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料实证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分析

2022-04-09胡茂强林凌萍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素养培养史料实证高中历史

胡茂强 林凌萍

摘 要:当前,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更加关注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意识。文章从史料实证素养的概念界定出发,明确了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了史料实证素养培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史料实证;素养培养;高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9-0008-03

引  言

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有效提升学生的论从史出意识、证据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并利用丰富、恰当、有效的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本文试图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一、史料实证素养的概念介绍

(一)概念界定

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史学实证主要是指以获得真实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自学能力和严谨的史学观念为目的,开展的搜集考证活动。史学实证素养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学习史学时应了解各种史学资料;第二,学生应全面收集史学资料;第三,学生应学会如何对史学资料进行可信分析,提高自己的实证能力;第四,学生应多读一些史学资料,找出可用于描述史学资料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史学观点。与此同时,学生应以实证哲学精神为出发点,切实解决历史与现实问题。

(二)重要性分析

史料实证素养的核心是激活历史教学,以史料为基础,向学生描述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的过程中更接近历史真实。以史料实证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可以使高中历史教学更贴近學生,激发学生的历史探究欲,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历史这门课程本身便是以史料为基础,通过对史料的解读与探究,引导学生从时间、空间等要素入手学习,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条完善的历史文献实证素养的空间轴[1]。

二、史料实证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史料堆砌教学下的推演论证缺失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对历史知识的讲解,常常忽视或混淆历史结论与史料的关系,无法做到“论从史出”。史料研究的道路没有问题,但是史料研究本身并不能肯定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如果在大量史料基础上进行论证,那么得出的结论未必是可靠的。只顾堆砌史料而缺乏有效推理论证的课堂是有缺陷的,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容易导致学生忽视史料的论证与辨证,很难接近并了解历史的真相。

(二)功利应试主导下的史料分析不足

现在的新高考无论客观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会涉及材料题。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为了体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往往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历史史料,甚至不加选择地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学生忙着接收信息而没有充足的史料分析与论证的时间,往往还没看清楚史料的主旨就匆匆下结论,这不利于学生史论结合、逻辑推理等素养的形成。因此,功利应试主导下的史料分析也许短期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成绩,但从根本上来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忽视下的教学重心偏移

传统的教学模式急于求成,缺乏历史学家普遍的严谨和探究精神,以及学术推理和考辨,导致根本目的无法实现。当前,高中历史教学重点与基本目标的转变,导致历史教学工作出现本质上的差异,突出了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然而,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历史的本质,忽视学生对历史的求证过程,导致学生对历史资料缺乏兴趣,思维能力得不到相应的锻炼。教书育人的根本在于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能脱离教学目的。

三、高中历史课堂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重视实证教学,培养思辨思维

高中历史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将知识传递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许多教师采用让学生机械记忆的方法来教历史,导致学生认为只要把课本上的东西都背下来就可以学好历史。要彻底改变这种教学观,教师就要重视教学的革新,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

史学思维能力第一层次是学会对基本史实的认识,并将自身的逻辑、思维、意象创造与史学的史政相结合来构建对历史的认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对历史史料的理解程度进行不同的思维互动,有效地促进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史料素养的培养。例如,对“为什么是秦而不是别的国家实现了统一”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不同角度的史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史料从机械发明、动力革命、水利经营、交通建设、技术管理、组织能力等技术层面归纳秦国与其他六国相比的优势。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凸显,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也会被激发。教师也可以由此展开教学,对史料进行重点解读。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不同角度的史料,得出结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国家长期分裂、政权长期对峙,给人民带来痛苦;另一方面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趋势,特别是后期北周君主集权的加强为统一奠定基础,南方经济开放与发展初见成效,经济重心呈现南移的趋势,同时民族走向交融,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典型代表。通过史料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大一统的变态逐渐回归常态的过程,为隋唐时期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能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方面,目前还存在“没有兴趣”“没有意识”“没有办法”等问题。要解决这些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方面的问题,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历史有所了解和认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第一层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其课堂主人的地位,有效地激发其对知识的兴趣。这样,学生就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面,激发学习热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发现和探索问题的根源,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重视史料分析,判断史料真伪

史学思维的第二层次是探究思维,即通过探究来判断史料的真伪,从而形成对史学的考证与再认识。教师选取合适的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训练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其中,影像资料最直观,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学生可以很容易地从影像资料中了解到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历史信息。多读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保证,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全面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广泛、深入的理解。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对历史人物的喜好也不一样,最明显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官方史书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其二,野史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其三,小说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如对“曹操”这个人物的评价就有多种角度和多个版本,这与评论者的立场、角度及他所占有的史料资源有关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引用实物史料等一手史料,因为一手史料的可靠性、真实性最强,最能真实反映历史的原貌。

在高中历史教學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判断史料真伪的能力,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广泛收集证据、开展交流,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如对辛亥革命成败的问题,从不同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认为它是成功的,因为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有的人认为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最后的革命成果被窃取,所以它是失败的。鉴于此,教师可以提供多角度、多方面的历史史料,引导学生对史学资料的真实性进行论证,并通过史料得出结论。答案不是固定的,只要能从史料中找到证据即可,这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论从史出”的求证意识。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的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后“问题探究”中历史文献《皇明祖训·祖训首章》的史料, 思考三个问题:太祖为什么要废除宰相?秦以来的丞相制是不是导致“奸人弄权”的原因?废除宰相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影响?通过探究,学生能够认识到废除宰相这一举措解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而明朝的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导致明朝中枢权力机构发生重大变化,引发后面内阁的建立与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这些变化一方面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探索历史的基本方法与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

(三)重视思维迁移,做好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古今中外都涵盖其中。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记忆历史知识,是高中历史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据此,高中历史教师需要转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宏观层面构建整个历史知识体系,形成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培养高层次思维,从而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框架梳理,抽取有效信息,完善知识结构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近代史中有着大量的现存资料,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收集史料,加深对历史的印象。史料中,电影、图画、历史遗迹相比于枯燥的书本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兴趣通常更高。在教学中引入实物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大量的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团队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围绕教学的重难点精心挑选史料,以培养史料实证素养为出发点,以教师指导为导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课时,教师可以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从“贯通古今新儒学”“雅俗共赏新文艺”“登峰造极新科技”与“和而不同新文字”四个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突出体现“四新”,紧扣课程标准“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的新变化”这一主线,使教学设计有新意、有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11页的8张货币插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货币的形状、材质、命名方式、制作工艺、文字、审美等角度思考,得出结论:战国时期货币不统一,说明国家分裂不利于商品经济的交流,说明各国的审美观念不同,也说明战国时期铜与铁是货币制作的主要材质。几枚货币引发的大思考,对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与历史解释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观察能力非常有意义。

再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二“交通与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通和通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注意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的关联。经济思维和智力思维的变化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动机,实现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有效发展。

结  语

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证据意识,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当前,史料实证素养培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推演论证缺失、史料分析不足、教学重心偏移等问题,需要教师从重视实证教学、重视史料分析及重视思维迁移等方面加以解决,从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深刻性。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利用史料教学法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路径[J].高考,2021(27):23-24.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新课标下史料实证素养目标达成策略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SZJ20141)(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胡茂强(1975.9-),男,福建莆田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林凌萍(1977.1-),女,福建仙游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中学一级教师,学士学位。

猜你喜欢

素养培养史料实证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注重情境直观探寻规律本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浅谈幼儿期语言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