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创变 优秀与卓越
——记上海迅点慧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忠德

2022-04-12崔庆斌

上海包装 2022年1期
关键词:魔方印刷

■文/崔庆斌

龚忠德,现任上海迅点慧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40年前,热爱书法艺术的他,抓住了印刷行业的发展契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决心,融入到印刷产业的一次又一次的升级迭代中。从突破传统制版技术、建立“大印前”制版印刷服务理念,到形成数字化印刷流程、开发ERP应用管理软件,再到如今开启提供印刷咨询服务新征程,都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而“全国优秀包装工作者”“第八届森泽信夫印刷奖”“上海市优秀包装工作者”“上海市优秀质量工作者”“上海市技术改造优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的取得,无疑是社会给予他对行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回报。岁月留痕,我自从容。对于龚忠德而言,无论经历过怎样的艰辛,心中始终充满着对印刷业中新生事物的好奇、热爱和执着。

魔方游戏建立标准化视角

1978年,龚忠德通过全国高考进入北京印刷学院学习印刷技术。当时,风靡校园的魔方成了他的乐趣所在。玩魔方时,他首先寻找规律,将复杂的魔方细分成某个色块,制定标准,逐个攻破,最终只需两三分钟就能将杂乱无序的魔方复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电视上了解到魔方专家可以在十秒钟内将魔方复原,其方法是6个颜色同步推进,从而实现高效复位。这一段魔方游戏经历,不仅培养他建立标准化视角,还让他意识到无论做什么,都要用整体的发展眼光看待事物,深知单点攻破块和路径协同合作的重要性。

突破传统经验限制,以数据标准培养年轻人

从北京印刷学院毕业后,龚忠德被分配到无锡外贸印刷厂工作。作为经贸部直属单位,无锡外贸印刷厂规模大、设备先进。在那里,龚忠德积累了大量先进装备与材料方面的专业知识。1988年,他通过人才引进进入界龙印刷厂(以下简称“界龙”)。来到界龙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突破传统制版技术,减少对经验主义的依赖,着重培养年轻人掌握先进印刷技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技术设备落后和人才培养不足,界龙特别倚重拥有丰富手工技艺和现场经验的退休师傅。对此他深感忧虑:以后缺少了这些老师傅,工厂该怎么办?他深知,公司的发展要依靠年轻人。于是,他将退休师傅的手艺和经验转化成数据化流程,作为年轻人踏入印刷行业的“工作手册”。

借助标准化、数据化的规范流程,龚忠德在界龙培养了大批年轻人,工厂终于摆脱了对老师傅们的依赖(见图1)。同时,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图1 龚忠德检查员工操作标准化流程

从印刷到制版:建立印前标准数字化流程

在印刷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龚忠德:虽然拥有一流的印刷设备,但印刷制品的质量依然不尽如人意。为此,他深入一线,彻底检查印刷流程,终于发现,问题出在制版上。大印前时代,软片在印前制版中占有重要地位,印品质量的好坏在制版出软片时就已被确定。传统制版技术,工艺比较复杂,需要加强对工艺流程的数据化管理,包括照排机设定、冲显机设定、显影定影条件设定,以及对软片性能的熟悉程度等。只有精确设定,才能使软片完美地传递图文信息,继而复原、印刷出精美的作品。意识到上海制版技术落后的龚忠德,带着产品设计图稿,频繁出差深圳,签约香港制版公司提供制版服务,最终使印刷品不同凡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印刷厂若要印制精美画册、高档样本等,只能去深圳、香港找好的制版公司设计、印刷,这严重制约了国内印刷业的发展。如何拓展制版业务以提高国内印刷的质量水准呢?此时,时代的发展送来了契机。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浦东新区正式对外开放,外商投资热潮涌动。当时,日本已经拥有闻名全球的精益化数据管理模式和先进装备,以及优秀的制版公司,如果带队去日本培训,回国成立制版公司,或许能获得成功。心动不如行动。1991年,龚忠德果真带领一支8人团队赴日本学习先进的印刷企业管理及印刷技术。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他们白天学习,晚上交流、总结,形成一个个规章和规程。回国后,他们将学到的技术消化、吸收,并加以创新,不仅为制版工艺制定了一系列流程,还将其数据化、标准化、精益化,最终于1992年打造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龙樱彩色制版有限公司,将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印刷质量提升到了国际水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计算机逐步在中国普及。龚忠德看到,计算机数字处理工序的便捷性正在拉低印刷制版行业的投资门槛。他预判,一旦数码打样及CTP制版真正在众多印企普及,印刷企业就无须依靠复杂、精细的工序完成前期制版作业,到那时,制版公司必然消亡。于是,他决定创立界龙艺术印刷公司(以下简称“界龙艺术”)以衔接制版和印刷业务。在先进制版技术和印刷产业支撑下,一系列优秀的印刷产品获得了大量客户的好评。同时,企业在面对数码打样普及和CTP技术直接制版替代传统制版的挑战中,成功过渡到了数字时代。在龚忠德的带领下,界龙艺术凭借新技术、新工艺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例如:2002年,为上海博物馆50周年庆典印制了大型画册——《晋唐宋元书画国宝特集》;2003年,成功承印《淳化阁帖最善本》,一举取得亚洲印刷大赛金奖。此外,《锦绣文章》等画册曾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礼品赠送给国外政要和贵宾。

