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视频对于戏曲传播的效能分析
——以哔哩哔哩平台为探讨中心

2022-04-06张艳琴黄义恒

戏友 2022年6期
关键词:按钮戏曲设置

张艳琴 黄义恒

互动视频也被称为“交互式视频”(interactive video),是一种通过信令数据封装技术、多视点编码技术、智能编码技术、传输技术、网络切片技术、互动播放引擎技术、智能预测技术等多种科技,以“非线性视频”内容为主线,将交互体验融入到非线性视频内容,从而产生一个新的视频作品。这种模式的运用既可以满足传播者在大规模传播信息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也可以满足用户即时消费的需求,增强受众的体验感,改变受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消费地位。自2019 年,国内也兴起互动视频创作热潮,以哔哩哔哩平台(以下简称B 站)为代表的视频平台开始涌现出大量的互动视频作品,其中包括一些戏曲作品。对它们进行研究,可以寻求戏曲在当代发展的一种新路径。

一、B 站戏曲互动视频内容类型

B 站平台中,以“戏曲互动视频”作为搜索关键词,将“最多点击”作为筛选排序条件,一共有84 个结果。其中有48 个作品同时满足“戏曲”和“交互式视频”两个条件,剩余的36 个视频作品基本上只满足两个条件中的一个,不算严格的戏曲互动视频,故下文以这48 个视频为分析对象。根据内容表达的方式不同,现将48 个作品大致分为纯粹娱乐型、名章唱段欣赏型、戏曲知识问答型以及戏曲教学型等四个类型。

(一)纯粹娱乐型

这样的作品将戏曲作为叙事背景,戏曲只是辅助工具。以播放量最多的作品为例,作品讲述了一个姐弟俩学戏的故事,通过互动的形式让用户来帮忙完成学戏、登台演戏的过程,而戏曲只是这个故事的背景材料,观看完这个视频作品更像是完成一个端游中的剧情任务。换句话说,这一类就是一个纯粹的娱乐游戏,很难满足用户对于戏曲的学习和欣赏,对于戏曲的传播作用很有限。

(二)名章唱段欣赏型

这类戏曲互动视频会借助一些著名的影视剧作品,将其进行二度创作,实现“影视作品+互动+戏曲视频”的制作模式。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利用影视剧的IP 价值来对戏曲互动视频进行引流,带给互动视频相应的热度,而且也是对影视剧作品的再次宣传。

在播放量排行榜中,位居第二的戏曲互动视频作品《武林外传》,其中就是通过“燕小六”这一角色引入到著名的戏曲演员——谭正岩的。进而以谭正岩扮演过的角色作为触发互动的按钮,欣赏这部视频作品。实质上是在欣赏京剧演员谭正岩的作品集,也可以说是对京剧唱段的欣赏学习。

类似于这样的作品还有《京剧全才燕小六〈武林外传〉伪番外——京剧救掌柜》等,这个作品的点击量为5570 次,弹幕总量为104条,且弹幕多数都是积极的反馈。

(三)戏曲知识问答型

这一类型的互动视频更像由选择题组成的一个接龙游戏,整个视频的架构是由几个问答题组成,而答案是多选一,并且这些答案就是触发互动的按钮,如果回答准确,即选择了正确的按钮,就可以触发进下一关(下一道题)。

题目的设置总体难度也不大,基本都是关于戏曲及戏曲演员的常识,比如“根据扮相猜演员”“根据片段猜演员”“京剧的三大件”等等一些基础知识。

相似作品还有《你可知张良韩信与苏秦——〈三击掌〉京剧小知识抽查》等,它的点击量为10710 次,弹幕总量为171 条。弹幕多围绕戏曲内容展开,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戏曲的作用。

(四)戏曲教学型

戏曲教学型互动视频与普通的戏曲网课教学方式不同。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按钮,进而选择观赏的内容,以此实现接受主动权。这一类型的作品内容涵盖面广,有戏曲历史知识讲解、著名戏曲演员介绍、简单身法教学、戏曲道具以及伴奏乐器等领域。以越剧《红楼梦》的一个戏曲互动视频为例,这个视频讲述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初识的片段。整个视频只设置一个互动点,而这个互动点有两个按钮,一个是通往片段欣赏的按钮,另一个是进入这个片段的身法步法的教学视频。

关于戏曲教学的作品还有《春晚入场须知:请提前阅读生旦净丑手册》,这个作品的点击量大约1000 次,用户在作品评论区的反馈信息几乎全是关于“生旦净末丑”的,这对京剧唱腔知识的普及起到积极作用。

根据平台上的数据综合来看,播放量最高的视频是纯粹娱乐型的,该类型因其娱乐性强收获大批粉丝和点击量,所以戏曲互动视频的创作应该充分发挥其娱乐性的一面,这样会更加有利于戏曲的大规模传播。

二、B 站戏曲互动视频的互动逻辑

互动视频是需要触发机关按钮来启动和结束互动的,那么这些互动按钮的设置方式和规律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对相关戏曲互动视频作品观看研究之后,笔者发现一个大致的逻辑规律。戏曲互动视频大多以文本内容和画面内容作为设置按钮,供受众进行选择。

