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2022-04-07毕长新史春林

社会科学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共同体文明人类

毕长新,史春林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的特殊历史时期,而随着气候的变化恶劣天气也变得愈加频繁,这一切都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威胁。今年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极端恶劣天气,5、6月份多地暴雨如注,造成珠江流域、松辽平原等区域出现汛情,而7、8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又遭遇了历史上综合强度最强的持续高温过程,长江中下游及川渝地区多地出现极端干旱的情况。在全球范围内,极端恶劣天气也频频出现,创纪录的暴雨和异常炎热天气多次刷新历史记录,因为极端恶劣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创造了历史新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以及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凝练与传承,并且也是促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只有全面厘清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才能实现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义理阐释”与“实证研究”的有机统一,并可以此为基础更好地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实践。

一、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

每一个理念的形成都有它特定的成因,当中最主要的思想成因是形成这个理论延续下去的核心元素,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就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

(一)生命共同体理念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并不是单独对自然界进行分析与研究,它本质上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反思生态危机发生的原因,揭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生态思想,主要包含自然理性、人的理性以及二者的有机统一,而生命共同体理念正是对于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深度彰显。

第一,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强调自然理性。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2]换句话说,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是依托自然环境发展起来并同自然共同发展,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产生于自然界,自然界则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必要的基础条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依附在自然的基础上,也可以将其理解成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发源地,对人类客观生活起到一个促进与提升的作用。自然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的发展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人与自然属于一种互相影响的共存关系。

第二,马克思的生态哲学强调人的理性。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2]如马克思所说,人虽然产生于自然界,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但是人有意识的存在,人在改造自然上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不像动物一样依靠本能生存在自然界,而是带有其内在的需要、目的和意志。生命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生态哲学的这一观点,强调构建生命共同体归根结底是要依靠人类自己,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人类自己。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人民群众是实现物质资料转化成社会生产的实践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主体在社会化生产中对客观对象的能动性改造是推动历史发展最根本的力量。只有让人类明白自身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了解人类在自然界所起的作用与位置,不断地提升人类保护自然的积极性,唯有如此才能让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第三,马克思的生态哲学强调自然理性与人的理性相统一。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多元生态关联,要是当中的某一部分受到外界的破坏,直接会造成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有可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持续稳定带来严重的后果。人类是在改造自然、从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中不断地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的。自然解放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加对于自然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促进自然环境与人类协调和谐,更加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精神文化、政治、社会和生态需要的过程。所谓自然的解放或解放自然,就是要消除自然与人之间的敌对和紧张状态,消除人对自然的一味征服和统治,从而避免自然异化以及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现象,使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对此,马克思强调,人类在从自然界索取的同时也要学会给予自然界相应的关怀,在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以自然可承载限度来自觉规范人类日常的行为,以此来维持人与自然间和谐共存的生态平衡系统。人来自于自然界,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共荣的现实存在,那么生态和谐就成为人类存在的依据,人类就必然要承担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的整个过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使之能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二)生命共同体理念凝练与发扬了中国传统自然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古代诸多哲学流派的重点研究范畴。中国历代的哲学家在对自然环境进行研究的时候,就对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生态智慧成果。生命共同体理念正是凝练与发扬了中国传统自然观,形成了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国情的科学理论成果。

第一,中国传统自然观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在中国古代,人们普遍将“天”比喻成自然存在,而“人”主要是指人类日常行为中的具体实践活动,古人所谓的“天人关系”主要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儒家、法家等著名的思想流派,尽管他们看待世界的立足点与方法论不尽相同,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则存在一致性,三者都把侧重点放在“天人合一”这一关键问题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儒家认为,“天”就是创造万物的起源,也可以称之为自然界,是世间万物生长的栖息地。孔子则提出天命代表着上天的意愿,是世间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并且是属于一种客观存在的宇宙法则,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也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应当要遵守自然的规律,不可反其道而行。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要遵从自然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道”是人类行为应遵循道的法则。而法家则认为,天有常规,四季变化有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突出强调了“天”的自然性与独立性的一面,同时也表明了人虽然能改变世界,但是一定要遵守自然的规律。

