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3周岁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的研究

2022-04-12李朝辉樊美美

河北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口病知晓率导向

李朝辉 樊美美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小儿中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性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1]。手足口病患儿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出现嗜睡、呼吸困难、心率异常、呕吐等[2]。其中部分患儿还伴随有脑膜炎、肺水肿等并发症。我国的手足口病发生率极高,这种病发病急且后遗症严重,给患儿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3]。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伴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促进患儿的康复,但是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普遍较差,这是因为患儿发病后病情转为重症的风险较高容易引起较为严重后遗症,治疗的预后效果较差[4,5]。仅通过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无法保障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根据患儿个体情况对其病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展开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3周岁手足口病患儿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旨在为临床提供手足口病患儿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3周岁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照入院顺序标号然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6例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1~3岁,平均年龄(2.25±0.46)岁;病程1~7 d,平均病程(3.79±1.56)d。试验组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试验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1~3岁,平均年龄(2.14±0.37)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3.62±1.87)d。2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研究经我院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有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符合;所有患儿及家属同意此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卫生部颁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对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6];患儿出现发热、皮疹、呕吐、四肢抽动、口痛等症状;均有家属照护且家属可正常配合调查。

1.2.2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重大脏器衰竭的患儿;意识不清;患有精神病;患水痘、风疹、麻疹的患儿;存在脑损伤的患儿;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儿。

1.3 方法 2组患儿在入院以后都实施抗病毒治疗,对伴随有呼吸困难的患儿给予吸氧治疗,存在脱水的患儿给予补液治疗,感染十分严重的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结合人体免疫球蛋白治疗。

1.3.1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在住院期间内由护理人员对患儿的住院环境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并将患儿进行及时的隔离,加强对患儿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处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症状,合理搭配患儿的饮食,保证患儿营养摄入。

1.3.2 试验组患儿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的内容有:①组建相应的护理团队。护理团队主要由护理研究生、护士长、护理组长、儿科医生组成。②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筛查。护理人员密切关注记录患儿的临床表现,筛查出患儿。主要的筛查的依据有:患儿在使用常规的退热药物后没有明显的疗效,伴随持续发热的症状;患儿出现精神不振、恶心呕吐、肢体抖动、头痛不止;患儿的末梢循环受阻合并出现高血压、高血糖、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较高等症状。③安全性需求护理。A针对高热不退的手足口病患儿每小时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根据患儿的体温变化描绘出相关的动态体温曲线。对患儿的家属进行指导,使家属能够正确的辨别患儿出现异常高温时的临床表现。保证患儿的休息时间充足,严格限制患儿的活动量。当患儿的体温高于38.5℃时风险预警系统报警,护理人员收到报警信息后及时的对患儿进行退热处理。B密切监测患儿的循环系统,对患儿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体征进行实时的监测。C积极预防患儿的并发症,若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呕吐的频率较高,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避免出现呕吐物堵塞呼吸道的情况出现;对情绪波动大烦躁的患儿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患儿出现舌咬伤的情况;及时为痰较多的患儿实施吸痰处理;密切关注长时间使用甘露醇相关脱水剂患儿是否出现乏力、尿量异常、精神不振等脱水的症状;患儿在进行药物输注时需要密切关注是否有药液渗漏的情况出现。针对脑水肿的患儿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瞳孔和精神状态的变化;适当的减轻外界干扰对患儿的刺激;可采用留置针减轻患儿重复穿刺的痛苦。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遵医嘱给予甘露醇、吸氧、糖皮质素、速尿等药物。④心理需求护理。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性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及游戏引导干预,分散其注意力、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使患儿积极有效的配合治疗。⑤家长健康知识教育需求护理。当手足口病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对患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对患儿家属的相关疑问进行详细的解答,使家属对手足口病有正确的认识,提高患儿家属的治疗配合度。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抵触情绪,并且能够高度的配合治疗;部分依从,患儿存在轻微的抵触情绪或哭闹现象但是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安慰下能够完成治疗;不依从,患儿哭闹不止,并伴随由肢体抗拒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耐心劝导下仍然没有办法完成治疗。总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2)采用我院自制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进行调查统计,比较2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总分为100分,其中不满意<75分,75≤基本满意<90分,满意≥90分。总满意度=基本满意+满意。(3)健康知识知晓率采用我院自制问卷答题的方式进行评价比较,问卷总共包括4个部分,日常护理、疾病知识、治疗预防、用药知识,每个部分25分,总分为100分,>75分为知晓率合格。此次调查问卷发放份数为72份,回收份数72份,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试验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88.89%)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儿康复质量指标比较 试验组患儿的康复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n=36,例(%)

2.3 2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儿的家长护理满意度(97.22%)、健康知识知晓率(94.44%)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家长护理满意度(55.56%)、健康知识知晓率(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康复质量指标比较

表3 2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n=36,例(%)

3 讨论

手足口病患儿需要在治疗阶段给予高质量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患儿的病情的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手足口病患儿的年纪较小、病情较为严重,导致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7,8]。手足口病的病情发展较快,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9]。目前,手足口病相应的护理模式也在不断的改进,常规性的护理模式对患儿病情的治疗帮助不大[10]。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案,这种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或家属的实际需求为主,对患者实施高质量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患儿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的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康复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中,心理需求护理的有效应用能够疏导患儿的恐惧、害怕、抵触等不良情绪。通过住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的监测,能够及时有效的干预患儿出现的心率过慢、脑水肿、血压过高的情况,保证患儿的生命健康,提高患儿治疗的安全性[11-13]。

本次研究结果还表明采用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的满意率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加强了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度,使患儿家属清晰了解患儿照顾需求,加深对病情的了解,改变家属焦虑、急躁的不良情绪,以便于家属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患儿的护理中去。再通过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为家属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提供了有效的依据[13,14]。家属与专业护理人员的有效配合,有效提高了家属与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能力[15],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未采取大样本数据进行研究。有待后续长期跟踪随访及增加样本量证实本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手足口病患儿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值得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口病知晓率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手足口病那些事
“偏向”不是好导向
警惕手足口病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