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对镉污染农田控镉的影响

2022-04-14张建云顾祝禹耿协苏周志远晏陈钘舒海啸

湖北畜牧兽医 2022年1期
关键词:稻米调理农田

徐 聪,张建云,顾祝禹,耿协苏,周志远,晏陈钘,舒海啸

(1.崇阳县农业农村局,湖北 咸宁 437500;2.武汉市秀谷科技有限公司,武汉 430000)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的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增加,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限制中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1,2]。全国耕地污染的土壤点位超标率达19.4%,其中镉(Cd)超标最为严重,达7.0%[3]。重金属Cd 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植物通过根系吸收Cd,并在植物体内迁移与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4-6]。降低Cd 对治理农田污染及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较大意义,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修复土壤Cd 污染主要通过2 种方式,一是将Cd从土壤中提取出来,降低Cd 在土壤环境中的绝对含量,使土壤清洁;二是通过改变Cd 的存在形态,降低其活性与有效性,将Cd 固定在土壤中,从而降低其生态风险[7]。原位钝化技术属于第二种,是国内外修复耕地轻度Cd 污染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8]。其方法是将一定量的土壤调理剂或钝化剂施入镉污染农田中,通过与农田中的Cd 发生吸附、络合、沉淀、氧化还原、离子交换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改变Cd 在农田中存在的形态,使活泼的有效态Cd 向稳定形态转化,降低Cd 在农田环境中的生物有效性和可迁移性,从而减少农作物根系对Cd 的吸收[9,10]。原位钝化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见效快、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受Cd 污染农田的治理与修复。

中国南方地区酸性农田土壤Cd 活性较高、迁移性较强,容易被水稻根系吸收,并在水稻植株不同部位转移与富集,影响稻米Cd 含量,造成稻米Cd 含量超标问题。土壤调理剂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土壤的pH,降低土壤有效Cd 的含量,减少水稻根系对Cd元素的吸收,降低稻米Cd 的含量[11,12]。已有研究多为通过盆栽试验评价土壤调理剂对Cd 污染农田的修复效果[13,14],田间使用探索较为少见。土壤调理剂的使用量与其大田修复效果密切相关,研究土壤调理剂使用量对Cd 污染的影响,对农田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选取崇阳县石咀村Cd 中度污染区域,且Cd 分布相对均匀的水稻田进行试验。田间试验设在湖北崇阳县石咀村Cd 污染农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该地属副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气候,热量比较充足,年平均气温18 ℃,年平均降水量1 312.9 mm。耕作方式采用旋耕,主要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耕地类型主要包括旱地、水田和水浇地。试验土壤pH约为5.53,土壤Cd 含量均值为0.46 mg/kg,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0.30 mg/kg),属于中度污染,土壤有效态Cd的含量均值为0.185 mg/kg,灌溉水中未检出Cd。

1.2 试验设计

试验区种植水稻。试验共设置7 种处理,分别为CK(对照)、T1、T2、T3、T4、T5 和T6 处理,对应添加土壤调理剂的含量为0、1 500、3 000、4 500、6 000、7 500 和9 000 kg/hm2。每种处理做3 次重复试验,共21 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50 m2,小区随机排列。为防止各个小区间相互影响,将每个处理之间进行分割,对田埂加高,并用塑料薄膜加固处理,防止修复材料、灌溉水等相互影响。试验选用土壤调理剂为湖北某公司生产采用天然矿物原料制备而成,主要原料为钾长石和生石灰,土壤调理剂中含有大量的硅、钙、镁、钾等矿物元素。试验所用土壤调理剂材料经检测,pH 为10.4,氧化钙含量为28.37%、二氧化硅含量为23.15%、氧化镁含量为5.80%、氧化钾含量为5.53%、水分含量为3.85%,Pb含量为6.14 mg/kg,Cd 含量为0.24 mg/kg,As 含量为2.30 mg/kg,Cr含量为18.40 mg/kg。水稻播种前10 d,将土壤调理剂一次性撒施,然后整地翻耕,使土壤调理剂与土地充分混合均匀。