解决“烂网”难题,使国产版材大放异彩

龚忠德从玩魔方中领悟到,每一块内容都是影响结果的重要一环。为了促进精细印刷的发展,他不仅重视印刷技术的改进,还时刻关注印刷器材行业的发展。1998年5月,龚忠德毅然接手连续亏损的界龙印刷器材有限公司。当时行业内流传国产PS版不能用于中、高精细产品印刷的说法。龚忠德到任后,就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并着手进行攻关。实践证明,分辨率高低取决于砂目粗细;又经细致分析,发现两个问题:一是砂目过粗不利于还原网点;二是砂目过细,感光层见光分解产生氮气,不容易抽真空,氮气富集,极易产生“烂网”现象,导致还原能力下降。他双管齐下,推出了带真空导气层的细目PS版,解决了国产版高精细(调频网)、高网线(300线)印刷的难题,立即得到了国内印刷厂的认可,有效地替代了进口版材,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寻求绿色印刷,振兴民族工业

龚忠德与印刷结缘,还应追溯到他小学课本上散发的墨香。对于油墨散发出的香气,他直到真正了解了印刷后才知道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

印刷生产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包装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健康”“绿色环保”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实现绿色印刷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龚忠德带领团队革新高精度柔版印刷技术,其印刷品不仅可以与胶印相媲美,而且在环保、生产效率、图像质量方面达到了最佳状态,获得业界广泛认可。为突破机械设备的限制,龚忠德带领团队积极与国内著名柔印设备制造厂高斯合作,推出高斯(中国)全球首台AquaStream(跨世)1650柔版印刷机,形成集书刊、包装、纸盒、标签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柔印产品生产体系,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印刷工业的振兴树立了标杆。

龚忠德眼中的行业困境:ERP市场的萧何效应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龚忠德与IT工程师合作,成功开发了关于印刷包装企业资源计划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ERP),被专家评定为“业界领先”水平。如今,ERP已成为印刷企业实现智能数据管理的重要一环,行业中也不乏ERP供应商。但是,在龚忠德眼中,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正是来源于ERP。很多工厂利用ERP只能改进有问题的模块,却不能协同所有资源,从企业自身需求出发去应用数据。换言之,印刷企业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应用问题时,只能等待ERP服务商为他们另外定制一套个性化ERP。但是,个性化ERP的开发成本超高,很多工厂只好望而却步。众所周知,ERP软件的专业性表达主要集中在软件技术上,其个性化定制面对的是基于工厂的二次开发,每个产品都只能应用于特定工厂的特定环节,无法实现现有软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是整个行业智能数据发展的僵局,也是困局。

在他看来,智能数据发展涉及更多的,是针对工厂内部的资源管理整合。只有通过创建相应的数据,才能实现软件工具的高效利用(见图2、图3)。

图2 数字化工作流程加持高效的厂内物流仓储

图3 指导员工使用系统

界龙艺术数据化平台管理的样板间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纸价全面上涨,印刷包装企业压力巨大,行业内部的竞争愈发激烈。龚忠德看到,此时正是企业再次转型发展的绝佳时机。他认为,界龙艺术的ERP软件适用于所有企业,虽然软件模块中没有数据特征,但是所有的专业数据条目都是由相应的工厂管理团队所创建,并且以创建数据的方式应用数据,绝不通过昂贵的ERP软件服务特定的工厂。企业只有将核心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拥有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不会因ERP软件问题而被行业抛弃;只有逐步建立起应用标准ERP数据的概念,不盲目使用ERP软件,才能通过数据管理实现企业增效目标,促进整个行业共同繁荣。

界龙艺术有着二十多年的ERP应用经验,各个环节都存有详细的大数据资料,在企业内部可以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共享,并且在局部环节上完成了智能化改造。这些优势既是印厂最终达到全面智能化目的的坚实基础,也是提供ERP咨询服务以带动行业共同繁荣、为公司开辟新的转型之路的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魔方印刷
魔方廖
印刷:让书籍更普及
超级印刷机
成语魔方
楼房魔方
绿色印刷
绿色印刷
小魔方
“印刷家”平台新版隆重公测
智力大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