以戏曲知识问答型的作品为例,文本互动类视频是由一帧一帧纯文字打造的画面集合,而互动的触发完全是文字间的各种逻辑,互动按钮的设置和画面文本存在一定时间上的或者逻辑上的关系。例如,画面给出 “京剧三大件是什么?”互动一般会设置二至四个按钮,而每一个按钮都是下一步选择的答案,不同答案会触发后续不同的互动剧情。或是将剧本的某个故事点分设成多个不同的转折点,每个转折点对应一个新的故事线,而原故事线一般作为主线拥有最长的剧情发展,基于主线稍作改编创新的支线往往要短一点。有时,在原著故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意外,让其更具趣味性和惊喜感。如:将花木兰替父从军作为故事背景,以花木兰视角为主线,将其他人视角作为支线,展开多个故事创作,一方面丰富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花木兰背景故事的了解。

画面内容逻辑则是画面中的各个元素皆可作为互动的触发按钮,比如演员的动作、声音、台词,以及被选取为素材的视频作品原逻辑都会作为依照的标准。以“凛冬武雪兮”发布的《〈锁麟囊〉测试版》这个作品为例,小姐在屋内呼唤梅香,小姐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互动点,这些互动点的设置就是基于画面以及演员的动作。在原作品中小姐是做摇头动作的,但是在互动视频中可以设置另一个按钮去做点头的动作,这样基于动作的互动就会展开两个不同的故事分支线。

总的来说,互动视频的互动点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互动点的设置作为影响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依据,在什么地方设置、什么时间点设置以及怎样设置都是戏曲互动视频作品创作时应该考虑的。播放量最高的互动视频作品《你能攻略女主选出真结局吗?》它的每一个互动点都恰好设置在悬疑点上,当用户在解锁每一个互动点的同时,就像是在经历一次探秘活动,这个过程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而基于视频的视听性质,其画面与听觉元素的生动表达是使视频更加鲜活的首要条件。

三、B 站戏曲互动视频用户分析

从评论区的反馈发现,用户反映的问题多集中在演员的表演状态、视频质量以及作品的时长等问题上。经过比较,富含娱乐性更强的作品拥有的点击量更多,因此可以看出用户在选择一个作品的时候,对于娱乐消遣的特点考虑得更多。

以播放量为标准进行的降序排列,将点赞量、投硬币人数、收藏人数、分享次数和弹幕量作为主要的参考数据,研究发现,虽然单个作品的用户播放量较小,但是总体的数量还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因此戏曲互动视频的未来发展还是不容小觑的。当然,现存的有关用户体验的问题还是较为突出的。

仅仅只是在前三个作品中,统计的数据就出现明显的波动现象,播放量第一的作品,是一个纯粹娱乐型的戏曲互动视频作品。视频的主要内容以戏曲世家为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学戏的姐弟二人为主角推动故事的发展,视频设置两条发展线供用户选择。其弹幕量和播放量高是因为这个作品创作者的IP 形象价值,而非戏曲元素本身,且评论区许多发表言论的用户都是作者的粉丝。

播放量第二的作品是《“文武全才谭小七”还有啥是谭大少不会的?》该作品借助了《武林外传》的影视IP,这一做法成功影响到作品的播放量,但是点赞量和弹幕量都不容乐观。从评论区来看,用户多为谭正岩的戏迷,视频客观上加强了演员与受众、戏曲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这个作品的评论区里的用户也多是出于对京剧演员谭正岩的热爱和喜爱。

值得注意的是,该视频点击量少还缘于该作品的体验效果差。从评论区的反馈来看,更多人在乎戏曲视频的质量和演员的表演,所以改善视频的质量和选用合适的演员表演,与用户观感和沉浸体验密不可分。

第三个视频作品是改编于《锁麟囊》的戏曲互动视频,它成功借助了优秀传统文化IP。这个视频作品将互动垂直细分,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了不同的剧情选择,将故事发展基于“是否为戏曲资深学者和初学者”分割成“简单和困难模式”两个按钮来编排故事线以及互动点的设置。这样的互动设置是较为成功的。

总的来看,影响用户去欣赏戏曲互动视频的因素有许多,作品名称的设置、作者IP 粉以及对于戏曲的爱好都是影响用户选择的因素。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作品的内容深度、质量、时长等问题也深刻影响着用户的选择与坚持,深刻影响戏曲互动视频的传播效果。

四、戏曲互动视频传播戏曲现存问题

(一)内容深度缺乏,目标对象包容性不强

当前的互动视频对于戏曲的开发刚刚起步,现有的作品还只是浅显停留在作品欣赏以及视频故事观看的层面,视频带给用户的更多是游戏体验,或者是小说阅读体验,一次鼠标点击和屏幕触控就像是翻页一样。

