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实践力视域下的研学活动方案设计

2022-04-11罗宏碧汪红群尹厚霖汪星明

地理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南山研学评价

罗宏碧 汪红群 尹厚霖 汪星明

摘 要:受限于高中教学课时、安全风险及新冠疫情等因素,户外远距离开展研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较为困难。本文以重庆南山风景区为研学活动基地,依托基地的研学资源,从研学设计思路、研学主题及目标设计入手,围绕“初识南山、探秘南山、造化南山”三大主题进行研学内容、研学任务、活动实施及评价的系统设计。该设计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调查与考察能力,增强学生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地理研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2)04-0067-05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1]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目前,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教学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而地理研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倡导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考察、调查,从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提升各种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一、研学活动思路与研学目标设计

1.设计思路

研学活动方案设计分为前期准备、研学实施、评价总结三个部分。前期准备包括确定研学基地、研学对象,根据研学基地和对象确定研学主题,依据地理核心素养结合研学主题确定研学总体目标,对接教材内容和研学素材设计研学内容及任务,制作研学手册。研学实施包括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预定的研学路线进行研学活动,根据研学任务对研学点进行观察、调查、拍摄、记录、绘制等,并完成研学手册相应内容以及后期数据处理分析、研学报告撰写和成果汇报等内容。评价总结是研学活动的升华,主要包括制定标准、科学评价,研学成果展示与运用,活动总结反思,根据反思进一步完善研学活动方案。图1为地理研学活动方案设计流程。

2.研学主体与研学基地

(1)研学主体

本研学活动面向高中二年级学生。高二学生通过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知识的学习,对与地貌、土壤等有关的自然地理现象、过程和原理已有初步的理解,对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也有初步的认识,但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真实情景下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

(2)研学基地

本次研学以重庆南山风景区为基地。笔者所在学习地处重庆南山风景区内,就近开展地理研学活动的资源条件优越。景区内山、水、林、泉、洞、峡、花等自然景观俱全;佛、道、基督、天主、伊斯兰教建筑以及完整的“陪都”遗址群等人文景观汇聚。庙、观、亭、楼缥缈于层峦翠柏之巅,历代朝山信徒留下斑斑足迹,弄笔骚客遗下累累华章。

3.研学主题与研学目标

(1)研学主题

根据学情、研学基地特色以及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需要,确定研学主题为“发现身边地理之美,培养地理实践力素养”。

(2)研学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南山风景区真实环境下,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南山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和南山植被等,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能够运用地理工具调查、收集和呈现如旅游资源分布等人文地理数据、图表和地图,掌握分析人文地理现象的思路与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人文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能积极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有理有据提出可行性对策,并具备一定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1]

二、研学内容及任务设计

1.研学内容选择

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高中地理教材中适合开展研学活动的教学内容为基础,选取课本的案例和活动做延伸,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的活动“观察家乡的地貌”、第五章第一节的活动“通过调查,了解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等,与学校周边典型的乡土地理资源相结合,将南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评价作为本次研学的主要内容,同时兼顾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融入喀斯特地貌观察和植物调查等内容,发现身边的地理之美。

2.研学任务设计

具体的研学任务力求贴近学生实际,问题设计有层次性,分必做任务和选做任务,以提高研学活动的选择性、可操作性。根据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对南山风景区的前期踩点考察,师生共同讨论,将本次研学任务分为三大版块:初识南山(南山旅游资源调查);探秘南山(实地考察南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新的旅游资源开发、南山的文化、喀斯特地貌、南山花卉等);造化南山(我为南山代言、成果展示)。研学内容及任务设计如表1所示。

三、研学活动实施

1.准备环节

知识回顾: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喀斯特地貌”及“地貌的观察”、第五章第一节“植被”。

知识储备:高中地理教材选修5“旅游资源的分类及价值”“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設计旅游活动”等知识,利用选修课时间给学生讲解。

工具准备:手机或摄像机,手机事先下载兰图绘、奥维互动地图(或两步路)、形色识花App等。

安全保障:规划合理的研学线路,避开安全隐患区。根据活动线路,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及安全保障措施。

编制研学手册:制作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研学手册,为整个研学活动提供行动指南。

2.具体实施

(1)学生分组,任务分工

为便于安全管理和调动学生积极性,避免有人“打酱油”,保证人人都有任务,学生分组研学,每组规模不宜过大,5~6人一组。小组讨论自定组长、组名、组规及安全员,合理分配研学任务。为避免拥挤,每组研学路线和研学点顺序不一样。

每组研学任务相同,避免每个小组仅负责解决问题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的现象,让学生参与任务解决的整个过程,以保证对地理问题的全面认识和综合思维训练。[1]

各小组按研学线路计划步行到各研学地点,注意全程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每到一个考察点,活动开展前和结束后都要清点本小组人数。

(2)教师指导,小组探究

每组配1名指导教师全程跟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在观察、发现、质疑、探究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引导学生乐于行动、独立思考、自主认知、合作交流,并在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中进一步提升理性认识,逐步建立起地理知识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联。[1]小组成员根据任务需要完成资料查阅、采访、拍照、记录、绘图制表等任务,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教指导教师,完成研学手册。

(3)数据处理,成果汇报

对实地研学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汇总、完善、处理与分析,输出研学成果,并撰写研学报告。

组织成果汇报会。各组上台汇报展示自己的研学成果,并解答师生提出的疑惑。

(4)研学手段、方法及成果表达

研学过程中学生所采用的研学手段、方法及成果表达如表2所示。

四、研学评价与成果应用

1.研学活动评价

研学活动评价将量化评价与等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评价具体到学生的研学行为,多个行为评价构成一个主题任务的整体评价,全部主题的整体评价构成学生的综合评价(图6),持续关注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协作意识、交流成效、努力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性等,用评价引导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行动。[1]

因篇幅限制,仅以喀斯特地貌——老龙洞考察活动评价为例展示评价量表(表4)。

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自评、组评、师评,算出每个评价内容的得分(总分=自评分×30%+组评分×30%+师评分×40%),所有评价内容的得分累加得出学生的综合总分,再根据总分评定学生的综合评价等级(总分85分以上为A,70~84分为B,60~69分为C,60分以下为D)。

2.研学成果展示

①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对研学活动进行宣传,利用学校宣传栏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并对优秀作品进行专题展示。②有建设性的优秀研学成果提交南山管委会参考。

五、结语

本方案的研学基地就在学校周边,步行或公交可达,景区开发成熟,安全性高,周末即可进行,也可分解任务在选修课进行,操作灵活。研学内容与任务设计立足于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教材和乡土地理,源于课本和乡土地理的研学内容不仅有利于高中学生巩固已有知识,还可以较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顺利展开对新内容的研学,从而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尝试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与思维探究能力。[2]

从教师层面看,研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师对研学活动的设计、指导、管理和开发能力,为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一定的研究经验与案例,有利于推动地方课程资源建设,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从学生层面看,地理研学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有利于地理实践能力的提升,真正落实地理核心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

地理研学活动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在增強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赵建.基于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D].汉中:陕西理工大学,2019.

[3] 龙富森,周忠发,钟淼淼.北盘江大峡谷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J].地理教育,2021(8):56-60.

猜你喜欢

南山研学评价
博南山(组诗)
冬日南山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在深秋,共南山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