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的“图书馆之城”建设*

2022-04-08李保东

图书馆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湾区大湾图书馆

李保东

1 研究意义与方法

1.1 研究意义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粤港澳“人文湾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战略。就法理层面而言,建设“图书馆之城”是贯彻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和推动实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行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要求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2],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大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建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联盟[3],繁荣发展大湾区文化事业,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湾区。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图书馆之城”建设是政府主导,业界推动,社会参与的重大创新文化惠民工程,必将对建设国际一流的人文湾区产生积极的影响。大湾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公共文化需求旺盛,公共图书馆设施先进,体系成熟,理念超前,绩效突出,各具特色,“图书馆之城”建设水平居于全国乃至世界前列,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排头兵和示范区,肩负着为全国文化建设探索经验的职责。以大湾区为视域,研究“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成熟经验、特色实践和未来需提升和完善的方向,从中归纳提炼,寻找启示,继而在全国推广,对推动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湾区”,继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化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理层面而言,建设“图书馆之城”是坚定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为全球文化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的生动体现。“图书馆之城”的提出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世界图书之都”,深圳率先提出“图书馆之城”建设模式,是中国公共图书馆界锐意进取,融合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服务提升,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之举。“图书馆之城”建设是我国文化发展实力的生动体现,亦是我国社会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优越性的鲜明体现。深入研究“图书馆之城”建设这一我国文化领域的创新之举,总结成功经验,探析未来需提升之处,对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高质量发展,进而坚定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为世界文化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1.2 研究方法

“图书馆之城”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想形态,其内涵是把城市建设成为一个没有边界的图书馆网,即以全市已有、在建和将建的图书馆网点和数字网络为基础,联合区域内各图书情报单位,建立覆盖全城、普遍均等、便捷高效、服务全民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现代文献信息服务,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和城市创新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撑。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对比分析和统计分析。目前我国由政府主导开展“图书馆之城”建设的城市集中在大湾区,主要有深圳、东莞和广州三个。深圳是第一个提出“图书馆之城”发展战略的城市,东莞、广州紧随其后,“图书馆之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新世纪中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先进模式。本文着重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大湾区三市“图书馆之城”建设的特色实践和成功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通过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从立法驱动、政策推动、组织实施、人才保障、服务绩效、责任考核、技术支撑、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大湾区三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实践和服务效能展开研究,以期使本文的研究更为全面、科学和客观。

2 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之城”建设成就

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之城”建设呈现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显著特征。珠三角城市图书馆早期受香港启发,由政府主导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城市主要有深圳、东莞和广州。三市建设路径有共性,也有差异,成就突出,代表了大湾区乃至全国图书馆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最高成就。具体而言,大湾区“图书馆之城”建设由政府主导,创新优质均衡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在保障措施上,通过地方立法和制定配套政策为“图书馆之城”建设提供保障。在建设内容上,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为目标,以实施总分馆制为抓手,构建科学合理、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建设主体上,广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以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大投入,实现了建设主体和建设形态的多元化。

程焕文认为,“深圳模式”“东莞模式”“广州模式”均为崛起的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典型代表[4]。“深圳模式”是指深圳图书馆创立的“图书馆之城”模式,早期受香港图书馆体系建设启发,当前建设成就已超越香港,开创了新世纪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先河。“东莞模式”为东莞图书馆创立,该模式起初为“集群图书馆”模式,突破了市、区(镇)、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束缚,后迅速发展为“图书馆之城”模式。“广州模式”依托立法驱动,厚积薄发,服务效益跃居全国首位,广州图书馆因此成为举世瞩目的公共图书馆骄傲。

2.1 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成就

深圳是大湾区中心城市,是全国乃至全球首创“图书馆之城”的城市。40年耕耘,深圳这座因改革而生的城市在文化领域创造了诸多的全国第一[5]。第一个举起“开放、平等、免费”旗帜的城市,第一个提出“图书馆之城”发展战略的城市,第一个研发出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城市,第一个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的城市,等等。在建设国际化城市和“文化立市”战略指导下,深圳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图书馆之城”,以实现“全城一个图书馆”为目标,以“开放、平等、免费”先进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建设以市馆为龙头,以区馆为骨干,与街道和社区共建的方式,构建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公共图书馆体系,创建了“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深圳模式”,开启了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先河。