看完视频作品,虽然互动会给观众留下一些印象,但是还不足以让观众对戏曲作品有深刻的认识和学习,所以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没有经过专业的戏曲学习可能难以理解视频的内容。

(二)沉浸感欠缺,娱乐性不足

互动视频因其强参与感的特点在其他视频作品中脱颖而出,但是当前的戏曲互动视频提供给用户的沉浸感并没有预期的效果,用户更像是在屏幕前面用鼠标完成了几下点击任务,并没有真正沉浸到作品中去。

互动视频的娱乐性也是影响用户沉浸的重要因素。这些作品大多数存在直接表达目的的行为,直接提出问题或者直接进行视频播放,而没有使用柔和、充满娱乐性质的片段进行过渡,具有较强的严肃性。画面尽管选用特殊图形作为互动按钮的图案,也还是略显严肃,很难给用户带来愉悦的体验,进而使得用户放松地了解戏曲。

(三)视频质量以及网络延时问题

这些作品大多是对经典戏曲视频进行搬运加工,在搬运过程中,只关注到了戏曲视频的情节,在意视频是否完整,而没有更多关注视频的画质以及音频质量,很多作品中都存在演员表演模糊不清,细节看不清楚,视频声音忽大忽小,有的甚至充满杂音的问题。作品《经典回眸1986 年第二届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节目选播》中,画质问题最为突出,这个作品类似于一个戏曲作品集,搬运的都是20 世纪80 年代左右的作品,因此在画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其次就是网络延时问题。由于互动视频对网络要求较高,所以在网络运行不平稳的情况下,会经常出现网络延时的状况,互动按钮点击多次画面仍没有任何反应。因此,在网络因素导致的互动难以触发的情况下,用户很难得到更强的沉浸感体验。

(四)时长参差不齐,差距较大

现今的互动视频作品在画面质量、音频质量、作品时长、互动点设置数目等方面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作品时长问题最为突出,参差不齐,极差过大,总时长短的只有几十分钟,而时长长的可能有几个小时之久。

五、互动视频未来传播戏曲的策略构想

(一)互动垂直设置,明确传播目的,增加内容深度

戏曲互动视频作品面向的用户不只是戏曲爱好者,其中还有戏曲小白,因此对于互动剧情应当分成两个层面来编排,比如设置“初学者”和“资深者”两个模式,使得无论哪种类型的受众,在这样的设置模式下,均能根据自己需求特点进行选择,进而深度体验、沉浸视频内容,以此达到此类作品传播戏曲的最大效果。

与此同时,内容质量也需要提升。在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增加一些对于戏曲细节的讲解,例如画面中演员某个动作的讲解或者背景故事分析,从而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个作品,而不是简单地记住故事情节,要让观众“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二)新技术引用,增加沉浸感

基于5G 时代——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网络传输特点,可以在戏曲互动视频中融入VR、AR 等视频技术。VR 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戏曲视频的舞台置于眼前,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用户真正成为一个参与者,不再以一个“伪互动者”的角色出现在视频屏幕前。

在VR 技术和互动视频结合下,用户可以体验到不只是指尖点击鼠标或屏幕的互动,而是参与一场盛大的戏曲演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将会是戏曲互动视频传播戏曲的一项重大创新策略。

(三)提高视频质量,解决网络延时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视频拍摄技术日益发达,视频处理也由最初的模糊画质发展至4K、8K 的高质量画质。戏曲互动视频画质的提升带给用户的体验将会是质的飞跃。用户在当下接受视频形式传播信息时,能否从视频中清晰看到自己想要获取的细节,对于用户的体验极其重要,所以画质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必要措施。

与质量问题相伴的还有网络延时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网络带宽小,难以承受互动视频在播放声音画面的同时去完成互动按钮的触发,因此解决延时问题,需要对网络进行升级换代。5G 网络具有大带宽的特点,可以应对网络延时问题。

(四)设立时长标准,缩小作品差距

作品的时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户的注意力,过于冗长的作品往往会使用户的注意力发生分散,从而影响用户去全身心地沉浸于作品之中,这也间接影响到视频的传播效果。因此一个合适的时长标准对用户观看体验极其重要。作品只需保留足以表达内容的时长即可。

5G 时代下,网络技术将会日益改善发展,如若互动视频的技术问题得到极大的改良,对于戏曲的传播将会是一把利器。它的蓬勃生机以及带来的用户反馈都表明,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不再是单纯的单向传播,用户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而互动视频正好抓住了这一个关键点,在戏曲发展遭遇瓶颈的今天,这一技术让戏曲受众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接受。这可谓提高了戏曲受众的积极性,对于培养更为广泛的戏曲观众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虽然当前戏曲互动视频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为戏曲的传播方式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面对信息技术的新环境,戏曲的传播方式也应寻求变革,除了当前的网络传播,专家学者更要关注并研究类似于互动视频等技术在戏曲发展中的作用,使新技术服务于传统文化,以此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文为2021 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21 世纪以来山西戏曲生态与传播方式研究”(课题编号:2021B003)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按钮戏曲设置
当你面前有个按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死循环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