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资源依托型特色村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以祁杨村为例

2022-04-15宋增文陈瑾妍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花椒特色资源

宋增文,陈瑾妍,贺 剑,罗 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北京 100044)

0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位列乡村振兴五大要求的第一位,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对于西部特色村而言,在工业发展条件不突出的条件下,乡村旅游对于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乡村旅游和乡村产业振兴紧密联系,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1]。乡村旅游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2]。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稳定,加快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3]。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4],乡村旅游是新常态下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5-6]。乡村旅游是以“三农”资源为主要载体的新型业态,支撑着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7]。发展乡村旅游是拉动乡村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8]。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相辅相成[9-11],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学者[12-15]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但目前对资源依托型特色村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尚缺。

祁杨村地处西部地区的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河滩镇,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滨临刘家峡水库优质旅游资源,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特色村。祁杨村包括12个村社,总面积4.87 km2,全村500多户共2400人左右,主要为汉族。全村劳动力约1000人,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青壮年平均受教育程度仅8.2年。本研究以祁杨村为例,分析了资源依托型特色村产业发展的问题,梳理了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产业振兴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产业振兴的路径,以期为西部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资源依托型特色村产业振兴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 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1.1 产业发展现状

祁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四五千元,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养殖、渔业、外出务工等。(1)种植业方面,祁杨村拥有耕地面积122.87 hm2,人均0.051 hm2,主要种植花椒、玉米、马铃薯、小麦等。村域内约有花椒林113.33 hm2,花椒年产量约12.5万kg,当前售价约为100~160元/kg,每公顷花椒年均收入约7.5万元,是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村内现有2处花椒初级加工厂,进行花椒初加工。祁杨村“大红袍花椒”质量较高,是其产业特色。(2)养殖业方面,祁杨村内有2处集中养猪场,分别在二社和三社。同时,村民以家庭为单位,饲养羊、猪为主,养殖规模不大。(3)渔业方面,祁杨村有渔民约30户。在每年刘家峡水库的禁渔期(3月5日—9月18日)结束后,从9月下旬—11月,渔民进入库区捕鱼,以捕获小银鱼、黄河鲤鱼、鲢鱼等为主。在捕鱼季,平均每个捕鱼户在2~3个月内约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4)劳务输出方面,根据与村委会的访谈得知,祁杨村每年外出务工人数在600~700人之间。他们季节性地到临夏市、兰州市等地务工,一般会在春节后外出,每年的都7、8月返回采摘花椒。祁杨村现状旅游产业发展较为薄弱。村内已建成的旅游景观不多,主要旅游资源尚未作为景点进行开发,滨水景观仅有一处民宿旅游接待设施项目。祁杨村已成立了旅游合作社,但村民参与度较低。

1.2 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困境

(1)基础设施薄弱。村内巷道以土路为主,无法满足村民日益提升的生活质量要求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村庄村民生活和旅游排污处理的问题突出,并且与刘家峡水库的保护要求存在一定矛盾,需要加强设施建设。村内厕所等环卫设施不足,亟待加强。(2)产业支撑不足。目前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花椒、外出打工等方式,村内产业支撑不足,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发展基础薄弱。现有花椒等产业,发展深度不够,未向第二产业、第三产拓展,发展的质量效益不高。优良的滨湖环境和景观未充分利用。(3)旅游设施与服务不足。面向旅游休闲产业的旅游设施与服务在祁杨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旅游要素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缺乏配套,虽然村旁折达公路有300万人次的年交通流量,仍然无法留住过境游客消费。(4)人才缺乏。祁杨村民受教育水平低,高中学历以上比例低,并且留不住人才。适应村庄新型生产力发展及面向旅游休闲消费市场的新型人才不足。

2 乡村旅游助力产业振兴的有利条件

2.1 优越的区位条件

祁杨村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东岸与大夏河口交汇东侧。祁杨村南距河滩镇镇区约8 km、东距东乡县城约41 km车程,南至临夏州府约26 km车程;与甘南州府车程距离约129 km,与兰州市区车程距离约164 km、兰州中川机场约222 km。祁杨村境内有折达公路贯穿而过,南经河滩镇、临夏接兰郎高速,北经刘家峡大坝、兰州达川镇接京藏高速,交通较为便利。祁杨村是临夏-甘南回藏民族风情旅游线和黄河风情旅游线上的必经之地,在区域旅游线路上位置十分重要。祁杨村亦有码头可利用,以与丝绸之路遗产点炳灵寺相连,资源点的可进入性较强,便于旅游开发利用。

