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剖析

2022-04-15李丽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0期
关键词:单人全文语文

李丽

摘要:本文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表演性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教学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教师后续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和服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方法应用

一、引言

表演性朗读主要指的是在朗读的过程中,加入丰富的面部表情,提升朗读的感情色彩,或者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个人朗读的情感与感受,以此来提升朗读的质量,这样可以有效加强听众与朗读者之间的心理感应,且能够相互传递感情。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在朗读中强调表演性的重要性,并将这一教学方法融入课堂中。通过设计有效的表演性朗读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朗读空间,进而实现对学生个人素养的有效提升,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大、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平台。但是,从小学语文表演性朗读教学工作开展的现状来分析,学生进行片段性朗读要比全文朗读的质量高,而且多人朗读要比单人朗读的质量高。为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务必要寻求全新的表演性朗读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的高效培养和引导。

二、开展片段表演性朗读

结合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创编与应用现状来分析,在任何版本的教材中,都设计了关于朗读的教学内容,且对于朗读的素材选择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当前教育部门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非常关注,且对于教师开展朗读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结合全新的朗读教学方法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可以先从片段朗读开始,为学生讲解如何进行表演性朗读。

教师在基于片段朗读方法开展表演性朗读教学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朗读素材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且需要突出朗读的主题与内涵。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时候,除了可以开展课文内容朗读教学之外,还可以结合课外文章开展表演性朗读教学。而且在选择表演性朗读片段的时候,要多采用“开头+结尾”或者是“平静+高潮”的段落选择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后续进行朗读的时候实现对个人表现能力的有效提升,而且可以进一步突显学生的情感意识,促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在此,教师可以亲身示范,以此来建立学生表演性朗读的意识与行为习惯。

三、开展全文表演性朗读

相对于片段表演性朗读而言,全文表演性朗读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更加困难。在全文表演性朗读中,学生朗读的时间会成倍加长,且表演的难度也会加大。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示范的时间和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对此,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开展全文表演性朗读教学,以此来降低学生参与全文表演性朗读的难度,提升学生进行全文表演性朗读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全文表演性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朗读素材进行有效的选择,通过设计符合学生朗读兴趣与表演条件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朗读空间和表演渠道。这样,学生的朗读难度会被大大降低,且对于表演的热衷程度也会随之得到有效提升。如,教师可以将《乌鸦喝水》作为例子。首先,这篇文章的篇幅较短,学生在朗读之前会很有信心。其次,乌鸦喝水的动作在文章中有详细的讲解,因此学生在进行表演动作设计的时候会更加明确。最后,学生对于乌鸦喝水的故事较为熟悉,所以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会存在对文章内容不理解的情况。基于上述三个条件,借助表演性朗读教学,方可从根源上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习惯,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巩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素养与能力。

四、开展单人表演性朗读

经过调查了解到,在很多小学生的认知当中,单人表演性朗读比其他朗读形式更难。首先,在进行单人表演性朗读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较多的听众,因此学生从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种紧张心理和恐惧心理,担心自己做不好。其次,单人表演性朗读对于学生的朗读节奏、声音、情感等各方面的要求更加苛刻,这就导致学生在未经过专业化训练的前提下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对此,教师需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学生单人表演性朗读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单人表演性朗读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古诗词作为朗读素材。这样,朗读的篇幅短了,且表演的难度也会有所降低。这样,学生能够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单人表演性朗读,并且基于古诗词“顺口”“押韵”“熟练”“趣味”的特征,在参与单人表演性朗读训练的时候更加投入,出现的学习问题更少。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单人表演性朗读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能通过表演性朗读实现对个人表达能力的正确感悟,进而了解到自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关于表达方面和语言应用方面以及感情传递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和短板。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和自身的认知提升中实现对自身学习效能的有效把控。另外,在学生参与表演性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还能深入到文章环境中,体验作者的感受,体悟角色的思想,思考事物的发展。

五、开展多人表演性朗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新课教学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通篇阅读,且需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利用肢体语言,体现出表演性朗读的特征。在这一背景下,學生参与多人表演性朗读学习的时间最长,且掌握的相关技巧与方法也最多。因此教师在进行多人表演性朗读教学的时候,需要将目光聚焦在课外朗读素材上进行设计与拓展。

例如:学生在长期的多人表演性朗读学习中,对于课文的朗读早已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课外朗读内容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多人表演性朗读学习机会。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人表演性朗读小组。然后设计朗读竞赛,以此来增强学生参与多人表演性朗读的兴趣和热情。基于此,学生会对课外朗读内容做深入的分析,且会在小组合作的机制下对如何设计表演动作、如何设计朗读语气、如何设计体态等展开深入的讨论。最终,不论学生参与多人表演性朗读的结果如何,其整个过程非常充实,且能够有效满足多人表演性朗读的需求。所以,教师可以在开展多人表演性朗读教学的时候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得到了教师的广泛关注,且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基于新课改的发展需求以及教育现代化理念,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工作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应当不断提升对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创新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粉兵.朗读,让语文课充满灵性——谈如何通过朗读让学生爱上语文\[J\].才智,2019(27):78.

\[2\]欧阳澜.汉语语法修辞学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6(9):1519.

\[3\]董菲菲.基于语言文字提升视角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J\].科教文汇,2019(9):146147.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单人全文语文
韩国“单人洗浴店”生意火爆
韩国单人家庭占比首次超过30%
与外隔绝
青年再造
发现“西方中医”
反腐
来信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