人文关怀的理念,现代科技的应用,是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的典型特征。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任务异常艰巨[6]。2003年10月,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颁布《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03-2005)三年实施方案》,“图书馆之城”建设正式启动。截至2020年底,在设施网络建设方面,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以下简称“公共馆”)710家,其中市级公共馆3家,区级公共馆9家,街道及以下基层馆698家,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馆302台,24小时书香亭67个;在资源建设方面,全市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到2,661.6万余册(件)[7];在队伍建设方面,全市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达2,59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87人,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在体系构建上,形成了以市馆为龙头,区馆为骨干,街道馆、社区馆、各类自助馆等为网点的服务网络。“图书馆之城”的建设使深圳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服务效益、硬件设施和资源建设等都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逐步构建了一个理念超前、资源丰富、设施先进、服务便捷、互通互联的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打造了业界标杆,为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和“人文湾区”建设贡献了深圳力量,主要技术创新项目详见表1。

表1 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主要技术创新项目一览表

2.2 东莞“图书馆之城”建设成就

东莞是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是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会的主办城市,亦是国内较早启动“图书馆之城”建设的地市。东莞“图书馆之城”建设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政策推动,技术引领,集群管理”。技术先行是体系化建设的重要路径。服务体系建设必须依托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8]。东莞以技术创新为突破,以集群管理为手段,突破现有行政体制束缚,于2005年在全国率先推进以实施总分馆制为主要内容的图书馆之城建设,创建了特色鲜明的“东莞模式”。东莞是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

作为“文化新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莞“图书馆之城”建设依靠政策推动,以着力构建公益、开放、丰富、便捷的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和基本文化需求的满足为总体思路,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大湾区城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树立了典范。早在2009年底,32个镇街馆全部加入总分馆体系,共计建设51个分馆,102个流动站,服务体系实现了镇街、社区全覆盖,打造了“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的“通借通还”服务模式,构建了市、镇(街)、村(社区)三级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图书馆之城建设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建设成就受到《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东莞图书馆研发的Interlib集成管理系统被3,000多家公共馆所用。2011年,市委、市政府又提出建设文化名城的新战略。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名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完善和深化。目前东莞图书馆通过总馆、分馆、服务点、24小时自助馆、服务站、图书流动车、城市阅读驿站、绘本馆等三级网络、多种形态的合理布局,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1个总馆、52个分馆、102个服务站,400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9],实现全市33个镇(街、园区)24小时自助借阅服务全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共建“人文湾区”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政策详见表2。

表2 东莞“图书馆之城”建设主要政策一览表

2.3 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成就

广州是华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人文湾区”建设的核心城市,亦是高标准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国家中心城市。2012年4月,时任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要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把广州建设成为图书馆之城”,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立法工作同步启动。2015年5月,实施《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法律上明确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同年11月,市文广新局发布《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5-2020)》,高标准启动“图书馆之城”建设。

作为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的倡导者,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立法驱动,效能优先”。广州以立法驱动为突破,充分发挥中心馆示范引领作用,以服务效能为抓手,于2015年全面推动以“中心馆—总分馆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图书馆之城建设,创建了后来居上,成绩斐然的“广州模式”。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李国新认为,广州的图书馆制度体系建设是中国目前最好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之一,也是世界一流的城市图书馆服务网络之一。广州引领了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向,也引领了世界公共文化发展方向。

作为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以构建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满足公众对知识、信息及相关文化活动的需求和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为总体思路。截至2020年底,在网络设施建设方面,全市共有实现通借通还的公共馆(分馆)、服务点、自助馆566个。其中,面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馆(分馆)294个[具体包括:市级馆2个,区级馆11个(馆舍18座),镇街级分馆221个,社区级分馆53个],面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的服务点、自助馆72个,面向特定群体开放的分馆、自助馆200个[10]。169个镇街范围内有实现通借通还且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馆(分馆)、服务点、自助馆。在资源建设方面,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2,925万余册(件),人均馆藏量达1.57册(件)。在服务绩效方面,全市公共图书馆注册读者量达396.79万人,年外借文献量达2,436.38万册次。作为中心馆的广州馆服务绩效卓越,部分核心业务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并跻身世界公共馆前列(见表3),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湾区”贡献了广州力量。

