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生死亡焦虑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的关联分析研究

2022-04-14杨士来黄春颖纪小凤胡少芬辛惠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意图筛查量表

杨士来 黄春颖 纪小凤 胡少芬 辛惠明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有研究报道,12%~50%的大学生存在一种或多种心理问题[1-3]。相比之下,医学生心理问题越发严重,并且自杀意念更是远高于其他专业大学生[4]。研究表明,死亡态度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5]。而死亡焦虑作为死亡态度的其中一种表现,更是受到诸多学者关注。死亡焦虑指的是人们在面对预知死亡时出现的不安、害怕的情绪状态[6]。作为未来的临床护理人员将在工作中持续接触突发死亡患者,若无法正确面对死亡,导致高死亡焦虑情绪的持续存在将对人们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采取积极的措施消除死亡焦虑显得至关重要。然而死亡焦虑与心理健康是否存在关联,能否解释死亡焦虑的产生尚未见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高职护生死亡焦虑现状,同时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指标对其的预测效果,为关注重点学生人群的心理问题时,能迅速有效甄别高死亡焦虑人群,进一步开展更为高效、有针对性的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便利抽取2020 年3 月至6 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1553 名作为调查对象。本研究中调查对象男71 名,女1482 名;平均年龄(20.08±1.28)岁。纳入标准:全日制大专一、二年级;在校生;学习护理专业一个学期以上;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调查。排除标准:留级、休学、退学、转专业等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资料情况 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资料即性别、年龄、年级、生源情况、民族、宗教信仰,家庭情况资料即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自评、父母健康状况自评,此部分自评采用5 级进行评价,死亡教育认知情况即了解死亡教育、选修过死亡教育课程等。

1.2.1.2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cale,CCSMHS) 由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开发,本量表共96 个项目,分为三级筛查,共22 个筛查指标。严重心理问题筛查指标2 个,一般心理问题筛查指标两类共15 个指标,发展性困扰筛查指标5 个。采用4 级评分法进行计分,1 分表示一点也不像我,4 分表示非常像我,各指标所包含条目相加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该类心理问题越严重。该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良好[7]。

1.2.1.3 死亡焦虑量表(Templer’s death anxiety scale,T-DAS) 该量表是美国Templer 教授研制,经北京中医药大学杨红[8]进行中文汉化和文化调适。该量表由15 个是非题构成,分成4 个维度,即情感、压力与痛苦、时间意识、认知。采用5 级评分,总分为75 分,分值越高代表其死亡焦虑问题越明显。本研究将总分≥35 分表示高死亡焦虑,总分<35 分为低死亡焦虑进行分类统计。Cronbach’s α 系数为0.71,信效度较好。

1.2.2 资料收集方法

经研究对象同意后,使用问卷网调查心理健康、死亡焦虑情况,问卷填写限时20 min,防止出现信息偏倚。共发放问卷1616 份,收回并检查剔除无效问卷63 份,最终有效问卷1553 份,有效回收率为96.1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CCSMHS 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CSMHS 各项指标对死亡焦虑的预测效果,使用约登指数筛选出最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诊断参数。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职护生死亡焦虑情况

高职护生死亡焦虑得分为(43.72±14.40)分。其中情感维度条目为(3.04±0.53)分,压力与痛苦维度条目为(3.31±0.62)分,时间意识维度条目得分为(2.71±0.69)分,认知维度条目得分为(3.11±0.53)分。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否高职护生死亡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生源、信仰、民族、年级、家庭经济状况自评、父母健康状况自评、了解死亡教育程度、选修过死亡教育课程与否等高职护生死亡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高职护生死亡焦虑情况比较[例(%)]

2.2 CCSMHS 各指标对高职护生高死亡焦虑影响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是否高死亡焦虑为因变量(低死亡焦虑=0,高死亡焦虑=1),以CCSMHS 的23 项指标(实际值)及基本资料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业压力、敏感、幻觉妄想为高职护生高死亡焦虑的危险因素(OR >1,P <0.05),自杀意图、自伤行为为高死亡焦虑的保护因素(OR <1,P <0.05)。

