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党的创新理论建设高校“大思政”新格局
——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牛小侠教授访谈

2022-04-07牛小侠潘昱竹

社会科学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大思政四史思政课

牛小侠,潘昱竹

牛小侠(1977-),女,安徽太和人,哲学博士、博士后,现任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理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中小一体化委员。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教育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新文科项目1项、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出版《当代有限性视阈下的马克思哲学旨趣研究》《马克思“实践智慧”的当代阐释》等专著,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博士论文获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吉林省第六批拔尖人才”和首批“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称号,多次荣获省社科奖。

潘昱竹(以下简称“潘”):牛教授,您好!很荣幸能够邀请到您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现实的些许问题。我知道您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可以分享一下您在此期间的学术心得吗?

牛小侠(以下简称“牛”):好的,就这些年我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过程中一些心得和你分享一下。学术研究是用不同学科范畴来探索和把握这个世界,因学科不同,把握世界范式也不同,但其价值诉求是一致的,都是立足真善美来塑造这个世界,因此,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不仅是对待世界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人自我修行过程,其途中有艰辛有喜悦,可概括为“三需”:需执着、需读悟经典和需积累。

我以我本人求学和工作经历来说明学术需要热爱与执着、需要读悟经典、需要积累。我大学学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因为我在高中时对政治课特别感兴趣,而且在文科课程中每次考试政治考试分数也是最高,在高考填志愿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很幸运我被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了。在大学期间,学校课程设置很全面,除了一般通识课之外,专业课学习也让我受益匪浅,如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中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伦理学、逻辑学、社会学、法学等,按照专业要求需要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西方哲学、政治学等原著书籍,所以没有课的时间里,更多去的地方是学校的图书馆,在那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书目阅读任务。最初懵懵懂懂读了一些,觉得晦涩难懂,仅限于知道一些书目和篇目,谈不上深入理解,不过当时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非常感兴趣,在考研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专业并如愿实现。在硕士期间涉猎了中西方伦理学的经典著作,进一步研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高校任教,发现所学专业知识有限,又攻读了博士。博士学习期间是我学术研究新的起点,记忆最深刻的是不断阅读所需书目,精读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古希腊经典著作、近代哲学著作和德国古典哲学以及现代西方哲学,这些书目其中一些是导师指定书目。我的导师陆教授告诉我,“要想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就要阅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了解了马克思恩斯批判的对象以及他们所要完成的任务;读列宁的书,才能明白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源头。”导师的教诲和自我好奇心的驱使,我又回到类似高考的备战时期,我记得博士入学前两个月我如饥似渴地精读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与《实践理性批判》、黑格尔的《小逻辑》,从这些书中我大致了解了整个西方哲学发展脉络和基调,在此基础上精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深刻感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渊博知识、才识过人的本领和对人类美好生活的现实诉求,这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实践智慧的品质和人格魅力。为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坚持教材和原著统一的原则,通读了《列宁哲学笔记》《毛泽东文集》《邓小平文选》等。所以,博士期间开始了自己学术方面的自觉、潜心研究,学术研究也有一点收获,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在博士后期间和教学过程中秉承着学术研究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的传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我把自己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学生,以自我经验让学生喜欢和热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让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实践智慧的博大和魅力,从而让学生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坚守对共产主义的理想。所以,学术研究需要执着精神、阅读经典的毅力和长时间知识与生活的积累,才能达到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和理论自觉。

潘:自己平时做学术研究时有了解到您的大作《马克思“实践智慧”的当代阐释》,可以跟我们谈谈您关于这本著作的创作思路吗?

牛:好的,这部著作的创作思路可分为创作背景的思路和创作内容的思路两部分。

首先讲述一下著作创作背景的思路。博士毕业之后着手丰富博士毕业论文并付诸印刷出版,从马克思哲学旨趣研究开始思考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伦理向度,并在2014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从研究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伦理向度研究中发现了马克思的实践智慧,为深入研究马克思实践智慧,对“实践智慧”进行了深入钻研,探讨随着历史时间变迁实践智慧内涵的变迁。实践智慧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人的生活方式的变迁,从自然经济的农耕时代到工业革命的技术时代,实践智慧的内涵核心也经历了从伦理、政治为核心的时代到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时代,所以在博士后期间我就做了“马克思实践智慧”研究,从中挖掘马克思实践智慧怎样变革和超越传统实践智慧的内涵,博士后出站报告就确定为《马克思“实践智慧”的当代阐释》。

