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建设示范区磅礴力量

2022-04-05陈俏蒋欣如

浙江人大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示范区人大常委会

陈俏 蒋欣如

2021年6月2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家军在嘉兴南湖走访人大代表联络站时强调,各级人大代表要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参加履职活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代表作用的高效发挥,凝聚起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磅礴力量。

回眸2021年,省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切实发挥了人大代表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民呼我应,开展“聚民情、汇民智”代表大走访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就是要在浙江大地率先展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基本图景,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

袁家军书记指出,示范区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听取群众呼声。2021年,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了“聚民情、汇民智,助力‘十四五’开新局,喜迎建党百年”走访服务选民活动,要求各地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加强民意的梳理汇总,健全完善民意处理制度机制,加快网上代表联系选民、意见处理和反馈系统的建设,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

各地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安排,组织代表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主题广泛开展走访,在创新代表联络站活动、提升代表联系选民的频次和广度、深化代表服务群众实效、打造工作新品牌、健全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您反映的天井村饮水难问题,经人大代表联络站会商交办,近期将全面更换破损管网。”江山市碗窑乡天井村村民徐祥忠把该村120余户村民“守着水缸没水喝”的情况反映给当地代表联络站,3天后,相关部门负责人答复:“将于一周内对天井村破损管网进行全面更换。”2021年11月1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以《浙江省人大: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为题对此做了报道。

代表走访服务选民活动期间,全省县乡人大共组织开展相关视察调研活动4700多次,发动代表8.1万人次,开展走访联系群众9.8万人次,反映群众呼声要求3.8万个,提出闭会期间代表建议3800多件,采取多种形式依法推动解决3.3万多个问题,有力地推进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

建言献策,为示范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建议将‘教育公平示范区’纳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因为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公平,而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共同富裕的基石。”

“我建议,既要加快社会治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更要抓好群众基础,打造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以‘浙江之窗’展示‘中国之治’。”

2021年5月以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代表有话说”短视频在“浙江人大”微信公众号推出,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为激发代表投身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在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省人大常委会邀请列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分别围绕代表如何支持和投身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代表对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建议等两个方面,作精练发言并进行录制播放。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梁黎明,与12名来自基层一线的省人大代表,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精神,围绕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行了座谈交流。

“示范区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实践,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让全体人民有获得感。人大代表一方面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主动扎根基层一线,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提高联系选民和群众的频次,扩大联系覆盖面,拓宽联系渠道,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需求和期盼,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座谈会上,梁黎明副主任说。

为更好地问需于群众、问计于代表,通过5个代表网络交流群发动代表、征求代表意見建议的方式,收集和汇总代表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意见建议。

围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推进社会治理与社会和谐等方面,代表们深入思考、认真准备,如实反映掌握的情况,共有69位全国、省人大代表提出了9个方面189条具体的意见建议。省人大常委会代选任工委将其梳理汇总后,由研究室交省委办公厅研究参考。

2021年8月10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下发了《致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的倡议书》,号召各级人大代表在统一思想行动中扛起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使命责任,在履行代表职责中投身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汇聚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磅礴力量。

办好建议,注入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来,省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942件(大会期间935件、闭会建议7件),其中交由政府系统主办的857件建议已全部按期办理并答复代表;10件由省政府领导领办的重点建议已全部办结,相关省人大代表均对前期办理结果和答复意见表示满意。

2021年11月24日,省政府向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报告了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来,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围绕助力示范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改革、民生实事落地等主题,代表们提出的许多“金点子”,得到了怎样的回应?

我省拥有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流动人口总量连续22年位居全国第二。为保障这一群体共享我省公共服务资源,省人大代表牟加义提出了《关于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承载外来人口挂钩机制的建议》。这一建议被时任省长领办。

一套“组合拳”,让流动人口在我省生活的幸福感不断提升。2021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更多利好政策不断落地——放宽城镇地区落户限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推进“浙江无欠薪”行动、降低公租房准入门槛、实现“15分钟健身圈”便民体育设施全覆盖……

让牟加义振奋的是,下一步,我省还将继续建立健全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体系,在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探索建立优质公共服务梯度享有制度。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翻看重点建议,每一件都围绕全省中心工作。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要进一步当好民企的“娘家人”。《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对浙江民营企业支持的建议》提出,银行要为民营企业当好金融顾问。同时,优化信贷审批程序,提高审贷效率。金融机构要破除“成分论”“规模论”,对民企和国企一视同仁。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关于深化“米袋子”工程建设 持续做好保供稳价和省域粮食安全工作的建议》提出,要稳定本省粮食生产,深化产销合作长效机制,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抓好粮食保供稳价工作,强化制止粮食浪费力度,完善粮食安全体制机制。

未来社区建设是我省继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之后的又一战略布局,已连续两年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高质量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建议》提出,以“非禁止勇尝试”的态度,探索未来社区的“未来路径”,研究探索试点建设鼓励政策,制定相关人才细则,增加人才期盼值。

重点建议领办后,关键在于落实。“重点建议的办理一般分为准备、调研、汇总意见、省领导协调及办理答复5个阶段,一般在半年内完成。”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举任免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过程中,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跟踪督办,确保建议“落地有声”。

人民关心的事,件件有回应。浙江大地上,一个个“金点子”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示范区人大常委会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高邑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召开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席会议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