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氮、磷、钾肥配施对川芎生长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2022-04-07陈媛媛彭芳陶珊袁灿吴宇施田田肖欣娟张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须根川芎内酯

陈媛媛彭芳陶珊袁灿吴宇施田田肖欣娟张超*

(1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成都 610041;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300)

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味苦、辛,气浓香,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效[1],是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主要含有苯酞类(如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等)、有机酸及酯类(如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等)、生物碱类(如川芎嗪等)以及多糖、萜烯及烯醇类化学成分[2]。其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抗血管新生,抗肿瘤,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药理作用[3-4]。四川为川芎的道地产区,课题组前期调研发现,四川各川芎主产区川芎栽培施肥量大、施肥次数多、养分管理多凭种植经验[5]。因此,有必要开展不同肥料用量对川芎影响的研究,以探索川芎栽培的适宜施肥量。恰当的养分比例和用量可提高药材产量,改善药材品质,减少肥料过度施用造成的环境破坏。不同形态氮素均能促进川芎生长,提高川芎产量及阿魏酸、生物碱含量,单施时以尿素效果最好,配施时以75%硝酸钙+25%碳酸铵最有利于实现优质高产[6]。梁 琴等[7]研究指出,钾肥和有机肥对川芎产量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高水平的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川芎产量。陈春霞[8]研究指出,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川芎产量及品质,最佳施用量为纯氮 225 kg/hm2、N∶P2O5∶K2O=1.0∶0.4∶0.5~1.0。刘金亮[9]研究表明,最有利于川芎高产的施肥组合为纯氮 163.92~232.96 kg/hm2、N∶P2O5∶K2O=1.0∶0.4∶0.8~1.2,最有利于川芎阿魏酸积累的施肥组合为纯氮 70 kg/hm2、N∶P2O5∶K2O=1.0∶0.4∶1.0, 最有利于川芎生物碱及挥发油积累的施肥组合为纯氮230 kg/hm2、N∶P2O5∶K2O=1.0∶0.4∶0.5。 春季施氮可显著提高川芎产量并改善药材品质,以单施尿素效果最好[10],且施氮宜早不宜晚,以3月6日施尿素53.0 kg/hm2为宜[11]。氮、磷、钾肥配施对川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存在矛盾,虽已有两位学者对其用量及配比进行了研究,但最适施肥配比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尚无统一的结论,仍需继续开展相关研究。本研究拟通过盆栽试验探索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川芎生长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川芎肥效研究,形成合理施肥模式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川芎苓种购自四川省中江万生药业有限公司。试验盆钵为40 cm×30 cm×28 cm(上径×下径×高)的塑料盆,每盆装混合土壤25 kg(22 kg土壤与3 kg河沙混合均匀)。土壤基础肥力:硝态氮22.92 mg/kg、速效磷10.38 mg/kg、速效钾27.02 mg/kg,pH值5.57。

供试肥料: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硫酸钾,均为分析纯。

1.2 试验设计

采用“3414”试验设计,具体如表1所示,每个处理10盆,2017年9月9日栽种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科研基地。每盆均匀插入苓种10个,浇透水后用稻草覆盖,花盆下部1/2埋入土中,不定期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分别于2017年9月30日、10月20日、11月10日及2018年3月6日各施肥1次,每次用量分别占施肥总量的15%、25%、35%和25%。施肥时,将肥料溶于1 L水中缓慢浇灌。

表1 试验设计及肥料用量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018年4月25日取样,每盆取1株,测定川芎株高及分枝数,然后分为茎叶、根茎、须根3个部分称鲜重。将地下根茎切片,40℃烘干,粉碎过0.25 mm筛,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阿魏酸及藁本内酯含量。

阿魏酸及藁本内酯含量测定参考姚宗龄等[12]的方法稍做修改,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C18(4.0×150 mm,5 μm); 流动相 A 为 1%磷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洗脱梯度为0~20 min 10%→27%B,20~21 min 27%→45%B,21~45 min 45%→65%B,45~46 min 65%→10%B,46~55 min 10%B; 检测波长为321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μL。对照品溶液制备:分别精密称取阿魏酸及藁本内酯标准品(购自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10 mg,用甲醇溶解定容至 10 mL,各取 1 mL溶液定容至10 mL,即得阿魏酸10 mg/L、藁本内酯100 mg/L的混合标准溶液。供试品溶液制备:取川芎粉末0.5 g于具塞锥形瓶中,加70%甲醇50 mL,密塞,称重;85℃水浴加热回流0.5 h,冷却,称重;用70%甲醇补足失重,摇匀,过0.22 μm滤膜,待测。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及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N、P、K肥对川芎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知,N、P、K均为2水平时最有利于川芎地上部分生长。在P、K肥用量均为2水平时,处理 3(N1)、处理 6(N2)、处理 11(N3)株高依次降低,分别比处理 2(N0)低 3.14%、4.19%、10.99%;分枝数分别比处理2高6.88%、56.61%、38.62%;茎叶鲜重分别比处理2高-6.43%、38.75%、7.75%。说明株高随N肥用量增加逐渐降低,适量N肥有利于茎分枝及茎叶鲜重增长,以N2效果最好。