下面解释一下《马克思“实践智慧”的当代阐释》的基本思路。总体思路是从挖掘实践智慧起源,追溯亚里士多德从学科分类中把解答人间智慧的哲学称为是实践智慧开始,探讨实践智慧历史演变,阐释马克思实践智慧内涵和社会变革以及当代价值,论证了实践智慧是人类社会解答自身存在之谜的一种理论思考和实践结果。具体思路:一是研究实践智慧内涵的历史变迁。首先就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那里。亚里士多德把实践智慧界定在伦理道德和政治活动与秩序的安排上,伦理学和政治学就成为实践智慧的核心内容。但随着社会发展伦理学和政治学两者关系的不断发生变化,在古希腊政治学和伦理学都被称为是实践智慧,政治学价值取向在一定意义上是趋向于伦理学的价值目标的,都是为了城邦社会伦理秩序服务的。当上帝的教义作为一种神圣世俗规范时,政治学真的演变成了宗教伦理的工具。针对这一现象,近代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从现实主义出发提出了政治无道德,颠倒了中世纪政治和伦理的关系,他以拒绝伦理的方式凸显了政治实践在社会中的作用;康德从本体论意义上重新恢复了实践智慧的道德意蕴,赋予实践智慧神圣崇高的位置;黑格尔哲学以思辨逻辑方式呈现实践智慧的意蕴。二是在阐释了实践智慧的历史变迁之后,剖析马克思实践智慧内涵及其社会变革意义。与传统哲学家不同,马克思不仅在政治、伦理视阈中阐释了实践智慧,而且首肯了“生产实践智慧”的现实价值,在社会伦理道德的意义上给“生产活动”赋予了全新的价值,并在“形而上”与“形而下”双重向度中阐释了实践智慧的内涵。实践智慧不再是一种单向度的创制活动,而且在生产活动中蕴含着一种新的形而上的向度,这种向度不仅体现在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而且也体现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价值取向上;人类实践智慧不仅体现在生产方式上,而且还体现在每个社会形态更替上。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实践智慧的结果,只不过这种实践智慧是通过一种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即实践智慧以异化方式表现出来。马克思批判了这种异化的实践智慧,指出了这种实践智慧的伦理向度和政治向度的局限性,以全人类的伦理视野和政治视野来解答真正的实践智慧。真正的实践智慧应当是符合人性发展的社会伦理和政治活动。在整体社会视域中变革了传统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既具有“形而下”生产的现实活动,又具有“形而上”指向的人类社会解放过程。分析了马克思实践智慧的“形而上”与“形而下”双重内涵,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马克思实践智慧的分类,作为理论层面的实践智慧、政治层面的实践智慧和求实精神实证层面的实践智慧,表明了马克思实践智慧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多种实现方式,也展现了马克思实践智慧是一个具有完整内涵的实践智慧,在现实意义上扩大了亚里士多德以来实践智慧的内涵,使实践智慧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贯彻,不再仅仅局限在伦理和政治这两个领域之中,而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实现。在马克思实践智慧内涵与其分类过程中彰显了马克思实践智慧的特征,即现实性与批判性的统一、历史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全方位阐释了马克思实践智慧的内涵、分类和特征。然后,站在马克思实践智慧“形而上”与“形而下”双重向度的立场,对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同的视域和向度来阐释马克思“实践智慧”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主要审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实践“技术化”的反思与追问,集中体现在对马尔库塞就实践技术化批判的审视、对海德格尔生存论实践智慧建构的审视和对卢卡奇就马克思历史实践意蕴阐释的审视。虽然马尔库塞从技术造成人的思维单向度上批判现代技术缺失“智慧”意蕴,但是他并没有揭示技术造成人单向度思维方式的社会根源,更不可能如马克思那样超越国家界限以变革整个社会;虽然海德格尔从人的生存论层面建构人的实践智慧,以克服技术座架造成现代人实践智慧丧失的弊端,但是他克服这种弊端的方式或路径是非现实性的,因此在实践智慧意义上无法真正地达到;虽然卢卡奇运用马克思的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理论”进行了批判,但是他从“总体性”逻辑阐释物化理论并没有完整地把握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精髓。马克思实践智慧不仅要对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理论进行批判,而且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物化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异化以及造成这种异化的社会根源进行批判。最后,站在马克思实践智慧立场,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正义之争”进行了驳斥和澄清。

潘:您在书中阐释了马克思实践智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智慧是马克思实践智慧的当代体现。您所在学院在坚持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智慧过程中,怎样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中去的,谈谈有哪些实际举措?

