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实践研究

2022-04-12尹晓代刘志龙

成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实践思考

尹晓代 刘志龙

摘 要:本文主要以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实践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基本特点与运用社会性科学议题的价值,其次介绍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活动的基本步骤,最后从科学选择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系统整理资料,开展组织辩证、设计提示问题,科学点拨和指导学生、研究学习进展,调整课堂气氛、合理实施校本课程,调整教学环节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高中必修模块中引进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对策,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高中时期 化学必修模块 社会性科学议题 实践思考

社会性科学议题,主要是通过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引进和道德思想以及生态环境存在关系的社会性问题,本质上是以科学议题情境为主形成的。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相关文件,社会性议题表明其存在的重要价值,特别凸显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方面,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研究和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决策能力,让学生深入探索科学本质。科学素养,即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化学教师应关联科学素养的内涵开展教学活动。

1 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基本特点

纵观社会性科学议题组成结构,分析科学议题,体现出社会性、科学性以及争议性。首先是社会性,科学议题并不是来源于专业领域,而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体现出科学议题和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社会表现出不断发展的过程,不相同社会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不同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表明社会性科学议题存在社会性,也就是在时代的变化下出现主题的变动。其次是科学性,以科学技术的存在所致社会问题,这是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表现形式,那么表明社会性科学议题存在科学性。我国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广泛,所以和科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所增加,也就是当代科学的发展,推动社会性科学议题的产生[1]。社会性科学议题,对科学教育起到显著的服务作用,代表着社会性科学议题与科学存在一定关系,因此社会性科学议题对促进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很大作用。所以教师应该以科学的角度分析科学议题,能够妥善处理社会发展变局。最后是争议性,争议主要是不相同个体对相同没有解决的问题持有差异化立场,由于社会性科学议题要经过争议过程,人们会保持自身独特的观点,应该在科学教育中重点研究。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本质特点便是争议性,以科学议题为中心进行的科学教育,能够弥补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可是人文内容不能介入教师讲解充分学习,学生还要进行自我知识构建,由此把社会性科学议题的争议性视作基础条件,全面完善社会人文内容体系,树立高中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便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2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中运用社会性科学议题的价值

2.1 社会性科学议题可以增强学生决策水平

一般而言,社会性科学议题是体现繁琐性、争议性和开放性的,不相同的人有着不相同的知识文化背景,因此在处理相同的科学议题时会坚持不同的立场,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2]。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实践,要求学生全方位思考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教师要鼓励学生站在客观角度判断议题的利弊,发展学生辩证思维和决策思维,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样学生在处理争议性的事件时,可直接调动自身拥有的决策能力,合理的判断争议性事件。

2.2 社会性科学议题可以帮助学生挖掘科学本质

结合莱德曼教授的思想观点,科学本质涉及的科学知识体现出暂定性特征,可是在有限时间内保持着稳定地位。科学知识存有创造力表现,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和社会以及文化是存在密切关联的。在必修模块中,引进社会性科学议题,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沟通和交流,从多个维度上对待问题,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更为深入的探索科学本质。

2.3 社会性科学议题有助于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科学素养涉及科学知识内容、科学分析过程与方法内容、科学技术对于个体和社会结构产生的影响内容,在必修模块中,引进社会性科学议题,帮助学生全方位掌握科学探究的本质[3],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由此高中学生可以意识到自身承担的责任巨大,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发展。再者新课改条件下,核心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还包括个体调动和利用种种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在特定情境中复杂需要的能力,因此配合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应用,让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3 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活动的基本步骤

3.1 初步了解议题内容

议题内容的了解是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活动的基本任务,也是学生深层次掌握议题主旨的基本条件。学生了解议题内容可让学生初步形成感知,在此期间往往会掺杂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生成的看法是体现出多元性的,给予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气氛。学生彼此之间互相交流,意识到收集议题证据的重要性,无形中提供学生获取信息的动力,有效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活动。

3.2 研究议题含义

初步了解议题内容是通过争议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对议题的了解,不能建立深层次的认知,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全面给学生明确议题的研究方向。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带领学生由浅入深的领悟议题主旨,判断议题现象的本质。

3.3 讨论议题内容

在讨论环节中,教师要把小组当作基本组成单位,依据固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借鉴社会决策模式的思路,把议题讨论活动和小组成员的交流活动结合起来。学生提出能够想到的处理问题方法,把自己的思想和建议展现在他人面前[4]。后续小组之类的学生互相研究,明确判断解决问题的標准,以此研究自己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制定小组成员的最终答案。因为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存在不同的,那么小组制定的标准也是呈现差异的,最终明确的方案也是不同的,教师要时刻启发和点拨学生,保障学生可以在议题讨论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4 议题决策

对社会性科学议题活动进行设计,议题决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把班级当作社会群体的一个缩影体现,任何小组都是社会上的组成群体。民主决策需求建立在全员参与基础之上,因此处理议题要保证小组成员达成共识。议题决策环节的重点目的也是在小组讨论之后达成共识,最终明确决策计划,发言内容是小组成员提出的处理问题方案标准,在成员发表建议之后,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涉及的内容进行提问。一轮互动结束后,各个小组互相整合方案,开展下一轮的沟通活动,直到班级中每个成员的共识相同。教师针对性明确小组沟通的规则,维持小组成员交流的秩序,若学生之间的交流存在偏差,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其他角度研究议题,端正议题讨论的题态度[5],确保议题决策足够全面和平衡。

