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2022-04-16

党的生活·青海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民生法治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求是》2022·04

“法度者,正之至也。”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大量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为建立新型法律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国家机构组织法、选举法、婚姻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框架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红旗文稿》2022·04

高质量发展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就注重改善民生,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要求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强调不可以忽视生活资料的生产,要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创造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强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辅相成,既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也构成互为动力的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才能提高收入水平、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这是民生改善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民生改善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只有民生改善才能可持续提升最终消费需求、支撑经济发展。

弘扬体育精神振奋中国力量《共产党员》2022·01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能够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华体育精神同样倡导。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体育精神,就无法在世界体育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体育健儿们为了祖国荣誉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用豪情挥洒梦想,靠拼搏写下荣光。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宝贵精神财富与动力支持。

练好“内功”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四川《党的建设》2022·01

高举“旗帜”,怀忠诚之魂答好“初心卷”。旗帜引领方向,先锋凝聚力量。在先后5次“中青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都把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年轻干部应自觉把讲政治、铸忠诚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忠诚于党的理论,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忠诚于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忠诚于人民,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责任编辑:崔雅丽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民生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民生故事,讲述幸福与温暖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真正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