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2-04-07支艳行叶胜华

关键词:外语国际化粮食

焦 丹,支艳行,叶胜华

(河南工业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尤其是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的背景下,国际粮食领域合作交流日益密切。中国作为粮食大国,在保障本国粮食供给的同时,也为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而语言作为国际交流的信息载体和沟通桥梁,在粮食行业国际化中具有基础性、先行性的作用,是粮食政策沟通顺畅的前提,能够促进中外粮食领域交流更加顺畅、联系更加紧密,因此粮食行业亟须培养更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语言服务是指通过直接提供语言信息转换产品和服务,或提供语言信息转换所需的知识、工具、技术、技能,帮助人们解决语际信息交流中出现的语言障碍的服务活动[1]。

粮食行业主要由粮食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以及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的周边服务部门组成[2]。在这些环节的国际交流过程中,语言服务作为中介桥梁,是推进我国粮食行业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保障。但是,粮食行业专业性较强,所需的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应是兼具专业素质、国际化素养和语言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既掌握粮食行业专业知识,又熟悉与粮食行业相关的生产、仓储、贸易、物流等环节,同时熟练掌握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当今语言服务人才需求强劲,“量身定制”的语言服务人才将在粮食行业国际化进程中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通过梳理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剖析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据此探索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模式,以期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1 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

语言服务、语言服务行业以及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成为最近几年国内学术界、翻译行业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对语言服务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特定领域或行业的语言服务或语言服务业某一方面的研究,如语言服务环境建设、体育赛事语言服务等;另一类是理论建构文章,涉及国家层面的语言服务、语言服务现状和问题等[3]。虽然当前语言服务研究成果颇丰,但是聚焦到粮食行业国际交流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以“语言服务+粮食”为主题词在知网平台查询,尚未发现相关文献,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研究以及人才培养都有待学界展开深入讨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培养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是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所需,粮食行业特色高校粮食院系和高校外语院校是这一人才培养的主体,尤其粮食行业特色高校是培养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的主阵地。通过查阅我国粮食行业特色高校官网培养方案,发现当前我国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主要围绕“英语+粮食”“翻译+粮食”以及“小语种+粮食”三种培养模式展开。

1.1 “英语+粮食”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在世界大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掌握单一外语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语言人才已无法满足全球粮食市场对语言类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在此背景下,许多粮食行业特色高校在外语院系学科设置和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实行“英语+粮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英语专业和粮食专业的交叉融合,着力培养涉农复合型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使学生在掌握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能够对粮食领域有所深入了解。例如:河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着力推进英语专业特色学科建设探索,在英语专业下设了英语语言文学和农贸英语两个方向,通过调整专业课程结构,为粮食行业培养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对接国际交流需求。除此之外,华中农业大学的“农科学术英语”课程、福建农林大学的“中华农业文明传统文化国际教育基地”、新疆农业大学的“农林英语”学术英语模块、青岛农业大学的校企合作英语专业(跨境电商方向)课程等都体现了“英语+粮食”的跨学科培养模式。

1.2 “翻译+粮食”培养模式

21世纪以来,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相应的口笔译人才储备和语言服务市场却难以全面满足高端语言服务的需求[4]。就粮食领域来说,当前粮食安全议题愈发受到重视,粮农领域国际合作不断深化,粮食行业对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亟须通过更多人才推动我国粮食行业国际化进程。聚焦到“翻译+粮食”培养模式,面对语言服务市场需求,我国外语院校本科阶段在专业设置上有独立的“翻译”方向或是翻译课程,主要教授翻译理论知识;硕士阶段设置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明确,即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人才。同时,随着粮农领域国际合作交流的日益深化,我国粮食行业特色高校外语专业和粮食专业也正在依托农林高校学科特色,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模式,且已在翻译融入粮食行业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例如: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为研究生开设粮油翻译课程,使学生掌握粮油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环节的翻译术语,培养精通粮食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同时依托本校粮油食品学科群,以翻译技术为手段构建粮食专门用途多语语料库,为粮食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1.3 “小语种+粮食”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开展粮食贸易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除英语之外的小语种语言服务人才在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贸易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越南、泰国等国家是世界粮食出口大国,中国与这些发展中国家距离近,粮食运输成本相对较低[5]。因此,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开展粮食供应链合作,拓宽粮食进口多元化渠道,需要以小语种语言服务人才支撑。对此,一些外语院校和农业特色院校在“小语种+粮食”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自2006年起开设小语种院级选修课,随后开设了泰语和缅甸语选修课,以人才为桥梁推进与东南亚周边国家的农贸往来;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孔敬农业技术学院签订互派留学生协议,为学生提供了国际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培养了大量“专业+小语种”复合型人才。这些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正在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粮食贸易搭建交流平台,为中外粮食产业发展、合作交流等提供助力。