第二,中国传统自然观的价值立场是和谐平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意识形态,突出强调人要与自然进行和谐共存,要求人的社会活动实践一定要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也才能给人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孟子认为只要遵循农时和自然的规定,按照大自然所限定的规则去生产和发展,老百姓就能实现衣食无忧的愿望,也能促进国力的发展,以此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安逸的目标。而庄子则从“道”的观点进行阐述,并表示世间万事本身并不存在贵贱的说法,产生此种说法的原因,主要取决于人自身的看法。自然界中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其道理与作用,因为这就是自然万物存在的宇宙法则。世间万物都是属于独立的个体,谁也无法取代任何一个,它们都有自己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所以,就每件事物自身价值的意义而言,无论其本身属性发生什么变化,它们都是平等的。

第三,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实践前提是推崇节俭抑制奢靡。古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在实践的维度上也大力推行节俭的生活态度。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社会资源和物质都比较紧缺,所有的民众和统治阶级都受其困扰。对此,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对崇俭抑奢这一方面都有自身独特的理解。荀子认为节俭不仅能实现对于物质资源的积累,还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勤俭节约会使国家越来越昌盛,浪费无度终究会使国家走向灭亡。而道家观点的出发点则不同,庄子认为人要根据自身所需去利用万物,突出强调要克制人自身无限贪婪的欲望。老子则秉持自然主义节俭的思想观念,认为一旦过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反而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发展,“物欲”不会产生益处,只会带来更多不良影响。虽然一再强调要合理和节制利用资源,但是道家从根本上还是强调尊重自然之道,顺应世间万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在在对他们进行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取用,不可过度透支,确保大自然能持续稳定地为我们制造更多有利的资源。

二、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科学内涵

生命共同体理念包含丰富的思想内涵,透过具体内容会发现这一理念具有深刻的内在旨趣,主要体现在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坚持唯物辩证的生态发展观、重塑公平和谐的生态伦理观、倡导造福人类的生态合作观。

(一)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文明观

历史唯物主义把自然、社会与人的解放这三者关系视为一个相互制约和促进的整体,又把自然解放当成是社会和人类解放的前提条件。马克思认为,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对大自然进行改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索取可以改变自身环境的有利资源。自然解放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不断对物质资源进行获取和生产,同时在这种重复的过程中对大自然的规律产生新的认识,不断营造一个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环境,使人类生存和发展上升到新的台阶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生产力水平较低,当时的人们对自然充满敬畏,而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自然世界带来的“福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人类逐渐走上一条无视自然理性的不归路。由此,人类开始掠夺性开发和破坏性利用自然资源,对于自然界进行毫无节制的索取。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不断变化着,人类盲目地认为只要拥有强大的科技力量,就可以无视自然世界的规律,能够抵御一切来自自然界的反扑,但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多次向人类敲响警钟。

纵观人类文明史,不管是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还是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发源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都曾因生态环境良好而蓬勃发展,也都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文明的衰落或中心的转移。尤其是坐拥两河流域沃野千里的古巴比伦文明,因为肆意开垦农田、破坏森林植被,导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洪水泛滥、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地破坏了人类的生活条件,最终导致昔日的“空中花园”成为今日的“海市蜃楼”。顺自然规律者兴、逆自然规律者亡,这是历史的答案。中国自古就有“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生态智慧,这与对大自然毫无节制的索取产生巨大的对比。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此,人类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人的存在取决于自然存在,因此二者应当属于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要是人类对自然进行肆意妄为的破坏,最后只能由人类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负责,只有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才可以在对大自然开发的过程中不会走向错误的方向。生命共同体理念在继承了马克思自然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内在性和一体性把握,[4]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构建生命共同体的价值诉求。