2.2 特色的自然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方面,祁杨村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上,滨临著名的刘家峡水电站库区,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滨水岸线大多自然平直,偶有迂回曲折。祁杨村文化多元。村里的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集中分布,包括二郎庙、三圣宫、百子宫、梵音宫、三合庙等五座。每到正月十五,村民们会进行“社火”表演以庆祝春节,气氛热烈。同时,受区域文化影响,在村庄风貌、建筑风格上,祁杨村文化表现出明显的融合性特征。

2.3 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对祁杨村进行了旅游资源调查,如表1所示,祁杨村旅游资源单体21处,涵盖了6个主类、9个亚类、13个基本类型。自然类旅游资源单体类别较少但规模较大,最突出的自然旅游资源为刘家峡水库的岸滩与浅滩湿地、刘家峡峡库水域风光;人文类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居多,以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建筑小品等为主。此外,祁杨村的大红袍花椒、黄河水产等农特产品以及社火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亦独具特色。对祁杨村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分,按得分高低进行定量评价,祁杨村的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共有4处,其中四级1处,即刘家峡水库;三级2处,即大规模的大红袍花椒林和可遥望库区美景的山顶观景亭,其他均为普通级旅游资源。从资源本底看,祁杨村的旅游资源单体类型较多,有较高品质的资源,而其环境优美,面向刘家峡大片库区水面,有着绵长的岸滩与湿地,以及观赏库区及周边风景的观景点,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优势。从资源组合度看,祁杨村的旅游资源组合呈现出清晰的层次感,即“库区—岸滩—农田—林地—乡村—山地”,组合度较高。

表1 祁杨村旅游资源列表

2.4 巨大的乡村旅游市场需求

从宏观视角看,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热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2亿,比2018年增长6.67%;营业收入超8500亿元,比2018年增长6.25%。乡村旅游已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旅游板块之一。从区域层面看,祁杨村周边的兰州市、临夏州等区域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增长,区域旅游消费市场前景良好。兰州市的游客接待量从2013年的2606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8205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21.1%。临夏州的游客接待量从2013年的606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2711.5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28.3%。区域旅游市场持续增长,而黄河风情游线、回藏风情旅游线是区域旅游格局中的重点线路。区域旅游消费需求旺盛,祁杨村可强化吸引区域旅游客源。

以折达公路为窗口,祁杨村可以吸引兰州到临夏间的过境游客,开拓兰州、临夏市场。同时发挥特色,可以引入以兰州和临夏为目的地的客源,成为丝绸之路南线、黄河风情线、回藏风情线上的节点。祁杨村可深度拓展乡村旅游市场、峡库观光旅游市场、文化体验旅游市场等专项旅游市场。

3 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产业振兴的路径

祁杨村应发挥位于甘肃黄河风情和回藏风情两大精品线路必经地的区位优势、邻近临夏州的交通优势、市场优势,通过开发以黄河峡库观光、田园主题休闲、乡村旅居度假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品,把祁杨村拥有的美丽风光转变成富民产业,把乡村旅游业作为祁杨村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将祁杨村建设成为甘肃回藏风情线上的乡村旅游休闲服务驿站,成为临夏州巩固脱贫成果和带动乡村振兴的新典范。

3.1 提升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立足祁杨村的资源和环境特色及农业基础,着力构建以黄河峡湖观光、田园主题休闲、乡村旅居度假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产品。一是黄河峡库观光产品。发挥祁杨村背山面水、居中临湖、视野开阔,观赏刘家峡水库自然风光的观景地独特优势,通过山地、缓丘、湖岸等系列观景平台建设,形成立体化的集峡库水域观光、乡村田园观光于一体的自然生态观光体验产品。二是田园主题休闲产品。依托祁杨村独特的山水环境和人文特色,重点开发花椒采摘、湖滨骑行、峡库摄影、黄河垂钓、露天露营、乡村过年等系列乡村主题休闲体验产品。三是乡村旅居度假产品。依托村庄所在地段良好的空气和水环境,整洁、幽静的宅院场所,通过民宿、客栈项目的主题化、精品化包装和建设,牡丹等地域生态元素和砖雕、木刻、彩绘等地域文化元素的置入,村庄文化、医疗、交通等设施的完善,形成乡居型休闲度假产品。

3.2 丰富完善乡村旅游吸引物

依托祁杨村特色环境,体现传统文化,重点围绕峡库风景、黄河风情、乡村田园等特色构建景点,使祁杨村的品牌特色得到充分体现。考虑已有的旅游资源环境基础,整合及提升系列旅游吸引物,如表2所示。

