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木?中亦有猛虎

2022-04-12

生物进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虎杖虎皮名称

傅 强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台湾已故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对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中经典名句“l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的中译,意思是:凶猛的老虎也会有细嗅蔷薇的温柔时刻,意喻远大的雄心也会被美丽所折服,去安然感受人间的美好。

引言

十二年一个循环,牛年尽,虎年至,又到了虎年说虎的时候了。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几乎都有“虎”的身影,即使有些地方的人们面对的不是真正的、生物分类意义上的虎,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也有很高的相似性。不管是东北虎、华南虎,还是孟加拉虎、马来虎,或者是早已灭绝的剑齿虎,以及属于豹类的美洲虎和属于有袋类的塔斯马尼亚虎,它们都是当地生态系统中的王者,行动起来虎虎生威、凶猛无比。

虎是凶猛的代名词,很多凶猛的动物都会用“虎”来形容,如虎鲨、虎鲸等。植物本来是生命世界不能移动、任人宰割的“弱势群体”,似乎与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实际上,很多植物的名字中也是含有虎的,下面就让我们盘点一下花木中的那些“老虎”吧!

名中有虎

在《中国植物志》进行简单的检索,可以获得430多条名字中带虎的植物。这些植物有的是本名中带虎的,如虎皮花、虎颜花、虎耳草等,共36属305种;有的是俗称中带虎的,如老虎刺(光叶金合欢)、老虎潦(刺五加)、吓虎打(黄山乌头)等。

看!虎耳草像不像老虎耳朵?

在本名带虎的植物中,种类最多的是虎耳草属,共235种,排名第二的是虎刺属,共11种,排名第三的是虎皮楠属,共8种,其他的属则比较少,多则两三种,少则一种,如假虎刺属3种,虎头兰属3种,水虎尾属3种,虎眼万年青属3种,虎舌兰属2种,南五味子属2种,虎榛子属2种,老虎刺属2种。从分类学上讲,带虎的植物中,分类位置最高的是虎耳草亚目和金虎尾亚目,科名中带虎的有虎皮楠科、金虎尾科和虎耳草科3个科,属名中带虎的有虎头蓟属、虎皮花属、虎颜花属、假虎刺属、虎尾草属、虎刺属、虎皮楠属、虎舌兰属、金虎尾属、蔓虎刺属、虎眼万年青属、虎榛子属、老虎刺属、虎杖属、虎尾兰属和虎耳草属,共16属。

一、名关虎躯

这些带虎的植物名称几乎包括了虎的各个部位,如头、皮、尾、耳、眼、舌等,究其名称来历,都是因为这些植物与虎的这些部位有相似之处。比如虎尾兰的叶片坚挺直立,并有许多像老虎皮毛纹样的斑纹,植物学家就将它们命名为虎尾兰了;虎眼万年青每长一片叶子,鳞茎上会长出几个小球茎,看起来就像老虎的眼睛,故名;再如虎耳草的名字源于其叶“状似初生小葵叶及虎之耳形”。

1 虎头

虎头蓟属(Schmalhausenia)是菊科植物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本属仅一种,分布在天山地区。

虎头柑(Citrus aurantium)是芸香科柑橘属酸橙中的一个品种,果实巨大。

2 虎须

老虎须(Tylophora arenicola)是萝藦科娃儿藤属藤状灌木,虽然它们的名称由何而来并不清楚,但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蒟蒻薯科蒟蒻薯属的箭根薯(Tacca chantrieri)也有老虎须之名,并且其花型、花色十分独特,丝状的小苞片长几十厘米,紫黑色,飘逸下垂,形如虎须,整个花序看上去像一张老虎的面孔,故名为“老虎须”。

3 虎耳

虎耳草是名称中有虎的植物的大户,在植物分类系统中“虎耳草”这个名字不仅是一种植物,还是一个属,一个科,甚至还是一个亚目。

虎耳草一名最早出现在我国南宋医药学家王介绘撰的《履巉岩本草》中,以后各家本草著作都有收录。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正式建立了虎耳草属,当时该属仅含有31种。经过全世界植物学家的共同努力,如今归入虎耳草科的植物有80属,1200余种,它们分布极广,几乎遍布全球。其中我国有28属,约500种,南北均有,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其中我国特有属独根草属的独根草还有“爬山虎”的俗称。

虎耳草属约400余种,分布于北极、北温带和南美洲,主要生于高山地区。我国有200余种,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青海、甘肃等省的高山地区。

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有很多别名,如石荷叶、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等。虎耳草全草入药,具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的功能。

虎耳鳞毛蕨(Dryopteris saxifraga)是以孢子繁殖的蕨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吉林和辽宁,以及日本和朝鲜等地。

