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辨识与治理

2022-04-07

运城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软性虚无主义历史

张 映 花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 550025)

为何要研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至少可以找到四个方面的基本逻辑:一是技术逻辑的驱动。在人工智能、新媒体等技术赋能下,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助网络空间穿上了“新的外衣”,在话语表达具有极强的迷惑性、欺骗性,其传播方式已由显性、灌输转向更加隐蔽、迂回,使人们更加不易识破它对党的历史和人民英雄的诋毁、党群血肉联系的离间。二是现实逻辑的倒逼。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新的“拓展机会”。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网络普及超过七成(1)信息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在京发布第四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意味着网络空间成为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制造社会思想舆论的主要场所。人们在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资讯的狂风乱炸和泛娱乐化的传播氛围中,逐渐在“温水煮青蛙”中放松警觉意识和辨别意识,其头脑形成的“涓滴效应”逐渐丧失对“皮软核硬”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力与抵抗力,最终走向意识形态被侵蚀和文化安全遭受挑战。三是理论逻辑的指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理论界要肩负起向人们宣传和普及真实的历史和最有价值的元素。我们若将凭借无限想象力来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1]9。他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2]25,意味着展开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揭露和治理已成为现阶段的重大课题。四是学术逻辑的接力。现阶段,学术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但仍具有学术价值的观点。譬如,有学者认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不仅没有改变其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根基、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弱化人民群众奋斗精神的实质,反而增强了它的杀伤力”。[3]42也有学者认为,“透视智媒时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表征,发现其‘软’的只是多样化的载体形式,而其硬核和实质仍然是历史唯心主义”。[4]77总体来看,为了理论观照现实,仍亟待深化研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问题。为此,面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广度泛滥、高度潜藏、深度涓滴的发展势头,要以冷峻的学术态度审视其表象与本质,识破它们比变种前的历史虚无主义更加善于乔装、迂回的“伎俩”,牢牢把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史观本质和侵害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阴谋,并警惕其现实挑战而提出切之可行的治理机制,从而有效抵制虚无漫溢,确保人们的价值观塑造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象

历史虚无主义肇始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雅柯比的《给费希特的信》一文。它伴随西方资本野蛮扩张和绵延起伏的凶恶侵略及西方意识形态的全球传播而随之泛滥,譬如苏东剧变中掀起的“否定斯大林主义”的反社会主义思潮,用“反思文革”的借口来否定我国革命和建设成就,成为党和国家长期“亮剑”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历史虚无主义采用的露骨式辱骂、显性式阴谋,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昭然若揭,被党和国家的有效抵制和祛除下坐立不安。在数据驱动和网络算法的推动下,寄希望寻找融合技术逻辑的“庇护所”,借助“信息茧房”的操作空间,通过刚毅性攻击转变为柔和性渗透的传播方式,建构干扰和破坏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呈现为话语表达生活化、话语形态多样化、传播效果迷惑化等新表象。

