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江库区水生生物保护和禁渔执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22-04-13刘德中刘嘉斌黄健风

河南水产 2022年1期
关键词:淅川县综合执法库区

刘德中, 刘嘉斌, 黄健风

(1.淅川县水产服务中心, 河南南阳 474465; 2.湖北省丹江口水力发电厂, 湖北丹江口 442700)

一、基本情况

1.淅川县情

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 国土面积282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469个行政村(社区)、67万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 丹江口水库横跨豫鄂两省,分为汉江库区和丹江库区,总面积1050 hm2,其中淅川境内506 hm2。 2009年建立了“淅川县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

2.执法机构

为做好库区水上执法工作, 在强化淅川县水产服务中心渔政执法职能的基础上, 淅川县政府于2020年4月7日成立了淅川县库区综合执法大队,将交通海事、农业农村、水利、环保、林业等7个职能部门143项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权委托于库区综合执法大队实施。具体负责丹江库区172 m以下水域综合执法及水质保护工作。

3.渔船渔民情况

丹江口水库淅川境内共有持有捕捞证在册机动渔船1229艘、辅助船3艘,生产生活用船29艘,渔业从业人员6000余人。

二、水生生物保护情况

我县紧紧围绕习总书记长江禁渔和视察淅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严格落实长江禁渔制度,持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丹江水库渔业生态链基本完整, 水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库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

1.严格落实保护区禁捕制度

淅川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0168 hm2,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要求,2020年1月1日起保护区实行全面禁捕, 其他水域每年3月1日至8月31日实施6个月禁渔期。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 成立淅川县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禁捕工作实施方案,签订禁捕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力推动禁捕工作落实落地。二是注重广泛宣传。通过设立标牌、出动宣传车(船)、发放传单、明白纸、张贴标语、短信推送等形式, 深入宣传保护区禁捕工作相关政策法规;对市场上含有“长江野生鱼”“丹江野生鱼”等字样的企业名称、招牌和菜单,坚决予以清理规范,拆除违规广告招牌、字样899个,整改菜单1419份,推送禁捕短信3万余条。三是依法严格监管。沿保护区边界设置警示浮标60余个、高清监控2套,加装“船安”渔船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定位,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保护区开展捕捞作业。 四是树立明确导向。 把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工作纳入全县绩效考核体系,纳入河长制考核督查体系,坚持把督查与问效、问责贯穿工作全过程,对工作推进不力、 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2.加强豫鄂两省交界水域监管

河南省与湖北省相通水域最窄处约150~200 m,在两省交界水域,我县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严防渔船、渔民跨界捕捞。 一是设立警示标识。 在丹江口水库河南与湖北交界水域,设置大型警示浮漂15个、小型浮漂3000余个,渔船靠近边界时自动发出提醒警报,提升群众知晓度。二是安装监控设备。在两省交界水域安装远程高清红外线监控设备2套,可覆盖里程达15 km。三是驻扎执法队伍。设立执法队,配备执法人员9名,执法船4艘,开展不间断、全覆盖巡查,严防渔船、渔民跨界捕捞。

3.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自2003年以来,每年开展2~3次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已连续18年向丹江口水库放流鲢、鳙、鲴鱼、草鱼等大规格鱼种3.2亿尾,价值6000万元,这些放流鱼类对水源地水质净化和库区渔业资源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淅川县配套建设年繁育6亿尾鱼苗的增殖放流站, 减少外购鱼种疫病和长途运输创伤死亡风险。

4.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执法队伍专职化。在库区县市率先成立库区综合执法大队,设立了4个保护区管理站,配备了执法车、无人机、执法记录仪、高倍望远镜等执法装备,定期开展执法培训。 二是水域管理网格化。 库区综合执法大队、公安、水产、水利等单位及乡镇政府,加强信息互通,共同开展水上巡逻,将我县重点水域划分为5个网格,按照“属地为主、按责分工、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原则,明确网格化管理负责人、责任人和网格员。 三是市场监管常态化。 累计检查水产品经营企业184家,水产品交易市场、场所12个,商场、超市1050家,酒店餐饮业2460家,渔具店40家,电商网络平台3家。 先后下发整改通知书69份,行政约谈企业14家,补办证照146户,删除屏蔽非法交易信息10余条。 四是协调联动法治化。淅川县法院牵头与湖北省、陕西省临近县区法院联合制定《关于建立司法联动机制协同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共同推动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三审合一”;与周边县市签署了《长江流域交界水域禁捕联防联控协议》,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

三、禁渔执法存在问题和对策

1.执法人员没有纳入公务员队伍,经费无保障

淅川县水产服务中心和淅川县库区综合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都没有列为公务员序列, 其中的渔政执法人员属自收自支编制, 只能依靠单位有限的办公经费解决执法人员工资及“三金”等待遇,没有任何津贴、补贴,存在队伍不稳和“以罚代管”情况。 建议农业部协调相关部门将全国渔政执法人员依法列入公务员序列。

2.库区执法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丹江口库区淅川区域水域面积大, 库岸线长达1500 km,库区水域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使得库区管理任务重、监管难度大。 目前执法能力建设滞后, 与强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执法装备及硬件设施落后、不到位;执法船舶老旧、紧缺,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且航速较低,使用、维修、维护保养成本较高;缺少网络化、 智能化监管平台硬件设施, 管理水平较低。 建议上级部门在禁渔经费、丹江口水库执法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淅川倾斜支持,建立水陆空一体化监控网络,提高监管执法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为水生生物保护执法提供有力保障。

3. 加大对丹江口水库增殖放流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库区水位抬高,鲢、鳙、草等产漂浮性卵的鱼类无法产卵孵化,濒临绝迹。 根据《丹江口水库渔业资源调查》的成果,每年需要放养13 cm以上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类2.7亿尾,才能有效利用丹江口水库的浮游生物,减少水体氮、磷含量。虽然我县已连续18年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但由于每年放流资金有限, 放流数量远远没有达到以上标准。建议上级部门充分考虑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特殊情况,将丹江口水库纳入国家重点水源地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划, 设立增殖放流专项基金,加大对丹江口水库增殖放流支持力度,发挥水生生物净化水质“过滤网”的作用,更好保护水域生态安全,增加水域生物多样性,确保“一库清水北送。 ”

猜你喜欢

淅川县综合执法库区
淅川县发挥协会优势培育主导产业的措施
淅川县加强湿地保护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
柘溪库区人民“靠山吃山”之我见
农业综合执法现状及难点分析
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公投在即
伊拉克政府军入主基尔库克
淅川县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工作
《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印发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要求高度重视文化市场管理问题 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省农委召开全省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调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