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与思考

2022-04-11林泳怡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大单元教学”理念进行细致的阐述,总结现阶段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新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9192(2022)07-0052-03

引  言

部编版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分化单元,并且在每个主题下都用单独的语文元素、若干知识点、训练能力点,帮助学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渐掌握语文知识的重点。为了减少对教材的不适应感,提高教学质量,转变传统语文教学思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大单元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鼓励学生自主理解学习内容与构建知识,将单元中的碎片知识融合起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1]。

一、大单元教学的相关概述

大单元教学理念是在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之上的综合教学方法。它不只是简单地将几篇文章融合在一起,更是需要学生在大单元内寻找连接点,将众多文章联系在一起。大单元教学理念能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获得系统性的提高,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更加深入。

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载体,教材的选择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与理解能力,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教师与家长的引导教育,而小学语文教材作为重要的引导工具,自身就有很强的价值主观性。但是我国部分地方的教材在选取语文文章素材时过分追求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没有注重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只是配合教师被动地完成知识学习,无法通过教材进行多样化的学习。长此以往,小学生对语文知识将会产生抵触的情绪。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我国教育部门首先倡导小学语文教材的统一,将部编版教材作为唯一指定教材,利用部编版教材主题的多元性,帮助教师展开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语文学习,利用单元内语文元素之间的连接,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单元内容缺乏整体性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包含教学主题、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多方面内容,而低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高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2]。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部分语文教师由于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没有意识到部编教材大单元教学的整体价值,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没有将教学单元作为教学整体看待,拆分单元中各个教学内容,缺乏对单元内部文章之间的衔接,即使在学习到单元最后一课时,学生还是无法体会单元的主旨含义。学生对整个教材单元内容缺乏整体性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密切联系。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基本学习模式。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课上做出的一系列行为都是对教师教学指令的一种反应。所以,对整个单元主题的忽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问题,但同时也能映射出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存在的不足。教师在单元教学工作接近尾声时并没有带领学生系统性地回顾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单元学习的基本意识,个人的学习行为自然也就呈现出一定的

零碎性。

(二)单元目标的理解不一致

深入研究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可以得知,每个教材的单元目标是一致的,教材编写人员想要借助教材,向学生传递一个整体理念,例如,爱国、思乡、保护大自然、感恩父母等,而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借助单元目标,为学生开展系统化的教学活动,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只能在教学知识与教学素养之间二选一,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素材理解较浅,没有领悟教材编写的基本目标,缺乏对教材教学活动的基本思考。例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共有三篇文章:《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以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文章拥有共同的教学主题——父母对子女的爱。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这三篇文章的选择也要高度符合这一主题。所以,在单元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要善于将这三篇文章系统地联系起来,带领学生共同感悟整个单元的教学主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对每一篇文章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没有站在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将这三篇文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解读单元教学主题,也不利于对单元教学主题思想产生深刻认识。

(三)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当代小学生大部分出生在物质极为丰富的年代,从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难免会受到过分的宠爱,这就形成了部分小学生骄傲自大的性格,他们不善于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于教师的批评也是充耳不闻。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好语文教材,通过素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激发学生的潜力。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依旧使用传统应试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逐步完成教学任务,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要求恰恰相反。学生在这种教学条件下,也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致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下降。

三、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大单元的目标,完善课程分梯度目标

制订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保证语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关键,它影响着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安排与设计。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教材材料的内容规划、教学程序开放、测试准备等多方面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3]。在实际使用大单元教学方法时,教师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寻找教材内容中的“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而后分化教学活动主次,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自学环境。“语文要素”是指语文教学目标与知识传授要求,是语文教师教学活动的目的之一,而“人文要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方法,只有将二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语文教学活动才会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由《观潮》《走月亮》《秋晚的江上》《花牛歌》《繁星》五篇语文素材组成。根据这些耳熟能详的素材,我们可以得知,本章的“語文要素”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自然美。而“人文要素”在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鼓励学生重视保护自然环境,感悟人与自然之间情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重视实践教学活动,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进而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

(二)根据课时目标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课程

在大单元教学活动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单元目标,设计不同种类的教学课程,并从整体教材出发,统筹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安排预习活动、实践活动、探究活动、小组活动、复习活动。每堂语文课程都拥有较为独立的教学内容与小标题教学目标,小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必须对教学主旨加以重视,将每一堂教学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教学内容有《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主旨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让学生体会父母培养其成长的不易。《慈母情深》《父爱之舟》教学素材可以采用实践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父母一起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感恩教育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而最后一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以通过话剧演出的形式,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拿到差异性剧本,一个剧本记录主角幸运的一天,一个剧本记录主角倒霉的一天,以此引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内容。在本单元中教师要做好教学细节优化,如在邀请学生父母阶段,教师要做好提前准备工作,选择大部分学生家长有假期的一天。只有这样,教学活动的后续开展才会取得成功。由此可见,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时目标特点设计不同的授课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变相对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整个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气息,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相关的实践性教育,让每一名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对文章中心思想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这也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精简单元课程内容,融入课外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大单元教学模式,简化单元课程内容,增加课外资源,丰富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在传统的课堂复习活动中,语文教师一般会以教材章节为单元,带领学生进行复习,但是这种学习方法涉及内容较多,无法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总结课堂章节主旨,课堂节奏缓慢,教学效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带领学生从广义视角审视单元内容,采用“倒推”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寻找单元主旨,开展复习活动,这样学生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4]。学生在看到教师归纳出的大单元教学主旨时,也会主动回想起教学细节。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适当添加课外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延伸教学活动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三篇文章的教学为例,在整个单元教学的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准备比较丰富的反映父爱和母爱的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并鼓励他们站在整个单元的角度探寻最根本的教学思想和主题。至于学生选择何种方式寻找主题,教师不做非常详细的限制和规定。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整个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通过阅读文章题目“慈母情深”“父爱之舟”,明确了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关于母爱和父爱的,这一结论基本正确,也表明学生已经把握住了整个单元学习的基本方向。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明确基本方向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父爱和母爱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特征。在学生自行理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辅助,使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纵观上述过程,教师将单元教学主题这一原本要在所有文章教学工作结束后才正式讲解的部分放在了整个单元教学的第一位,实现了教学顺序的置换,而且在解读单元主题的过程中也融入了相当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这种调整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便能牢牢把握整个单元的教学主题,在主题明确的前提下更加高效地分析每一篇文章,更加深刻地理解每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结  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新审视教学教材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教师必须重视大单元教学理念,采用大单元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现状。为了做到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大单元语文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王银妹,李巧红.山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衔接的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思考[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09):1.

骆青云.关于人教版五年级名著单元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版),2019(04):71.

方玲.语文要素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阅读策略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的比较[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9(06):341-342.

蔡冬梅.传承传统文化,绽放语文光彩: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天津教育,2019

(36):86,88.

作者简介:林泳怡(1994.3-),女,福建福州人,任教于福州市东升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