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分析

2022-04-07邢仕芬

乡村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农民信息化农业

邢仕芬

(济宁市兖州区兴隆庄街道,山东 济宁 272100)

0 引言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不仅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而且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现实要求。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农民信息意识薄弱、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等,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给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深入分析现存问题,并立足实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完善,在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促进乡村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1]。鉴于此,笔者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开展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

1 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概述

1.1 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具体操作中,必须重塑城乡关系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同时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相关部门也要贯彻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并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绿色和谐发展。此外,相关部门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并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1.2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就是对农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进程,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为农民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在该过程中取得较好的农村经济发展效果。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时,可以借助信息网络有效获取和快速分析总结农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等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并根据数据信息分析结果为农业生产计划组织、各项生产要素分配控制、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提供科学指导,使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合理,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等过程中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2]。

2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2.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依托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是围绕农业现代化为乡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新鲜活力。特别是通过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向农业生产者提供精准的市场需求信息、引入机械化生产技术、拓宽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等,使农业生产更具针对性,现代农业机械的支持使农业实际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使农产品销路更通畅,最终促进农村经济获得高速发展。

2.2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只有不断提高农村建设水平和维持市场和谐稳定,才能保证农民获得更高的收益。而加强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就可以围绕农民实际生产生活需求,为其提供更多发展途径。例如,通过构建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市场动态信息和宣传推广农业新技术,整合现有农业生产资源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等,不仅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能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3]。

2.3 推动产业化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生产的农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产品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而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可以为农民提供市场农产品需求信息,并为农产品生产提供资源、技术、销售渠道等支持,进而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中,向销售市场输送丰富多样的农产品,甚至还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农业产销一体化格局,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3 当前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显露出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从旁提供有力支持,然而从实际来看,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还不够健全,特别是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较为滞后。部分地区甚至因为地势陡峭和不宜耕作而导致当地村民生活较为艰苦。相关部门开展实际工作时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改善村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上面,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忽略,尤其是在电力设施、信息化设施等建设完善上面,还无法支持农民更加高效快捷地获取农业市场行情信息,无法及时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3.2 农民信息意识薄弱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无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是推进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将直接影响到实际工作开展效果。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偏低,并且开展农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思想观念也较为落后。特别是在现代化管理理念、生产技术应用等方面,大多农民对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信任度还不够,仍采用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活动,对信息化管理方式运用比较少。这不仅不利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还会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步伐[4]。

3.3 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要想充分利用农村现存的土地、水源、环境等资源,就要结合地区实际整合分析,然后科学制定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并根据确定的产业化、规模化等发展模式科学配置与利用这些资源。如此不仅可以加快农业规模化发展进程,还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但结合实际发现,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活动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对现存各项资源的整合力度还不够,尤其是在生产规模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还存在资源分配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3.4 提供信息与需求不符

农民大多具备丰富的传统农业生产知识,但对市场信息、农业政策等缺乏足够了解。因此,农民需要依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获取更多的农业经济信息。然而,由于农民本身文化水平有限,导致其难以在平台的众多信息模块中找到自己所需的种植、养殖等相关信息。由此导致的平台提供的农业经济信息与用户需求不匹配问题,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此外,实际生产中的农业基础信息也难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直接反馈给上级主管部门,无法使农业发展现存问题得到尽快解决[5]。

3.5 管理人员水平偏低

要想依托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还需要更为专业的农经管理人员参与其中。由于农经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会对农经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造成直接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专业化农业经济管理服务工作队伍建设。但是,结合实际发现,现有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学历水平偏低,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能力有限,尤其是在收集整合农业经济信息、向农民提供咨询服务、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等方面,还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加强。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有效开展策略

