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建军大业》中的国共双方:基于影片内容与相关史实的分析

2022-04-04朱航正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

[摘要]《建军大业》作为一部优秀的主旋律电影,在描述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建军历程时也对中共的对手方进行了细致的人物塑造与情节构架,影片不仅具有观赏性,也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该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南昌起义从筹备至发动,再到朱德与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这段历史。通过对电影中正反两方的叙事情节与相关历史事实进行比对,可以在解读影片本身与相应历史细节的同时挖掘该片“四史”学习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建军大业》;南昌起义;主旋律电影;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

[作者简介]朱航正,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北京 100089。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8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指南研究”,项目号:2018JDSZK015。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暨2018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课题“北京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BJSZ2018ZL04。

[中图分类号] D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3-0058-03

2017年是南昌起义胜利9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建军大业》即为献礼这一伟大的历史性时刻而拍摄的一部主旋律电影。电影《建军大业》与同等类型影片比较,在叙述方式、人物塑造、电影制作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在提升观赏性的同时又承担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干部“四史”学习的重要影视素材。除去影片本身的艺术价值之外,若将该片作为了解相关历史的素材,则应对影片的艺术化处理与相关历史进行对照解读,从而发掘电影本身对党史学习的重要价值。因此本文拟就以该电影的叙述线索为例,参照南昌起义相关史实,从而尝试解读电影镜头背后的中国共产党建军史。

一、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井冈山会师的主线叙事

电影开头的文字首先对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史进行了回顾,进而将镜头一面对准国民党右派纠集上海青红帮于1927年4月12日残酷镇压工人纠察队,一面对准国民革命军第26军第2师师部,并通过师长斯烈与周恩来的对话来体现出国共双方已到势同水火的阶段:斯烈指责工人纠察队擅自拥有武装,周恩来表示工人武装推翻了上海的北洋政府,对革命功不可没。可以说,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时,周恩来是被诱骗至第26军第2师师部,直至上海镇压工人武装的行动结束。①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电影中陈独秀提出要交出武装,从而招致大会代表的反对。当时陈独秀在五大的主张并未实现,会议主要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进行的。陈独秀在会上为了巩固中共同国民党武汉政府的关系,提出应建立同小资产阶级的同盟,反思过火的群众运动②,然而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毕竟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因此在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形势问题的决议》的指导下,共产国际代表罗易提出了更为激进的方针:进行土地革命、武装农民、建立农村自治政府以及在巩固的社会基础上组建一支革命军队③。不过大会上毛泽东提出建立农民武装和农村革命政权的问题确实被陈独秀否决,这一情节在电影中有所展现。

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虽有共产国际支持,但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在争取到英、美、日列强支持的基础上,也通过每月200万的军费争取到了冯玉祥在西北的国民军,于是武汉国民政府不得不直面南京政府的威胁,提出了东征讨蒋的计划。但是,武汉国民政府内部将领的反共情绪日趋激烈,军队内部的中下级军官主要来自两湖地区的中小地主家庭,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军队与农会的矛盾日益突出。④另一方面,中共的不断让步并未能促进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合作关系转向积极,江西的朱培德、宜昌的夏斗寅,甚至武汉国民政府的主要将领唐生智先后表明反共立场,在周围反共军事力量的包围中,军事实力并不占优的汪精卫决心反共。

蒋、汪分别反共后,中国共产党决定掌握军队继而发动武装斗争。在武汉国民政府提出东征讨蒋后,张发奎的部队被任命为东进前锋。张发奎不仅对中共态度尚佳,而且下辖叶挺的第11军24师与贺龙的第20军,这两支部队后来成为南昌起义的主要力量。电影中张发奎镜头不多,但在当时张发奎是起义前中共重要的争取对象,只不过张发奎在中国共产党和汪精卫之中选择了汪精卫。在汪精卫感到军队有异动后,向张发奎提出,计划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邀请包括贺、叶在内的九江地区国民革命军各总指挥,进而在会上剥夺贺龙、叶挺的军权。这一消息被与张发奎关系密切的黄琪翔无意间透露给叶剑英,叶剑英随即将消息告诉叶挺(电影中庐山会议的消息由叶剑英与汪精卫、张发奎共同参加会议得知),叶挺与贺龙、叶剑英在江西九江甘棠湖的一艘小船上商讨应对方针,最终决定不参加庐山会议,部队立即开拔,奔赴南昌。

