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研究

2022-04-04黄晓曼姜雨馨林千钰柳雯婧赵新月梁静怡

中国市场 2022年11期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人口老龄化老年人

黄晓曼 姜雨馨 林千钰 柳雯婧 赵新月 梁静怡

摘 要: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多层次需求[1]。在目前的各类养老方式中,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新模式成为中国当前和未来的主要养老模式,在三种主要类型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家庭养老)中处于基础地位,起到了某种程度的“托底”作用。未来的城市社区既要承担管理的责任,也要肩负起社区养老服务的重任。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文章以河北省为例探索嵌入模式下社区养老的发展路径,旨在缓解老龄化社会的压力,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多元需求。

关键词:嵌入式养老;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人口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D66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2)11-0038-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1.03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的居民和社区工作者交谈中强调,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共同愿望[2]。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北部,环绕北京与天津,东靠山东,西依山西,地理位置优越。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河北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19.8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9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6.85%,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5.68%,老龄化进程仍在继续,已经接近国际上深度老龄化的标准。且河北省有接近一半的老年人处于独居状态,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逐渐朝多层次、多样化转变。人口老龄化快速加深的同时,家庭结构小型化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也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传统的“不专业”“不及时”的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需求。国家大力提倡嵌入式养老,它作为“9073”养老体系的一部分,不仅能弥补家庭养老的“不专业”,同时还可以避免社会养老的“不及时”。

1 嵌入式养老模式理念溯源

嵌入式治理是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理论,经过国内外学者的阐述和研究,逐步应用到社会治理领域。“嵌入”概念于1944年由卡尔·波兰尼最早提出,他认为“人类经济嵌入并纠缠于经济和非经济制度之中”[3]。之后格兰诺维特不断完善嵌入治理,他认为“我们研究的个人和组织及其行为都是嵌入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并且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

在人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既要避免社会化不足的问题,也要防止存在社会化过度的倾向[4]。目前,按照社会嵌入理论分析,中国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呈现出社会化不足的弊端,而且存在专业化水平低、服务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机构养老模式则呈现出过度社会化的弊端,同时也存在服务成本较高、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在这种基础上,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嵌入式”养老模式由此产生。“嵌入式”养老模式是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基础上,将其整合升级形成的一种养老新模式。这种养老模式以老年人熟悉的生活环境——社区为依托,整合周边养老服务资源,在老年人熟悉的社会环境中,嵌入多种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5]。随着我国养老问题日渐突出,政府对养老工作的发展愈发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养老机构的政策法规。因此,本文运用嵌入式养老模式理念,通过对石家庄、保定、邯郸三地养老服务机构的实际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进行了解,分析社区老年人居住条件及居家养老机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已有的老年居住福祉相关政策规章体系进行梳理和研究,有助于政府管理者把握老年人居住福祉体系发展方向的主动性[6]。针对社区养老设施配套、无障碍设施改造、社区总体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对养老机构的规划与发展提供进一步资金和政策支持。

此外,嵌入式养老模式能够統筹社区资源,助力社区居家养老蓄能。中国老龄化进程快、老龄化程度高、养老需求多样,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也蕴含着庞大的养老需求缺口。虽然目前各界都对居家养老新模式保持认同,并且认识到了推行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的重要性,但在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部分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较为薄弱,实践中社区适老化环境欠佳、养老设施配套不足的现象依旧存在。根据城市居家老人需求,结合中国国情,统筹社区资源,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及服务,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蓄能发展,对于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总体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河北省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现状

针对河北省养老现状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选择河北省作为调研地点。由省会城市石家庄市向北、向南分别选取了保定市、邯郸市。同时,在石家庄、保定、邯郸共选取了19个调查地,以获得满足科学性和整体性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人物访谈法、文献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整理获得以下结论。

2.1 养老供需不均衡现状有待改善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一层次即衣食住行温饱等生存需求,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老年人对于温饱的需求已成为最基本需求,从问卷调查中也体现仅有35.81%的老年人困扰于经济压力。而更高层次的需求越来越多,比如精神的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等。从访谈和调查问卷中可知老年人对社区提供服务的意愿和需求比较多样,以健康需求和娱乐需求意愿最为强烈,但是政府和社会方面的供给相对匮乏,大多数养老机构的关注点仍停留在最低层次的需求即温饱问题,处于初级阶段。老年人休闲娱乐等精神慰藉方面的服务相对缺乏,并不能全方位满足老年人需求,提供的养老服务的层次相对较低,养老供需不均衡问题应引起重视。

2.2 养老模式仍以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为主

随着中国老龄化发展的不断加速,老龄化趋势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针对当前养老现状,解决养老问题、满足养老需求迫在眉睫。我国的“9073”养老体系包括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三大养老模式,但根据小分队实地调研,同时结合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目前河北省养老模式仍然集中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

从问卷调查来看,51.35%的调查对象没有了解过社区养老服务,46.28%的调查对象没有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可见社区养老服务在老年群体中的传播程度和普及程度不高,缺乏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认知。