4.1 健全基础设施

要想通过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先要根据地区实际对信息化相关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为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政府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在理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密切联系后,为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促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更加高效顺利完成。第二,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若缺乏网络基础设施,农民就无法正常上网,更别说通过农业经济信息化平台获取想要的农业生产信息资料。因此,相关部门要将电力、网络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着力推进由村到户的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电力、网络保障水平。在实际操作中,相关部门还要将电网建设与5G网络、物联网、农村大数据体系等联系起来,在完善基层网络服务体系的同时,为后续向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农业信息服务奠定坚实基础[6]。第三,构建和完善通信体系。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后,相关部门还需要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使各个地区的沟通联系更为密切。相关部门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对市场动态进行监测管理。同时,农民也能及时获取相关农业信息,并根据市场所反馈的需求信息对农业生产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4.2 提高农民信息意识

无论是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还是实施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都需要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且农民的信息化意识水平会对其开展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注重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并在实际生产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第一,开展宣传活动。①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乡村振兴、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等内容,并注重采用农民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宣传。例如,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细致阐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及取得成果。采用此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农民的注意力,还能深化农民对展示信息内容的理解。②组织专业队伍深入农村地区进行实地宣传讲解,可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等内容制作宣传图册,并在向农民发放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解答农民提出的疑问,最终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第二,组织专业培训。围绕通过网络获取农业信息、先进生产技术等内容,组织农民参加农业信息化相关的培训活动,在深入学习和实践体验后,进一步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采用此种方式不仅能使农民对后续开展的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活动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而且能使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有效应用先进的资料、设备、技术等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例如,农民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后,能够利用农业机械和现代化种植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并根据获得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等,促进农村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7]。

4.3 加强资源整合利用

资源整合利用是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重点内容,做好该项工作有助于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并在实现农业信息共享中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顺利达成。第一,了解地区现存资源。相关部门可采用实地调查方式对所在地区的土地、水源、环境、文化等资源进行全面细致了解,并利用信息化平台发布最新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等信息,合理开发与利用现存资源,实施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生产,引入农业生态旅游等新型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创新,使地区的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第二,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相关部门应在充分把握地区优势资源后,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对地区农业经济建设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改变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除了要保留农业种植业外,还要结合地区的文化、环境等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民俗文化体验”“农业+生态旅游”等模式,在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中,为农村经济建设注入更多新鲜活力,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更快更好实施[8]。第三,加强农业信息共享。相关部门可依托信息化平台,将所在地区利用优势资源取得较好发展效果的经验传递给其他地区。这不仅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而且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了解、分析和共享各地区的优势资源,加强各地区的合作联系,共同取得进步。

4.4 提供农民需要的信息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向农民提供他们想要的农业信息,取得促进农业经济整体健康发展的效果。第一,构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相关部门可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农业经济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并在操作中注意将同类农产品信息放到一起,使农民不仅能够通过网络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农业信息,而且可以直接通过该平台检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平台也能快速弹出相关信息,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引导。第二,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农民主要是想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获取自己想要的农业信息,但受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条件存在差异的影响,农民获取的信息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构建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根据农民不同信息获取需求对平台功能进行优化完善,平台可以划分多个版块,如农业政策、市场需求、农业技术、营销渠道等,并进一步对这些版块进行细化,为农民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与指导。第三,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农民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获取相关农业信息,主要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例如,农民在掌握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以后,可以对生产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并引入现代化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与质量,最终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因此,相关部门在利用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向农民提供各类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信息时,也可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4.5 构建专业管理队伍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需要众多专业人才提供支持,并且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会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想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执行力,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构建更为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才队伍。第一,引进优秀人才。根据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对外招聘一批专业对口、学历水平较高、实际工作能力较强和懂得运用现代化技术的人才,在促进人员优化配置的同时,提高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第二,开展教育培训。相关部门应围绕实际工作内容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如整合分析各类农业经济信息、为农民农业生产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农民实际遇到的问题等。在参与这些培训活动以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得到极大提升,在实际工作中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从而促进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第三,加强人员管理。相关部门可将考核、奖惩等机制融入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管理中,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并在优胜劣汰中保持队伍的先进水平,同时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防止后续发生类似问题[9]。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后,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工作。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有效达成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相关部门应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农业经济管理,并结合实际构建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同时深化落实提高农民信息意识、加强农业信息共享等工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等提供有力支持和科学指导,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的实施。

猜你喜欢

农民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