2.3 高职护生CCSMHS 各指标对其是否高死亡焦虑的预测效果

将CCSMHS 有影响的指标进行预测分析,发现就业压力、敏感、幻觉妄想的AUC>0.5。就业压力的AUC 最大,为0.615。见表3。

表3 高职护生CCSMHS 各指标对其高死亡焦虑的预测效果

3 讨论

3.1 高职护生死亡焦虑现状

本调查显示,高职护生死亡焦虑平均评分高达(43.72±14.40)分,其中高死亡焦虑更是高达调查总人数的72.2%。与陈玲玲[9]和陈兴强等[10]报道的护生死亡焦虑评分情况一致,提示高职护生死亡焦虑问题也十分突出,尽管作为医学生,初步了解了健康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但仍对死亡存在恐惧心理。进一步了解证实其具体表现,发现与陈玲玲[9]研究结果比较,高职护生情感维度方面表现相对突出,提示高职护生对死亡存在害怕、紧张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一年级和二年级护生尚未接触临床,少有直接面对死亡的情况,同时可能存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缺乏,担心可能无法胜任未来的临床护理岗位[11]。

表2 CCSMHS 各指标对高职护生高死亡焦虑影响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3.2 关注就业压力、敏感、幻觉妄想高评分护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教育工作重要环节,有研究结果显示,12%~50%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3,12],更有纵向研究报道在入学后随着时间推移有15%的医学院学生将会出现心理问题[13],及时有效地甄别潜在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并能厘清心理指标间的潜在联系将有助于心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本研究结果显示就业压力、敏感、幻觉妄想是影响其死亡焦虑评价的危险因素,与王娟等[14]研究结果一致,其指出就业压力大的护生更倾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进行处理,这就解释了就业压力与死亡焦虑的关联机制,提示死亡焦虑是消极应对方式的表现之一,提示引导护生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可有效降低死亡焦虑评价。本研究发现,高职护生存在敏感评分高的情况,符合李瑞君等[15]研究结果,印证了本研究对象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有研究结果显示,敏感表现是目前高职护生普遍突出的心理问题[16],由于本研究对象针对的是高职护生,女性占有较高比例,故而表现出较为敏感的情绪特点,此与白丽娟等[17]研究结果一致。但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护生更倾向于死亡焦虑,鉴于男护生群体规模较小,与其他医学专业男生群体规模大不同,并且职业认同感相对低,提示院校护理管理者应额外针对男护生特点制订心理干预措施以降低其死亡焦虑评价。本研究结果发现,幻觉妄想与死亡焦虑存在关系,尽管回归结果显示幻觉妄想是死亡焦虑的危险因素,但此前研究指出高死亡焦虑会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18]。因此,二者的因果关系并无法得到证实,两者间存在的中介联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3 重视自杀意图、自伤行为高评分护生

值得关注的是,本研究结果显示,有自杀意图、自伤行为的护生对死亡焦虑评价相对低,与死亡焦虑高的护生比较,这类护生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此前研究结果一致的是自伤行为与自杀意图本身存在密切关联关系,自伤行为是可预测自杀意图的重要价值因素之一[19-22]。与吴晓华等[13]研究结果一致,其发现有自杀意图的大学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而对死亡焦虑评价低,提示此类学生存在较强的负性情绪,有研究显示负性情绪是心理应激反应所致的结果[22],负性情绪的持续存在容易引发自伤行为发生[23],因此也解释了死亡焦虑与自杀意图、自伤行为之间的保护作用机制。提示这类学生对死亡的认知度可能不足,存在认知偏差,因此导致其更易出现自杀等危险的情况。因此重视有自杀意图、自伤行为症状护生在死亡焦虑评价中的隐性表现,其可能预测其出现自杀等危险行为发生。

综上,高职护生普遍存在死亡焦虑情绪,需重点关注就业压力、敏感、幻觉妄想症状评分高的护生,加强社会支持,拓展社会支持资源,同时防范有自杀意图、自伤行为症状护生可能出现自杀等危险行为发生。院校护理教育管理者应加强学生心理干预,增加死亡教育课程,同时对在校护生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处理就业压力。此外,今后研究应就自杀意图与死亡焦虑的相互作用关系开展相关研究,以厘清这类心理症状与死亡焦虑间的作用机制,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更为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意图筛查量表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