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组团式”医疗援疆实践与思考

2022-03-31王长寨宋宁宏刘济生马雪兰

中国医院 2022年4期
关键词:组团式援疆江苏

■ 王长寨 宋宁宏② 丁 强 刘济生 马雪兰

“组团式”医疗援疆是国家重要战略部署,是边疆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江苏省“组团式”医疗援疆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援疆技术力量,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推动“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基于江苏“组团式”医疗援疆经验,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如何做好“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进行思考和探索。

1 “组团式”医疗援疆概述

“组团式”医疗援疆是由援疆省市通过成批次从数所三甲医院组团选派综合管理人员和医疗技术人才,支持新疆医院发展建设的援疆工作模式,以整体提升受援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培养受援地医疗人才。2016年,江苏省实施“组团式”医疗援疆,省内9所省属三甲医院组建团队对口支援新疆克州人民医院(受援医院),以江苏省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每批次援疆医疗队领队由牵头医院选派,同时担任受援医院院长。

2 “组团式”医疗援疆面临的困境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艰巨[1],而受援地医疗救治资源有限,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受援医院作为当地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更要保障全州老百姓的医疗救治任务。江苏第三批“组团式”医疗援疆团队于2020年初进行轮换交接,恰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受援医院第一时间被纳入当地唯一的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而受援医院尚面临着现代化管理意识不强、学科发展不平衡、人才队伍尤其是院感队伍薄弱、智慧医疗水平低等诸多问题。援疆任务除做好受援医院的发展建设外,还要保障受援医院疫情防控任务顺利完成,面临着巨大挑战。

3 主要实践

3.1 明确工作思路

以稳定为医院发展的基石,找准医院“医、教、研、稳”中心工作定位,明确以打造“小病不出县、大病不出州”为兜底的高水平三甲医院为援助目标,采取“四个侧重”(侧重疫情防控、侧重智慧医疗、侧重内涵建设、侧重人文建设)工作方针,围绕“汇报、沟通、把关”的工作要求,推动援疆工作取得实效。

3.2 紧抓疫情防控

3.2.1 完善组织架构,建立一体化防控体系。引进江苏疫情防控经验和江苏省人民医院疫情防控方案,在受援医院编制防控手册,加强防控培训,建立受援地一体化的医院防控体系,推动疫情防控的规范化、科学化。完善受援医院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架构(图1),将江苏援疆力量充实到受援医院疫情防控体系中,医疗队领队任受援医院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任命两名援疆专家担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兼医务部副主任,其余援疆专家分别兼任信息组、医疗组、培训组、感控组、宣传组、专家组的组长(副组长)。及时向江苏省人民医院申请医院感染专业骨干,以柔性引才方式对受援医院进行支援,保障受援医院院感工作有序开展。

图1 受援医院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架构

3.2.2 加大资金投入,筑牢疫情防控生命线。在疫情暴发初期,全国各地防疫物资紧缺,受援地处于偏远边境地区,防疫物资采购困难。江苏援疆指挥部将受援医院发展和建设的资金从原有1 300万元及时调整至3400余万元,其中1 000万元用于支持受援医院以及受援地卫生系统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并向受援医院调运、捐赠负压救护车、口罩、防护服等各类紧缺设备和物资。在受援地疫情暴发期间,援疆专家深入疫区,为受援地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3.3 规范医院管理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部署,其中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重要内容之一[2]。以医院章程为引领,逐步梳理和建立健全医院现代管理制度,院长与受援医院党委书记分工协作,书记主抓党建、团结和稳定工作,院长主抓受援医院综合管理、人才发展与绩效考核等工作。同时,明确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范围,建立健全医院各类专业委员会19个,将援疆专家充实到各专业委员会中,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职能,完善医院民主管理。建立“2+6”例会制度(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科主任例会、院周会、行政早交班会、疫情防控改进会、质量持续改进会、流程改进会),完善医院沟通、协调、汇报机制,促进高效管理。

3.4 加强人才激励和培养

3.4.1 多渠道培养、带教人才。人才是医院的基石与灵魂,人才兴则医院兴[3]。为了打造受援医院“带不走”的医疗团队,加强援疆专家“师带徒”培养带教,并每年从跟学学员中择优选择部分优秀学员,进一步加强后续培养,在科、教、研、进修学习方面予以经费支持。采取多样化带教手段,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线上培训以及现场手术指导等方式加强培养力度。除此之外,还利用柔性引才的方式,吸引符合医院发展需求的专业型专家进行为期3~6个月的全程指导。加强与后方医院的紧密联系,有计划地选派跟学学员进入支援医院进行为期2~12个月的进修培训。建立研究生免费定向培养项目机制,与南京医科大学、南通大学合作举办研究生同等学力研修班,目前共入学51人。