水稻选用当地常用品种旱优73,水稻于5 月初开始播种育秧,6 月初水稻秧苗移栽,秧苗之间株行为0.2 m×0.2 m,参照当地农业实际生产情况,田间试验期间采用统一的水肥与病虫害管理,确保试验田块管理条件一致。

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水稻收获于9 月下旬,土壤与水稻样品于收获前2~3 d 采集,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试验田中各小区水稻取样,每样点采集2 株水稻,即每个小区采集10株水稻。对水稻根系附近0~20 cm 表层土壤取样,去除杂质,室温风干至恒量,过2 mm 的尼龙筛,装袋置干燥处保存待测。将收获的稻米用去离子水冲洗,105 ℃杀青10 min,70 ℃烘干至恒重,并将稻米样品粉碎,装袋备用。

土壤的理化性质均按照常用的测定方法进行检测[15]。土样pH 测定采用电位计法,水土比为2.5∶1.0;土壤有效态Cd 采用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氯化钙- 三乙醇胺缓冲溶液浸提法提取,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分析过程按《土壤质量有效态Cd 的测定》(GB/T 23739—2009),检出限0.005 mg/kg ,Cd 的回收率在92.2%~99.2%,同时做空白试验;稻米采用HNO3-HClO4消解,Cd 的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测定,分析过程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GB 5009.15—2014)的方法,检出限0.001 mg/kg,Cd 的回收率在96.6%~102.6%,同时做空白试验。

1.4 数据统计

采用Excel、Origin 和SPSS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进行相应的图表绘制,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偏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YA)和Duncan 氏法进行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对土壤pH 的影响

土壤pH 是影响土壤有效Cd 的重要因素。由不同用量的土壤调理剂施用后土壤pH 变化情况(图1)可知,调理剂处理T1 至T6 土壤的pH 与对照组(CK)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提高幅度为0.21~0.80,且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80%、7.78%、9.04%、10.49%、12.12%、14.47%,各处理土壤pH 均显著高于CK 处理(P<0.05)。

图1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对土壤pH 的影响

2.2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有效Cd 的影响

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金属有效态的含量[16,17]。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有效Cd 含量的影响见图2。土壤调理剂使土壤有效Cd 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T2 至T6 处理土壤有效Cd 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降低了11.89%~30.27%。T1 处理土壤有效Cd 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当土壤调理剂用量达到3 000 kg/hm2时,随着土壤调理剂用量的增加对土壤有效Cd 的降低效果不显著。当用量达到6 000 kg/hm2后,加大用量,土壤有效Cd 的含量呈现出上升。结果表明,适量的土壤调理剂能有效降低土壤中有效Cd 的含量。

图2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有效Cd 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对稻米中Cd 含量的影响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对稻米中Cd 含量的影响见图3。与对照组相比,T1 至T6 处理稻米中Cd 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6.93%、34.39%、38.62%、32.80%、37.04%、29.63%,且稻米中Cd 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当土壤调理剂用量超过4 500 kg/hm2后,随调理剂用量的增加,稻米中Cd 的含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以T3 处理的稻米中Cd 含量最低,为0.116 mg/kg。

图3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对稻米中Cd 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见图4。施用土壤调理剂的各处理水稻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与对照相比,T1 至T6 水稻产量分别增加了2.78%、6.04%、5.53%、6.37%、4.84%、4.52%,且T2与T4 处理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T1、T3、T5 与T6 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T4 水稻产量最高,为6 776.25 kg/hm2。