(一)话语表达生活化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为迎合大众的日常娱乐、直观体验和兴趣偏好,将触角延伸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悄无声息地向大众肆意散播“虚无之果”,呈现为生活化的具体表象。一是“解压式”话语表达。智能时代的全民娱乐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致场景,“泛娱乐化”的虚无化的确也击中了大众的心理“痛点”,以趣味另类的解说、细碎微观的解读、土气土味的“吸睛”,减轻原子化的个体对日常生活的严肃感、压抑感、荒芜感,使“直接构建否定主流历史观点的心理空间转为构建以日常经验和日常思维为主要内容的常识空间并以此隐蔽地否定主流历史观点”[5]53。特别的是,它过度戏谑历史人物的生活一面。譬如,某喜剧演员将花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另类解读为好吃慵懒、鼠目寸光、自私自利的“傻妞形象”,迎合大众的娱乐需求和猎奇心理的同时,也渐进地消解了人们应有的正确历史认知。二是“场景式”话语表达。它依据自身欲想表达的“事实真相”,选取某些特定的、典型的、轰动的议题作为传播内容的“选材”,通过以点概面、移花接木等手法构建一个具有暗示的关联场景,诱导人们自行领会其中的隐喻。譬如,某手游公司为吸引青少年的关注和使用,不仅错乱式“标定”等级段位设置,将报国英雄岳飞设置最低等级、奸臣秦桧设置成与包青天同一等级,还反串式“塑造”人物角色,将荆轲打扮成“靓女”、华佗装扮成“用毒高人”,颠覆了人们对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三是“快餐式”话语表达。它借助网络应用软件的便利性、即时性、直观性,向社会公众剪切拼接各种带有“笑谈历史”“重回历史”“新解历史”的冲击性内容,满足快节奏生活之余的碎片化摄取资讯和文化消费的“胃口”。譬如,某些自媒体平台为了流量,打着深入了解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生活形象为借口,对其家庭、婚姻、饮食等日常生活中大做文章,扭曲了人民领袖的个人形象和历史地位。

(二)话语形态多样化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以柔性之语掩盖虚无之实,采取形式多样的话语包装,从多角度进行虚无主义渗透,以“无心插柳”的话语形态迷惑大众、欺骗人们,悄无声息地实现了颠覆历史真相、贬低历史价值、捏造历史规律的目的。一是将政治话语颠覆历史真相。它表面采取“去意识形态化”的政治话语来解读历史事件,通过简单的、主观的臆想来移植“小众记忆”,以夸大或贬低历史标准来制造“新的历史材料”,从而篡改党和国家的历史,消解大众对党史和国史的认同感。它既有曲解党带领工农红军创造了长征奇迹,将里程数由二万五千里“揭底”为六千多公里,又有将党在研究原子弹时使用的算盘暗示为当时已经有计算机的存在,以此弱化党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和领导地位,导致人民群众失去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任。二是以大众话语贬低历史价值。针对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事件,历史虚无主义者为了自己的言论宣泄和利益获取,制造一系列看似正能量的伪命题,以模糊真相和混淆是非的话语形式误导人们走向反党、反国家的舆论倾向。如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一些“网络大V”开始扮演“公知群体”角色,炒作关于“GDP与生命,谁更重要”这一假汝之名的伪命题,达到扭曲社会公众价值观、消解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感这一阴谋。三是以学术话语捏造历史规律。历史虚无主义者披着“学术外衣”,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采用偶然性事件来否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因果性,实现从“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学术观点”来“捏造”历史发展的逻辑性和规律。如肆意蔓延的“历史终结论”就是用非黑即白的对立关系否定历史发展的多元性、用主观性替代历史发展的时代性和未来性,通过其偏执的、片面的“伪学问”来给唯物史观强加罪名,即给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替代的科学论断污名化为“历史终结论”,从而引向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且为人类的理想制度。显而易见,“历史终结论”是无稽之谈,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6]561,意味着片面化解读、污名化定论的“学术手段”不可能赋予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