牛:理论思想源于现实又指导现实,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近年工作经验和我院实际情况谈一下我校马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优活动的做法。

第一,实施思政课改革与创新工程。首先,挖掘校史资源,以品牌育人。在学校党委指导下,通过校院两级机制,在学校各种职能部门和专业院系的帮助下,开发校史、专业发展史、校友奋斗史等校本文化育人资源,重视挖掘校本“四史”资源,推出“工大红色记忆”主题展和校史馆线上VR展馆。其次,坚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形成“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系列成果。开设《中国共产党党史专题》等“四史”类选修课,明确“四史”融入的重点课程,整合教学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形成优质教学团队,重视挖掘安徽合肥、金寨等地红色教育资源,创新“四史”融入的教学形式,开展“校外专家+纪念馆+高校+互联网直播”教学形式探索。最后,以实践教学为抓手,打造“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色项目。针对每门思政理论课的课程内容特征以及学生的兴趣,在每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打造一个“四史”类精品项目,引导学生在“四史”故事表演情境中感悟革命先辈们的家国情怀和伟大精神。

第二,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着力实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高端人才引智计划”“学术骨干提升计划”,“育”“引”有效结合,汇聚优秀学科人才。以教育部和安徽省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为抓手,不断凝练建设“马克思主义绿色和谐发展理论研究”“当代科技与互联网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优秀文化与大别山精神及时代传扬研究”学科优势方向;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强化百年建党精神、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次重大飞跃的理论与实践、当代社会思潮研判等问题的研究,学科及方向布局进一步优化。以全省第一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基础,以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为抓手,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集成攻关,申报高层次课题,催生标志性成果。

第三,实施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教学培养体系,持续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培育一批研究生精品课程,强化研究生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以3个教育部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为抓手,凝练提升“三位一体”集成教学体系、基于影响因素调控的模块教学体系和思政课实践转化教育创新模式,广泛惠及省内外。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沙龙与研究生学术论坛,打造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奖励计划。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优化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培养方案,实施开题答辩、院内第一轮预盲审和校外第二轮盲审全覆盖,保障学位论文质量。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服务成果转化、咨询项目、社科普及的智库功能。

潘:在实施“四史”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中合肥工业大学所形成的工作亮点与值得推广的经验是否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牛:合肥工业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四史”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力顶层设计、整体规划,通过教学教研齐头并进、以科研促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有效性,整合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建设“大思政课”,通过培训和教学共同体提升教师能力,使项目取得良好建设效果。

第一,实施顶层设计、分工合作、整体推进的运行机制。学校高度重视“四史”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将其作为学校党政部门工作要点,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整体设计“四史”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再由党委宣传部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系部、教师等主体力量,各负其责、协同配合。既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体作用,注重调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系部骨干力量,以“四史”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为工作主线开展各项活动,又注重本科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师工作部和各专业院系的协同作用,深入挖掘“四史”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想教育资源,集中力量,整体推进,保证高质量完成开局项目。

第二,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优化。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全程推进“四史”融入思政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改革,在课前分析研判学生学情、剖析研究教学内容,挖掘“四史”融入思政课的融点和资源,在备学生-备内容-备过程-备方法-备反思过程中整体思考教学设计,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学生学情等确定“四史”融入教学目标,研究探讨课前学习任务、课中教学内容展开过程和方法选择、课后推荐书目和作业布置,将“四史”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并以此不断优化提升教学设计科学性、生动性、时效性、整体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借助智慧教室、超星APP、雨课堂、QQ群、腾讯会议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弹性实施理论讲授、分组讨论、个别化指导、故事分享、难点解析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模式开放新颖,教学评价即时清晰,时刻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

第三,整合多方资源,以“大思政课”思维推进项目实施。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节点,项目通过建立实践基地、聘请兼任教师、引进数字资源等多种形式,整合优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多维教学资源,以“大思政”思维推进项目实施。坚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邀请楷模、院士、将军等优秀人物聚焦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通过参与专题集体备课会、做主题报告、讲党史故事等多种形式,彰显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增进大学生“四个认同”。

第四,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项目实施提供主体保障。项目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和基层党支部作用,以党建育师德、以组织优管理、以导师制提素质、以开放促发展的培养理念,引导教师坚定教育信仰,全面关心学生发展、潜心教书育人;以项目为依托打造教学共同体,通过老中青传帮带、朋辈互促、校际校地合作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名师讲座、观摩教学和教学比赛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项目实施提供主体保障。

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用“大思政课”,这是对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新要求,您能对高校如何提升“大思政课”的实效性谈谈您的看法吗?