从实地访谈来看,不少养老院和社区负责人都曾谈及老年人对于养老模式的认知大都停留在单纯的居家养老或者全包式的机构养老,对于社区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社区居委会是负责社区的大事小事,有事情找社区居委会,对于社区的养老功能并不了解。

2.3 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

嵌入式养老能够解决基层养老“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也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但由于这种养老模式在普通民众中的知晓率和支持率较低,问卷调查中显示年轻子女对于父母居家社区养老的支持程度,仅有25.34%的子女持支持态度,70.61%的子女对于老年人社区养老持中立态度,4.05%的子女对于老年人社区养老持不支持态度,说明子女对老人参加社区养老的态度并未形成一致,子女可以提供的支持作用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子女与老人对养老模式大都停留在居家养老,且一时之间难以改变。

2.4 社区居家养老有效需求不足

大多数老年人在经历过新中国成立时期的艰苦阶段后,形成了节俭的习惯,缺乏“花钱买服务”的消费意识,这使得嵌入式养老服务中部分收费服务利用率低下,无法有效开展。问卷调查显示,如果社区提供的服务是付费的,有59.12%的调查对象可以接受,40.88%的调查对象不愿接受,说明虽然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可以接受,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持拒绝态度,由此可见,调查对象对于以付费的方式购买社区服务的观念还不认同。因此,老年人群体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接受率相对较低,居家养老服务推广与运营仍有不小困难。

2.5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存在短板

与专业化的养老机构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服务人员大多是社区工作者和义工,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很难满足老年人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需求。同时,供老年人强身健體、开展娱乐活动的健身广场、公共活动室等相关配套设施也存在建设不足和缺乏日常维护等问题,很难给老年人提供康养、休闲、娱乐“一站式”服务。除此之外,通过走访河北省各地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社区居家养老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大部分嵌入式服务是由社区普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养老服务领域人员缺口大、人员流动频繁以及非专业化服务等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老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7]。

3 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创新对策

3.1 科学设计,优化供给策略

依据河北省老年人数量和分布状况,科学地加大政府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依据调研结果,统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从需求入手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联动家庭、社区、机构三方面,近距离提供生活照料和日常健康护理服务。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社区应根据他们的爱好和乐趣,开展系列休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普及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引进志愿者和义工,为社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政府应鼓励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出台有关社区养老的文件,不断完善民生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将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建设列入民生工程。

3.2 加大社区养老宣传力度,破除重重困难

第一,转变老年人传统的养老观念。各地社区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联合政府增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宣传力度,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区养老氛围。通过举办一些老年人喜闻乐见的社区老年活动,联合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引导老年人转变思想,从心理层面上接受居家社区养老结合的养老模式。

第二,消除儿女对社区养老的顾虑。将居家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之间的关系定位为“一碗汤的距离”。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既方便了子女白天上班,同时又满足了老年人康养、休闲娱乐的需求;既减轻了儿女负担,又能让老人尽享幸福晚年。

3.3 建设养老专业人才队伍,打造如家般感受

第一,面对目前社区居家养老专业人才缺失问题,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既要增强专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还要不断提高专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频率,建立规范不定期培训与检查制度,对专业人员的耐心、服务态度进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提高在岗专业护理人员工资服务待遇,建立专业人员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制度,保障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保待遇,促进养老人才队伍的不断发展。

第三,不少养老机构和社区负责人反映,在大型活动和特殊节庆活动中,机构和社区缺乏足够志愿服务人员,因此可以联动社区志愿者、义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为社区养老注入新力量,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科学化和规范化。

3.4 养老不将就,形成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老龄化程度加深的同时,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问题也逐渐凸显,目前我国传统的“不专业”“无温度”的养老模式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需求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矛盾[8]。

在此基础上,居家社区养老新模式产生。既为现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还是“政府带头、专业运营、多元联动”的最好实践,能够链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资源,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多元需求。

4 结语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将会造成社会负担的加重,影响社会养老保障和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导致社会创新活力、创新增长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持续下降。目前社会养老保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面对养老缺口大的社会现实,“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能够缓解社会压力,推动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转型,实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体验感的全面提高,是未来中国养老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霞.快速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机构供需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6(1):6-10.

[2]金维刚.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可持续发展[J].劳动保障世界,2019(19):14.

[3]王妍.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5(4):36-38.

[4]王之桐,刘静林.嵌入式万科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初步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6):14-17.

[5]张冲杰,方海涛,吴炳全,等.新时代泉州养老服务事业创新发展研究[J].知识经济,2019(19):23-25.

[6]赵静.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居住福祉研究[D].山东大学,2019.

[7]徐婉莹,章烨婷.杭州市养老护理人员专业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2016(10):49-50.

[8]黄敏. 老龄时代新型养老商务服务模式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基金项目]本文受河北经贸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011832009X)。

[作者简介]黄晓曼,女,山东临沂人,就读于河北经贸大学;指导老师:张彦彦(1989—),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社区居家养老人口老龄化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
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