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研究

2022-04-11宋增霞

中国新通信 2022年3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其在教育领域当中取得广泛应用。无论是在课堂教学方面,还是在课后指导方面,或是对于学生兴趣培养与课堂内容的丰富都提供了重要支持,教师合理利用互联网能够创新教学模式。下文简要论述“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互联网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优势,并且提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互联网+”的创新应用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初中化学    教学策略    创新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领域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自“互联网+”被提出以来,其与教育领域的融合受到高度关注。在教学中,应用互联网的优势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感受,营造活力十足的课堂学习环境。从化学教学角度出发,教师需要充分理解“互联网+”应用优势,明确当前化学课堂互联网应用存在的问题,并且探寻合理利用“互联网+”的教育路径,开创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化学课堂授课质量,为学生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互联网+”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部分教师对于“互联网+”对于化学课堂的促进作用理解不够清晰,因此,课堂教学永远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发挥互联网优势,为学生打造生动的课堂环境。在网络资源的利用方面,由于教师信息技术掌握相对缺乏,因此资源获取方式单一,不利于互联网优质资源的开发。此外,在教学设计过程当中,部分教师没有结合教学目标,将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和化学课堂深度融合,不利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1]。

二、“互联网+”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让信息共享成为可能

在化学课堂上,将“互联网+”应用其中,教师可借助教学平台,挖掘化学大数据,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让师生之间获取学习资源更加便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从互联网上下载优质的教学资源、课件资源、视频资源等,解决传统教学环境之下信息共享困难这类问题。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学习需求,从网络上搜索学习资源,或者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学习信息更加便利。

(二)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传统课堂学习环境下,教师单纯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将化学知识点逐一罗列,课堂氛围枯燥。部分化学实验可能存在危险性,但是却十分重要,在课堂上不便展示,教师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可以配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化学信息以图片、动画或者视频多种形式呈现,增添化学课堂趣味性,让学习内容对于学生产生吸引力,调动其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2]。

(三)让师生之间沟通便利

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教师可以组建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和学生随时沟通,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前将学习视频发送给学生,学生观看以后可以根据学习难点利用沟通平台提出疑惑,教师能够快速回应,让师生之间交流不受时间和地点方面的限制,教学指导更加精准。部分实验内容也可以录制成微课视频,既能节约教学成本,又能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学习感受。教师可以通过添加文字的方式,将实验重点标记在视频画面上,这让学生观看时学习重点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实验原理,以互联网平台作为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让化学课堂互动性十足[2]。

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互联网+”环境之下,教师能够利用“作业盒子”这类APP为学生布置化学作业,学生运用账号或者手机号就能登录,完成作业以后提交,学生作业提交情况、完成情况都能够通过APP呈现出来,学生可以自主纠正自身学习存在的错误,便于教师掌握学情,针对学生共性问题,可以在班级内进行统一讲解。教师利用平台大数据,能够准确掌握每个学生学习动态,和学生展开一对一交流。教师还可设计探究性作业,联系重点化学知识,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于化学文献进行检索,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利用网络给予学生充分指导,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让师生沟通更加便利。

(四)便于学生个性化学习

“互联网+”环境下,数据共享平台的应用,能够将化学学科重点知识汇集在教学平台上,使优质的资源得以便利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此同时,数据平台能够随时更新,学生获取学习资料更加便利,既可以在课前从平台上下载学习资料,又可以在课后从平台上寻找复习内容或者巩固习题,便于学生个性化学习。

(五)将传统教学模式优化

“互联网+”可以与信息技术融合,辅助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转变传统灌输式教育,打造信息化课堂教学氛围,以生动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用动态的方式呈现化学实验,营造全新的教育形态,充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知识的呈现方式,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行教学,用先进的技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部分化学知识较为抽象,像分子、原子、电子和质子等物质组成,虽然其真实存在,但是学生难以产生真實的感知,因此对于粒子产生的微观运动,学生也较难理解。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应用商店当中下载模拟APP,对于微观粒子的动态进行动态画模拟,学生通过自主操作,能够感知粒子很小,且其中存在间隙,能够不断运动,既能寓教于乐,又能让学生掌握知识难点[3]。

三、“互联网+”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策略应用

(一)运用“互联网+”课堂激趣

在“互联网+”支持下,教师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对于教学流程进行优化,有侧重性地对学生展开指导,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利用互联网,教师能够创设信息化的学习情境。依托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教师能够设计趣味十足的课件信息,将生动的图片、文字进行串联,简洁的呈现化学知识;还可选择短视频的方式,利用虚拟特效,展示知识难点,在视频当中还可添加声音、文字等元素,或者添加特写,让化学知识展示更加生动。无论是哔哩哔哩动画,还是微博软件都可以作为教师传递学习内容的重要载体。除此之外,远程课堂的应用还能为学生聆听更多名师讲解开通渠道。

比如:学习“空气”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空气能源网”网站,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和“空气”有关知识进行学习,对于该气体相关性质和组成有一定了解,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向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学生的学习印象更为深刻。

因为互联网信息量庞大,网络素材更容易获得学生关注,启发学生思维,使其能够注意到学习重点。部分抽象的化学知识,通过动态化的网络素材,往往能够以浅显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教师可以选择趣味化的学习资源,作为课前导入素材,创设趣味化的学习情境,为课堂激趣的运用奠定基础。正所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巧妙运用“互联网+”素材导入新课能够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比如:“金刚石、石墨、C60”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可以利用校内网,登录网络平台“网易公开课”,要求学生观看不同科学家对于碳单质与其研究进展信息,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导入素材,学生在观看网络视频的时候注意力较为集中,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也油然而生。

