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次化生产管理实践要点总结

2022-04-01任广辉樊翠华郭浩杰

猪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输精母猪人员

任广辉 ,樊翠华 ,叶 放 ,郭浩杰

(1.宁波三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2.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2200)

前言

规模化、工业化是当今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很多大型养猪企业也在积极转型升级,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作为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施规模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批次化生产在猪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通过临床调研和数据分析,批次化生产的实施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切实的便利和效率提升,同时也有很多关键点易于被操作者所忽略。文章就当前养猪批次化生产管理实践过程中的要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一线养猪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1 批次化管理思维的建立

批次化生产与常规连续生产在计划性和系统性管理上有较大差别,因此实施前生产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具备全面性的思维。批次化管理思维重点在于实施前后的全方位把控,所有事项都要提前规划,有备而来,且能主导进行的方向并及时纠偏。

首先体现在流程清晰和系统准备上,批次管理建立的整个过程步骤如图1 所示。

图1 中的1、2 两步为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批次方案确定;第3 步是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完善操作标准;第4、5 步为总结经验和分析及经济效益评估,为批次生产的顺利实施、生产模式转变的获益挖掘提供参考。

图1 批次化管理思维建立流程

2 最适批次类型方案的选择

批次化能够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是确定最适用于本场的批次类型方案,不匹配的批次模式可能会造成生产周转不畅、产能不达预期、生产节律和人员效率脱节等不良后果。在批次化管理实践进程中,已由原有的整周批模式(一周7 d 的整数倍),进化增加了很多更贴合生产的非整周批类型(一周7 d 的非整数倍),如11 d 批、12 d 批、18 d 批、36 d 批等。批次类型繁多,且不同批次类型各有所长,猪场在选择方案时需要兼顾本场硬件设施、栏舍配套及生产需求(产能/生物安全)等因素,进行量身定做,针对性实施开展。

通常情况下,批次类型方案的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1)群体规模:基础母猪数,即整体规划繁殖母猪存栏量;2)栏舍结构:产床和配套保育小单元或区域的全进全出分组、栏舍匹配情况、产能要求;3)生产/防控需求:哺乳天数、栏舍洗消空置天数、生产节律等;4)后备母猪补充:数量是否充足,补充是否能按需求计划及时到位;5)精液供应:精液外购/自制,一次供精量,供精频率;6)人员配置:工作集中后工作量(配种量、分娩量、转群配套资源)、人员休假需求等。

不同类型的批次方案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对单一猪场来说,需要根据栏舍结构、防疫要求、产能等综合因素选出最适合本场的批次类型,才能确保将批次化管理的优势进行最大化的发挥。

3 批次化技术基础操作和关键节点的把控

批次化管理实施的技术核心包括定时输精和同期分娩,基础操作管理与常规生产细节点一致。定时输精的情期调整过程需要使用到烯丙孕素饲喂母猪,这一环节是情期同步的关键,也是批次化生产的起始阶段。在批次化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节点有:饲喂烯丙孕素前猪群的准备、喂药过程的把控、停药后的诱情及饲养管理、输精操作过程管理、配种后的饲养及健康管理、异常母猪的处理及批次导入等,如图2 所示。

图2 批次入群关键节点

批次化生产是连续生产模式的改进和提升,归根结底也依赖于基础繁殖操作技术,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切实打好基本功、夯实基础。

4 批次数据收集与分析

为更好地进行过程管理和结果分析,需要在批次化生产实施过程中对一些关键数据进行收集和记录。生产过程中,生产者需要重点关注的主要指标有:参配率、每批次参配母猪类型(异常/后备/断奶)占比、B 超孕检受胎率等。针对批次化过程记录管理,目前已制定出了一系列完善的各类记录表格,可通过记录和现场情况有效分析问题,针对性地解决更正,使实施效果得到有效发挥,例如表1。

