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破”古树名木保护“过度硬化”见实效

2022-04-15蒋林林

国土绿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贺州市古树名柳州市

蒋林林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生态保护

广西人对树龄很长的树向来有敬畏之心,因敬畏而生爱。然而,如果爱的方式不科学,也可能造成伤害。贺州市临贺故城文庙前的千年雅榕就因“爱”之失当,而险遭大难。

两年前,爱树情深的贺州人,用水泥、大理石等为古榕硬化地面、修建树池,筑起了“金窝银窝”。孰料,古树却承受不起那份“失当之爱”。地面不透气不透水,古榕根部无法呼吸,枝叶慢慢枯黄,渐失生机。幸好,贺州市林业部门很快察觉异常,积极奔走呼吁,获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及时拆除囚笼般的树池,破除过度硬化的地面,才让古榕又长出新的枝叶,再度焕发生机。

对古树名木而言,“金窝银窝”反倒不如土窝。在广西各地,不同程度存在古树名木生境过度硬化现象,因“爱”致害,造成它们长势渐衰,甚至死亡。

古树被“爱”伤

拯救正当时

截至2021年11月底,广西全区共排查出存在“过度硬化”问题的古树名木1990 株,各地排查工作仍在继续。

据广西林科院排查结果,二级以上古树名木11511 株,疑似存在不同程度地面过度硬化的有1376株,占总数的11.95%。全区古树名木总数14 万多株,如果按10%算,可能有1.4万株存在“过度硬化”问题。

广西古树名木“过度硬化”问题引起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林业部门高度重视。2021年9月,自治区林业局下发关于开展全区古树名木“过度硬化”专项整治通知;11月,召开全区古树名木“过度硬化”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期间,自治区绿委办在柳州市举办全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培训班,讲授古树名木“破”硬化具体操作技术。以“过度硬化”整治为重点的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大行动,在全区各地展开。

在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龙归村,有一株樟树堪称富川瑶乡最老的樟树王,其胸径2.83 米,树高、冠幅均超过30 米,树龄超过1350年。

几年前,村民硬化树下地面,建起树池,以期将古樟树好好保护起来。然而,事与愿违,受到“重点保护”的古树却一天比一天憔悴,还出现不少枯枝黄叶。不久前,贺州市林业部门破除地面硬化,镂空架起透气透水的砖块;拆除狭窄的树池,在周边建立围栏。同时,还进行了防虫防病处理,清除了树上寄生植物。很快,古樟树容光焕发,成为远近闻名的“广西最美樟树王”。

千百年来,富川瑶乡“后龙山”文化氛围浓郁。村民将村屯周边的大树、古树视为村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村屯至今沿袭着古老的村规民约:谁家猪、牛等牲畜闯进“后龙山”损害树木,主家就要杀鸡杀猪宴请全村谢罪。古今盛行的“后龙山”文化,为富川县保存了大量古树。然而,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在村容村貌改造、乡村旅游开发、“一事一议”项目等实施过程中,不少村屯硬化古树地面、修建树池。不少地方村民还自发捐款,用大理石、瓷砖等为古树修建“金窝银窝”。

贺州市文庙前的千年雅榕

没想到,乡亲们的好心却办了坏事。那些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天灾人祸都安然无恙的古树,正被人类的“爱”悄悄扼杀。近年来,全区各地村屯日益富裕,公共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类似上述古树名木被“爱”所伤的现象非常普遍。

广西林科院教授梁瑞龙说,从目前排查的情况来看,广西全区各地古树名木生境“过度硬化”非常严重,专项整治行动正当其时。

“破硬”有妙招

古树又长好

2021年11月,自治区林业局召开全区古树名木“过度硬化”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以来,拯救古树名木的“破硬”大行动在全区各地展开。

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新燕村燕塘寨有株千年雅榕,贺街镇寿峰村新村寨有株千年樟树,二者皆为特级古树,被村民奉为“社树”,成为重要精神寄托。尽管如此,它们也没能逃脱“过度硬化”的厄运。

贺州市林业部门多次进村做思想工作,村民认为,“太岁头上哪能动土?”始终不同意破除硬化。当地林业干部最后通过村干部动员,根据实际情况,同意全面破除硬化的就全面破除,不同意全面破除的就用打孔模式局部破除,最终成功破解难题。

广西有14 万多株古树名木,其中80%分布在乡村。如何做好宣传动员,引导村民支持参与,成为破解全区古树名木“过度硬化”问题的关键。柳州市柳城县东泉镇永安村雷塘屯的古樟树群,由于获得村民大力支持,在全面破除硬化后,尽管已进入冬季,40多株古樟树依然绿意盎然。