表3 广州公共图书馆注册读者率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一览表①

2.4 建设经验

大湾区“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斐然成就和建设经验为其他地区“图书馆之城”建设提供镜鉴。在建设理念上,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将理念创新视为事业发展之“魂”,引领“图书馆之城”建设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深圳图书馆率先提出“开放、平等、免费”的办馆理念,倡导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公共图书馆精神,面向公众敞开大门,首开国内公共文化场馆全面免费之先河。在建设机制上,大湾区“图书馆之城”建设均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立法保障、政策推动等机制,全面履行公共图书馆保障责任。比如,广州《条例》不仅对场馆面积、藏书量等硬指标做出规定,也对注册读者率、外借量等服务软指标做出规定,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建设手段上,大湾区“图书馆之城”建设注重技术赋能,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突破行政体制、服务空间等束缚,构建便捷高效、覆盖全民的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建设主体上,社会力量成为大湾区“图书馆之城”建设的靓丽风景线。比如,“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建的实现通借通还的分馆达88个,年均接待读者逾125万人次。在建设效益上,大湾区“图书馆之城”建设注重服务效益的提升和群众获得感的增强。比如,2019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外借文献量达3,263.5万册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刷新中国城市公共图书馆记录,2020年读者深情留言东莞图书馆等,便是最好的佐证。

3 挑战

3.1 普及率和覆盖率不高

“人文湾区”建设是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作为“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总体而言,大湾区“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普及率和覆盖率还不高。从普及率看,在大湾区11个城市中,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城市仅有深圳、东莞和广州3个,占比仅27%,还存在较大普及空间。从覆盖率看,截至2020年底,大湾区常住人口总数为8,335.98万人,当前“图书馆之城”建设的覆盖人口为4,670.33万人,占比仅为56%,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2 通盘性政策设计缺乏

当前虽然深圳、东莞、广州三市均有完善的“图书馆之城”建设政策设计,但就整体而言,大湾区层面“图书馆之城”建设通盘性的政策设计较为缺乏。虽然2019年广州图书馆倡导成立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倡议书》,但合作层次停留在图书馆层面,合作内容仅局限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专业交流和阅读推广等方面,政府层面的服务体系一体化方面的通盘性政策设计还处于空白。

3.3 基层队伍建设有待提升

图书馆之城能否建成并实现良性运转,关键在人。公共图书馆是专业性较强的公益性文化服务组织。然而,大湾区基层馆的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提升。以广州为例,广州市公共馆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是部分区级馆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机构与人力资源保障机制急需完善[11]。当前,作为中坚建设力量的11个区馆领军人才缺乏,正高级专业人才为零,镇街馆、社区馆专业人才更不容乐观。截至2020年底,全市公共馆从业人员共计1,611人,实现每1.16万常住人口配备1名工作人员,虽基本达到《条例》规定标准,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还较低。深圳相对较好,东莞也存在同样问题,作为全市总分馆体系中坚建设力量的33个镇街(园区)馆正高级专业人才为零,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凤毛麟角。

4 对策

4.1 立法驱动,顶层设计

图书馆之城建设的关键在于通盘顶层设计,而顶层设计的核心在于立法驱动。唯有立法驱动,才有可能解决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最为核心的制度创新问题[12]。对于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而言,建设“图书馆之城”,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走立法驱动之路,建构通盘顶层设计是最佳选择。广州、深圳案例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以立法有力驱动,建构通盘顶层设计是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最显著特点,也是广州图书馆管理团队对业界的卓越贡献。广州于2012年3月启动《条例》立法工作,2015年5月实施。《条例》对“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核心内容作了通盘性的部署:在管理职责上,明确市政府设立的广州馆为全市公共图书馆的中心馆,中心馆可以根据公共馆发展规划和实际需要,设立直属综合性分馆或专业性分馆。在建设责任上,明确区政府负责建设区和镇、街道公共馆,建立公共馆总分馆体系,区馆为区域总馆,镇街馆为分馆。

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提升公众收益是“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条例》在推动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和提升公众收益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仅以经费投入为例,自2015年《条例》实施以来,经费投入稳步增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略有下降),为图书馆之城建设和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见图1)。广州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以“图书馆之城”建设推动公共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极好的路径参考。基于此种认识,“十四五”期间,深圳将着力推动《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修订工作,以立法驱动推动机制创新,深化“图书馆之城”建设,全面实行总馆垂直管理,构建普惠型、高质量、可持续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建设“人文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图书馆界力量。