图4 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 讨论

土壤调理剂能够有效调节土壤的理化性质,提升酸性土壤的pH,而土壤pH 影响着土壤中一系列化学反应,影响Cd 的形态变化、转化、迁移与生物有效性。施一定量的土壤调理剂,土壤的pH 升高,土壤表面负电荷也随之增加,并产生大量对Cd 吸附的点位,土壤对Cd 的专性吸附增强,使Cd 形成稳定性较强的状态,不易被植物吸收[18],pH 升高还有利于土壤中Cd 离子与-OH 相结合形成Cd(OH)2沉淀[19],进而降低土壤有效Cd 的含量,并降低Cd 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能力。土壤调理剂能够调节土壤环境pH,增加土壤pH,降低土壤有效Cd 的含量[20,21]。试验采用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使土壤pH 增加了0.21~0.80,土壤有效Cd 下降了11.89%~30.27%。一方面,由于土壤调理剂碱性较强,含有大量的碱性基团,适度提高酸性土壤pH,同时土壤调理剂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这些离子与Cd 离子发生交换与吸附,导致重金属Cd 离子被固定[20];另一方面,由于土壤调理剂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大,且具有大量特殊层状结构的可交换性阳离子,这些特殊结构对重金属Cd 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22];此外,土壤调理剂中的部分硫酸根离子能够与酸性土壤发生配位、交换、吸附等一系列反应,释放出大量的OH-,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有效Cd 的含量[23]。

土壤调理剂能通过调节土壤pH 降低有效Cd 的含量,但过量的土壤调理剂可能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某些酶类的活性[24]。因此,需要明确土壤调理剂的施用量,以利于对土壤进行改良,降低施用土壤调理剂过量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研究表明,当土壤调理剂用量超过3 000 kg/hm2后,土壤调理剂用量的增加对土壤有效Cd 的降低效果不显著。当土壤调理剂用量超过6 000 kg/hm2后,土壤有效Cd 的含量呈现随土壤调理施用量增加而上升的趋势。T2 土壤调理剂用量较少,且对土壤有效Cd 的降低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相比,pH 升高了7.78%,土壤有效Cd 降低了34.39%。有研究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能够有效降低土壤有效Cd 的含量[25],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土壤有效Cd 的含量是影响水稻对Cd 吸收的主要因素[26]。朱奇宏等[27]研究表明,糙米Cd 与土壤有效态Cd 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调理剂能够调节土壤pH,且具有大量交换性阳离子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促进土壤对Cd 离子的吸附,有效降低Cd 离子的活性与迁移能力。土壤调理剂中含有大量水稻生长所需的硅、钙、镁等元素,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增强水稻的抗胁迫能力,降低水稻对Cd 的吸收与富集[20]。有研究表明,Cd 与Ca 在进入作物根表细胞时存在着竞争关系[28],土壤中Ca 与Cd 离子竞争根细胞膜上的吸收位点,Ca 的增加使得作物对Cd 的吸收与累积量减少。本研究结果表明,稻米Cd 的含量随土壤调理剂用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升高的趋势,而水稻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施用量在4 500 kg/hm2以内时,水稻Cd 的含量随施用量增加而降低,原因可能是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的理化性质的改善效果逐渐增强;随土壤调理剂用量继续增加,土壤稻米Cd 的含量呈升高趋势,可能是由于高剂量的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循环、微生物的活性、生物酶的活性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试验中各处理稻米中Cd 的含量均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要求(0.2 mg/kg),使用土壤调理剂使稻米Cd 含量降低了16.93%~38.62%,水稻产量增加了2.78%~6.37%,表明该土壤调理剂能够有效降低稻米Cd 的含量,提升水稻的产量,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结构、生物酶活性与钝化效果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等因素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在实际生产中,大剂量使用土壤调理剂会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不利于产品的推广与使用,试验所用土壤调理剂的市场价格为3 500 元/t,结合生产成本与使用效果综合考虑,以T2 处理为较佳。

4 结论

1)土壤调理剂能够有效改善酸性土壤的pH,降低土壤有效Cd 的含量,添加1 500~9 000 kg/hm2土壤调理剂,土壤pH 提高了0.21~0.80,且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2)施用土壤调理剂后,土壤有效Cd 的含量减少了11.89%~30.27%,稻米Cd 含量降低了16.93%~38.62%,水稻产量增加了2.78%~6.37%,表明该土壤调理剂能够有效降低土壤有效Cd 与稻米Cd 的含量,提升水稻的产量。

3)高用量的土壤调理剂对减少土壤有效Cd 与稻米Cd 含量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生产成本与修复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用量。

猜你喜欢

稻米调理农田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稻米香喷喷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过劳肥”的中医调理
流翔高钙系列肥 我能土壤调理剂
秋季蛋鸡 抓好调理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农田创意秀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