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关于助力进口冷链货物通关贸易的研究

2022-04-07张琦亮

口岸卫生控制 2022年6期
关键词:通关冷链货物

张 希 张琦亮

天津海关(天津,300450)

1 冷链货物进口贸易概述

1.1 冷链货物进口贸易的重要性

冷链产品进口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振兴外向型经济、解决人员就业并维系社会稳定。 随着我国冷链行业的长期快速发展,依靠温控、保鲜等技术工艺和冷库、冷箱等设施设备升级的现代冷链物流, 是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

1.2 新冠疫情形势下冷链货物进口贸易现状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相关部门和专家追溯到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中的冷链货物存在引入病毒的可能,潜在冷链传播病毒风险,为了坚决贯彻响应“人物环境同防”,做好“外防输入”工作,海关决定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作业,成立进口重点商品风险监测冷链专班,对专班人员进行集中式封闭管理,全力将冷链产品潜在的传播风险拦截在口岸防线。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带领下,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取得了丰硕成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最大程度保障。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出台的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措施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作为“物防”的主要对象,冷链的防控措施也备受瞩目。 在各地各部门最新的疫情防控部署中,依旧强调要一以贯之强化冷链规范管理,落实落细消杀、核酸检测等各项防控措施,确保闭环管理,构筑“铁桶式”坚固防控网。 目前来看,冷链潜在的风险依然不可忽视,难以简单化做到全部取消其防控措施, 而应在科学的风险分析和研判的基础上,有理有据、逐步调整相关防控措施,从而最大程度能够保证统筹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

2 冷链货物进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贸易便利化程度

当前,海运冷链进口主要集中在天津、青岛、厦门等沿海口岸城市,形成了集聚效应,货物进口量及通关压力较大,且冷链食品质量安全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一直以来秉承“四个最严”的工作要求,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因此加强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是应对当前严峻形势的必然选择。 但与此同时,开展实施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作业的业务流程导致了业务量大和监管人员数量矛盾和问题,并且对于通关时长、外贸外资企业的经营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压缩通关时间的要求与检验检疫食品严格的监管要求存在一定矛盾,如针对疫情防控对进口冷链产品实施预防性检疫消毒处理,势必会增长货物通关时间,并影响到货主的提箱速度, 与促进贸易便利化程度的要求相冲突;二是进口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与监管人员需求不平衡,核酸检测率及查验布控比例的提升导致人力不足,工作负担重、压力大,并且打破了原来的精细分工模式,使得专业人员的资质界限模糊。

2.2 物流系统化程度

冷链物流运输是影响冷链进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遭受严重影响。 众多国内外港口航运受阻,运价变高、港口拥堵、缺箱缺船、船期变动等情况层出不穷;部分国内外港口相继涌现工人群体感染事件,被迫采取一系列封港措施,少则几周、多则数月,使码头作业效率低下,集装箱船舶等泊、停靠、装卸时间过长,造成港口拥堵和大量空箱积压,使冷链货物进口贸易严重受阻。 此外,基于卡车的陆路货运受影响显著, 集装箱车辆通行证政策导致大量堆场人员、集卡司机被封控于居住地无法出入, 拖车运力短缺,冷箱卸货不及时,使港口、仓库、堆场、内陆运输等各个环节效率降低,船舶、集卡、仓储等物流效率大幅下降。 可以说,物流系统化程度极大影响着进口冷链货物的通关贸易,疫情形势下的物流通关遭受重创,也给冷链进口贸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2.3 市场需求化程度

从需求端情况来看,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冷链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我国冷链进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餐饮消费受到一定影响,但并未对进口需求产生实质性影响,我国冷链货物需求及进口量仍然巨大,近几年国家接连发布重要文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扶持鼓励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进口冷链产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3 关于助力冷链货物进口贸易的举措

3.1 培育技术性、专业性海关监管人员

针对当前存在的监管查验人员工作压力大、负担重的情况,培育更多具有专业资质的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人员,并加速职责转化由直接检测者转变为监督检测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学监管进口食品之外的技术性、政策性的专业培训之中,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升专业人员素养。

3.2 引入符合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市场

准许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检测工作,海关应尽快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中国特色实际情况, 认可合格的第三方检测公司,将政府要求的进出口标准全面传递给第三方检测公司。 如对于进口冷链产品的取样送检环节,一方面可以政府购买服务,选择合适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相关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企业自主选择政府认可的认证机构,监督程序是否合规。 从而有效减轻实验室检测压力,提升检测效率,帮助进口企业减少送检耗时。

3.3 加速推进物流现代化程度

针对入境口岸的必备查验场地,应尽快加速推进物流现代化, 从而促进进口贸易的便利化程度。海关查验工作时长与场地硬件设施配备、掏箱工人配置等直接相关,港口、码头和区外查验、处理场所应根据实际货物数量做好相应的配套建设,统筹好集卡司机排班调度,提升查验靠台速度,必要时设置临时性查验场所,以此作为改善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方式,在港口物流管理上争分夺秒。

3.4 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加快建立由政府主导的进口食品企业监管制度,地方的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管辖食品范围和职责应与海关监管的范围和职责区分和厘清,并能够有效衔接,加速核酸检测结果互认互通,避免重复检测,建立健全进口食品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使进口食品全链条得到监管。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软硬件设施,探索优化现场查验模式可行性,如涉及到整改问题引入智能监控设备实施远程监管等, 保证做到全方位无死角,从而大幅提升关员查验效率,改善口岸营商环境。

猜你喜欢

通关冷链货物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通关英雄榜
一碗面的通关密码
逛超市
通关游戏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首个“南菜北运”冷链果蔬专列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