图1 《条例》实施以来广州公共馆人均经费保障状况图

4.2 技术赋能,智慧引领

“图书馆之城”建设涉及区域范围的无缝覆盖和区域内诸多图书馆的协同合作和有效运转,没有技术的支撑是难以实现的。作为国家创新城市的深圳提供了极好的案例。要想建设一流的公共图书馆,跻身一流图书馆之林,就一定得走技术强馆之路[13]。技术赋能是深圳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显著特点,也是深圳图书馆管理团队对业界的突出贡献。深圳图书馆在技术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深圳图书馆与深圳城市一样年轻,在资源建设上,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相比不具优势。实践证明,依托技术赋能,选择技术强馆之路是前沿和明智之举。2021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图书馆之城”建设名列其中,便是最好的印证。

技术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有效的。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湾区”,深化“图书馆之城”建设,实现无缝覆盖,推动实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难题。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依托技术赋能,破解实施难题是必然的路径选择。深圳图书馆1980年代开始研发的图书馆ILAS自动化系统为“图书馆之城”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为国内3,000余家图书馆所采用,将我国图书馆自动化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继ILAS自动化系统之后,为使“图书馆之城”由蓝图变为现实,深圳图书馆又研发了图书馆联合编目系统(CRLNet),实现了区域内图书馆间资源共享,获文化部首届“创新奖”。2006年新馆开放后,深圳图书馆在国内率先尝试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实现了自助借还,从而为之后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图书馆之城”平台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2008年实施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获文化部立项,实现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和管理模式的革新,使“图书馆之城”建设实现了区域无缝覆盖,极大地提升了建设普及率,创造了业界奇迹。“十四五”时期,深圳以智慧化先行示范区为目标,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升级“图书馆之城”统一技术平台,全面部署新一代中心管理系统(ULAS U),构建标准统一、数据共享、监管有效、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图书馆之城”云平台,推进智慧引领,打造新型“图书馆之城”。当前,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湾区”,深化“图书馆之城”建设,推进文旅融合,打造新型智能阅读空间,建设智慧图书馆,实现无缝覆盖和智慧引领,技术赋能依然是有效的路径选择。

4.3 提质增效,增强效能

绩效是所有活动目标[14]。“图书馆之城”能否建成并惠及民众,良性运转,充分发挥文化惠民作用,服务绩效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也是切实推动“人文湾区”建设,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彰显图书馆社会价值的最生动体现。

就公共管理视角而言,绩效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驱动力。大湾区图书馆建设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城市相比,在人均服务绩效指标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部分区馆、镇街馆等基层馆,还存在着投入保障不足,专业力度不够,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公共文化供需脱节,创新动力不足,服务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在未来的建设中,应直视短板,牢固树立绩效导向,攻坚克难,努力实现服务下沉,着力提升普及覆盖率,克服“重建设,轻服务”的错误倾向,通过考核评估,资源调整,阅读推广,业务培训,服务延伸、技术融合等多种手段,着力提升基层馆服务绩效,实现公共服务体系内绩效的均衡分布和各节点的充分发展,切实提升公众收益,增强群众在这一重大惠民文化工程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基于此种认知,《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21—2025)》十分注重服务效能的提升,将效能倍增作为“十四五”图书馆之城建设的主要目标,打造中国公共图书馆界的“高峰”,以图书馆人的担当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4.4 人才驱动,打造队伍

大湾区的建设经验表明,在新世纪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迈入整体协同发展新阶段的新环境下,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湾区”,实现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人才至关重要。实施“图书馆之城”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健全文化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15],着力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

立足实际,未来创新人才培育可从四方面着力:一是探索引进高端专业人才,确立行业领军人物。可考虑从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子女教育、住房安置等方面制定富有竞争力的倾斜政策,积极引进高端人才,确立行业领军人物,探索借鉴科技领域知名科学家机制促进公共文化领域领军人才成长,为图书馆之城建设和实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二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打造专业化馆员队伍。依据服务人口配置人员数量,标准可略高于国家标准,即每1万服务人口配备不少于1名工作人员,人员可通过引进人才、编制用人或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灵活配置。严控进人关,选拔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服务人才,建设专业化馆员队伍。三是设立事业发展荣誉制度。各级政府可考虑建立授予荣誉称号制度,对为繁荣图书馆之城建设特别是基层馆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增强其职业荣誉感[16]。四是大力引进志愿服务。基层馆尤其是镇街馆、社区馆应大力引进志愿服务,一方面,积极引导当地的专家学者、退休教师等具备一定技能、综合素养较高的人员加入志愿服务;另一方面,主动与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机构对接,建立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使志愿服务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4.5 政策推动,协同推进