除此之外,部分在课堂上不易展示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让学生学习。比如:“燃烧灭火”内容的讲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登录“优酷网”,搜索“灭火器使用原理和方法”,观看消防员灭火视频,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学生参与体验十足,而且其对于灭火原理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也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燃烧、灭火等原理,高效学习化学知识。通过上述方式,巧妙利用“互联网+”让化学课堂环境更加契合学生的兴趣需求,体现生本理念[4]。

(二)运用“互联网+”师生交流

化学课堂授课阶段,师生之间的交流极为重要。只有教师对学生进行精准指导,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拓展学习。为了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制作VCR,还可开通在线“微课堂”,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提供平台,让学生能够学习重点知识,巩固学习基础。“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微课堂”的途径对于课堂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内化所学知识,达到教学要求。

比如:“金属的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知识点相对复杂,教师可以通过VCR、“微课堂”多种方式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学生可以结合自身课堂学习情况,在课下灵活运用上述学习模式对于知识点进行巩固复习。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无论是心理方面,还是情感方面都极为敏感,部分学生可能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时不敢向老师请教,“微课堂”的运用能够为师生交流提供全新的空间,线上交流的方式学生更愿意和老师交流,学生可以给老师留言,将自身面临的疑惑说出来,还可以通过线上提问的方式询问老师,师生互动更加高效。由此可见,合理利用互联网,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还便于师生之间深度交流。

除此之外,初三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化学学科的学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十分重要。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利用平板电脑或手机等移动设备可以作为日常交流工具,依托手机软件为师生互动搭建平台。比如:讲授“元素”知识以前,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方式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查找书籍或者网络搜索和元素相关的材料,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将学习材料发送给学生,为其预习提供支持。课堂教学环节,还可依托网络平台获取教材之外的化学知识。课后,利用班级微信群布置作业,还可通过QQ群,利用其投票功能,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掌握,让课前、课中、课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便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5]。

(三)运用“互联网+”模拟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学科之一,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兼顾学生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部分化学实验存在危险性,而且化学领域有毒害的试剂类型相对较多,因此,课堂实验教学可能存在危险性。所以,部分教材中的重要实验,学生难以在课堂上亲手操作。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借助信息化平台,对于实验过程进行模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深度学习实验知识。

比如:“二氧化碳制取”这一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可将“烧杯”APP推荐给学生,该软件内存在化学药剂超过150余种,包含的化学反应有300多个,学生可以利用其中的虚拟场景完成二氧化碳制取,因为UI界面较为灵活生动,让学生产生亲手操作的感觉,在信息化的场景当中模拟化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掌握操作流程。但是,学生操作阶段,还需要教师随时观察学生动态,针对学生疑惑及时引导,发挥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考虑到教材当中演示实验相对较多,部分实验现象学生难以清晰观察。对此,教师还可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借助在线仿真实验室,对于实验过程进行模拟,也可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浓硫酸稀释”实验内容的讲解,教材上反复强调“切忌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否则会容易伤人”,对此,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如果真的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当中,那么是否真的会出现酸液飞溅的现象?”由于该实验危险性较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也难以向学生演示。此时,就可以利用仿真实验室,在线显示“将水直接向浓硫酸当中倒入”操作,通过动画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对于“酸液飞溅”现象有更为形象的认识,还可以添加配音,营造实验效果,呈现卡通人物面部被硫酸烧伤的图片,让学生产生危险意识,明确化学实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并且在自身参与实验操作的过程当中注意规范操作。

(四)运用“互联网+”整理知识

化学课堂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够优化课堂环境,而且还能丰富课堂内容,网络资源具有丰富性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其中的内容引入课堂。除了丰富课堂学习内容以外,利用互联网还能整理化学知识,辅助学生总结知识点,适合在复习课上应用网络平台整合化学知识,能够减轻教师的授课负担,还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6]。

化学课堂时长有限,教师授课任务繁重,要在短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能够乐于接受化学知识,在脑海当中深度记忆,按照特定的顺序将知识脉络理清并不容易[7]。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联系教材内容,将重点知识整合出来,借助信息化平台,完成知识脉络的梳理。比如:“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知识学习以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中绘制思维导图,师生之间共同参与思维导图的整理,在具体的金属名称旁边添加图片,使用特殊的颜色标记重点知识,利用特殊声音作为提示信息,这样的信息整合形式符合学生思维发展需求,而且多媒体操作容易,功能多样,能够快速串联和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高效记忆,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为其化学素养提升奠定基础[8]。

四、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背景之下,化学教师需深入认识课堂教学和互联网的融合优势,明确互联网在学生兴趣、能力、知识等方面培养的价值,根据化学课堂教学需求,对于互联网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妥善运用,解决化学课堂面临的教学难点,为学生开通高效的化学学习之路,利用互联网活跃课堂,辅助学生学习化学实验,为其提供线上指导,优化课堂教学流程,体现“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应用价值,提高化学课堂授课效率。

参  考  文  獻

[1]徐立东.“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7):188-190.

[2]赵彩萍.“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策略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1(18):175-176.

[3]周化雷.“互联网+”时代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1):96-97.

[4]周红江.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高效初中化学课堂[J].中国新通信,2021,23(01):196-197.

[5]孙伟.“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1):40-41.

[6]吉春橙.“互联网+”时代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情景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2020(46):31-32.

[7]黄宁,孙鑫.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1):43.

[8]魏万姣.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2020,(37):14.

作者单位:宋增霞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育秀中学

宋增霞(1988.10-),女,山东临沂,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互联网+互联网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