表2 氮、磷、钾肥配施对川芎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当 N、K 肥用量均为 2 水平时,处理 5(P1)、处理 6(P2)、处理 7(P3)株高分别比处理 4(P0)高 6.05%、5.48%、-2.02%;茎叶鲜重分别比处理4高2.06%、39.12%、31.05%;处理6分枝数最多,比处理4多9.23%。说明P肥有利于茎叶鲜重增加,以P2效果最好,且P2有利于茎分枝;P肥有促增高的趋势,但影响未达显著水平。

当 N、P 肥用量均为 2 水平时,处理 9(K1)、处理 6(K2)、处理 10(K3)株高分别比处理 8(K0)高1.26%、9.65%、7.85%;分枝数分别比处理 8高6.57%、49.49%、17.68%;茎叶鲜重分别比处理8高-23.62%、26.06%、13.22%。说明适量K肥可促进川芎地上部分生长,以K2效果最好。

处理6(N2P2K2)分枝数及茎叶鲜重均最大,分别高于处理 1(N0P0K0)87.34%、71.99%,且株高较处理1高10.17%。因此,适当的N、P、K肥配施有利于川芎地上部分生长,以N2P2K2处理效果最佳。

2.2 N、P、K肥对川芎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

由表3可知,3水平K、2水平N和P最有利于根茎生长,3水平P、2水平N和K最有利于须根生长。 当P、K肥用量为2水平时,处理 3(N1)、处理6(N2)、 处理 11 (N3) 根茎鲜重分别比处理 2 (N0)高18.81%、64.93%、47.89%;须根鲜重分别比处理2高-8.56%、22.74%、18.34%。说明N肥促进川芎根茎生长,作用效果为N2>N3>N1;适量N肥有利于须根生长,以N2效果最好。

表3 氮、磷、钾肥配施对川芎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 单位:g

当 N、K 肥用量为 2水平时,处理 5(P1)、处理 6(P2)、处理 7(P3)根茎鲜重分别比处理 4(P0)高-10.53%、18.82%、17.25%,须根鲜重分别比处理4高-12.77%、8.66%、35.06%。说明适量P肥可促进根茎及须根生长,促根茎效果以P2最好、促须根效果以P3最好。

当 N、P肥用量为 2水平时,处理 9(K1)、处理 6(K2)、处理 10(K3)根茎鲜重分别比处理 8(K0)高-6.89%、31.11%、33.56%,须根鲜重分别比处理8高-4.89%、36.41%、26.09%。说明适量K肥有利于川芎根茎及须根生长,促根茎效果以K3最好,促须根效果以K2最好。

处理 10(N2P2K3)和处理 6(N2P2K2)根茎鲜重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处理1(N0P0K0)高73.49%、70.31%;须根鲜重以处理 7(N2P3K2)最大,较处理 1高47.17%;其后依次为处理6(N2P2K2)、处理11(N3P2K2)、处理 10(N2P2K3)和处理 4(N2P0K2)。 因此,适量的N、P、K肥配施有利于川芎地下部分生长。为提高根茎产量,以N2P2K3为宜。

2.3 N、P、K肥对川芎根茎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当P、K肥用量为2水平时,N肥对藁本内酯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处理3(N1)、处理6(N2)、处理 11(N3)阿魏酸含量分别比处理 2(N0)低8.26%、16.51%、18.35%,说明阿魏酸含量与N肥用量成负相关关系。

表4 氮、磷、钾肥配施对川芎根茎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单位:(mg·kg-1)

当N、K肥用量为2水平时,P肥对阿魏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处理 5(P1)、处理 6(P2)、处理 7(P3)藁本内酯含量分别比处理4(P0)高 12.33%、7.11%、9.45%,说明P肥有利于藁本内酯积累,以P1效果最好。

当N、P肥用量为2水平时,K肥对藁本内酯的影响不显著;处理 9(K1)、处理 6(K2)、处理 10(K3)阿魏酸含量分别比处理组 8(K0)高 16.67%、8.33%、16.67%,说明K肥有利于阿魏酸积累,K1、K3作用效果优于K2。

处理2(N0P2K2)阿魏酸含量最高,较处理1(N0P0K0)高 6.86%;处理 14(N2P1K1)阿魏酸含量与处理1相当;其余处理阿魏酸含量均低于处理1。其中,处理 4(N2P0K2)、处理 8(N2P2K0)、处理 6(N2P2K2)阿魏酸含量分别较处理1低11.76%、17.65%、10.78%,说明2水平用量下N-K、N-P、N-P-K配施均不利于阿魏酸积累。处理10(N2P2K3)藁本内酯含量最高,较处理1高7.23%;处理4藁本内酯含量最低,较处理1低7.72%。说明,N与P、K肥配施不利于根茎中阿魏酸积累,栽培中应尽量控制N肥用量,以保障活性成分含量。