对无地方立法权的城市而言,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实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走政策推动之路是较理想的选择。东莞在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政策推动是东莞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的一大法宝。东莞为地市建制,无地方立法权。东莞馆管理团队清楚意识到,东莞建设“图书馆之城”的重点在于政策推动,并在这个方向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

“图书馆之城”建设是系统的惠民工程,是实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践证明,着力政策推动,整体协同、有力推进是必然的路径选择。以东莞为例,为做好建设前期工作,市政府于2004年5月制定《东莞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方案》,明确东莞图书馆实施总分馆制,争取到2005年建成分馆10个,服务点100个;到2010年,使图书馆覆盖全地区,让信息服务进社区,进家庭[17]。2005年7月,市政府发布《东莞市建设图书馆之城实施方案》,成立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设置专项资金,推进建设工作。方案对建设的总体目标、组织领导、阶段目标、经费保障、责任分工、考核机制等内容进行明确。为确保建设顺利推进,市政府于2005年10月下发《关于贯彻落实<东莞市建设图书馆之城实施方案>的意见》,对建设的责任分工、经费保障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详细部署。“十四五”时期,东莞将着力政策推动,协调推进书香镇街、“我+书房”家庭图书馆、绘本馆服务体系等建设,不断延伸阅读触角,推动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向纵深发展。同时,立足自身产业优势,构建支撑产业发展的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4.6 专项考核,彰显社会价值

文化建设要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仅仅由文化部门来推动则力量有限[8]。如果将文化发展纳入地方综合工作考评指标之中,则能让文化建设变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每个单位领导班子的共同责任,引起高度重视和主动支持,也会使文化工作的地位大为提升。“图书馆之城”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惠民社会工程,涉及发改、城建、财政、人社等诸多部门,单靠文化部门力量有限。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实现宏观看服务布局(区域、城乡)、保障水平,中观看服务体系、运营效率,微观看服务结构、服务品牌、服务质量与效益[18],是公共图书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所在。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湾区”,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流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撑。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内容的“图书馆之城”建设是重大的惠民文化工程,是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专项考核,彰显图书馆社会价值是十分必要的。在未来的建设工作中,可考虑适度借鉴东莞、深圳等城市实践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实施专项考核,推动图书馆工作进入政府重要工作项目,彰显图书馆社会价值,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将馆舍面积、馆藏量、人员配备、文献外借量等涉及“图书馆之城”建设和良性运转的核心指标列入对基层政府年度工作实绩的考核范畴,并根据事业发展动态和发展实际做动态调整优化。通过强力度、常态化的专项考核机制,切实引起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得以提升,图书馆社会价值获得认同和彰显。基于此,《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21—2025)》建立专项考核机制,推动图书馆工作进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努力实现服务体系迈入国际一流行列,以行业价值的彰显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4.7 吸纳社会力量,提升参与质量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已成为大湾区“图书馆之城”建设的共性和亮点。接下来可以实施《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为契机,优化制度设计,有效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建构多元建设机制,探索确保参与质量体制机制,加大对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扩大参与的覆盖面,实现社会力量参与的标准化、规范化、质量化和持续化。

未来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之城”建设,共建“人文湾区”,推动实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和运营的“准入退出”新机制。可借鉴上海社区治理的新经验,考虑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优选名册”,采用定期评选,动态调整的方式,对不符合要求的组织及时列入异常名录,实时引导退出,确保社会力量参与的质量。二是构建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激励机制。可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设立公共图书馆发展社会基金,充分尊重合理商业利益诉求等方式,构建多元化激励机制,使其成为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事业建设的重要平台。三是以服务效能为导向,实施专业化运营。可探索主要依据合建分馆的服务效能,结合馆舍条件等因素,分级给予资金补助,重点解决人员队伍建设问题,实现合建分馆专业化运作。四是创新监管方式,重点做好政治导向和服务绩效的评估。五是进一步完善制度,从立法修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对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事业建设给予政策保障。

注释

①数据依据广州、上海、深圳、佛山、香港、新加坡等图书馆官网和年报资料整理和计算所得。

猜你喜欢

湾区大湾图书馆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