(二)坚持唯物辩证的生态发展观

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论述了在实践中物质财富与自然存在之间辩证的逻辑关系,阐发了人类从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到追求二者和谐发展的这一辩证的生态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的GDP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21年的114.37万亿元,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已稳居第二。然而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却是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雾霾天气多发、资源短缺、土壤以及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仍旧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紧张等问题依然突出。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阻碍就是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生态资源的减少。唯物辩证法中提及,度是事物保持自身质与量的限度、范围及幅度,一旦突破了度,就会将量变转成质变。具体来说就是继续采用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模式,必然会大幅提升环境污染率,生态环境难以承载环境污染,就会将量变转成质变。若生态环境都在濒危的状态,那自然也无从谈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国此前的环境保护形势较为严峻,生态系统的自愈率衰退,并且环境受到污染,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产生了威胁,同时对经济建设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动力主要源自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然而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人的一切客观活动都受限于自然存在,二者是属于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于人类来说,大自然是其生命的摇篮,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为了追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遗余力地向自然索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不仅会对人类的生存条件产生危害,而且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因此社会生产力归根结底源于自然生产力。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要忽视经济建设。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处理矛盾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辩证统一。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法规避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因此,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程度的生态承载力。因此,要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经济建设,才不会对其造成巨大的破坏。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本质都是为了让人类能实现更好地发展,实现人类代际永续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因此,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统一性。

进入新时代,为了继续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那就必须继续紧紧抓住社会经济建设这一主要任务,但是必须要改变走过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将保护自然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必须做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5]而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保护“绿水青山”与开发“金山银山”之间的矛盾,这时就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辩证统一,真正做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5]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空前发展,而自然环境则极大地受到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社会经济想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依赖优良的自然环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想要持续稳定地发展,就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当中,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循环,构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辩证统一的良性发展模式。

(三)重塑公平和谐的生态伦理观

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遵循中国发展实际与逻辑,坚持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重塑公平和谐的生态伦理观。

第一,尊重生命的绿色价值观。人类是依靠田地产出粮食以维系生命,田地则需要水的滋润才能保存其固有形态,水之源头多在高山,高山亦是起于累土,树木不仅可以凝聚土壤,还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能量。也就是说,构成自然界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每一种要素都在生态系统中起到其特有的作用,一旦生态平衡被打破,那么就会危及整个生命共同体。换句话说,人与自然具有相同的生命属性,具有相同的追求生存的“价值指向”。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自然界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之外,而是同人类社会的发展共生共荣,共同组成了涵盖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理念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辅车相依的关系,从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角度,辩证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本质性特征,同时还阐发了合理规划利用和统筹治理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永续发展的重大意义。自然环境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需要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协同有序才能维持长久的稳定,尊重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生命,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有序,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命、健康和幸福。

第二,珍爱自然的生态美德观。纵观人类发展史,每个类型的人类文明都有其特有的美德支撑其发展,合作、团结是原始文明的核心美德,节俭、勤劳是农业文明的核心美德,敬业、诚信则是工业文明的核心美德。生态文明的确立与发展同样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基本美德,生命共同体理念中所蕴含的生态美德观无外乎真、善、美三个方面:“真”,就是真正的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从内心尊重自然,把保护自然环境内化为自身的理念,外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规范和具体实践;“善”,就是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善待一切生命,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状态;“美”,就是要对自然有赞美之情,要学会发现自然之美,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享受自然之美,更要为了保护美丽的自然环境,自觉践行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和行为规范。

第三,增进民生福祉的环境正义观。生命共同体理念并非仅仅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承载了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中国有着广袤的国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依托区域优势条件率先发展起来,集聚了大量的生产资源和经济要素,成为中国经济的带领者,这无疑使得自然资源与生态效益的分配出现了失衡。进入新时代,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生态效益的公平分配也成为当下一个重要问题。生命共同体理念旨在树立一种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的环境正义观,以保障区域间环境利益的公正性与环境代际正义为根本诉求,以期转变传统的固有观念,基于当前的发展格局,明确今后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生态资源分配体系、构建代际间生态效益合理分配的新格局。

(四)倡导造福人类的生态合作观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地区与民族的利益相互交织紧密相连,而人类的命运更离不开生命共同体。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人类便是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来维持生命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所以本质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生命共同体。一方面,生命共同体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纵观人类发展史,自然资源的争夺与破坏往往会导致战争、瘟疫、洪水等灾难,只有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才能够和谐共处,社会经济也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生命共同体属于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生命共同体相辅相成、互相联系,只有当全体人类都意识到整个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的时候,才会将全人类的利益置于国家和民族利益之上,生命共同体才能够更好地发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3]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和生命共同体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6]

