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探析

2022-04-07代继盟李国锋

攀登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民性文明群众

代继盟 李国锋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随之得以形成、完善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以人民为中心”的融合发展,表现了将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民幸福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内在逻辑,彰显了人民立场和服务人民的深厚人民性意蕴。人民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特质和根本属性,始终贯穿其主线之中,全面融入其理论原则和实践指向,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相统一的新局面。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内涵逻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人民性始终贯穿其中。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主张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力量建设生态文明,并由人民群众共同享有生态文明成果。

(一)出发点:满足人民需要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宗旨,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把握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将人民对美好生活愿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切入点,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一方面,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自然生态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绿色、健康、安全的高质量生态生活产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人们还迫切希望享有一个绿色、健康、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绿色的健康生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首先,生态系统是一个人与自然万物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次,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的健康、安全具有直接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鲜空气、干净水源得以提供的前提条件,是优质生态产品、生态服务供给的安全保障,也是实现群众健康安全生活的重要基础。反之,如果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必然会通过生物链的传导危及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最后,优美的自然风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愉悦人的心情,为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外界环境,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从而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进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人民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属性,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建设好生态文明就是建设人民的富足生活、幸福生活、美好生活。

(二)立足点:依靠人民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和批评家。”[3]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依靠人民的主体力量,并使最终成果得到人民的认可。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力量,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显著凸显,也是将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发展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的创造性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视角全面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力量。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依靠人民,凭借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才能实现。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正是凝结了广大人民的力量和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对自身眼睛和生命的保护是生存的本能,保护好生态环境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让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和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利害之处,努力将环境保护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更好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生态文明建设中还需要充分听取民意,将人民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4]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生态环境质量好不好,人民群众的感受最直接,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人民群众的评价最真实,要确保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监督权、建言权。人民群众的监督评价不仅可以检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也是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

(三)落脚点:实现人民共享

民生福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旨归,“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5]。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理应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促使生态发展红利、生态环境福利在人民群众中惠及开来,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造福全体人民,为民生提供坚实的保护屏障,充分展现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至上”的人民性意蕴。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属于某一个人,也不属于某一些人,是大自然无私奉献给全人类的财富,是整个人类共同生存发展的依靠。“优美的生态环境造福每一位公民,是一项惠及众生的民生项目”[6]。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相比于教育、医疗、养老等其他公共产品,生态环境更具有公共属性,更能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生态环境是每个人都可以公平享有的公共产品,人与人之间不论年龄大小、种族区别、性别差异,区域与区域之间不论城市乡村、东南西北,都与生态环境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这些无不展现了生态环境鲜明的公共产品属性。坚持人民共有共享生态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好人民环境权益,进一步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保障了全体人民共享所有自然资源的多重收益,取得相应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另外,为了保障人民更好地共享自然生态环境,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制度以确保人民的生态权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单独成篇并写进《党章》,在2018年也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使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优质自然资源、优美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受益权得到了更可靠的保障。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彰显特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既包含着对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也有其自身的发展创新,既体现在深厚的理论思想中也付诸于现实的实践中,既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视角也站在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高度。

(一)传承性与发展性统一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君舟民水”“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马克思主义也始终秉持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依赖于自然,自然也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不仅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生态理念,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群众观的继承和吸收,同时也有自身的发展和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并清晰地认识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毛泽东同志特别注重林业和农业的发展,发起“绿化祖国”的行动,倡导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美化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美丽的环境。邓小平同志在此基础上将环境保护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时把“绿化祖国”与“造福后代”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代人的责任,“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要始终代表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协调经济、人口和资源的统筹发展,把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发展目标。胡锦涛同志从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出发,形成科学发展观,将“生态文明”作为“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以贯之,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实现人民幸福生活愿景的前提条件,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