(三)传播效果迷惑化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技术逻辑驱动下,网络算法依据个性化匹配而提升受众信息“喂食”的精准性,造成了社会公众的“信息茧房”窘境。由于这套传播模式隔离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跟信息碎片化、娱乐化之间的矛盾异化,“在具隐蔽性和迷惑性外套的包装下,更容易产生雾霾般的弥散性毒害效果”[7],导致人们更加容易卷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旋涡,从而使人们更加习惯和青睐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外衣包装和手法操纵,进而诱导和控制他们的政治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从它的传播包装来看,它装扮成学术范、文艺范、舆论范的“漂亮姑娘”,将柔和化的传播外观掩饰内在的“邪恶”,把软中带硬中达成虚无历史的目的。譬如,它穿着学术外衣挖掘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史料”为依据,企图彻底颠覆历史;它披着文艺外衣褒扬反动人物,展现反动人物柔性的一面来蛊惑大众群体,博取受众的怜悯之心,从而使他们忘却这些反动人物的反动本质;它裹着舆论外衣以“造氛围”“带节奏”的方式“夹私货”,在解蔽历史和祛魅史料中侵害人们的历史观,以达到将真实的历史情节保存得完好无损的目的。同时,它还运用后现代手法、中性化手法、感性化手法等多种新颖的“移花接木”手法,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进行解构、颠覆和歪曲。譬如,它针对“抗日神剧”的话语叙事中,通过“温和的风,细小的雨”的委婉柔和式手法,以讽刺意蕴的味道来描述抗日英雄能够起死回生、无所不能,使一场被外敌侵略的悲壮历史戏谑成戏耍日本侵略者的“闹剧”,颠覆了人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定位的正确认知。

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内在本质

相比显性的、硬性的版本,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升级”的是虚无行为日益含蓄化、话题设置日益域外化、话语叙事日益柔和化、传播内容日益生活化,但唯物主义的属性、虚无历史和扰乱人心的目的却未“进化”。归根结底,它的根源是唯心史观,其手法的核心“套路”是以历史的支流替代主流、以现象蒙混本质。同时,它是一种政治思潮,主要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8]113。基于这样的目的,它诋毁人物、混淆历史、搬弄是非和肆意传播种种言论,造成国家意识形态的消解、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和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等消极影响,企图瓦解造成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思想基础。为此,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是抵制和祛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必经之路,亟需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揭露其真面目,为后续建立切之可行、行之有效的治理路径奠定基础。

(一)从问题研究的实事求是原则来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观偏离历史事实而歪曲真相的实质是唯心主义

针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主义本质,学术界往往倾向于用事实说话的思路和唯物史观的原理来实现理性认知。对于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且不论它是虚无主义还是相对主义,即便是它拥有难以撼动的主体意志,皆无法更改和歪曲历史的本真形象。在时间长河中,“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9]3。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历史评价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即“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10]11。这意味着研究历史理应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否则就可能成为相悖于真理的谬误,暗含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伪科学性、反动性。由于它摒弃了“具体的历史问题,置于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分析”这一实事求是原则,往往以“神”的标准去苛责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以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标准去责难改革开放前的伟大成就,通过无限度放大失误和不足而全盘否定,将人们的思想认知推向虚无主义的深渊。它并不会倾听毛泽东同志关于实事求是的真理性忠告,即“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11]194,而是以虚幻现象去替代和臆造有悖于历史发展规律的“伪科学”、以滥调文章去替反面人物和负面历史“翻案”。正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基于无视历史场景和历史真相的出发点,造成了他们企图凭借自身的主观感觉和意志去“重评历史”,将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均视为一个人的主观过程,借用“我思故我在”的原则来推导错误的、虚化的结论,从而陷入自身限定的唯心主义泥潭。

(二)从事物组成的辩证统一性原则来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将历史现象替代本质的实质是形而上学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采取碎片化剪切、错乱化拼凑,不能以全面的、整体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成为了有悖辩证统一原则的形而上学。现象作为事物的个性、特殊性和具体性的结合体,但并不能保证它与本质保持一致性、反映性,这恰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大做文章”的地方,借用假象异质地扭曲事物的本质。它并不能认识到“本质不在现象之外而在现象之中,但现象又不直接就是本质而是内含着本质”[12]261,不能区分真相与假象,甚至把原本作为认识本质先导的现象误以为是事物的本质。他们背离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以孤立片面的形而上学为指南,抛弃事物的本质,夸大事物的现象,实现主观地、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历史。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只是热衷于一些片段化的历史素材,人为地将其进行裁剪,在裁剪后的片段历史上添加“新史料”,以此颠覆历史,实现天衣无缝对接。譬如,他们为了迎合人们的猎奇和口味,习惯于选择性提取我国人民军队抗战片段、台湾地区的发展现象、民国时期的偶然现象及向人们夸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繁荣景象”,试图用欺骗性和诱惑性的虚幻假象和主观臆象来替代本质、遮蔽实质,对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历史观造成虚无化,破坏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由此可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以主观意志为出发点,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场景的碎片化现象加以研究和分析并呈现给大众,用一些似乎“合情”“合理”的历史现象和臆想素材来得出静止的、孤立的“历史定论”,从而拼接出一个形而上学的“历史真相”“历史人物”“历史价值”和“历史规律”。

