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的价值研究

2022-04-14安正乾

大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抗疫思政育人

安正乾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马列部,贵州铜仁 55430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中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同时也为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取得抗疫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要充分彰显立德树人的魅力,就要关注和回应社会现实。“伟大抗疫精神”是一本最直接、最深刻、最生动的思政课教科书。当前,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正肩负着重要性、特殊性和艰巨性的立德树人任务,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的鲜活时代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的重要性

(一)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的时代性

高校思政教材的发展与时代发展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其时代性只能通过思政教师在思政课程育人中融入时代性思政元素来实现。时代性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最具特殊性的内在规定属性和要求。离开了时代性,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就会变成晦涩、枯燥、乏味和纯说理性的一般性的理论课程,难以得到广大高职院校学生的认可和喜欢,从而失去思政的亲和力,直接影响立德树人效果和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的时代性,即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使其能够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和回应时代问题。

“伟大抗疫精神”传承和弘扬了中国精神,在中国精神谱系中是最具时代性的新时代中国精神。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要聚焦“伟大抗疫精神”。在高职教育大发展的新时代,将“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不仅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有关聚焦的重要问题起着深入诠释的作用,而且在理论和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实证的桥梁,更重要的是对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目标具有强大的理论力量和现实感染力,从而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的时代性,为开展好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彰显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的鲜活性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因其生源现状而具有重要性、特殊性和艰巨性,因此,除了具备时代性以外,还应该有鲜活性,才能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的生动性、趣味性和魅力,提升思政课程育人的效果,增强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实现育人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从书本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中尽可能找到与之相匹配或对应的鲜活案例,进而使书本理论在鲜活案例的演绎支撑下变得简单具体,实现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更容易学懂理论和深受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鲜活地展现了党的领导组织能力、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鲜活抗疫故事、案例、感人事迹等思政育人素材,生动、贴近现实、淋漓尽致地回答和论证了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充分彰显鲜活性值得深入挖掘的一座宝库。因此,“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能增强思政课程育人的鲜活性,提升趣味性和成效性。

(三)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的亲和力

提高思政理论课的亲和力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的努力方向,事关思政课程育人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思政理论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要回应时代之需,回答学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即拥有亲和力。当然,提高思政理论课的亲和力也是衡量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成效的重要标准。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中,需对诸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一些重要思政理论问题,乃至学生提出的一些尖锐社会问题的相关理论进行诠释,并使学生学懂弄通,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若没有真实而又有说服力的案例来回答,只凭理论解答和陈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论证,是不足以让学生真懂真信的。“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能够用真实、可信、有说服力的案例来回答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中的思政理论问题,并有效回击一些错误的认识和不当言论,以最新、真实、感人的实例有效回答学生关注的一些理论和社会问题,从而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的趣味性和成效性。

二、“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的必要性

(一)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抗疫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鼓舞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动能,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力支撑。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铸就了绵延不断的中国精神,形成了丰富的中国精神谱系。“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和集中展示,充分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抗疫斗争中,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国人民举国同心,医务人员和防控人员舍生忘死,全国各地坚持科学防控,凝聚成全国抗疫命运共同体,推动形成世界抗疫命运共同体,不仅打赢了抗疫斗争,还引领了全球抗疫,向世界诠释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基因”。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一部战斗史诗。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群体,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推进“伟大抗疫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伟大抗疫精神赓续中国精神谱系,把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富有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的新时代大学生,是大力弘扬和传承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现实内在必然要求。

(二)弘扬社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所展现出来的英雄事迹、精神力量和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完全契合和一致的。在抗疫过程中,国家对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患者免费应治尽治,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国人民守望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医务人员和防控人员奋战抗疫一线,各地志愿者请愿奔赴抗疫前线……所有这一切都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生动诠释和展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社会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聚成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当前,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家推进制造业强国战略,高职院校学生已成一支非常重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生力军。“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培养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的现实需要。

(三)彰显新理论的伟大力量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培育伟大英雄的人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教育中国人民富有新时代中国精神,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严峻危机和挑战,指引中国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理论武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党中央一声令下,打响了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各地联防联控、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再一次展示了无与伦比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武汉解封以来,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全国各地复工复产复学,恢复了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面对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大肆蔓延,西方国家仍深陷新冠肺炎疫情泥潭和危机中,中国却是世界上首个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走出疫情危机,实现经济生活正常化的国家。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打赢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再次证明“伟大抗疫精神”是全中国人民在深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武装后,在成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对当代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一次集中展示,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理论力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胜利。

三、“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的价值

(一)厚植高职学生的爱国情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虽然应增强国际主义观念,但绝不能淡化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思政课程育人永恒的课题和核心内容之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肩负着同样使命的更艰巨任务。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现状,要将爱国主义讲深讲透讲懂,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需要大量鲜活且能说明问题的绝好素材。“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用事实对比中西方抗疫便能实现这一育人目的。与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科学、高效的抗疫方式相比,西方采用被动消极的群体免疫方式抗疫,不仅华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甚至西方大量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走出疫情危机和实现人民生活正常化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只要用鲜活的抗疫故事向学生传达这一观念,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便油然而生,从而深感生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做忠诚的爱国者,把强烈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立志将来投身于国家制造业强国战略。

(二)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情感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的政治使命就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即教育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党爱社会主义,做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的形成逻辑发端于利益认同,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仅能够不断增进人民的福祉,而且还能充分保障人民的权益。人民群众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评价,进而形成价值认同,最后表达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就形成了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巩固党长期执政和确保社会主义永续发展的合法性基础。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把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展现在学生面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和坐镇指挥,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广大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把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国家投入巨资全面抗疫和研发新冠疫苗,对新冠肺炎患者尤其重症患者实行免费治疗,全国人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尽最大努力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中国在抗疫斗争中所展现出来的速度、效率和惊人的组织力,让学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强大凝聚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

(三)强化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树立正确人才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高职院校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就要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大国工匠精神的人才。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全面分析“伟大抗疫精神”与“大国工匠精神”的内涵,二者都充分传承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精神,具有很多可融会贯通之处。“伟大抗疫精神”体现战斗的民族精神,而“大国工匠精神”主要体现革新求精的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精神。因此,用“伟大抗疫精神”培育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的思政育人元素,并用鲜活的抗疫思政元素加以阐释和论证,可教育学生树立“大国工匠精神”,并使之成为奋斗目标,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注入高职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极其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当前,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国民教育体系和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毕业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已成为服务国家制造业强国战略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中国人民创造丰功伟绩的历史证明,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战胜一切苦难和创造奇迹的力量源泉。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要注入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而“伟大抗疫精神”能以强大的精神能量传导给学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及重大意义,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梦虽已近在咫尺但还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以此增强学生对实现中国梦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学习,为实现制造业强国梦之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抗疫思政育人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画”说抗疫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抗疫之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团结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