2.4 不同施肥处理下川芎各指标隶属函数分析

对川芎各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隶属函数公式为 U(Xi)=(Xi-Xmin)/(Xmax-Xmin)。式中,U(Xi)为隶属函数值,Xi为测定指标,Xmax、Xmin分别为该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由表5可知,处理1(N0P0K0)的株高、分枝数、茎叶鲜重、根茎鲜重隶属值均为0,说明其他13个处理的株高、分枝数、茎叶鲜重和根茎鲜重均大于处理1,即施肥促进了株高、分枝数、茎叶鲜重和根茎鲜重的增加,有利于川芎生长。根茎鲜重隶属值最大为处理 10(N2P2K3),处理 6(N2P2K2)次之;隶属均值最大也为处理10,处理6次之。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配施组合为N2P2K3,其次为N2P2K2。

表5 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川芎隶属函数值

3 结论与讨论

3.1 氮、磷、钾肥对川芎生长的影响

栽种至第一年12月,株高与氮肥用量成正相关,与范巧佳等[6]结论(栽种第一年氮肥促进川芎增高)相同;栽种至翌年4月,株高与氮肥用量成负相关,与刘金亮[9]研究结果(230 d时川芎株高随氮肥用量增加略微降低)一致;根茎鲜重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这可能是因为12月前高氮肥施用促进地上部分生长,但不利于地下根茎生长,而次年地上部分再次生长时由于高氮处理根茎贮藏营养少,不利于茎叶再次生长,故4月高氮处理植株较矮,株高随氮肥用量增加呈降低趋势。磷、钾肥有促进植株增高的趋势,与刘金亮[9]研究结果(株高随施磷、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一致。分枝数及茎叶鲜重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这与范巧佳等[11]研究结果(单株茎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和刘金亮[9]研究结果(单株茎数及茎叶干重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均不相同。这可能与本研究3水平的氮肥用量较高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川芎分枝数及茎叶鲜重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超过耐受范围后表现出抑制作用,所以氮肥用量3水平条件下分枝数与茎叶鲜重有下降趋势。

地上部分生长可为地下部分生长累积更多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提高根茎产量。在本研究中根茎鲜重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与刘金亮[9]的研究结果(根茎干重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一致。与磷、钾肥相比,氮肥更有利于川芎地下根茎生长,提高川芎产量,这与前人对川续断[13]和桔梗[14]的研究结果一致。根鲜重除与氮、磷、钾施用量相关外,还与栽培地土壤肥力有关,限制产量提升的肥料种类为土壤中速效元素含量低的元素种类[15]。因此,需要根据栽培地力水平确定最终施肥量。

3.2 氮、磷、钾肥对药材活性成分的影响

不同施肥方式在影响药材产量的同时也影响其药用活性成分含量[16],在本研究中,根茎中阿魏酸含量与氮肥用量成负相关,钾肥有利于阿魏酸积累,磷肥的影响效果均不显著,这与刘金亮[9]的研究结果(根茎中阿魏酸含量随施氮、磷、钾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不同;也与刘灵[17]的研究结果(根茎中阿魏酸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不同。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氮素形态不同。刘金亮的氮肥为50%硝酸钙和50%碳酸铵,刘灵及本研究的氮肥为尿素。②氮肥施用量不同。刘金亮的氮肥施用量为 70~285 kg/hm2,刘灵为 19.93~116.36 kg/hm2,本研究为 0~5.87 g/盆(0~528.3 kg/hm2)。 ③施肥时期不同。刘金亮只秋季施肥,刘灵只春季施肥,本研究春、秋肥均施。有研究表明,春季单施氮肥(硝酸钙、碳酸铵、尿素)能提高根茎阿魏酸含量[10],但秋季单施硝酸钙或碳酸铵均使阿魏酸含量降低,25%硝酸钙和75%碳酸铵配施或75%硝酸钙和25%碳酸铵配施可使阿魏酸含量提高,单施尿素或50%硝酸钙和50%碳酸铵配施影响不明显[6,18]。

综上所述: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施有利于川芎生长,增加茎分枝数及茎叶鲜重,促进须根生长,进而为根茎膨大提供充足的营养条件,增加根茎鲜重及藁本内酯含量,有利于提高药材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在本盆栽试验条件下,最优施肥组合为N2P2K3(尿素 2.93 g/盆、过磷酸钙 5.87 g/盆、硫酸钾 4.69 g/盆)。

猜你喜欢

须根川芎内酯
内酯类物质在食品中的贡献及形成机制
不同类型桃果实内酯芳香物质构成与重要性评价
内酯类化合物在食品中的风味贡献及形成机制
植物的“嘴巴”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黄连须根提取物生物碱类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麦冬须根正丁醇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Regularity of Wind-dispelling Medication Prescribed by LI Dong-Yuan: A Data Mining Technology-based Study
多花黄精不同龄须根药材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