2 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目前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中,学科专业界限依然明显,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处于初始阶段。粮食行业经过发展多年,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高质量专业人才。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也在不断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和力度,农业对外投资合作进一步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6]。近年来经济发展形式变化莫测,国际粮食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7]。作为世界第一的粮食生产、消费以及进口大国,提升我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必然会对我国粮食行业的语言服务人才提出新挑战,粮食领域对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粮食专业+语言服务”的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2.1 粮食领域多元化需求亟须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

在历史和现实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粮食行业人才队伍依旧存在学历水平偏低、创新能力欠缺以及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8]。在稀少的“粮工巧匠”人才中,专攻粮食行业的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占比更是少之又少。立足新发展阶段,基于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粮食产业自我提升与对外开放应实现协同发展,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因此对粮食行业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甚。尤其是在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下,想要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就必须有一支既具备语言技能又熟悉粮食专业的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队伍,加强与周边国家等的合作交流,为国家粮食行业发展和粮食发展抢得先机。从本质上说,“外语”属于文学学科门类,属于文科的范畴。当前,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学科的交叉性,但是受到传统学科界限分明的影响,交叉学科建设仍面临着系统知识体系生成困难、学科内外制度发展动力失衡、学科体系设置弹性不足等挑战[9]。由此可知,“粮食+外语”和“粮食+翻译”人才的跨学科培养仍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2.2 粮食行业国际化倒逼高校教师队伍革新

粮食行业特色高校外语学院教师和粮食学院的教师是培养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的主力军。从外语学院来看,专业课教师大多侧重于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等理论知识的传授,这符合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然而,粮食行业对语言服务人才的能力要求日益呈现复合化的趋势,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外语能力、掌握翻译理论,还要熟悉国际贸易、商务英语领域的知识,体现出跨学科的资源整合。倘若教师只掌握单一的语言理论知识,则无法为粮食行业培养能解构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也更难以满足粮食行业走出去的市场需求。就粮食专业来说,粮食学院的专业课教师大多毕业于国内的粮食院校,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使用母语中文,这就导致粮食专业双语授课的实现存在一定困难,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难以在学习粮食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提高。因此,粮食特色行业高校外语学院和粮食学院教师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需要紧紧围绕培养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目标进行调整。

2.3 粮食市场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提出新诉求

目前高校本科教学按照传统的院系属性培养粮食行业专业人才,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层次上已难以适应粮食行业的需求[10];而高校外语专业传统授课方式虽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但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英语课程存在课时较短、课程进度较快、课程内容不够深入的情况,学生毕业后对粮食农作物方面的英语运用并不娴熟,在国际交流方面存在不敢开口讲话、发音不标准等问题[11],所以存在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不足的现象。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中国粮食市场同国际市场联系愈发紧密,粮食市场开放度越来越高,具备语言技能成为粮食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能力,但是语言作为一种工具,若不能结合行业发展最新变化和最新需求,则会出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这与高校培养语言服务人才的初衷背道而驰。目前,国内翻译硕士教育与语言服务业衔接度不够,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不能起到学业与职业桥梁的作用,不能及时对以语言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市场需求做出呼应[12]。通过对比和分析多个高校外语学院的培养方案,发现外语专业课程设置中语言服务实践环节占比相对较少,院校与粮食企业和机构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多元化的粮食行业市场需求亟须培养复合型的粮食语言服务人才。

