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民族大学外语教育发轫考略

2022-04-16高全孝吴翊卿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西藏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外语系词典外语

高全孝 吴翊卿 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197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3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20周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在这喜庆的一年中,西藏民族大学办学历史上曾开启过一段短暂的外语系(专业)筹建历史,虽然短暂,却是西藏民族大学外语教育的发轫,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是西藏高校外语学科的尝试与发端,在当时全国民族院校中也是较早的,意义不可小觑,值得溯源。40余年后的今天,笔者就这段历史,查阅了大量文献档案资料,走访了部分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整理成文。需要说明的是,西藏民族大学最早成立于1958年,是党中央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最初校名是西藏公学,196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为了契合历史时空,本文多采用西藏民族学院校名。

一、筹建背景

1978年8月28日—9月10日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粉碎“四人帮”之后首次国家层面的外语教育会议。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在题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加紧培养外语人才”的会议讲话中指出:“为了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急需外语人才。我们的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要大踏步赶上去,外语教育就一定要搞上去,如果外国语这个工具掌握不好的话,就会拖四个现代化的后腿”。[1]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国内外的政治背景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即国家外语教学的春天要来了!1979年3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布了《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这个文件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第一份国家级外语教育文件,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外语教育重要性和实施意见,文件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建立国际反霸统一战线,迫切需要加强外语教育,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外语人才。高水平的外语教育同时也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先进国家、先进民族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外语教育的重要作用,彻底批判‘四人帮’鼓吹的‘不学abc,照样干革命’的反动谬论,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外语教育的领导。”这个文件的适时出台,标志着外语(英语)时代的到来。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西藏自治区召开了高等教育会议,西藏民族学院就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文件、加强外语教育办学进行了思考,制定了“学院八年发展规划”,筹建包括外语系在内的八个系科,这是西藏民族大学办学历史上首次提出筹建外语系、首个含有外语教育议题的文件。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西藏外语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是很微弱的。在改革开放的伊始,西藏民族学院领导集体就看到了外语教育的重要性,率先在区内开始筹建外语系(专业),计划开展英语本科专业教学,应当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这在当时全国民族院校中也是不多见的。

二、筹建历程

1979年3月,西藏民族学院印发《1979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了要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与科研方面来的基本精神,要求本年度(1979年)筹建外语系,并对具体环节与任务做了安排:上半年要制定出外语专业的教学计划初稿;将外语专业的教育基本配齐,做到每一门课都有教师上课;预订外语专业的通用教材;图书资料方面要重点采购包括外语专业在内的专业必读书,同时逐步办好各系的资料室。[2]1979年5月,西藏民族学院任命谢均安同志担任外语系副主任,全面负责外语系筹建工作,这是西藏民族大学外语教育的原点和起点。考虑到谢均安是大学外语专业毕业生和十八军干部,外语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有丰富翻译和外事外交经历,无论从学历、经历、资历还是业务水平,担任筹建外语系领导在当时是不二人选。外语系下辖外语系办公室、资料室、教研室等内设单位。

在筹建外语系过程中,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率先迈出一步。从现存课表/教学计划档案资料上来看,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从1979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授课班级为预科和政治系78级,这是西藏民族大学1958年建校以来历史上的首次外语课程教育。这一时期本校英语教师仅有两名,外语师资力量以援藏教师为主,使用教材是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许国璋编写的《英语》,这套教材融入很多中国民族元素,在当时颇受师生欢迎。许国璋《英语》第一册适合英语零起点学习者;许国璋《英语》第二册,适合具有初中二年级以上英语水平的学员,应该说,教材的选用是符合学校实际的。从西藏民族大学现存最早的英语课程教学安排纸质档案来看,这一时期英语授课内容确实是从24个英文字母开始。公共英语的开设锻炼了师资队伍,为以后专业课教学奠定了一定基础。

1980年5月,西藏民族学院印发《关于批转外语系英语专业教学计划的通知》,同意《外语系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作为试运行方案,并要求注意总结经验,使之不断完善。在当初的《外语系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学大纲(实行草案)》中可以看出,最初的外语专业前辈、文件制定者充分考虑了西藏的现实情况,既重视英语专业的普遍性规律,也重视西藏教育的特殊性规律。如:“基础阶段一般不要超过两年,但考虑到西藏地区学生水平偏低的情况,酌情延长一年。”在草案的说明部分,又提到“教藏族学生如何学英语,可以说是一个空白,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西藏地区学生入学水平,在近几年内,估计不大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按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办事,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如何体现需要和可能相结合的原则。一般而言,开始步子不妨慢一些,但要求应十分严格。基础要宽一些,基本功一定要学好。”“要注意外语与本族语的关系,课堂教学提倡使用外语进行,根据情况做适当的英藏、英汉对比,引导学生克服本族语的干扰。”[2]教学计划切合当时社会发展,四年学制期间有八周生产劳动的要求,还安排每周半天的时事政治学习。从这第一份英语专业教学计划来看,制定者对英语专业教学特别是民族院校英语教学做了充分的考虑,对外语教学的普遍性规律和民族院校的特殊性规律是辩证兼顾的,是符合西藏区情和西藏民族学院校情的。