4 虎眼

虎眼万年青属(Ornithogalum)属百合科,主要产于欧洲和非洲,它们每长一片叶子,鳞茎上会长出几个小球茎,看起来就像老虎的眼睛。现今在我国华北地区常见盆栽,供观赏。

5 虎舌

虎舌兰属(Epipogium)为兰科腐生草本,种类很少,分布于欧洲、亚洲温带与热带地区、大洋洲与非洲热带地区。其名称可能源自其花中的蕊柱正面看似虎舌。

虎舌红(Ardisia mamillata)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常绿矮小灌木,其叶片为倒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两面绿色或暗紫红色,表面长满锈色或紫红色糙伏毛,堪比虎舌。虎舌红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其模式标本采自广东罗浮山。

6 虎尾

金虎尾属(Malpighia)主要产自热带美洲,约30种,我国主要在广州和海南等地有引种。金虎尾属的拉丁名“Malpighia”源自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塞洛·马尔比基(Marcello Malpighi,1628—1694),他是最早用显微镜对动植物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学者,被认为是解剖显微镜和组织学的创始人。他最重要的实验是在1660—1661年利用显微镜完成的对肺构造的观察,详细描述了蛙肺毛细血管,著有《肺的解剖观察》一书。此外,他还发现了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并被称为“马尔比基氏管”,简称“马氏管”。他所著的《植物解剖学》出版于1675—1679年,书中包括许多精致插图,是一部植物解剖学经典著作,后来法国神父、植物学家查尔斯·帕鲁密尔(Charles Plumier)和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金虎尾属,这个属后来也成了金虎尾科的模式属。然而,金虎尾属这一中文名的来历,作者一直没有查到。

虎尾兰属(Sansevieria)为百合科植物,主要产于非洲,我国为引种栽培。虎尾兰的叶片直立,有浅绿色和深绿色相间的横带斑纹,似虎尾,故名。虎尾兰的叶片坚硬,纤维强韧,可供编织用。

虎尾草属(Chloris)是禾本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有4种,其中虎尾草(Chloris virgata)为一年生草本,是可供各种牲畜食用的牧草。除了虎尾草属之外,报春花科珍珠菜属也有一种植物名为虎尾草(Lysimachia barystachys),其名称最早可见于《救荒本草》和《植物名实图考》。它们之所以有此名称,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穗状花序或果序粗壮如虎尾。

水虎尾(Dysophylla stellata)是唇形科水蜡烛属的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生于稻田中或水边。

虎尾铁角蕨(Asplenium incisum)、虎尾蒿蕨(Ctenopteris subfalcata)和拟虎尾蒿蕨(Ctenopteris merrittii)是为数不多的名称中有虎的蕨类植物。

7 虎皮

虎皮花属(Tigridia)为鸢尾科植物,原产于北美的危地马拉及墨西哥等地区,其拉丁名源自希腊语老虎(tigrid-, tigris),源自其花具有虎皮般的花纹,中文名称是对于拉丁名的直接翻译,它们所属的虎皮花科也可以简单地称为老虎花(tiger-flower)。

虎皮楠(Daphniphyllum oldhami)是虎皮楠科虎皮楠属的模式种,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以及朝鲜和日本等地。虎皮楠的树形美观,常绿,可作绿化和观赏树种,其种子榨油供制皂。

虎颜花(Tigridiopalma magnifica)属于野牡丹科虎颜花属,产中国广东西南部,该属仅虎颜花1种,现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该种属是中国植物学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最早发现并研究发表的,主要分布于广东西南部,模式标本采于阳春鹅凰嶂,模式标本藏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标本室。由于这种植物的花形态奇特,叶大花小,并且叶面布满虎纹斑点,故名“虎颜花”。据2002年前后的调查显示,虎颜花目前的分布范围极为有限,仅在鹅凰嶂山脚下不足1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有分布,已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虎斑兜兰(Paphiopedilum markianum)是兰科兜兰属一种,产云南西部,因花萼上有紫褐色条纹而得名。

图源:Pinterest-Henry Oakeley

8 虎掌

虎掌(Pinellia pedatisecta)是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鸟足状分裂。虎掌的块茎入药,在中国医药学中有悠久的历史,在宋代苏颂编著的《嘉祐图经本草》中对虎掌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附上了插图。因叶形相似,天南星科很多植物都有虎掌的俗称,特别是仅天南星属就有6种之多,如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就有虎掌、虎掌半夏的别名。

虎掌藤(Ipomoea pes-tigridi)是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叶掌状似虎掌。