表2 祁杨村旅游吸引物体系

3.2.1 整合形成“祁杨十景”通过可游性强的系列景点,增强祁杨村旅游吸引力。“祁杨十景”可以是沙柳拂风、峡库云天、三圣问道、清静纵览、红袍椒香、呵护黄河、盛世画卷、湿地鸟语、河口胜境、雪花盐场。其中前七景为现状景点提升,后三景为挖掘文化底蕴和现有资源新构建景点。

3.2.2 丰富参与体验类活动 以祁杨村喇嘛川商贸文化为元素,构建喇嘛川文化小广场,强化文化体验内涵,丰富游览内容。传承祁杨村“社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构建“社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点,建设传习中心为传承人提供固定的传习场所,定期举办传承人技艺展示与宣传活动,强化“社火”非物质文化深度体验。利用祁杨村范围内刘家峡水库的水域环境,开展沿湖观光、休闲垂钓、小船捕鱼、渔家乐等一系列旅游体验活动,让游客可以快乐的体验当地渔民生活,“当一天黄河渔夫”。以大夏河口自然湿地为基础,进行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强化湿地生态培育,保护、修复自然植被,丰富湿地植物,形成独特的峡库、湖面、湿地、田园的差异化景观。在湿地内强化游览体验,构建慢游绿道、亲水平台、休闲驿站、生态科普长廊等。在盐场自然村,挖掘历史上“雪花盐”文化资源,结合古丝绸之路上盐业商贸文化特色,通过雕塑、小品、互动娱乐等形式,展示传统制盐工序、制盐器具等制盐文化,形成本地特色文化小游园。依托祁杨村的乡村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等,开辟乡间步道。挖掘桑种植、花卉等特色,形成“蚕桑小径”等主题游径。利用祁杨村外刘家峡水库的水域资源和鱼类资源,结合被户外爱好者广泛青睐的野钓方式,建立野钓体验营。依托乡村田园、山野环境,面向户外露营体验爱好者,结合环湖徒步等户外活动,建设营地帐篷区,成为自然环境良好,服务配套齐全的乡野露营地。

3.2.3 强化产业融合资源利用项目 依托现有规模化花椒种植基地,鼓励村民集中连片、规模栽植花椒,打造山地花椒种植基地和山地梯田农业景观,构建红袍椒香农园。采用本地特色农作物(如向日葵等)集中种植,建立向阳花卉园。设置花卉游径,满足游客花卉观赏需求。结合村民日常赶集进行农产品交易等活动,促进居游共享,开辟特色创意市集。吸纳祁杨村传统特色物产,融入各类文化创意商品,形成使外地游客能够深入当地社区市集生活的购物体验场所。发扬乡村传统农业特色,结合分享经济模式,构建共享田园,发展休闲农业。利用祁杨村每家每户院落开辟蔬果小花园的特色,开辟一处可以兼具观赏、食用效果的果蔬花园。

3.3 优化乡村旅游空间布局

基于祁杨村生产、生态、生活空间本底,整合村域旅游资源环境,结合旅游交通体系,塑造旅游景观,完善旅游体验,配套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构建“一核、两轴、六片”的村域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祁杨村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结构图

“一核”即综合旅游服务核。利用现有的村委会、卫生所、商店等服务设施,结合现状晒场,设置游客中心、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服务设施,配套集中式生态停车场,完善旅游交通集散服务,集交通、咨询、文化、购物等功能于一体,既服务于村民、又服务于游客,成为主客共享的综合旅游服务中心。

“两轴”即山水风光旅游休闲轴、祁东路配套服务轴。在山水风光旅游休闲轴,整合利用自刘家峡水库至山地的水域、滩涂、农田、村庄、文化、森林、黄土等景观要素和特色,通过慢行步道进行有机串联,构建使游客能够最短距离游览各类旅游景观要素的旅游线路,鼓励民宿业态集聚,衔接综合旅游服务核,成为山水风光旅游休闲轴。在祁东路配套服务轴,利用祁东路的现状交通优势,整合利用各类现状商业设施,增加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要素,形成配套服务轴。引导合理开发民宿,避免与综合交通的相互干扰。强化旅游文化特色,完善旅游标识等设施,提升沿祁东路景观环境,使成为纵向的旅游服务轴。