部队到达南昌后,箭在弦上,前敌委員会将起义时间定于7月30日晚进行,然而张国焘于7月30日上午到达南昌并带来了共产国际的电报,指出起义若无成功把握不应冒险。前敌委员会成员周恩来、恽代英、谭平山均对这一指示持反对态度,张国焘最终在南昌诸人的说服下赞成起义。7月31日,南昌方面达成一致,起义于8月1日凌晨四时发动,由于贺龙第20军的一个副营长赵福生叛变,起义提前两小时举行,至8月1日凌晨五点,起义军控制南昌。起义成功后,部队按原先计划南下广东,开始南征。当时由江西南下广东有两条路线,一是沿赣江南行进入惠州,这条路虽是大路,但也是对方重兵驻扎的地区;一是由赣东经临川、会昌、寻乌进入赣东北,直取东江,这条路虽偏僻,但对方力量较弱,且东江有农运基础,有望得到当地群众支持。此外,电影中周恩来表示:“那咱们就举兵南下,攻占潮汕,借助码头获取共产国际的物资和军备支持。”苏联方面在当时提出能够在广东通过海运提供一个军的装备援助也是南下部队拟取得东江的重要原因。gzslib202204051726

电影的后半部分,开始描写主力部队南下征途中,起义军抵达广东梅州三河坝,在这里起义部队兵分两路,主力部队在周恩来、叶挺、贺龙率领下继续南下,攻取潮汕,朱德带领约4000余人留守于此,截击尾随的国民党钱大钧部。历史有时就是这般云谲波诡,朱德的牵制部队最终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而南下的主力部队到达汕头后并未得到共产国际的军事援助,反而被粤军李济深部三面包围,部队被打散,周恩来病重转往香港,贺龙、叶挺等指挥官历尽艰险,仅以身免。三河坝战役是电影中继南昌起义后的又一重要战斗场面,该战役与另一条叙述线——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回到湖南发动秋收起义先后出现,最终两条叙事线于井冈山朱毛会师处汇合。

二、作为中共对手方的蒋介石与汪精卫

《建军大业》不仅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建军历程,而且对中共的对手方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刻画,蒋介石、汪精卫虽镜头不多,但在人物刻画上却不乏立体,通过汇报与秘授的镜头突出蒋、汪二人的城府与野心。电影开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便由蒋介石直接授意,导致了中共早期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汪寿华被杜月笙所杀。此外,张作霖在北京逮捕李大钊,蒋介石表示应即行处决。此时张作霖作为北洋军阀,理应为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的对手方,然而此时却向蒋介石询问处决办法,原因何在?自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开始,北洋军阀便是败多胜少,至1927年5月,吴佩孚、孙传芳两大集团先后惨败,张作霖从而希冀通过在北京高举反共旗帜以争取列强支持(当时的苏俄在国际上受到列强的孤立与敌视),同时以反共为实现南北军事妥协的条件。1927年4月,苏联领事馆被张作霖下令查抄,李大钊、范红劼等人被捕。李大钊被捕后,张宗昌、曾琦均向张作霖献策除掉李大钊,然而北京25所大学的校长和杨度、梁士诒、司法总长罗文幹等纷纷要求移交法庭办理。在张作霖举棋不定时,蒋介石去电表明了处决之意。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牺牲,同年6月,张作霖以“共同反赤”为名与蒋介石举行和谈,张作霖想要表明宁奉和谈并非奉方屈从于三民主义,而是宁方归于奉方的“讨赤”旗帜。⑤蒋张二人作为新旧军阀沆瀣一气,烈士的鲜血成为了政治的手段。