西藏民族学院重视外语系(专业)筹建工作,从师资配备到教材选用、大纲制定,甚至外派教师到西安外国语学院业务进修,到西安市兄弟院校灌制磁带,采集英语视听资料,为教学做好资料储备。遗憾的是,西藏基础阶段外语力量薄弱,招生遇到了较大困难,始终未能实现学生入校,其建制最终也于1980年9月撤销。

三、筹建意义

虽然1979—980年外语系(专业)筹建工作没有修成正果,建制也撤销。不容置否的是,这是西藏民族大学外语教育的发轫,在全区高校来说也是先知先觉的。假若当初外语系(专业)建成并实现招生,西藏高校外语教育的创建历史将大大提前,也会有力推动外语学科的发展,至少在当时全国民族院校位居前列。辩证分析来看,此次筹建虽未成功,但客观上对于后期开展外语学科教育建设积攒了经验,打下了基础,是西藏民族大学乃至西藏高校外语教育的发轫和探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是奠定了学校外语师资队伍雏形。西藏民族学院外语系(专业)筹建时期的外语教师由两部分构成:内地高校支援和校内优化整合。由于历史原因,这段时期本校英语教师很少,多数英语教师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援藏教师,以黑龙江、陕西等地高校的援藏英语教师为主,高校主要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等,援藏英语教师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帮助筹建外语系(专业),他们的到来解决了学校外语师资队伍短缺的燃眉之急。虽然外语系(专业)筹建未能成功,但是援藏教师仍然选择坚守,完成了为期三年的援藏使命。在援藏教师承担英语教学任务的同时,学校还积极挖掘整合校内各单位少数民族教师力量。在筹建时期,学校两名藏族教师曾有海外学习经历,英语功底好,实属难得,学校综合考虑并征得本人意见,把他们从原单位调整到外语系。1979年学校还指派藏族教师扎西次仁到西安外国语学院进行英语专业进修。与此同时,学校也深刻认识到,发展校本教师,从输血到造血,是我校外语学科发展的根本所在。虽然外语系(专业)没有建成招生,编制机构也遭撤销,但是留下了一批宝贵的“火种”教师,积攒了宝贵的办学经验,英语教师整体力量得到加强,这些都为后来西藏民族学院外语学科建设的发展乃至全区外语学科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是外语学科科研水平借此机遇实现了突破。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藏民族学院外语系(专业)筹建时期,国家英语学习条件与资源还很薄弱欠缺,对于西藏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词典、特别是英藏汉三语对照词典是个空白,而全国第一部《英藏汉对照词典》编撰工作就是在这一时期在西藏民族学院得以孕育、启动和推进的。《英藏汉对照词典》第一编者、西藏民族学院英语教师扎西次仁在其回忆录《西藏是我家》书中详细介绍了外语系(专业)筹建时期他和西安外国语学院援藏英语教师刘德军共同努力编撰词典的目的及过程:“我们曾写了一个正式的计划书,要求学校(西藏民族学院)安排工作时间和资助,编一本英藏汉对照词典。主要目的是要帮助在校的学生学英文,让他们能够学得更快而且更有效。”[3]书中记载到,当时西藏民族学院为了支持和鼓励这部词典的编撰,曾给予编写组一定的工作条件,划拨了一间房间,尽可能地提供参考书籍,其他工作也可暂缓。尽管后来扎西次仁工作调动,离开了西藏民族学院,但词典编撰工作得以持续,最后于1988年由民族出版社得以出版。《英藏汉对照词典》集英藏汉三种文字于一书,这还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堪称藏文工具书出版苑地上新开的绚丽花朵。[4]因此,一定程度上来讲,《英藏汉对照词典》的孕育、启动于西藏民族学院筹建外语系(专业)工作时期,也是筹建工作直接带来的最大科研成果,在西藏民族大学乃至西藏自治区外语学科科研工作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至今日,这部词典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是扩大了西藏民族学院在全国知名度。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异地办学的西藏民族学院在全国高校综合影响力处于下游,鲜被外界了解。外语系(专业)筹建过程中,援藏教师们从内地省份高校来到西藏民族学院工作生活,与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了解了西藏基本区情和民族教育特点,增强了民族大团结,这些外语教师在任务完成之后回到相应的省份,继续与西藏民族学院保持联系,关心支持西藏外语学科发展,向外界宣传西藏民族学院,扩大了西藏民族学院乃至西藏教育在全国知名度。

猜你喜欢

外语系词典外语
Research on Real Meaning of American Dream in Great Gatsby
米沃什词典
Research on Uranium Mining
长治学院外语系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CriticalRealisminGreatExpectations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