“六片”,即“红袍”田园片、花果田园片、多彩田园片、黄土风情片、乡居休闲片、民俗旅游片。“红袍”田园片,依托折达路以东区域大面积的“大红袍”花椒种植资源,进行花椒旅游休闲产业链的打造和延伸。花果田园片,在现有农田基础上,丰富向日葵等花卉种植和当地梨等的水果种植。构建一块花海园,形成代表浪漫、时尚的花卉,为发展乡村旅游和创意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多彩田园片,利用滨水区域的碧水、黄土、蓝天、绿色农田景观,充分结合滨湖的优美生态环境,打造多彩田园片区。黄土风情片,保护祁杨村的整体黄土风情景观,凸显黄土高原“塬、峁、梁”等地貌组成的千沟万壑景观,形成祁杨村的特色景观环境与背景。乡居休闲片,以滨水的良好生态环境为基底,鼓励乡居客栈等业态开发,让游客在这里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乡居深度体验休闲度假片区。挖掘利用盐场自然村“雪花盐”开采等文化,强化文化底蕴展示功能。突出乡村生活氛围,强化乡居休闲体验。民俗旅游片,利用其村落空间比较集中的特点,凸显村庄生产、生活的民俗文化,丰富民俗体验、民宿接待服务等业态,让游客能够体验祁杨村浓郁的民俗文化。进行“社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举办乡村市集等活动,强化民俗文化特色。

3.4 完善乡村游览设施与服务配套

3.4.1 完善游览观景设施 分别在滨湖岸线处、观景山处等建设5处观景平台。在滨湖区域,以观赏滨湖湿地、湖面风光为重点,设计观景效果,形成滨水观景平台。在观景山清静亭处,围绕位于全村制高点处的观景亭构建观景平台,使游客可登高远眺,将黄河刘家峡水库湖景、黄土高原地貌、田园村落尽收眼底,提供全景纵览祁杨村的绝佳观测视角。

3.4.2 串联形成旅游休闲游步道线路 综合考虑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按照生态化、本土化、人性化、便利化、可行性的原则,构建集慢行交通、休闲游憩、文化体验、康体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游步道体系,营造可供步行或自行车游览的公共空间。规划建设沿湖及串联湖岸、村庄和山地的慢行线路。规划游步道主题包括“桑蚕小径”、“花间小径”、“滨湖小径”、“田园小径”等特色主题。

3.4.3 配套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设置游客中心,为游客提供旅游资源展示、旅游信息咨询、宣传资料发放、旅游食宿信息、交通信息等相关服务。结合游客中心,设置旅游停车场,使用生态型停车面并体现祁杨村民俗文化特色,与村容村貌协调。设置水冲式乡村旅游厕所,厕所周边采用乡土植物进行绿化,突出乡村特色。结合景点设置和服务设施,完善旅游标识引导系统。

3.4.4 完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要素 利用现状民居资源,以精品民宿和乡村客栈为主,以露营地、小木屋、帐篷营地等非永久性住宿设施为辅,配套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利用祁杨特色物产,结合东乡餐饮文化,建设美食坊。展示东乡美食、祁杨食材等餐饮文化,强化美食体验,同时提供健康餐饮、传统美食接待服务。与已有设施组合,设置农特商业购物区,提供祁杨土特商品旅游休闲购物,荟萃祁杨村的花椒、葵花、洋芋等物产。形成大红袍花椒系列产品、杂粮产品、绿色蔬菜、家禽、水果、坚果等农副土特产品和纯手工工艺品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商品体系。

3.5 强化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推广

祁杨村的旅游营销和市场开发的重点是吸引兰州到临夏间的过境游客,开拓兰州、临夏市场。引入以兰州和临夏为目的地的客源,成为丝绸之路南线、黄河风情线、回藏风情线上的重要节点。深度拓展乡村休闲市场、户外运动市场、峡库观光旅游市场、文化体验旅游市场等专项旅游市场。

塑造祁杨村品牌旅游形象,在祁杨村设计以刘家峡库区风光、大红袍花椒等要素为主题的旅游形象标识。在祁杨村民宿的招牌设计、旅游名片、伴手礼品、户外广告牌、宣传手册、旅游包装袋等的制作中,广泛融入祁杨村的旅游形象标识,从而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大祁杨村的旅游市场认知,塑造与周边同类村差异化的旅游形象。

民俗节庆既是旅游产品,也是重要的事件营销方式。祁杨村应举办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将祁杨村“社火”表演等传统文化节庆与表演活动作为热点对象,吸引游客体验。以祁杨村的特色农作节气活动、地方饮食、特色农渔业等的深度报道构成节庆营销的主要内容。根据祁杨村的地方文化与资源基础,策划乡村旅游节、开渔节、户外赛事、农家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并与东乡民族文化等周边旅游地的旅游节庆活动形成叠加品牌效应。