3.5 评价议题过程

社会性科学议题活动的开展,評价议题过程是最终环节,师生应该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丰富学生对议题的认知。采取不相同的评价模式,按照自我评价和小组之间互相评价的形式进行,前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对自我不断提升和完善;后者在小组成员的互相评价上,指出他人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取人之长和补己之短。在此期间,教师要对学生的评价过程进行最终归纳,尤其是学生表现情况和学生学习态度,帮助学生进一步挖掘议题的主题,升华学生情感。

4 高中必修模块中引进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对策

研究甘肃地区的高中教学情况,要想真正的进行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还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知识、技能、品格做好准备。

4.1 科学选择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必修模块中引进社会性科学议题活动,教师要把议题当作导入背景,给学生渗透知识点,保证挑选议题的科学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加深学生对议题的理解和感知,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6]。让所选的议题呈现争议特征,包含正方面的影响和反方面的影响,全面给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分析空间。关注学生对课堂参与程度的提高,挑选的议题应该和学生生活相贴近,让学生对议题进行多个维度的探索。比如给学生渗透“硫酸厂的建设素材”,组织学生加入建设硫酸厂的科学性议题活动,烘托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带来良好学习体验。

4.2 系统整理资料,开展组织辩证

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活动不存在固定的答案,学生应提供完整的资料论据对自我观点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可以说资料在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实践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性科学议题和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经济领域以及科技领域存在密切关系,因为学生个体条件的制约,学生获得信息渠道比较单一化,那么很容易出现学生寻找信息不够全面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全方位整理议题资料,给学生介绍出来,换言之在不相同的教学环节中安排学生学习资料素材,保障学生有充分的论证检验自己观点。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议题资料之前可以简便介绍,学生整体上掌握议题结构即可,给学生提供事实依据,课下带领学生总结与归纳知识体系,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运用资料,培养学生对社会性科学议题活动的参与热情。

4.3 设计提示问题,科学点拨和指导学生

因为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理念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学生在之前没有充分的了解社会性科学议题的类型,那么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清晰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社会性科学议题包含探寻利与弊环节、了解议题环节、辩论环节和权衡利弊决策环节,教师以此为基础事先规划教学流程,给学生安排对应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关键环节设置提示问题,规范化的引导和点拨学生,让学生深入研究。比如带领学生参与“空气污染时进行车辆限号行驶的议题是否合理”活动,学生分析利与弊的过程中,不知道怎样研究,这样教师可适当提出问题:什么物质会污染空气质量?空气污染通过限制车辆行驶的管理方式有什么作用?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以问题的形式提示学生,给高中学生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分析提供辩证方向,学生遇到瓶颈时被全方位指导,保障学生学习效率能够提升。

4.4 研究学习进展,调整课堂气氛

在化学必修模块中引进社会性科学议题,应该组织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体现出课程教学的开放性,活跃教学气氛。高中学生在充满好奇心的黄金阶段,可能会呈现出小组讨论不深入或者课堂气氛比较松散的问题,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学习进展,有的放矢地调整课堂气氛,督促学生深层次研究学习的内容,全面应用和实践。对于“全球变暖”的议题研究,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全球变暖是一种气候常态,全球变暖会造成环境危机,同学们你们如何判断这两种观点的正确性?全球变暖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你们是怎样理解的?你们能够找到哪些论据吗?怎样控制温室效应的产生?你们还能够创新哪些建议呢?这样调动学生学习情感,烘托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参与议题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5 合理实施校本课程,调整教学环节

因为社会性科学议题和多个学科知识存在关系,也就是化学学科呈现出整合性的特点,那么跨学科的成分比较多,教师要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全方位思考。结合宏观视角,关联人类健康问题和资源运用问题,给学生开设具备价值的跨学科课程,多个教师一同参与和实践,优化学科内容和学科方法,构建特色性的校本课程体系。因为校本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繁琐性,在实施中要贯彻循序渐进的理念,给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活动的发展提供有机条件。与此同时,教师能够给学生渗透活动竞赛过程,把活动竞赛视作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表现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区域活动竞赛,以某一个议题为基础提出正方观点和反方观点,学生收集资料、调查资料、合作分析与集体研究,彼此之间发挥学习职能,延伸高中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5 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学科的教学实践,社会性科学议题是一项重要活动,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还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教师要全面意识到社会性科学议题活动的开展重要性,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引导,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课题名称:“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473”。

参考文献:

[1] 范晓媛,王磊,徐敏.基于科学论证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探索——以鲁科版必修教材微项目“论证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13):14-18.

[2] 侯兰兰,刘飞,徐燕英.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与高中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2021(25):2.

[3] 罗铖吉,赵凌云,胡久华,等.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元素化合物教学——以“论证重雾霾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17):5.

[4] 金越.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对高中生论证能力的提升研究.  2019.

[5] 许翔杰,陈李娜.高中生的社会性科学议题解决能力及其与科学本质观的关系[J].2021(2016-4):29-38.

[6] 苏金豆(King-Dow Su).概念图主题之汇流研究强化学生通识课程的社会性科学议题问题解决能力[J].Nephron Clinical Practice,2019:125-139.

猜你喜欢

实践思考
分析小学语文的教学创新
“任务式”学习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油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助模式研究
国有企业落实中纪委“三转”要求的实践与思考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