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康复对手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4-12王欣王菲刘友丽

河北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手部外伤系统性

王欣 王菲 刘友丽

手外伤是常见创伤性肢体损伤的一种,在急诊科中占15%~28.6%,多因交通事故、机械作业等意外事故引起,可致使患者手部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引发手部残缺、畸形等[1]。现阶段,临床上多通过清创缝合、手术、敷药等方式对手外伤患者展开治疗,治疗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手功能康复效果,需展开专业、全面的康复护理,而常规的临床护理多具有片面性,且较为零散,整体康复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系统性康复护理强调在全面考虑患者心理、生理康复需求的基础上,展开全面化、系统化的康复训练干预,可促进康复效果有效提升[3]。我院近年来对手外伤患者展开系统性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手外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2.37±4.58)岁;受伤部位:右手23例,左手19例,双手7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机械作业伤17例,打斗伤8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3.12±4.63)岁;受伤部位:右手23例,左手18例,双手8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机械作业伤18例,打斗伤7例,其他3例。纳入标准:(1)明确存在手外伤,且手部功能存在障碍;(2)年龄>18岁,<65岁;(3)无心脑血管病;(4)既往体健,认知、精神正常;(5)知晓研究,并配合知情同意书签字。排除标准:(1)合并复合型损伤、颅脑损伤、其他器官损伤;(2)合并慢性疾病、恶性肿瘤;(3)妊娠期女性;(4)文盲;(5)沟通障碍、精神障碍;(6)病历资料不全。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依据患者伤情,治疗后予以相应制动,合理选择功能位,加强对患肢的血液循环状况监测。对于外固定治疗者,于3~4周后酌情去除外固定,指导其展开上举上肢、腕关节伸展、指关节背屈伸等锻炼,并以木钉、滚筒等工具协助患者展开手部各关节活动训练,对各关节实施拉伸反射、牵引刺激,以促进肌张力恢复。

1.2.2 观察组:展开系统化康复护理。(1)系统化心理康复护理。①认知行为干预。倾听为主的一对一访谈活动,协助其克服自责、自卑等不良情绪。了解患者认知情况,及时肯定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取得的进步。②情绪放松指导。指导患者通过音乐法、呼吸法放松身心。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深呼吸放松、收紧全身肌肉。(2)系统性手功能康复训练。①早期:治疗后第1天,伤口停止渗血后,予以固定肢体保护,未固定肢体实施肘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活动,10 min/次,2~4次/d。治疗后5~7 d,予以修复部位轻柔按摩,按压、挤捏患肢,并对未固定手指进行关节屈伸活动,2~3 min/次,4次/d。②中期:治疗后10 d,开始指导患者展开肘肩关节、未固定手指的被动、主动活动,进行分指、并指训练,20~30 min/次,2次/d;治疗后3~4周外固定去除后,指导患者展开屈伸训练:予以近侧指尖关节、掌指关节固定,指导患者对远侧指尖关节进行屈曲,每次仅对单一手指近侧的指尖关节进行屈曲,其余手指则维持伸直状态,20~30 min/次,2次/d。③远期:治疗7周后,指导其展开抗阻力训练,负重训练手掌、手指,30 min/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1)心理康复情况。①入院日、护理后6个月时复查,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PTGI)。总分0~105分,得分越高,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4]。②入院日、护理后6个月,予以2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量表共10个条目,各条目均正向计分1~4分,共计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好[5]。(2)手功能康复情况。入院日、护理后6个月时复查,分别对2组手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价,手运动功能通过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价,计算优良率:TAM<健侧50.0%计1分,评定为差;TAM>健侧50.0%计2分,评定为可;TAM>健侧75.0%计3分,评定为良;TAM活动范围处于正常状态计4分,评定为优[6]。手感觉功能参照英国医学会提出的标准评价:神经辖区完全无感觉评定为S1级;神经深痛觉有所恢复评定为S2级;触觉、浅感觉少许恢复评定为S3级;触觉、浅感觉全部恢复评定为S4级;除S4级外,以上两点辩觉仍存在评定为S5级[7]。(3)生活质量。入院日、护理后6个月时复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量表共4个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各维度均为5个因子,予以1~5分正向计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8]。

2 结果

2.1 2组心理康复情况比较 入院日,2组C-PTGI及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6个月时,2组C-PTGI、GSES评分均较入院日提升,且观察组较高(P<0.05)。见表1。

表1 2组C-PTGI及GSES评分比较 n=49,分,

2.2 2组手功能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TAM优良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且观察组手感觉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3。

表2 2组手运动功能比较 n=49,例(%)

2.3 2组生活质量比较 入院日,2组GQOLI-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6个月时复查,2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较入院日提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4。

3 讨论

手外伤,严重者会有手部分功能缺失存在,可导致患者出现手部功能障碍。因此,在手外伤治疗中,手功能最大程度恢复是最终目标,而手功能恢复情况主要由康复护理效果决定,通过予以专业化、全面化的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理、生理创伤,促进其手部功能恢复,进而达到提升生活质量的效果[9]。

表3 2组手感觉功能比较 n=49,例(%)

表4 2组生活质量比较 n=49,分,

系统性康复护理强调护理内容、程序的统一性,依据患者伤情,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内容、方式,可进一步提升康复护理效果[10]。本研究提示系统性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手外伤患者心理康复。手外伤发生后,患者手部功能受损,甚至会遗留瘢痕、残疾,这可能导致患者情绪、认知出现严重应激反应,对后续治疗、功能锻炼等产生悲观、消极情绪,[11]。系统性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心理干预,从认知行为、放松训练方面入手,予以患者正面引导与安慰,可促进其创伤后成长,并提升自我效能,主动配合临床干预,进而达到促进手功能有效康复的效果。本研究提示系统性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手外伤患者手部运动、感觉功能恢复。系统性康复护理将训练过程分为早期、中期、远期环节,早期训练通过指导患者被动、主动活动,可促进肿胀消退、损伤组织微循环重建,使组织再修复顺利完成,并预防关节萎缩、肌腱粘连等发生;中期训练主要强调肌腱、掌指关节训练,可对肌腱与关节僵硬状态进行改善,避免关节内粘连、组织收缩导致的二次功能损伤,进而促进手运动、感觉功能恢复;远期训练注重抗阻力训练,可促进患者手部损伤组织、肌肉恢复,进而达到手部功能顺利恢复的效果。

研究显示,手外伤发生后,患者手部功能受损,并伴有肌肉萎缩、手指关节活动受限、瘢痕增生等,严重者甚至存在手功能缺失,可导致其产生自卑、自责等情绪,延缓手功能康复,降低生活质量[12,13]。本研究中提示系统性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手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系统性康复护理强调心理、手功能方面的全局护理,通过予以患者认知干预、放松训练护理,可使患者顺利完成创伤后成长,积极发挥自我效能,可使创伤后不良情绪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减轻;手功能康复训练通过展开多个方面的护理,可使患者手部的运动、感觉功能得到有效锻炼,促进手功能康复,减轻手功能障碍、缺失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而达到提升其生活质量的效果。

综上所述,系统性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手外伤患者创伤后成长、改善其自我效能、提升手功能康复效果,从而达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

猜你喜欢

手部外伤系统性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