二、源自比喻

除了与虎的身体组成有关之外,还有一些植物的名称是源自老虎的凶猛,例如假虎刺属、虎刺属和老虎刺属的名称可能与它们具有尖锐的刺有关。茜草科虎刺属大都是具刺的灌木,其中属型种虎刺又名刺虎,形容其如带刺的老虎,非常不好惹。与虎刺属不同,假虎刺属也是灌木,与虎刺很相似,不过属于夹竹桃科;老虎刺属是豆科高大的攀援灌木或木质藤本,枝具下弯的钩刺。

令人奇怪的是,蔓虎刺属与虎刺属一样都属于茜草科,而且亲缘关系很近,不过前者是茎轴纤细的草本植物,且植物体上也没有刺,其名称是如何而来的,笔者一直没有找到出处。

茜草科虎刺 图源:Flickr-takapata

夹竹桃科假虎刺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老虎刺”枸骨 图源:Wikimedia Commons-Zhangzhugang

另外,五加科楤木属的虎刺楤木(Aralia armata)为多刺灌木,枝干和叶片上都具尖刺,很是不好惹,其名称的来历可能与虎刺属类似。此外,还有一些植物也被俗称为老虎刺,如冬青科冬青属的枸骨和前面提到的光叶金合欢,它们也都是因为身上有刺而得名,只不过构骨的刺是形成于叶边缘的尖硬刺齿,而光叶金合欢的刺是长在枝上的,虽然来源不同,但功能都是类似的,都是抵御动物的啃食。

在名称中有虎的植物中,爬山虎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但我们熟悉的、建筑物墙上常见的爬山虎实际上是葡萄科地锦属多种植物的俗称,常见的多为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除了地锦属植物外,还有多种植物也被俗称为爬山虎,如大戟科大戟属的地锦(Euphorbia humifusa),虎耳草科槭叶草属的槭叶草(Mukdenia rossii)、独根草属的独根草(Oresitrophe rupifraga),天南星科石柑属的石柑子(Pothos chinensis)、崖角藤属的爬树龙(Rhaphidophora decursiva)和大叶南苏(R. peepla),芸香科飞龙掌血属的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夹竹桃科络石属的络石变种石血(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var. heterophyllum),葡萄科俞藤属的俞藤(Yua thomsonii),这些植物大都是善于攀爬的蔓生或藤本植物。但虎耳草科的槭叶草和独根草则是例外,它们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之所以被俗称为爬山虎,可能是因其多生于山谷、悬崖的石隙中的缘故。

虎杖 图源:Wikipedia

三、源自传说

虎杖属是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不多,我国主要有虎杖(Reynoutria japonica)一种。由于虎杖是著名的关节良药,入药时间悠久,因此有关故事和传说特别多。有文章说虎杖的别名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多达170余个。虎杖这种植物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名为蒤;而作为药用,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的《日华子本草》,名为“酸杖”或“班杖”。虎杖一名最早见于魏晋时期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虎杖在我国多见于中南部地区,北方地区多栽培。最引人注意的是茎上散生的紫红色斑点,如豹纹般布满全身。

关于虎杖一名的由来,有一则很有趣的民间故事。据说故事发生在四川名城阆中。“药王”孙思邈曾在阆中云台山长居,一天孙思邈到山林去采药,忽然听见远处传来呻吟之声,他急忙前去查看,发现在长条石上趴卧着一只蔫蔫的老虎,两只眼睛楚楚可怜地望着他,似乎在求助。孙思邈到老虎身边仔细检查后发现老虎的爪子又红又肿,于是急忙从药篓中拿出新采集的药,捣碎后用溪水调制好,一边在其伤口外敷,一边又喂老虎吃下。老虎受伤的爪子痊愈后,便跟随“药王”孙思邈身边,形影不离。后来,“药王”治愈老虎的故事渐渐传开,治愈大虎的药也被称为了“虎杖”。

黑老虎 图源:Wikipedia

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是木兰科南五味子属藤本植物,其由大量小浆果构成的聚合果近球形,红色或暗紫色,直径6—10厘米或更大,是特别受南方苗家人喜爱的一种野果,苗语中称其为“布福娜”,意思是“美容长寿之果”。其名称的由来主要和一个传说有关。据说,唐朝时大将军薛平贵征西,一次遇伏后被追赶至深山,因筋疲力尽而从马上摔下来。就在他倒地的时候,看到前方有团黑影靠近,以为是黑虎来袭,于是就下意识朝黑影射了一箭。后来手下赶来将他救起,发现薛平贵射到的并不是黑虎,而是一种藤蔓植物,它的果实很大,远远看去很像虎头。这种被射到的植物流出黏稠似血液的液体,尝试后发现这种果实不但好吃,而且还能帮助恢复体力。薛平贵命令士兵采集了大量这种果子给将士们服用,之后他们一举打败敌军,冲出重围。从此,这种植物就有了“黑老虎”这个大名,一直流传至今。黑老虎的药用价值很高,甚至民间还称其根茎为“入地麝香”。

