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伟大建党精神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2-04-14董洁

大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建党中国共产党精神

董洁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106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其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明确伟大建党精神教育的积极意义,在教育过程中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把握新时代大学生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内容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熔铸信仰之魂

教育引导学生坚持真理,一是让学生从建党百年的历史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刻学习并牢记马克思主义是使中国面貌焕然一新的科学真理,明确国家和社会发展应坚持不懈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二是要教育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项理论成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领会真理的力量,并坚持发扬真理的力量。

教育引导学生坚守理想,就是要让学生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不移的信仰者与实践者。与此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方向,树立自身理想,并将个人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在一起,实现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相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凝聚奋斗之志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教育引导学生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首先要让学生领会这一初心和使命的内在意蕴,回顾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初心使命英勇奋斗的光辉历史。无论走得多远,无论前方形势如何,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为什么而奋斗”等基本命题。基于此,党才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因此,高校应教育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态度,在中国共产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发展中深化对初心使命的认识,体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观与使命感。

其次,教育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时刻谨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以先辈的奋斗历程为自身的行动激励,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激发拼搏奋进的力量。要通过伟大建党精神教育,使学生养成不忘初心、不轻言放弃的优良品质,在学习与生活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梦想与行动相结合,自觉主动肩负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使命,让青春岁月在奉献伟大事业中迸发光芒。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彰显拼搏之力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贯穿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行的道路。“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坚守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信念。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誓死捍卫共产主义崇高的理想信念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捍卫国家安全利益,以饱满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树立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的榜样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坚定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凝聚力量和鼓舞人心,革命先烈与英雄模范人物的奉献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依然风华正茂的光辉之路。

历史不能遗忘,英雄不能遗忘。因此,在伟大建党精神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不畏牺牲、英勇斗争的先进事迹,以他们为榜样,传承与弘扬他们身上勇担当、甘奉献的宝贵品质,培养学生居安思危、心系大局的思想理念,面对艰难险阻时都能不惧风雨、勇往直前。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锤炼信念之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教育引导学生对党忠诚,就是让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忠诚于党,听党话、感党恩,坚定不移跟党走。要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尤其是已经成为党员的学生,将“对党忠诚”这一思想落到实处,在思想与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遵守党的规章纪律,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拼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教育引导学生不负人民,就是要让广大青年学生坚守人民立场,在步入社会的各个工作岗位之后,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真正做到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二、明确新时代大学生伟大建党精神教育意义

(一)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展现良好精神风貌

新时代大学生伟大建党精神教育,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涵养,提升其精神境界。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内蕴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感悟与吸收,必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起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理解。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根脉,其精神光辉贯穿于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走过的百年风雨历程,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能进一步激励大学生学习党史,推动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另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所传递出的许多积极向上、值得青年学生学习践行的精神品格,都是无数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在舍生忘死、为国奋斗的艰辛历程中熔铸而成的,值得教育者深度剖析、深入挖掘。通过教育学生了解先进事迹,感悟先辈身上的伟大精神品格,引导他们以先辈为榜样,树立新时代大学生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立志成为有理想、肯奋斗、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完善、形式多元发展

首先,伟大建党精神教育能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为指导,在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其内容要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其本身就带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其次,新时代大学生伟大建党精神教育能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创新动力。围绕伟大建党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挖掘和提炼出许多有价值、有深度的教育内容。这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因此,伟大建党精神教育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双重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上创新发展、深入发展的助推力量。

(三)有利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精神力量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坚固的精神支撑,二者缺一不可。当前中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背景下,一方面我们国家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各方面的显著发展成就,另一方面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也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要想解决难题、破冰前行,不仅需要物质动力,同样需要精神动力。

伟大建党精神本身作为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精神动力,在此时就能发挥积极作用,能够凝聚人心、鼓舞人心、激励人心,为谋求新发展、打开新局面、实现新突破提供精神支撑。对大学生进行伟大建党精神教育,有利于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培养有理想信念、能拼搏奉献的时代新人,培养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精神动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三、探索新时代大学生伟大建党精神教育的路径

(一)将伟大建党精神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

开展新时代大学生伟大建党精神教育,首先应注重理论学习。应将伟大建党精神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为学生系统化、理论化讲解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鲜明特征、时代价值等,让学生从整体上熟悉伟大建党精神的概念,引导学生将伟大建党精神与自身生活相结合,以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重视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在党史教育、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等中的重要地位。应教育学生结合党史学习,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强化理想信念认同。伟大建党精神还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所包含的各种精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活水源头、逻辑起点。应使学生在当前的精神谱系教育中明确伟大建党精神的地位和作用,将建党精神与其他精神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意蕴,从而使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有更深刻的感悟,也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各种精神形态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以课程思政理念促进伟大建党精神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高等院校各专业任课教师在授课时,应善于提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或在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内化科学的思想观念、正确的政治观点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在准备课堂教学时,可在规划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发展史,多关注和了解本学科具有重大贡献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人文艺术工作者等,引导学生关注他们的伟大贡献、先进事迹,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追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道路,促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践行求真求实、拼搏奋斗、不忘初心等精神品格,用正确的思想理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让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人生道路。

(三)借助优秀红色资源,推动伟大建党精神教育

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应充分利用校内硬件设施优势与活动传统,充实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赋予课外活动以积极教育意义。如高校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之余,能够开展和参与数量丰富的社团活动、各项实践活动等。

首先,充分利用当前题材多样、传播广泛的影视作品,尤其是弘扬主旋律、充满正能量的影视作品。教育者可以通过组织开展观影会等形式向学生推荐优秀影视作品。例如国家广电总局于2021年推出的“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电视剧展播”,其中包含的《觉醒年代》等一系列主旋律电视剧,对大学生学习伟大建党精神、感悟先辈奋斗历程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与价值,此类影视作品的播出也在青年观众群体中引起了良好反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有效发挥优秀影视作品在伟大建党精神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优秀影视作品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党史、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愿。

其次,充分利用各地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实地参观学习的方式进行伟大建党精神教育。教育者可借助党团日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等契机,组织学生到当地的革命英雄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重走红色足迹,致敬人民英雄,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探寻红色圣地背后的红色故事,感知与见证先辈们在革命时期的奋斗足迹,重温党的历史,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四)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礼记·学记》中提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从古至今,“教学相长”在教育思想领域一直具有重要意义,告诉人们“教”与“学”两种过程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以这一思想为启发,在伟大建党精神教育中,让学生成为知识输出的主体,重视知识输出的作用,便可以实现以教促学、以知识输出促进知识输入的效果。

在具体的实施层面,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号召学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读书分享会等活动,以多种角度,按专题开展对党史的阅读、学习、分享和讨论,从中更加深入了解百年党史中的伟大人物与伟大事件,加深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其次,各高校可以在校内组织设立学生宣讲团,由思政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学懂悟透宣讲内容,合理制定宣讲方案,例如首先可以在学校内对各专业各年级学生进行理论宣讲,其次可以扩大宣讲受众群体、拓展宣讲地域范围,即开展宣讲团进社区、进村庄等活动。最后,可积极发挥学生创新力量,让理论宣讲演化为形式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全国各地革命英雄纪念馆、战役纪念馆等的志愿者工作,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工作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研究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上,以知识输出的方式加深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猜你喜欢

建党中国共产党精神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1)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2)
小画家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