(三)从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原则来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质是个人主义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诋毁事物发展连续性和贯通性,除了可以碎片化拼接历史外,是为了无视和否定“人类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一群众史观,从而走向割裂历史的实然逻辑的个人主义。不仅仅是党、国家和社会离不开人的参与,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离开了人,社会也就不复存在。历史唯物主义要求事物发展的连贯性原则看待历史,才能让“我们的目光转向过去的时候,便见到了历史”[13]12,特别是由人的生命来书写世界的过程。完整的历史需要连贯性原则来看待,但软性历史虚无者采取肆意割裂、任意解构的手段来对待历史,过分夸大某个历史人物的贡献和功勋,忽略和弱化甚至替代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首创性和推动性。习近平针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所表现出的个人主义,提出了辨识性和建设性相统一的观点,即“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14]368,意味着无视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会把政权的稳固、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陷于不确定的、被动的窘境中。然而,网络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变异”的土壤,正是契合网络空间的个性化、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散播个人主义的观点,替代群众史观的价值立场,妄图构建个人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从而达到消解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感、政治信仰感、角色使命感和民族认同感。

三、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路径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与技术逻辑、资本逻辑耦合及其他社会思潮合流,表现出“软”在形式和手法、“硬”在内核和理念,这对治理路径提出更高的现实要求。通过探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表象之“虚”与本质之“实”发现,它沿袭肢解记忆——篡改事实——颠覆定论的运行逻辑,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人们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造成巨大挑战。为冲破其虚假伪装和直抵“阿基里斯之踵”,需要构筑学理研究、舆论导向和网络治理的三重防线,才能有效防治它给国家意识形态、人们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造成消极影响,从而彻底铲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存植空间。

(一)加强学理研判,掌握思潮动向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以烟火气、生活气、流行气的渗透方式深入社会公众的政治思潮。学术界和组织部门若不全面地、深入地、及时地开展学理研判工作,就难以辨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本真面貌,就可能会陷入“片面的深刻”或“深刻的片面”,自然无法解蔽救偏、兼陈中衡。这需要我们沿袭探究其思想根源(找到治理源头)、把握其现实坐标(把握该思潮的新动态、新手法)、推进成果转化(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学理支撑)的学理研判逻辑,重点把握凝聚多学科的研究合力和回应社会关注,从而准确地、及时地、全面地掌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运行动向。一方面,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围猎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学科包围圈”。针对现阶段研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动向的学科视野来看,主要集中在“在其位,谋其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仍然需要切身相关的多个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帮助实现“有位,更有为”。譬如,学术界可以利用统计学的学科优势,把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依据逻辑思辨的定性研究转向可以数据核对、指标衡量的定量分析,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导、多学科服务与协同构建学理研判的鲶鱼效应。同时,学术界也要注重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证考察,将学术写在“人民园地”上,如实地掌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蛊惑数据”和“翻案历史”的导航定位,譬如以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两大群体为研究对象,采取人物访谈、数据获取、认知测试等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从而成为理论批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这一相得益彰的“双簧助手”。另一方面,回应社会关注,及时为人民大众所思所疑所难“听证把脉”。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所渗透的集中区域,必然是人们最为感兴趣的、最为薄弱的意识形态阵地,大多涉及到道德滑坡、生态危机、传染病、国家贸易战、道德滑坡等粉碎热点问题,试图通过否定、诋毁、撕裂等多重手段来建立自身的“理论地位”。学术界可借助调查问卷和后台数据调取的方式来聚焦人们最为关切的社会现实问题,做到及时回应和解决。譬如,面对“党和人民军队是否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抗美援朝到底值得不值得”等问题,就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跟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持一致,才能做到“系统的真实”“真实的系统”,从而提升人们对党的认同感、政府形象力。

