通过技能大赛、教育培训、实践历练、项目研发等,打造一批教学创新团队。要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在岗教师同时成为对口企业的工程师,建立健全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和培训的制度和管理机制,支持教师参加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专业能力[20]63。

3.健全培养评价机制

国家应制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以师德为先,以双师素质培养为要,打造阶梯化、系统化、网络化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11]33。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职前职后培训制度,对专业教师开展职业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职前培训及专业知识与实践等职后培训,要求专业“双师型”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活动,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培训,改革培训方式,努力做到“理实一体化”,达到“知行合一”的培训效果。加强兼职教师入职教育,对他们进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教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教师改革评价“突出双能”,各高职院校应建立适应“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考核评价、职称晋升和薪酬分配制度,对其绩效评价、等级评定、职称晋升、项目申报等给予政策倾斜。

(三)推进新型教材开发

2019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要求职业教育教材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及时吸收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倡导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高职院校的教材建设就是要“构建教材知识图谱和技能图谱”[21]。

1.教材内容要新

教材内容要突出时代最新政治主题。教材改革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材内容必须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念,必须凝集中国职业教育智慧,必须反映现代职业教育特征[22]。教材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爱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11]33。高职院校教材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综合素质为宗旨,“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3]。因此,高职院校教材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对各类教材的意识形态审核,确保高职学院教材的内容不偏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教材的内容要适应时代、行业、企业的新发展。高职学院与普通高校相比,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应用性等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学院的教材建设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突破普通高校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学科性的教材设计模式,教材的内容要反映最新的科学技术、行业企业最新的发展动态,要详细介绍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新材料、新设备,始终紧跟产业、行业、企业的发展步伐。

2.教材形式要丰富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明确提出:“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变革以纸质教材为主的单一教材形式,校企双主体应合作开发国家和省市级规划纸质教材、新型活页式与工作手册式教材、配套电子教材、教学资源库和仿真软件,建设与1+X证书制度配套的书证融通、课证融合的新教材。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材的组织管理体制。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涉及出版商、学生、教师、学校、政府等多个利益相关主体,这就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体制机制,从国家、省级、校级等层面加强对教材的规划、建设、审核与管理,对不按规定使用教材的高职院校要进行公开处理。进一步健全高职院校教材规划、编写、审核的责任追究机制,对教材编写人员的资质要进行明确界定,避免出现“职称教材”“短平快教材”,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教材质量监控平台,开展全国性的教材质量监管工作,以确保高职院校教材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政治本色和先进性、科学性。

(四)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高效性教法是创新方向[20]62。教法改革是解决“如何教”这个“三教”改革的关键问题。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变革传统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及其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工作,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和新型教学思维方式,充分认识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在全校营造重视教学改革的浓郁氛围。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摆脱普通本科高校学科理论的思维定式,摈弃传统的“满堂灌”、照本宣科、以说教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应根据高职学生基础文化知识普遍较差、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强的实际,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师生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模式,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枯燥”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较为割裂的问题。要创新教学方法,适应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2019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要求职业院校“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打破学科教学的传统模式,探索‘行动导向’教学、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新教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2.加强教学方法系统理论研究

加强教学方法系统理论研究,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的教学方法理论体系,是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对现代教学方法、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规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对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之间的差异等深入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微观与宏观研究,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科学理论体系,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学校应设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在政策、经费、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给予教师大力支持。要完善教学方法体系。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体系是一个包含一定教学思想指导的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整体[24]。要在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既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客观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体系可以由理论性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方法构成,它们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3.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教学技术手段、教学形式的更新,使得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了深度融合。高职院校师生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是否成功,决定着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融合的成败。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加强师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等的培养,不断增强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为建设高效、实用的教学网络平台提供了技术条件,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功能得以进一步彰显,突破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在教学管理、远程教学、师生考评、数字化学习资源配备、教师技术培训、教学数据采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智慧学习环境为教学方法改革创造了条件。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VR等技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智慧学习环境,推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学结构的变革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实现新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技能竞赛的融合。智慧课堂构建了多维教学模式。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为载体的智慧课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智慧课堂,可以实时动态更新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慕课、职教云等优质教学资源,推动形成移动学习、课堂学习、培训学习等创新性的多维学习模式,构建多媒体演示、虚拟仿真、远程教育、网络交互等教学模式,从而推动课堂革命。

(五)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25]。教学评价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职院校多元教学评价,不断优化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能有效解决教育界一直关注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问题[26]。

1.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机制是引导和监督教师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家应制定职业院校教学评价标准,实施用人单位评价、同行评价、第三方评价。政府应将第三方评价结果作为对高职院校政策经费支持、绩效考核、奖励惩罚等的重要参考。高职院校应进一步重视教学评价工作,明确评价目标,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保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的办学导向。建立一套规范的教学评价程序,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使学校的教学评价有章可循,依程序实施。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通过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挖掘、分析,来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发挥教学评价诊断、指导、改进的功能,为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学生学习能力与职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建立新技术应用评价机制,将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对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性教学融合发展的应用能力,纳入教学评价考核体系,从而让信息化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赋能,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良性双向反馈评价机制,对于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互评、学生评教等结果,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不仅应向教师和学生反馈,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就评价结果的意见向教学管理部门反馈,在互相交流沟通中形成共识,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目的,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2.建立多元化评价主体

教学评价是一个包含了多元价值诉求的活动,在评价活动中教学管理者、教学实施者、教学实施对象的价值需要均须在教学评价中得到体现[27]。那么,“谁来评”才能客观、公正地满足多元价值诉求?显然,只有教师、学生双主体是不能实现这一目标的,需要建立教师、学生、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等多元化评价主体,才能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进行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价,才有助于增强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改革的实效性,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行业企业作为教学评价主体,能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双向互动、融合发展,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及标准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避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用人单位作为评价主体,能对毕业生的工作现状进行跟踪调查,检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单位的职业发展成效。用人单位根据毕业生的使用情况,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现状和业绩的真实反馈,以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为依据,不断优化专业课程建设,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好、更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

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方式,能有效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相互促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教学评价内容应多元化。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评价,也要注重思想政治、信息能力、情感态度、创新意识、职业道德等非学科知识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的评价,还要注重实践教学与实践能力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还要注重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评价,还要注重教学目标的评价。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评价的价值,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评价指标要合理化。高职院校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基于“工学结合”,应充分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体现科学性、合理化和人性化。就教师评价而言,应从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课堂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就学生而言,应从课堂学习能力、实习实训能力、职业工作能力等方面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职业教育”优势,通过大数据平台、在线评价、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高职院校教学评价,构建职业院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性评价与单元性评价相结合,弹性评价与差异化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真正实现教学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办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猜你喜欢

双师教学方法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