3.4.2 多举措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进一步激发受援医院人才活力,推进以医疗为中心、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两翼的发展战略,制定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院内低职高聘管理办法、科技绩效管理办法,实施“慕士塔格峰攀登人才培养计划”,分临床重点项目(团队)、临床面上项目(人才)、临床青苗项目(人才)3个层次全方位对临床项目和团队(人才)进行激励和培养,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制定并实施中层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选派中青年优秀干部去江苏挂职锻炼,以少数民族科主任搭配汉族护士长、老中青搭配等方式进行科室设置,顺应干部任用的新思路。

3.5 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强化医院管理、提升医疗服务层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4]。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不仅考验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救治能力,也给医院信息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5]。针对受援医院信息化在新冠肺炎应急处理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短板,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实施“克州挂号、江苏看病”工程,实现江苏知名医疗专家对克州患者的“零距离问诊”,费用由江苏援疆资金全力支持。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建立远程机器人辅助B超系统,在受援地率先开展5G手术、5G探视、5G查房。建设互联网医院,患者通过手机即可实现就诊卡管理、充值、预约挂号、退号、住院费用预缴、检验结果查询、推送以及核酸检测预约及结果查询等功能。以受援医院为支点,构建受援地“9+1+4+N”共享平台(9为9所江苏省属医院,1为受援医院,4为克州三县一市医院,N为乡镇卫生院),进一步让优势资源下沉基层,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3.6 推动重点学科建设

3.6.1 落实“以院包科”模式。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由江苏省9所省属医院共同结对帮扶受援医院,落实“以院包科”模式,重点支援泌尿外、康复科、心脏内科、心脏血管外科等12个专科,聘任江苏16位知名专家担任受援医院首席专家,推进学科发展。

3.6.2 打造品牌特色项目。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受限,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定期深入受援地各乡(镇)、村开展“江苏医疗大巴扎”,免费送医送药,同时对心脏病、白内障进行筛查,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在原有“润心计划”[6]的基础上实施“心明眼亮”(润心计划、复明计划)工程,由援疆资金兜底,将更多先心病患者和白内障患者纳入其中,为其免费治疗。“心明眼亮”工程的实施带动了受援医院心胸外科、眼科、麻醉科、心血管科、超声科等多学科快速发展。

3.7 打造医院品牌文化

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对医院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7]。引进江苏经验,在院内建设钢琴角、柯尔克孜民族医药研究院、院史馆等,打造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开展青年管理沙龙、英语沙龙、“克医”大讲堂、“苏克”大讲堂等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邀请“人民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布如玛汗·毛勒朵和“感动中国”人物吴登云为医院代言,为受援医院打造靓丽的名片。

4 成效

2020年以来,受援医院成功创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获批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全国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自治区首批互联网医院。获得国家级保障医疗安全示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心血管二科、心胸外科获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示范科室,2名同志获得改善医疗服务突出贡献奖。江苏省“组团式”援疆医疗队获自治区疫情防控先进集体,3人获自治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2人获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挂号在克州,看病在江苏”“挂号在克州,B超在江苏”、“5G”远程诊断被纳入自治区“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全院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SCI论文5篇,论著5本,申请专利3项,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项,取得重大突破。

5 讨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江苏“组团式”医疗援疆以“稳”字当头,夯实基础,将疫情防控贯穿受援医院各项工作中,将江苏的经验和援疆力量充实到受援医院疫情防控各个环节中,受援医院呈现管理不断规范、技术水平稳步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应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结合受援地现有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现状,进行资源整合,在受援地建设以受援医院为核心的医联体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分级诊疗,使医疗资源获得最优配置;完善“传帮带”机制,拓宽培训渠道,加大“柔性引才”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推进临床(医技)科室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人才等引进工作,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突破口,为医院综合发展提供优良人才;全力推动“以院包科”临床科室建设,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以综合实力最强的特色专科为牵头单位,推进专科联盟建设;推广应用适宜医疗技术和新技术,重点推广受援地未开展或薄弱的微创诊疗适宜技术,对当地高发多发疾病联合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攻关;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打造一批在全疆有影响的继续医学教育品牌项目;与当地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加强合作,受援医院职工兼职带教,同时为受援医院职工学历提升提供便利平台。

猜你喜欢

组团式援疆江苏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援疆的夜晚
江苏
青海:“组团式”医疗破解因病致贫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组团式”教育援藏
“组团式”援藏背景下的中学汉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