表1 批次化生产实施记录表格模板

过程跟踪的数据分析非常关键,通过母猪分类、针对性分析、再分段评估、问题聚焦,时刻把控批次生产进程。如:1)参配率问题,是情期调控的问题,可考虑药物饲喂过程、母猪产房管理(炎症/膘情)等方面;2)静立比例问题,可从停药或断奶后的优饲、诱情等方面分析;3)受胎率问题,从精液质量、输精过程、配后母猪饲养管理等方面着手;找出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突破解决,确保批次管理的顺利。

5 人员安排与职责定位

养猪生产中基础操作和方案的执行对人员有一定的依赖性,尤其对于批次化生产来说,因生产的集中化,对人员的工作分配、相互配合程度要求较高,前期需要管理者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协调有别于传统生产的人员分配和安排。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各项操作时间点较为严格,要有较强执行力和责任心相配合才能确保高效实施。若是新场直接导入批次生产,前期有大量后备母猪补充入群时,配种效率及人员操作技能的提升是必要的准备。

批次化管理在人员调配分工及职责定位上要求参考表2。

表2 批次化管理岗位人员职责重点关注事项

总的来说,提升对人员素质与能力要求是批次管理正常实施的关键。一般来讲对人员要求:作为生产管理者(一级、二级等)--工作安排要有计划性;生产人员(具体实施者)--强有力的执行力。作为中间层面的生产场长和主管在不同的场景需要兼顾管理与生产两种角色。

6 批次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的误区

6.1 实施批次化后繁殖成绩会大幅提升

部分管理者认为通过批次化能够快速提高繁殖指标,把批次化生产作为产能提升的单一手段,这样理解是有偏差的。

首先,批次化生产管理的最大意义体现在便于管理和细化监督,进而改善繁殖效率;其次,部分批次类型的设定兼顾生产节律和现有配套的匹配、产房周转等因素,可能会存在产能上的牺牲;另外繁殖指标的影响因素较多,如环境控制(卫生,温湿度,光照等)、猪群状况(健康,生殖营养,膘情等)、基础操作(诱、查情,输精,接产等)及配后和产房的管理等。已存在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基础操作技术上的不足问题,需要生产管理者借助批次化实施进程同步规范,才能带动繁殖性能的提升。

批次化管理改善繁殖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计划性管理,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和工作安排;2)基础操作集中化,利于集中培训和监督;3)人员优化,流水线操作,单一流程效率高、效果好;4)数据分析,利于针对性找出问题,解决问题;5)部分母猪药物调控后发情配种时间易把握,对技术依赖降低。

6.2 批次化管理前期需要使用生殖激素,会影响母猪繁殖寿命,导致过早被淘汰

母猪定时输精过程是在特定时期内给予相应生殖激素,协助其进入生殖周期,且能够在体内短期代谢清除;且大部分激素为动物本身在发情周期中所需要,主要起诱导作用,对母猪繁殖寿命无影响。

母猪繁殖是具有周期性的循环过程,在生产中可能会因环境、温度、光照、营养等原因导致发情周期紊乱或不明显,通过药物的调节、诱发,使母猪规律性生产,且在调节过程中促进生殖问题(如持久黄体、卵巢卵泡发育迟缓等)的解决,对繁殖有积极正向影响,可提高母猪利用效率,降低非正常淘汰率。

7 小结

养猪生产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集成,影响因素众多,涉及到管理、协调、计划、基础操作、考核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现场生产管理者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将管理思维模式的建立、批次方案的选择设计、操作关键节点的把控、过程数据分析乃至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作为抓手进行全方位的把控。作为批次化生产的实施者,还要避免陷入一些认知和操作误区,客观准确地利用好这一生产管理手段。

总体来说,批次化生产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模式,更多的是一种管理手段,借助于批次化手段可使生产计划合理化、人员匹配精准化、栏舍利用最优化,全进全出提高生物安全等级,最终达到人均效能、经营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输精母猪人员
猪子宫内深部输精技术与应用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母猪产后乏情不同处理方法
母猪产后发情异常的原因及其对策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鸭的人工授精技术
肉牛人工授精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