自治区绿委办常务副主任韦鼎英说,通过广泛调查和各地实践经验总结,破除古树名木地面硬化,有两种方法值得推荐:一是全面破除法,即全面破除地面硬化,散铺黄泥或森林表土后,栽植草皮、麦冬或其他草本植物;二是局部破除法,即用钻孔机打孔,孔径10 厘米—15 厘米,深度60 厘米—100 厘米,在地面下装塑料管和地漏。同时,广西林科院已研究制定古树名木“破”硬化技术规范,并组成3 个专家组,分赴14 个地市,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位于桂林市区的穿山市场保存有两株古樟树,开发商为让古树美观,特意围砌水泥树池,还沿着树干搭建了雨棚。

2021年12月1日,桂林市林业和园林局开始为两株古樟树破除地面硬化。他们把树干周围混凝土铲除,再施肥复壮,最后覆盖陶粒。绿化科科长李腾钊说:“之所以覆盖陶粒,主要考虑到古樟树位于菜市内,下雨时泥土可能被冲刷出来,影响环境整洁。陶粒既可以固土,也有利于雨水渗透。”同时,由市场管理处拆除紧贴树干的雨棚。

柳州市柳侯公园始建于1906年,也是广西仅有的百年历史文化名园,现有桂花、樟树等13 个树种古树名木71 株。

针对公园古树周边铺装地面不利透气、透水(肥)问题,公园管理处引进先进经验,为古树钻了230 个双层套筒透气施肥孔,即在古树树冠边缘垂直投影处钻孔,孔深2 米、直径22 厘米;插入长2 米、直径16 厘米的塑料管,管壁均匀分布50 多个直径约2 厘米的小孔;再在管子外侧与孔壁间填放砂砾;接着在管内插入长2 米、直径15 厘米的镀锌钢管,管壁同样均匀分布50 多个直径约2 厘米的小孔;最后用与地面铺装同材质的篦子盖住孔口。如果游客不注意观察,基本察觉不到地上有2 米深的孔洞,也不影响行走。

柳侯公园管理处主任王英莲说,这个“套筒”妙用无穷。平日里,养护工人向“套筒”内灌水、施肥,水肥与空气通过管壁小孔及砂砾,顺利渗透到土壤,以利于古树根部吸收,从而保证古树健康生长。只要不定期把“套筒”的镀锌钢管抽出来维护,就轻易解决了古树透气、施肥、浇水等大难题。

目前,广西全区古树名木“过度硬化”整改工作正有序推进。各地市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整治方案。截至2021年11月底,广西林科院在试点县完成古树名木“破”硬化45 株,各地市完成古树名木“破”硬化整治复壮约500 株。全区计划2022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任务。

护好“传家宝”

乡村自然兴

“办法总比困难多!”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邓霜桦说。邓霜桦是军人出身,在柳州市“破硬化”大行动中,有着“硬碰硬”的硬汉作风,颇有军人本色。为顺利推进“破硬化”工作,柳州市两个多月召开三次推进会议。

多年来,为保护好全市古树名木,柳州市林业和园林部门妙招迭出。鱼峰公园有座钢军亭,建于一片罕见的青檀古树群内。钢军亭是柳州市历史建筑,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而造,是新桂系留在柳州的标志性遗迹。几年前,一株300年的青檀树向亭子延伸,树干与亭檐挤压。保文物还是保古树?一个两难抉择摆在眼前。最后,用钢索牵引的办法,让树干偏移一点距离,文物、古树均得保全。站在钢军亭下,看着眼前古树群,邓霜桦说,这次古树名木“破”硬化情况复杂,任务繁重,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在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向外5 米范围内敷设管线、架设电线、淹渍或者封死地面的,处500 元以上5000 元以下罚款。玉林市福绵区配合上级执法部门开展执法,将罚没款用于古树“破”硬化;富川瑶族自治县探索“林长+检察长”古树名木保护机制,建立“检察院提出整改,政府监督推进”模式,富川县检察院下达15 份检察建议书,完成“监管职责不到位”“过度硬化”等35 个问题整改。

柳州市城中区环江村入选“2020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130 多株百年龙眼古树是这里的最大亮点。走进环江村雷村屯,游客发现,无论走到哪里,都有龙眼古树映入眼帘。当别人将自家龙眼树地面用水泥、石块硬化时,村民罗玉兰只是将门前那株550年树龄的龙眼树根周围铺了一层碎石,这样既方便出行,又不影响古树透水透气。也因此,她家门前的龙眼古树生长茂盛,引来鸟雀、蜜蜂安家,成为游客“打卡点”。

2022年,全区古树名木“过度硬化”专项整治工作将纳入市级林长任务清单及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自治区林业局将在2022年上半年进行全面检查。

猜你喜欢

贺州市古树名柳州市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长征
横空出世
瑞鼠丰年
贺州市全方位打造石材产业链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广西贺州被认证为世界长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