(二)加强思想引领,树立正确历史观

认清中国共产党的党情、中国的国情,才能寻找到病根的基本依据和突破口。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加强社会公众的思想引领,树立正确历史观,“不仅要从理论上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顽强拼搏、为民情怀、担当作为等党性品质,还要结合坚持目标导向、价值导向和问题导向,致力于用党史的理论观照现实”[15],才能彻底清理那些误导在人们的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存植空间。从历史教育的内容来看,我们要立足于党史、国史的教育,引导社会公众具体地、形象地认知“为何选择党的领导”“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为何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的未来走向何方”等重大理论问题,并结合最新史料作为论证依据,从而有助于强化和延展人们的历史认知能力。譬如,针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者可以从革命故事、红色家风、英雄事迹等党史教育内容入手,引入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杨靖宇将军的“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作战”、黄继光同志的“为了抗美援朝胜利而勇堵敌人机枪”等爱国故事,有助于滋养青少年对党、人民和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引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从历史教育的方式来看,我们要注重媒介平台发挥对历史教育支撑力量,为引导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自觉提供实效性的条件。我们要注重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可以通过组织重大纪念活动、参观纪念馆、走访老红军等方式来强化人们的历史依据、推进人们的历史认知,采取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形成形象直观的历史认知。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借助数字化建设的平台优势,来打造场景逼真模拟历史场景和英雄风貌的传播模式,借助图文声像的传播优势帮助人们迅速进入革命战争场景、建设图景、改革画面,有助于拉近人们跟历史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和认知距离,从而实现历史启迪人、激励人的教育目标。

(三)优化网络治理,构建生态空间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能有生命力,很大程度依仗网络空间的传播力、人群覆盖的影响力。要对该“新变体”的存植遏制和实践匡正,需要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采取落实有力的网络治理措施,以构建祛除负面社会思潮的生态空间。一方面,道德与法律建设的并驾齐驱,协同提升网络治理的秩序性。政府既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管理、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譬如保护英雄烈士的法律、对历史评判用于的著作权法等,进一步用法律利剑规范网络行为并打击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兜售者和传播者;又要做好“文明用网人”“遵纪守法好网民”等模范评选,发挥榜样人物对广大网民遵守网络法律法规的示范引领和精神激励作用,增强人们对科学用网、文明用网、安全用网的责任感和荣辱感,从而进一步守住抵制和祛除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关卡”。另一方面,做好信息过滤管理,发挥社会公众的舆论督导。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具有电子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微型化和智能化等功能,为网络舆情监控提供实现可能和现实条件。党和国家有关舆情部门可针对国家意识形态进行技术加权赋值,通过技术预警防火墙的预防和清除功能,对存在侵害党和国家形象的敏感词汇和视频进行屏蔽和清除,做到源头性信息清除、多节点内容评估和验证、前置性安全信息的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落地落实,从而降低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话题杜撰和操纵的可能性。同时,各级舆情部门要培养一批政治素养较高、网络使用能力较强、善于与网络打成一片的“网络意见领袖”,通过他们的舆论引导、谣言识别和消除、舆论风暴化解等积极作用,有助于净化历史虚无主义的“瘴气”,进一步占据网络空间中引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递正能量的话语高地。

猜你喜欢

软性虚无主义历史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一种软性薄膜压力传感器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国企治理结构的“软性”制度安排
虚无主义的症状、成因与马克思论虚无主义的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