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表胃肠电起搏+中频电穴位刺激干预联合心理放松语言护理在结肠息肉 内镜下切除术后的应用研究

2022-04-13阮细萍

智慧健康 2022年35期
关键词:体表息肉胃肠

阮细萍

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 脾胃病科,广东 广州 511300

0 引言

结肠息肉泛指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隆起性病变,在明确其病理性质前一律统称为结肠息肉。结肠息肉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为肠镜检查时发现[1]。结肠息肉进展至后期常有腹痛、血便等症状的发生[2],甚至可演变为结肠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3]。近年来,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成为治疗结肠息肉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然而术后患者常出现胃肠动力障碍、术后疼痛、焦虑抑郁等常见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4]。体表胃肠电起搏是一种治疗胃肠动力功能紊乱性疾病的方法,中频电穴位刺激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心理放松语言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提高患者配合度[5]。本研究旨在观察体表胃肠电起搏+中频电穴位刺激干预联合心理放松语言护理对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康复的作用,为临床患者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护理提供临床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2月本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80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26~70岁,平均(56.2±10.2)岁;病程4~29个月,平均(18.0±5.3)个月。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27~73岁,平均(59.1±9.6)岁,病程3~28个月,平均(17.4±5.7)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结肠息肉诊断标准[6],经肠镜检查确认为结肠息肉;②符合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手术指征,并已在本院接受结肠息肉镜下切除术;③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身体健全,行动能力正常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胃肠穿孔、肠梗阻、消化道溃疡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障碍及皮肤病的患者;③合并有胃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患者;④精神状态异常,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⑤20岁以下及75岁以上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传统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心理放松语言护理,具体方法为:密切观察记录生命体征,遵医嘱给药,给予饮食指导、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心理语言护理方案,进行术后健康宣教,强化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讲解治疗成功案例,指导患者通过默念“放松”等暗示性语言减轻痛苦,自我放松。术后护理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胃肠动力恢复情况及评估患者疼痛、情绪水平。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体表胃肠电起搏+中频电穴位刺激干预。具体方法为:①体表胃肠电起搏使用北京思迈莱福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体表胃肠起搏器,消毒电极部位皮肤,正极贴于脐上1~2cm处,负极贴于剑突和脐连线中点的右侧4~6cm处,采用肠起搏模式默认治疗频率,2次/d,20min/次;②中频电穴位刺激采用北京思迈莱福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皮穴位电刺激仪,选取患者内关穴、合谷穴和足三里穴,消毒穴位皮肤,将电极贴于穴位处,采用标准频率,刺激程度以患者耐受为准,2次/d,20min/次。

1.3 观察指标

①胃肠动力恢复及住院时间:胃肠动力恢复时间选取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为参考。根据患者自主报告记录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由责任护士或医生听诊,于听诊区域首次听到肠鸣音≥3次/min的时间即确认并记录为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通过提取患者病历获得。②疼痛评分:疼痛水平评估使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7],将一条直线10等分,数字0~10表示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0~10之间表示疼痛逐渐递增。向患者说明并让患者选出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③焦虑、抑郁水平评分:焦虑水平评估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水平评估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进行评估,SAS中,焦虑总分低于50分为情绪正常;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④护理满意度:患者办理出院时,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统计,请患者对护士沟通方式、态度、护理技术等方面进行评价,70分及以上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⑤并发症观察: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表示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

经过不同的术后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胃肠动力恢复效果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经过不同的术后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RS 评分对比()

表2 两组NRS 评分对比()

注:与术后1d 比较,*P<0.05。

2.3 两组焦虑、抑郁水平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过不同的术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焦虑、抑郁水平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术后至出院期间,对照组出现2例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00%;观察组出现1例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两组并发症均得到妥善处理。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结肠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9]。结肠息肉一般为良性病变,但如不加以治疗干预,仍存在恶变可能,早期发现并进行息肉切除术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价值[1]。目前结肠息肉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其与炎症刺激因素、遗传因素、肠道菌群因素有关[10]。随着内镜技术的迅猛发展,内镜下切除术成为结肠息肉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可依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内镜下切除术创面小,比传统手术更容易恢复,因此受到广大患者青睐。然而作为有创治疗方式,内镜下切除术不可避免地会为患者带来胃肠动力障碍、疼痛以及情绪改变。本研究采用结肠息肉镜下切除术后体表胃肠电起搏+中频电穴位刺激干预联合心理放松语言护理与常规术后护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术后接受康复护理3d后,两组患者胃肠动力均有恢复,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抑郁均有减轻。两组对比可知,观察组护理措施效果优于对照组,能够有效缩短胃肠动力恢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轻负面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11]。分析原因为:体表胃肠电起搏通过抑制术后胃肠过速的异位节律,纠正胃肠电节律紊乱,促进胃动力恢复正常。中频穴位电刺激属于中医外治法,可提高患者痛阈,降低术后疼痛感[5]。心理放松语言护理能够通过温和的态度、通俗的语言让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方法、讲解治疗成功案例、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康复治疗配合程度,加快康复进度。通过研究可知,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上述干预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具有较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体表胃肠电起搏+中频电穴位刺激干预联合心理放松语言护理在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具有更显著的优势,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质量,且不会造成额外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体表息肉胃肠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为什么动物可以甩动身体把自己甩干,人类却不能?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磁共振病灶体表定位贴及临床应用研究
脂肪抽吸术在体表脂肪瘤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