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结局为导向的优质护理模式在下肢DVT患者中的应用

2022-03-31高会敏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患肢溶栓入院

高会敏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及阻塞管腔,从而导致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种疾病,其以患肢肿胀、沉重及局部疼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下肢运动,且易并发肺动脉栓塞,威胁患者生命[1]。目前,临床上对此类患者主要采取抗凝及溶栓等治疗措施,而在治疗的同时配合良好的护理服务对加快患者病情改善、减少并发症发生等具有重要作用。优质护理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对其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服务[2]。以结局为导向的护理是指将理想的护理结局作为目标,并以此制定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护理计划,具有目的性及针对性。有研究显示[3],以结局为导向的护理方案可促进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护理结局改善。本研究将优质护理结合以结局为导向的护理应用于下肢DVT患者中,并探讨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8月-2021年5月收治的120例下肢DVT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51.75±10.06)岁;血栓程度:轻度12例,中度33例,重度15例;左下肢31例,右下肢23例,双下肢6例;血栓部位:腘静脉9例,髂静脉12例,股深静脉15例,小腿深静脉24例;继发于手术、外伤或恶性肿瘤者31例,无明显诱因29例,入院后治疗措施:系统溶栓49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溶栓11例。观察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50.92±10.13)岁;血栓程度:轻度10例,中度34例,重度16例;左下肢32例,右下肢24例,双下肢4例;血栓部位:腘静脉8例,髂静脉13例,股深静脉16例,小腿深静脉23例;继发于手术、外伤或恶性肿瘤者32例,无明显诱因28例;入院后治疗措施:系统溶栓50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溶栓10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均符合下肢DVT诊断标准[4],且经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入院后均根据病情及自愿选择治疗方式;均知情同意。②排除标准:纳入研究时已有肺栓塞等疾病者;血液系统疾病者;伴有抗凝、溶栓治疗禁忌症(有活动性出血、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者,近2个月内有颅、脊部手术、外伤者,脑动脉瘤、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者,活动性溃疡、结核病者,手术、创伤及分娩后10天以内者);精神疾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由本科室护理小组成员实施。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给予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并指导其饮食及患肢体位摆放位置,协助其床上大小便;另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及生命体征等情况,及时发现出血倾向给予对应处理,若发生肺栓塞则嘱患者平卧,给予面罩或鼻导管吸氧,必要时机械通气;此外,指导患肢开展肌肉舒缩功能锻炼,观察患肢皮肤色泽、温度及脉搏等。

1.3.2 观察组 对患者采用以结局为导向的优质护理模式。由本科室护士长、护理人员及主治医生共同开展会议,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归纳目标护理结局:促进患肢症状消退、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心理状态等,护理小组成员以此护理结局为导向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同时在护理实施过程中,护士长负责监督护理小组成员护理措施执行的合理性与完成度,主治医生负责解答疾病相关问题及对护理人员反馈的患者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意见与处理对策。①促进患肢症状消退:给予患肢弹力绷带包扎或穿弹力袜;辅助使用活血化瘀通络类中药组成的水煮液外洗患肢,并每天泡脚2次;每4 h一次记录患肢皮肤色泽、温度、弹性以及肢端动脉搏动等,每天测量双侧下肢同一部位周径,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②减少并发症发生:出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时检查患者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凝血时间等,若发现凝血时间延长或有出血倾向者,则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并协助处理,如遵医嘱停用抗凝药物、肌注维生素K等,必要时遵医嘱输血;对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溶栓患者,在最初6 h保持患者穿刺侧髋关节伸直位;指导患者咳嗽,避免用力咳痰;溶栓后每30 min测试患者对光反射、观察瞳孔大小等,以避免发生颅内出血;肺栓塞:禁止按摩挤压患肢肿胀部位;指导其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及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排便困难者给予开塞露等;溶栓治疗后避免足跟抬高活动及下床活动;另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气短、口唇紫绀、血压下降等情况,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则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并告知医生且配合抢救;患肢压疮:每日对下肢皮肤进行一次护理,保持个人卫生;定时协助其改变体位,指导患者开展下肢被动与主动运动;在患肢下方垫10 cm厚度软垫;在受压部位涂抹凡士林;另适当按摩足部,以促进静脉回流,防止压疮。③改善心理状态: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做好患者健康认知及心理状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耐心解答患者疑问等;了解患者焦虑恐惧的原因,针对原因给予心理疏导与开解,强调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对患者开展音乐放松干预,并指导其进行冥想放松训练。

1.4 观察指标 ①患肢临床症状消退(患肢肿胀、疼痛等消退时间)情况及住院时间。②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住院期间患者出血、肺栓塞、压疮等发生情况,统计总并发症发生率。③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两组均于入院当天、入院1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情绪进行评估,该量表共20个条目,均按1~4级评分法计分,将各条目评分相加得出总分,总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分数越高,则焦虑情况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若理论频数≥1且≤5,则使用校正检验,若理论频数<1,则使用Fisher's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

组别 n 肿胀消退时间 疼痛消退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60 6.12±0.35 6.81±0.66 12.33±2.41对照组 60 7.81±0.59 8.73±0.85 15.82±3.06 t 19.083 13.820 6.940 P<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1周后SAS评分均低于入院当天,观察组患者入院1周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入院当天 入院1周后 t P观察组 60 59.75±3.49 46.33±3.08 22.332<0.001对照组 60 59.54±3.53 51.63±3.25 12.769<0.001 t 0.328 9.169 P 0.744 <0.001

3 讨 论

下肢DVT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与安全的血管性疾病,积极的抗凝或溶栓治疗虽可有效促进病症改善,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出血等并发症、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患者心理障碍等均可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配合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亦具有重要意义[5]。

优质护理是指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服务中,在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及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并为其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以结局为导向的优质护理模式是指在明确的护理目标指导下而制定具有前瞻性及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方案,以达到期望的护理结局。有研究显示[6],对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采用以结局为导向的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本研究对下肢DVT患者采用以结局为导向的优质护理模式,以促进患肢症状消退、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心理状态为目标结局,并以此为引导而制定能够达到该目标的对应性护理干预措施,逐一解决上述问题,针对性及目的性强。如以加快患肢症状消退为目标结局,给予患者患肢弹力绷带包扎或穿弹力袜,并辅助使用活血化瘀通络类中药水煮液外洗患肢及泡脚,可促进组织消肿,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可加快患肢肿胀及疼痛减轻。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以减少并发症为目标结局,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及时发现出血倾向等异常情况并协助医生对症处理,指导患者咳嗽、咳痰,可减少出血的发生;而禁止按压肿胀部位可预防栓子脱落导致的肺栓塞,指导患者改善饮食结构及多饮水以防便秘,或对排便困难者使用开塞露等,则可避免排便时用力而引发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7]。定时协助患者改变体位并指导其开展下肢被动与主动运动,患肢下方垫软枕及受压部位涂抹凡士林、适当按摩足部等,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为目标结局,于入院时评估患者认知情况及心理状态,根据评估结果及获悉的患者焦虑原因予以针对性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并对患者实施音乐放松干预及指导其进行冥想放松训练,可促进患者认知提高,有利于减轻其焦虑等负性情绪[8]。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入院1周后的S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另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此可能是因经以结局为导向的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加快,心理状态得以改善,其能够积极配合各项医疗工作,且并发症发生减少,从而可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对下肢DVT患者采用以结局为导向的优质护理模式,可明显加快临床症状消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可改善患者焦虑等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患肢溶栓入院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
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差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