3 “粮食+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

在国家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大背景下,中国不仅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高质量发展,而且需要加强国际间的粮食贸易交流,增强国际粮食市场的话语权。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由于语言服务人才在中外粮食行业合作沟通领域扮演着中介角色,国际间粮食贸易市场的不稳定性对粮食行业语言服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深度参与国际粮食市场,构建新的国际粮食合作模式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探索我国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针对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智库建设、校企合作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3.1 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整合“粮食+语言服务”学科资源

当前我国粮食产业已与国际市场深度关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紧密联动[14]。随着粮食国际交流日益密切,跨国交流与合作对粮食行业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旺盛。高校作为培养语言服务人才的主阵地,在学科设置方面亟须优化以适应粮食市场的语言服务需求,为粮食行业培养既熟悉粮食领域又具备外语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

首先,高校可以整合粮食专业和外语专业的课程资源,构建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外语专业可在传授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开设与粮食行业相关的课程。例如:在粮食行业特色院校外语专业开设农业英语、粮食国际贸易、粮食翻译等课程,积极筹建涉外粮食外语方向课程,鼓励立志投身于粮食领域的学生选修相关课程,为粮食市场输送专攻粮食领域的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粮食专业也可以设置专门的双语课程,在教材选择上使用英语教材或双语教材,如已经出版的《中国粮食英语》《粮油食品外贸实务英语》等,并由教师展开双语教学,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掌握粮食专业知识相应的外语表达。通过外语专业和粮食专业资源整合,培养出更多专注粮食行业的语言服务人才。

其次,可开设“多语种+”粮食特色试点班,对接专业化的粮食市场语言人才需求。“多语种”指精通两门以上第二外语,跨文化沟通能力突出;“+”即重在互联互通,促使学生具备多语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国别区域研究意识,把专业技能和跨文化综合素质有机融合,以问题为导向促使学生在特定领域的专精[1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可发挥院校内部专业优势,开展校内跨专业联合培养,招收对粮食和外语均有热情的人才进行集中培养,使其熟练掌握两门以上第二外语,同时精通粮食专业领域知识,将语言技能和粮食行业知识相联系,打造出能够投身国际工作和熟悉粮食行业理论知识的通才。

3.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学方式

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语言服务视域下,高质量的粮食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要求粮食行业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求其具备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一个不适应表现在“外语+X”型或“X+外语”型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依然匮乏[15],粮食行业也不例外。因此,当前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高需求,对于教师队伍革新提出了新诉求。

首先,引入粮食领域语言服务高质量行业导师。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解决翻译人才培养问题的核心[16]。然而,师资力量上,专业英语教师绝大多数都仅精通语言类领域的专业知识,对其他具体学科专业知识储备不足[17]。因此要培养既精通粮食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级译者,外语院校和粮食行业特色高校可以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打造“粮食+翻译”复合型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注入核心力量。就翻译硕士培养来说,可以通过建立行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学术合作交流平台,鼓励行业导师与校内导师之间共同提升[18]。粮食行业特色高校外语专业可聘请深耕粮食翻译领域的行业导师,这些导师应来自粮食语言服务领域的企业,并承担大量粮食领域翻译实务工作,专业领域翻译经验丰富。在行业导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借助横向课题等项目将相关翻译理论和语言服务知识应用到粮食行业具体实践中,为以后开展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积累经验。

其次,教师可调整教学思路,利用慕课(MOOC)等新型网络学习平台,整合电子资源供学生自学。慕课是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新型网络课程。粮食行业特色高校可立足学校优势课程,整合外语专业和粮食专业的教育资源,将粮食翻译、农业英语、粮食外贸等学校特色课程以微课的形式上传至慕课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和能动性。而对粮食行业或者语言服务感兴趣的学习者可突破课堂的限制,以慕课平台为基础,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在评论区和答疑区与教师积极互动,主动学习粮食知识和外语知识。