“老虎麻”假奓包叶 图源:kew.org

“老虎麻”河朔荛花 图源:kew.org-Liu Bing

四、俗称别名

在众多俗名与虎有关的植物中,有四种植物被称为老虎麻,分别是卫矛科南蛇藤属的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大戟科假奓包叶属的假奓包叶(Discocleidion rufescens)、荨麻科荨麻属的粗根荨麻(Urtica macrorrhiza)和瑞香科荛花属的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它们无一例外都有发达的茎皮纤维,可供造纸及人造棉,这一特征充分体现在俗称的“麻”字中。为什么要加一个“老虎”的前缀?可能是为了表示它们的纤维发达,或者仅仅是一个习惯用法,就如同老鼠和老虎前面都要加一个“老”字一样。

当然,俗称中有虎的植物还有很多,例如: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大灌木毛菍(原变 种)(Melastoma sanguineumvar.sanguineum)在广西有一个凶猛的俗称——“猛虎下山”;白花丹科白花丹属的常绿半灌木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在广西的俗称是“猛老虎”;菊科漏芦属的多年生草本漏芦(Stemmacantha uniflora)在山西被称为“老虎爪”,斑鸠菊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夜香牛(Vernonia cinerea)在广西有“消山虎”的俗称;蝶形花科棘豆属的小灌木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有“老虎爪子”的俗称;旋花科菟丝子属缠绕寄生草本植物金灯藤(Cuscuta japonica)在浙江有些地方被称为“山老虎”;茜草科石丁香属附生多枝小灌木石丁香(Neohymenopogon parasiticus)又被称为“石老虎”,乌口树属的灌木或小乔木白花苦灯笼(Tarenna mollissima)在福建被称为“黑虎”;马桑科马桑属的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在云南曲靖被称为“黑龙须”或“黑虎大王”;天南星科雷公连属的附生藤本植物雷公连(Amydrium sinense)在湖南通道被称为“下山虎”;大戟科算盘子属的厚叶算盘子(Glochidion hirsutum)在广西桂平被称为“出山虎”;毛茛科乌头属的黄山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var.hwangshanicum)在浙江天目山被称为“吓虎打”;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在江苏苏州有“野辣虎”的俗称;虎耳草科落新妇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落新妇(Astilbe chinensis)在浙江西天目的俗称是“阴阳虎”;蔷薇科悬钩子属的直立或匍匐小灌木寒莓(Rubus buergeri)在浙江有些地方被称为“虎脚丑”;而石虎(Evodia rutaecarpa)是芸香科吴茱萸属吴茱萸下的变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五岭以北的东部及中部各省,浙江、江苏、江西一带多有栽种。

这些带虎的俗称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一些可能反映了它们的特征,例如:漏芦被称为“老虎爪”可能是因为它们叶坚硬,边缘具有锋利的锯齿,难以让人接近的缘故;石丁香被称为“石老虎”可能是因为它们经常附生在岩石上的缘故。但大部分的来历似乎不可考,有可能是出自当地的方言的音译,也有可能是当地人对这些植物的一种感性认识。要想弄清楚这些名称的来历,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下大功夫的。

五、其他

虎榛子属(Ostryopsis)为桦木科植物,是我国特有属,分布于北方和西南地区。本属植物种子富含油脂,可供食用或制皂用。它们常在荒坡成丛聚生,枝叶密集,根系盘结,对于水土保持非常有利。虎榛子的名称由来实难确定,无论从哪方面讲这类植物似乎与虎都没有什么关系。联系到虎榛子又名胡榛子,而主要又分布在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故本文猜测其名称可能是由“胡”转移而来。

蝎虎驼蹄瓣(Zygophyllum mucronatum)是蒺藜科驼蹄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种,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宁夏和青海等地。当然,这里的蝎虎与老虎没有关系,实际上就是脊椎动物中的壁虎。

结语

上文列出的仅是部分《中国植物志》中简单检索到的植物种类,在报刊或网络上还有很多名称中有虎的植物,如原产自非洲南部的石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虎耳兰(Haemanthus albiflos),它们为什么被称为虎耳兰,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可能是它们初生的叶片有点像虎耳。作为一种非本土植物,虎耳兰可能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花卉引入我国的,作为室内的观叶观花植物备受人们的喜爱。

如果谁感兴趣,可以花时间和精力详细考证一下各种带虎的植物名称的由来,这不失为一件有意义和有意思的事。

猜你喜欢

虎杖虎皮名称
El regreso triunfal del alforfón
治淋浊试试虎杖
IAA、温水、超声波处理对虎杖种子发芽率影响的研究
虎皮兰
我喜欢虎皮兰
虎杖验方精选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