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激励式护理干预模式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分析

2022-04-13张爱荣崔苗

智慧健康 2022年35期
关键词:围术食管癌标准化

张爱荣,崔苗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外科,安徽 蚌埠 233000

0 引言

研究表明,在食管癌患者治疗期间,患者存在恐惧、焦虑和抑郁不良心理,影响治疗依从 性[1]。因此,需要在围术期中为患者提供良好护理支持。标准化激励式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并且融入人文关怀理念,以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满意度。鉴于此,本文对标准化激励式护理进行研究,所有资料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肿瘤外科在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食管癌患者,总计6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组内资料见表1。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数据差异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开展。

表1 两组一般资料详情表

纳入标准:经过病理检查与CT影像确诊为食管癌;患者一般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家属协助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患者手术耐受度较低;存在手术禁忌证;合并精神障碍疾病;其他无法完成本次研究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主要为患者提供基本围术期护理,根据我院肿瘤外科一般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身体护理,积极纠正并发症[2]。而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激励式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①术前准备:在食管癌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仔细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对患者手术禁忌证和药敏史进行询问,同时,做好术前指导,制作小卡片给患者提示,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3]。制定标准化的术前护理规范,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手术成功案例,对患者形成激励,降低消极心理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②术中护理:构建标准化的护理工作计划,协助患者取合适手术体位,使用鼓励式话语对患者进行干预,提示患者做好术中配合,注重保护患者隐私[4]。③术后护理:部分患者在食管癌术后表现出焦虑、抑郁心理。护理人员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示患者采取转移注意力法,并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增加身体活动度,促进疾病转归,使得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护理人员做好引流管、减压管、鼻饲营养管护理,鼓励患者术后咳嗽、排痰。为做好激励,对家属进行教育引导,增加配合力度,并做好术后体温状况监测,注意胸腔引流、排尿与患者夜间睡眠质量问题,鼓励患者养成积极健康心态。④强化护理管理:在医院伦理管理委员会同意下,开展针对食管癌患者的标准化护理支持,做好安全管理。对标准化激励式护理管理内容进行完善,关注患者护理配合度。护理人员在全程增加对患者巡视力度,积极考虑患者内心感受与实际需求,构建与患者之间良好沟通机制,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症状不良心理进行及时疏导。在护理中,为增加管理水平,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指导患者以合理方式表达情绪,构建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护理应用价值。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内心感受,做好人性化管理,关注患者自尊。在护理中,取得患者家属信赖,指导家属参与到护理中,增加细节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鼓励支持,使用激励式话语,帮助患者构建疾病治疗信心。为标准化护理方案的落实中,为患者讲解成功护理案例,并做好细节护理,促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做好延伸护理,科室创办微信公众号,定期为患者推送疾病相关知识,并讲解护理要点、健康饮食推荐,通过做好护理引导工作,使得患者机体营养不良症状改善。在标准化护理措施应用中,对延伸护理管理内容进行调整,为患者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增加护理工作质量。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进行明确,并做好患者针对性指导,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②使用SAS量表评估患者焦虑心理,使用SDS量表评估患者抑郁心理,量表分值均为100分,分值较低者,心理健康状况良好;③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选取一般满意、十分满意与不满意。其中满意度=(一般满意+十分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5分析患者数据,计数资料以 [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使用t检验,两组资料均在P<0.05情况下,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早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统计情况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早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对比后,差异较为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早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统计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早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统计情况对比()

2.2 两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S A S、S D S 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结果(,分)

表3 两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结果(,分)

2.3 两组满意度对比情况分析

观察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对比情况分析(n,%)

3 讨论

食管癌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在肿瘤外科中较为常见,具有较高发病率与死亡率,目前对该病的主要干预手段为手术治疗,并做好标准化护理,采取激励式护理对策,增加患者疾病治疗信心[5]。

本次研究采取标准化激励式护理方案,构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护理体系[6]。通过改善以往护理方案,对术中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协助患者进入手术室、术中做好与主治医生的配合工作,术后协助患者回到病房,并监护患者体征,对不良反应进行对症护理,使得患者满意度提 升[7]。在护理细节上,关注患者围术期身体指标变化,对不良症状进行及时纠正,使得患者安全性得到保障。研究结果显示,SAS与SDS评分降低,由此证明标准化激励临床价值较高[8]。

在本次护理中,为患者提供了围术期指导,并且将标准化激励方式与护理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最大程度发挥护理干预作用。术前,考虑到食管癌患者存在进行性吞咽困难,患者多明显消瘦,手术耐受度较低。部分患者对手术治疗缺乏信心,焦虑、抑郁症状较为明显。鉴于此,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与支持,并对患者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构建了良好的医患关系[9]。相关术前护理方式的应用,也能够帮助患者构建信心,使得患者能够接受手术治疗,对延缓食管癌疾病进展产生积极影响。

在术前,增加对患者营养支持,针对能够进食的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纤维素的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食物。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则静脉补充水分、确保电解质稳定,并补充热量。对于低蛋白血症的患者而言,则输血或血浆蛋白,以纠正不良症状。

为确保食管癌患者术前护理方案应用可靠,提升护理安全性。相关人员需要做好患者口腔卫生检查,并为患者术前安置胃管。提示患者术前禁食,对于存在食物潴留的患者,则使用盐水清理食管,并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组织水肿进行对症处理[10]。为上述患者提供鼓励,为患者提供术前健康教育方案,促使患者知晓食管癌治疗方案,并明确术后可能存在的切口感染与吻合口瘘不良症状。增加患者术前练习,指导患者术前深呼吸,并进行有效咳嗽、咳痰。

在本次标准化激励护理中,也对患者胸腔引流进行护理,重点观察患者引流量与性质。当发现引流液浑浊、有食物残渣或异常出血时,此时应对患者是否出现胸腔活动性出血不良事件进行判断,并采取可靠的处理措施,降低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影响。术后3d,对患者胸腔引流的开展效果进行评估,患者康复良好后,可拔除引流管。术后落实标准化激励护理模式,对患者饮食健康提高重视力度,鼓励患者科学健康饮食[11]。在患者术后第2d,评估胃肠功能,当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后,则经过导管为患者提供营养液,同时减少输注液使用数量;术后第5d,对患者病情进行再次评估,若病情稳定,则可进食牛奶,控制总进食量标准。

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做好常规护理。对术后护理模式进行优化,促使标准化激励式护理方案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得以构建起来。术后护理的关键是保持胃肠减压与管道通畅。在患者术后24~48h内,重点观察引流液颜色和数量,若发现引流出大量的血液时,应立即通知主治医生。标准胃肠道减压护理的时间应在3~5d,通过减压护理,能够降低吻合口张力,为加快切口愈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供帮助[12]。在护理阶段,有关人员应明确激励式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使用鼓励式话语,对患者出现的惧怕心理进行疏导,并做好管道连接护理,确保管道连接牢固,预防出现脱出。通过做好胃肠减压与管道通畅护理,也可确保患者心情愉悦,减少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症状,为患者早期康复奠定基础[13]。

综上所述,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使用标准化激励护理的效果良好,不仅降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而且能够提高满意度,促进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围术食管癌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