近代以来,地球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生态危机频发。究其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追求工业化,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完全无视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而较为落后的国家想要享受工业文明成果时,西方部分环保主义者却以保护环境的名义反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工业化,殊不知仅占世界20%人口的发达国家,却消耗了世界超过80%的自然资源。“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7]任何文明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只有和其他文明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展,才能够实现文明的进步。和平和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心愿,世界和谐、共同繁荣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式,全体人类都应树立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把自然界与人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时要结合每个国家实际的发展情况,讲求务实有效,奉行法治和公平正义,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全球力量,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

生命共同体理念建立在新的历史条件基础上,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并且对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全世界各国在治理环境方面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一)生命共同体理念深入推进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生命共同体理念具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第一,在国家层面,生命共同体理念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可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想指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着力点与实践途径。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去解决,兼顾生态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均衡,实现三者有效统一。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明显改观,群众对生活品质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在此背景之下,要想全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推进优化经济结构,通过转变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核心内涵是辩证理性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理性,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实现的唯一途径。党的十九大强调了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使人与自然能形成一种和谐共荣的关系,并塑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正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推进。

第二,在社会层面,生命共同体理念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以及社会环境组织的培育。推动生态保护的动力来源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态保护共识,这个共识会影响全社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只有拥有正确的生态保护意识,才能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正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与此同时,生命共同体理念可以在社会中凝聚起强大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向心力,促使社会环境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因此要想加快社会环境组织的培育,必须遵循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引领。

第三,在个人层面,生命共同体理念能够促进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引导生活方式的变革。一方面,生命共同体理念通过生态文明观、生态发展观、生态伦理观与生态合作观科学地阐释了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强调人应拥有环境道德。这将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道德教育的忽视情况,改善环境道德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构建生命共同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变革当前人类的生活方式,要形成一个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共识,将绿色生活理念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它能有效解决人类生存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也能创造一个适合人类宜居的生存环境。绿色生活不是在向大自然进行无休止地索取,更不是用人类征服自然的方式来表明自己作为战胜大自然的胜利者,而是要将保护与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当下的核心任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局面。

(二)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的发展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内在深层次矛盾的暴发,合理解决这一深层次矛盾是有效推动“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之匙。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命共同体不仅体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然发展规律的尊重,彰显了中国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

第一,有利于推动构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自从工业文明产生之后,人类的经济发展速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对自然资源获取的速度已经严重影响到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得人与自然的深层矛盾在不断地被激化。当下,全球环境治理已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经济的高速发展本质上是在加速对自然资源进行索取,这已经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濒危野生动植物在不断地灭绝,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威胁。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从未如此严峻,全球环境治理的需要从未如此迫切。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合作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有力武器,我们应当落实推进国际法,把公平公正作为行动的宗旨,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全球环境治理制度,不断增强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构建生命共同体,为应对全球气候环境挑战贡献中国方案。

第二,有利于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所需要的资源,比如食物、药材、木材等。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它能使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可以给人类提供充足的水土资源,保持水土的比例达到正常值的范围,也能让养分进行循环利用,同时也能给人们提供生态产品,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而当前,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生物多样性危机。《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中指出,全球生物多样性正在急剧下降,生物多样性受损和生态系统崩塌是当前世界亟须重视的长期风险之一。生命共同体理念可以深入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牢固树立人与地球共生共荣的关系,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以此来保障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发展。

第三,有利于推动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是一个系统性极高的复杂整体,如果当中的某一环节遭受破坏,将会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旦出现海洋生态问题,海洋经济所受到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如果在海洋经济发展期间,完全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洋资源一定会出现枯竭,海洋生态环境也会遭到破坏。这样一来不仅会造成本国的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更会影响邻国乃至全世界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一旦情况变得更加恶劣,就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直接影响,也会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要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就需要全人类摒弃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架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世界合作的全新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经和周边及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就关于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达成了共识,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召开相关专题会议,强调以人类共同利益的唯物主义立场为出发点,结合各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构建一个良好的多边海洋伙伴合作关系,共同为海洋生态保护建设做出贡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人类永续发展的高度,深入践行生命共同体理念,向全世界表明了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给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全新的合作模式。

总之,人的生存与发展总是寓于一定形式的共同体之中,或者说人总是选取一定形式的共同体作为其存在的基本方式,所以人的生存与发展总会受到一定形式的共同体的制约与限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是人类历史发展到生态文明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人类未来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人与自然本质关系的揭示,提出了人类所面临危机的解决之道,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共同体文明人类
爱的共同体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