加强网络营销。一方面,要在相关BBS、社区论坛、摄影论坛、户外论坛等网站进行广泛传播。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当前网络自媒体的力量,鼓励通过抖音、快手、QQ、微博、微信、博客等进行实时报道,实现旅游资讯的快速扩散。

3.6 加大乡村旅游的区域协作

祁杨村与周边区域地域相邻、交通互通,具有突出的文化差异性,祁杨村是区域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周边区域在市场共享、资源共同开发等方面具有极强关联性。祁杨村必须要强化区域旅游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1)协同利用好关联旅游资源,共同保护与利用好刘家峡水库。刘家峡水库是环湖区域共同的优质旅游资源,应协同保护、共同利用、联动开发。充分利用好游船码头,共建水上游览线路。强化与炳灵寺码头、莲花码头等的水上游线串接,形成峡库观光线路产品。

(2)主动融入区域型精品旅游线路。祁杨村应突出自身优势,纳入到临夏州、甘肃省等区域的精品游线中,吸引区域游客,实现联动与合作发展。祁杨村应突出交通要道、商贸文化等特色,配套设置自驾车旅游服务设施,主动融入到丝绸之路南线。在黄河风情游线上,祁杨村应突出黄河文化,展现“峡库风光”观景点的优势,成为黄河风情线上的闪亮明珠。在民族文化精品游线上,祁杨村应突出文化差异优势,展现包容与融合的特征,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线上的重要接待服务驿站。

3.7 借力乡村旅游带动乡村产业壮大

(1)品质化发展花椒等特色种植业,拓展产业链。可以花椒为核心,通过村干部带头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带动并指导村民,进行品质化、精细化生产与管理的普及,以确保花椒的产量与品质。基于产品的优质化,形成“祁杨大红袍”的商品品牌,争取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提高花椒的产品附加值,带动祁杨村其他农副产品的销售。拓展手工研磨花椒粉、传统技艺制作花椒油等花椒制品,拓展产业增收渠道。结合民宿体验与旅游购物,使游客体验“大红袍”花椒生长、采摘、晾晒、研磨制粉、压榨花椒油的全过程,增加参与性、体验性。

(2)提升黄河小银鱼等渔产品的效益。应充分考虑对黄河生态资源保护,加强产品包装与拓展延伸,在渔获有限的前提下高效化发展。强化渔民的湖鲜烹饪技术培训,将捕获的湖鲜进行烹饪,打造黄河渔鲜、刘家峡渔家宴等特色品牌。使吃湖鲜成为祁杨旅游的重要吸引物,使捕鱼季成为祁杨旅游的旺季。通过湖鲜资源的包装打造和利用方式优化,增加渔民的经济收入和产出效益。

(3)促进羊、鸡等禽畜养殖产品的美食化利用。利用东乡羊品牌,建设手抓羊肉美食店。结合禽畜养殖产业,开发美食体验产品,增强禽畜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

3.8 加大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扶持

一是强化乡村旅游多元投入。要创新机制,鼓励民间投资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引导农户、民企参与乡村旅游开发,鼓励企业与农户合作修缮改造农民住房开办民宿,鼓励旅游合作社盘活利用空置农房和宅基地,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二是要大力培养与引进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急需人才。重点吸引乡村旅游管理和经营专业人才、旅游职业经理人等来祁杨村创业。三是加强村民参与。应特别重视村民的作用,考虑村民参与形式,加强村民从业能力、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村民积极性。四是强化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加大对祁杨村旅游用地支持,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应预留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用地指标。允许村集体可依法使用自有建设用地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4 讨论

乡村旅游是资源依托型特色村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乡村旅游对于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祁杨村是滨临刘家峡水库的资源依托型特色村,虽然种植业等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发展面临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支撑不足、设施和服务欠缺、人才匮乏等问题。但祁杨村有优越的区位条件、特色的自然人文环境和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且面向巨大的乡村旅游消费市场需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突出。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是祁杨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祁杨村可通过整合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布局、丰富完善乡村旅游吸引物、完善乡村旅游设施与和服务配套等措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将成为祁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生力军。乡村旅游将使祁杨村产业融合更加深入,业态产品更加丰富,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要素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将加快形成,乡村产业振兴得到全面促进。

猜你喜欢

花椒特色资源
花椒铺就致富路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花椒用得好医生不用找
如何识别假花椒?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临夏花椒飘香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