汪精卫在电影中主要镜头有三次,首次出场与黄琪翔进行了一番对话,汪精卫表示:“冯玉祥,这是要为蒋做说客吗?”黄琪翔答道:“只怕他们私下有密约。”对白反应出的是冯玉祥已站在了蒋介石一边。从当时的史实来看,冯玉祥的国民军坐拥西北,宁汉双方均想拉拢,而西北军最缺的就是钱,只不过武汉政府自身的财政已濒临危机,汪精卫仅能许以冯玉祥地盘和职位,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出手阔绰,50万经费接济使冯玉祥对蒋介石顿生相见恨晚之感,于是蒋冯同盟形成。接着汪精卫表示:“麻烦的不是冯玉祥,而是共产党。”电影中汪精卫截获共产国际要求中共发动武装起义的密电是否真实?笔者翻阅资料并未查到相关史实,然而共产国际代表罗易当时却是将共产国际的密电(被称为“五月指示”)让汪精卫过目,其中就表示“务必要更新国民党上层人士,充实在土地革命中脱颖而出的新领导人,而地方机关应当依靠工农组织中的数百万人加以扩大”⑥,这样的内容使汪精卫大吃一惊,从而担心共产党要颠覆武汉政府,于是在电影中汪精卫试探作为叶、贺上司的张发奎对武汉政府的态度:“那个叶挺到时候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国民政府主席迟早你(张发奎)做。”汪精卫的担心不无道理,除了张发奎部队内的共产党员以外,叶挺与张发奎也有着老乡关系,两人私交不错,张发奎亦不希望对好友痛下杀手。而反观张发奎,其在电影中表示自己是个军人,不谈政治。在后续历史发展过程中张发奎也确实践行了自己的诺言,追随汪精卫,直到后来自己在回忆抗日战争时依旧说:“如果汪精卫不投敌叛变,我会继续追随他的。”⑦汪精卫在电影中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听闻起义军南下会昌与国民黨钱大钧部遭遇,进而指出双方交锋部队中的中下级军官均为黄埔出身。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育了第一批军事人才,国共合作失败后,昔日的袍泽之情变为今时的钢刀相向,虽同为革命,但主义相异,不得不在分裂之时各尽其责,最终将生命汇入了近代革命的长卷之中。

三、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在南昌起义前,宋庆龄向周恩来表示:“蒋介石叛变革命,让人心寒呐。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使用我的名字,这样会有更多的人支持我们。”南昌起义成功后,共产党人也确实以国民党中央委员及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的名义召开了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组成的联席会议,产生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便包括宋庆龄,此外还有邓演达、谭平山、张发奎、贺龙、郭沫若、恽代英。谭平山、贺龙、郭沫若、恽代英四人中,谭、恽已是共产党,贺、郭于起义部队南下途中也加入了共产党,保留张发奎则是为中共与其将来的交涉留下余地。此后,邓演达、宋庆龄成为国民党左派,主张继续继承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并于1930年在国民党外另组“第三党”,成为了真正的国共之外的第三方势力,但随着1931年蒋介石对邓演达的暗杀,这一组织的影响力便大大降低了。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以中共湖南省委名义致信中共中央,强调,“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该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主张“立刻坚决地树起红旗号召革命”,建立工农兵政权。根据中共中央“军事方面,乡村用农民革命军,城市用工人革命军,简称农军、工军,全称工农革命军”的决定,于1927年9月初在江西修水的山口镇召开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建军编师大会,并确定了师、团长的任命。工农革命军的军旗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中央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星内有镰刀斧头,代表工农,旗面左侧靠旗杆的一条白布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其含义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除以上所述,电影中还有颇多党史细节值得品味,许多史实也是通过对白层层推进,对白背后也有丰富的历史细节辅以支撑,可以说影片对广大党员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建军史颇有帮助。习近平在2019年5月20日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指出:“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与商业片不同,主旋律电影的特点“在于其鲜明的政治性,其创作理念、文本主题、价值导向、人物塑造、话语表达等诸多要素,无不带有主流意识形态的烙印”⑧,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更是广大党员的“四史”学习的重要素材,如何利用当下成熟的电影工业拍出类似于《建军大业》这样更加优秀的主旋律电影,进而发挥其政治引导、文化熏陶和思想教育功能,亦是当前电影工作者需要关注的新问题。

[注释]

①中央文献出版社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113.

②李颖.陈独秀与共产国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223.

③罗伯特·诺思,津尼亚·尤丁编著.罗易赴华使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205.

④李志毓.惊弦:汪精卫的政治生涯[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98.

⑤杨天石主编.中华民国史(第六卷)(1926—1928)[M].北京:中华书局,2011:439.

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四卷)[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299.

⑦黄道炫.革命从南昌武装前行[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7:40.

猜你喜欢

主旋律电影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南昌起义的代总指挥是谁?
主旋律电影中的精神内涵及当代启示
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本·阿弗莱克主旋律电影的独特呈现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南昌起义参战人数考
叶剑英在南昌起义前夕
南昌起义中的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