再好的理论,若不能经过实践的检验算不得是成功的,而实践活动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也难以取得理想结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并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在实践中形成,并付诸实践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形成发展与习近平总书记自身的实践经历有着紧密联系。1969年,15岁的他下乡来到梁家河成为一名知青,七年的知青工作和生活,让他树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理想信念;在地方主政时期,不论是从河北正定到福建,还是从浙江再到上海,他始终十分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这都为其生态文明思想的创立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影响深远的新理念新思想,这一系列重要论断始终没有离开“人”这一主体,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意蕴的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应落实到为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上,“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7]。政府层面,将生态环境质量纳入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考核标准中,实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的生态环境责任制,同时出台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法规,基本形成生态环保法律体系,为人民美好生活的生态环境治理做好保驾护航。企业生产层面,对低碳、绿色、环保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更是深受重视,为人民提供更多低能耗、少污染、高质量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社会公众生活层面,以解决与人民生活、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着力点,不仅开展美丽宜居的高质量城市建设,同时乡村“生态振兴”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作出重大贡献。

(三)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发展观、大局观的角度出发,放眼于未来,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类文明兴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8],“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9]。当代人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大肆开发利用,破坏生态环境,要秉持对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将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中,绝不允许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更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断子孙路,要为子孙后代留下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打下坚实的生态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生态文明建设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必须加快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国家美丽、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具有全球性视野,不但关注我国人民的生态权益,而且将视线扩展至全人类,为世界人民谋生态福利。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理想愿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多次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10],倡导世界各国人民应联起手来,凝聚人类共同力量,协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地球成为一个干净、美丽、和谐、和平、有生命力的家园,为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始终坚持积极发挥作用、自觉履行义务、展现大国担当,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现实价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现实价值不单单体现在生态层面,同时在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以及社会层面等方面具有多重的现实价值,从而有力推进了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经济层面:引领了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定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多方面层次的需要作为奋斗宗旨,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1]。这一论述明晰了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同共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破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二者对立的传统认知,主张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辩证统一,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质量的经济基础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支撑;另一方面,生态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也并非只有牺牲生态环境一条路可走,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要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只有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同共进,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方向前进,才能真正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政治层面: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12]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纯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而是有其内在政治属性,蕴涵着基本的政治逻辑。《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同时指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13],揭示了人民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分展现出“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执政党最根本的使命宗旨。

维护好人民利益就是最大的政治,就体现了执政党的初心使命。[14]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就是中国共产党践行这一初心使命的伟大实践。一方面,强化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要求各级党组织以及地方政府在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时,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深化了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支持信任。谁是真心实意对人民好,谁就能获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维护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进一步筑牢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文化层面: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时俱进的价值体系,具有开放性、开拓性、包容性以及创新性。《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立了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全体人民集体行动共建生态文明的实践观。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构建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内容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相结合,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完善和发展。一是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的应有之意,人民群众不仅盼望经济富强梦,也迫切渴望美丽中国梦。二是生态文明精神内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爱国情怀的生动体现。三是将生态荣辱观引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生态文明对人们的生态道德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树立一种新的生态道德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荣,破坏生态环境为耻。四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融入了生态文明观的新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得到真真切切的体现。

(四)社会层面:维护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重要诉求,也是推动基本民生发展、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原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人民在生态环境层面的公平正义,坚持将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与受益生态资源的权利相统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更是每个人都应担负起的责任和义务。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张不同人群、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代际都能公平地享有生态权益,都要公平地承担环境责任。不同人群在生态实践中应遵循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强调在环境治理和生态受益中的均衡分配与等价共担,通过生态补偿实现让生态保护者得到真正的实惠,让生态破坏者得到应有的惩罚。从民族的视角来看,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凝聚各族人民的集体力量、依靠共同的努力。不同国家应根据自身基本国情和现实发展阶段,积极承担相适应的国际生态责任,本着“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合理分配责任和权益,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维护代内公平的同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代际间生态公平同样十分重视,强调在当代与后辈之间秉持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合理分配环境权益责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促进,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同时有助于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地球生命共同体,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人民性文明群众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请文明演绎
多让群众咧嘴笑
漫说文明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对不文明说“不”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