牛:高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思政课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有效方式是实施“大思政”,高校“大思政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5门基础理论课、专业课中的“课程思政”以及社会实践大课堂。因此,当前提升“思政课”实效性应从思想性、理论性、亲和性和针对性四个方面进行着手,同理,提升“大思政课”的实效性也应从其四个方面进行着手。

第一,善用“大思政课”的思想性感染学生,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高校“大思政课”的思想性要求思政课的教育者站位要高,以高度的思想性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把握时代脉搏。要做到这些,思政课的教育者要以不同方式传播时代思想和中华民族精神,以不同方式表达时代思想。当今中国青年学生所要掌握的时代思想,除了洞察国际世界发展趋势之外,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质和精髓,因此,高校思政课的教育者就要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把这些思想内化到学生心中,成为学生思想和行动的灯塔,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的教育者时刻把握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尤其是中国人文社会的精神和内核。有思想性的思政课的魅力,就是它能以高度的思想性感染学生、教化学生、引导学生,焕发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生活的激情,同时又不失理性。所以,要站在提升思政课思想性的高度以激发学生的实践创造性,引导学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和民族的时代担当。

第二,善用“大思政课”理论性说服学生,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高度的思想性要以深刻的理论思维方式表达出来,高校思政课教育也是如此,它不仅要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同时也应具有深刻的理论性。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性是其思想性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思政课的思想性通过其理论性方式表达出来。思政课的理论性如果没有思想性就会变得空洞乏味,思政课的思想性如果没有理论性作为现实承载,它就无法表达出来。思想性是理论的思想性,理论性是带有思想性的理论。深邃的思想必须具有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理论的科学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源于理论的思想性,由此而知,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是其理论性的灵魂。要想让学生接受思政课的思想性,就要求思政课的教育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以说服学生,理论要想说服人,就需要理论彻底,所谓理论彻底就是抓住事物本质。思政课的教育者就应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精髓和关注社会问题,用深刻的理论把握现实问题,如以“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一切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以这种方式展现高校思政课思想性的魅力。

第三,善用“大思政课”亲和性走进学生心里,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高校思政课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理论需要通过一种怡人的有温度的方式才能让学生领会和接受,这种怡人的有温度的方式最恰当的方式就是思政课的亲和性。据调查,当今一些大学生觉得思政课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其中原因很多,如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不够,对问题理解不透,教师理论讲解得不够透彻或教师只停留在纯粹理论层面,没有把理论和实际关联起来等。这些原因背后都透露着这样一个信息,学生不认可思政课,甚至反感思政课,这从另一个方面表明思政课不够接地气,不够亲和,没有温度的思政课无法让学生接受,甚至反感。要想改变学生对思政课原来那种抵制情绪,就要求高校思政课从理论的“象牙塔”中走出来,通过生动的活泼的平易近人的“案例”来展现思政课理论之美。当然,思政课的亲和性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教育者以亲和语言方式和话语方式向学生传授思政课理论知识和理论思想,以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思政课的教育者只有坚持了思政课理论的时代价值诉求和自身亲和性教学方式的统一,才能走进学生内心,了解学生心声,才能让思政课进入学生头脑。

第四,善用“大思政课”目标针对性引导学生,提高高校思政课实效性。首先,要针对培养目标,思政课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担当起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这一培养目标,教师就应该培育学生具有责任和担当的各种素养,包括政治素养、知识素养、文化素养等。其次,针对教材,怎样把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入脑、入心,这就会涉及思政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要与时俱进,改变原有诸如照本宣科的旧的教学方法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最后,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三观”进行有针对性教学。青年学生身心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需要引导,甚至需要匡正,这为青年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思想政治基础。“三观”不正或不齐的学生在以后成长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认知偏差,在行为上有可能出现一些误区。为更好地引导和塑造学生的“三观”,这就要求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就要求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和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即思政课教师要具有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和人格正的“六个要”素养。通过诸如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如把红色文化资源纳入思政课教学当中,让英模劳模大师进思政课堂,让他们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中,用亲身体验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大思政四史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