3.3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粮食行业语言服务人才智库

粮食生产程序复杂,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需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时发力,才能保障自身健康有序发展[19]。完善的粮食行业语言服务人才激励机制,对于吸引高水平人才投身粮食语言服务行业具有强大推动力。通过建设高水平的粮食行业语言服务智库,可以为粮食行业国际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对此,政府、高校、社会应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待遇条件,吸引高水平人才投身粮食行业语言服务智库建设。

首先,创新粮食行业语言服务人才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会导致用人难、留人难现象的出现,损害科研人员和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构建以国家支持为指引、用人单位为主体、社会各界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能够激发粮食行业语言服务人员的创新活力。一是设立粮食行业语言服务人才专项奖励基金。通过国家专门拨款,对服务于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的项目予以资金奖励,改善相关人员的薪酬待遇。二是对粮食行业语言服务人员进行精神奖励,增强他们投身粮食行业语言服务领域的内驱力。国家翻译协会可以联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同举办语言服务赛事,对优胜者予以嘉奖并利用媒体进行宣传,提高语言服务工作者的获得感和自豪感。同时,粮食行业语言服务从业人员也要增强大局意识,认识到粮食国际交流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将国家战略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相联系,在为社会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建立粮食行业语言服务人才智库。发展与完善智库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对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智库影响力都发挥着积极作用[20]。其一,可以省级为单位建立“粮食+外语”特色智库研究中心。粮食行业的语言服务需要精通外语和粮食领域的专业人才,可从省内高校吸纳外语专业、粮食专业、经济贸易学院的专家教授,鼓励高等院校申报粮食行业语言服务相关领域智库研究项目,整合粮食院校和外语院校优势资源,成立“粮食+外语”高校特色智库研究中心,打造在国内外都具有知名度的粮食特色语言服务团队,为国家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其二,积极推动智库团队语言服务人才走进企业。粮食行业语言服务智库研究成果若在企业得到应用,则会加快智力研究成果转化为市场红利的速度,从而吸引更多高质量语言服务人才加入该智库团队,并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3.4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高学生语言服务实践水平

校企合作是指将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资源整合。在国际粮食市场对语言服务人才的高需求背景下,外语院校不仅要注重理论研究,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为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创造学习机会。

首先,政府应大力支持校企合作,为协同培养语言服务人才提供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能够为高校提供语言服务实践平台,为粮食行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助力。在粮食行业特色高校和语言服务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政府可加大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做好利益关系的协调工作,出台语言服务校企合作相关工作条例和细则,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制度保障。此外,政府还可向与学校合作的语言服务企业提供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形式的政策性支持。通过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支持,从而鼓励更多语言服务企业与粮食行业高校进行深度合作交流,扩充实习基地规模,使校企合作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

其次,粮食特色行业型高校应主动对接语言服务企业。粮食行业特色高校在培养应用型语言服务人才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在高年级课程设置中要安排有到语言服务企业实习的环节。通过开展粮食领域相关的翻译活动,使学生将语言理论知识与翻译实践融会贯通,实现学校、企业对人才的联合培养。此外,支持高校外语教师到粮食企业进修,深入到粮食相关的工作岗位展开实地考察学习,了解不同工作岗位对素质能力的要求,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4 结语

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是粮食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粮食产业健康长久发展、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语言服务视域分析粮食行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包括“英语+粮食”“翻译+粮食”“小语种+粮食”等培养模式,并探究当前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据此建构粮食行业国际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实施路径,包括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整合“粮食+语言服务”学科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学方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粮食行业语言服务人才智库;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高学生语言服务实践水平等,以期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促进粮食国际交流与合作。

猜你喜欢

外语国际化粮食
聚焦港口国际化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我的粮食梦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