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子新品种承谷14 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2-03-30李成璞季志强王冰嵩王奂仑许利平杨春东栾素荣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李成璞,季志强,王冰嵩,王奂仑,许利平,杨春东,栾素荣*

(1.承德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河北 承德 067000;2.隆化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隆化 068150)

谷子〔Setaria italic (L.)Beau〕属禾本科狗尾草 属,古称稷、粟,亦称粱[1],具有抗旱耐瘠薄、节水、节肥、适应性广等特点[2],是起源于我国的特色作物,也是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3]。承德是河北省春谷主产区[4],谷子产业已成为该区的特色产业,常年种植面积已超过2 万hm2[5]。谷子播种量大,生育期内伴生有许多禾本科杂草,对间苗和田间管理造成了很大影响。人工除草劳动强度大、费用高,因此,选育抗除草剂的谷子新品种成为选育的新目标。

1 品种来源和选育过程

1.1 亲本材料

母本为长生10 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提供。该品种幼苗绿色,株高147 cm;穗纺锤型,穗长21.3 cm,穗粗2.9 cm;白谷黄米;抗逆性强。

父本为(冀谷24×M32),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提供。该品系幼苗绿色,株高128 cm;穗纺锤型;黄谷黄米;抗除草剂咪唑乙烟酸。

1.2 选育过程

2010 年在承德市农林科学院承德县新杖子乡育种基地,用长生10 号与(冀谷24×M32)杂交,获得杂交组合F0;同年,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利国镇冲坡村种植F0代,以抗除草剂咪唑乙烟酸为选育目标,得到F1。

2011 年在承德市农林科学院承德县新杖子乡育种基地种植F1,以抗除草剂咪唑乙烟酸为选育目标,收获F2;同年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利国镇冲坡村种植F2,全部收获,得到F3。

2012~2013年在承德市农林科学院承德县新杖子乡育种基地、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利国镇冲坡村加代种植F3~F5,最终从F5中优选出具有抗除草剂咪唑乙烟酸且田间单株表现较好的单穗承13-M21。

2014 年、2015 年在承德市农林科学院育种基地(隆化县中关镇大铺村)分别进行品种鉴定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同时,在承德市农林科学院育种基地(隆化县中关镇大铺村)、隆化县章吉营乡章吉营村、平泉县卧龙镇头道营子村、宽城亮甲台镇亮甲台村、宽城汤道河镇金杖子村5 个试验点进行连续2 a 的丰产性及适应性鉴定。

2015 年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审定(审定编号:20153029)。

2020 年通过中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谷子(2019)130108〕。

2 选育结果

2.1 特征特性

承谷14 号生育期125 d 左右;株高134~140 cm,高度适中;幼苗绿色,叶鞘绿色;穗纺锤型,穗长27~27.5 cm,穗粗2.79~3.12 cm;白谷黄米,单穗重15.01~19.07 g,千粒重2.62~3.04 g,出谷率74.9%~83.4%,出米率85.4%~88.2%。

2.2 产量表现

2.2.1 鉴定试验与品种比较试验 2014 年鉴定试验,承谷14 号平均产量为7 053.0 kg/hm2,较CK 增产10.1%;2015 年品种比较试验,承谷14 号平均产量为7 255.5 kg/hm2,较CK 增产12.3%。

2.2.2 2 a 多点试验 承谷14 号多点试验,2014 年平均产量为6 892.5 kg/hm2,较CK 增产9.2%;2015 年平均产量为7 129.5 kg/hm2,较CK 增产11.0%(表1)。

表1 2014~2015 年承谷14 号多点产量Table 1 Multi-point yield of Chenggu No.14 in 2014-2015

2.3 抗性鉴定

2014~2015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对承谷14 号进行连续2 a 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承谷14 号抗倒性1 级,谷瘟病1 级,纹枯病1 级。

2.4 品质分析

2015 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对承谷14 号的子粒品质检测结果显示,粗蛋白(干基)含量为13.2%,粗淀粉(干基) 含量为76.24%,粗脂肪(干基)含量为4.05%,粘度(干基)为1 230 cp。品质较好。

2.5 适宜种植区域

承谷14 号适宜在干旱半干旱、有效积温≥2 500℃、无霜期>125 d 的春谷区种植。如河北省承德市中部及中南部地区。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选地

选择中等肥力及以上、地势高燥、通风透光、排水良好、易耕作、中性砂质壤土的平地、丘陵、山地种植。避免重茬、迎茬。

3.2 播种

5 月10 日左右播种,适宜密度为30 万~45 万株/hm2[6,7]。

3.3 施肥

结合播种,配施种肥磷酸二铵75~150 kg/hm2;拔节孕穗期,追施尿素150 kg/hm2[8~10]。

3.4 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查补,4~5 叶时定苗,浅中耕;苗高25 cm 左右深中耕,培土。及时清理病株、杂株。如遇干旱,及时浇水[11~13]。

3.5 病虫害防治

3.5.1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白发病、谷瘟病、线虫病。播种前,用金阿普隆种衣剂(有效成分35%精甲霜灵)按种子质量的0.3%进行拌种,可有效防治白发病;苗期、拔节孕穗期、成熟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出地外进行焚烧或深埋[14~17]。田间初见叶瘟病时,选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82.5~550.5 kg/hm2均匀喷雾,可有效防治谷瘟病;若病情发展较快,5~7 d再喷施1 次;抽穗后可针对穗部喷施1 次,可预防穗瘟的发生[18,19]。

3.5.2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蚜虫、飞虱、粟芒蝇、粟叶甲、黏虫、玉米螟[19,20]。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300 mL/hm2或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25~300 mL/hm2或10%吡虫啉粉剂225~300 g/hm2喷施,可防治蚜虫、飞虱。选用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25~300 mL/hm2在17:00 后均匀喷施,可防治粟芒蝇、粟叶甲、黏虫、玉米螟等;若虫害数量较多,5~7 d 再喷施1 次。

猜你喜欢

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鹅可能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鸟类
《杂草学报》中国农林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林技术人员职业培训策略研究
On the Subjective Express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cept Photography
少儿书画作品4幅
浅析农林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科学院大学现象研究
科研院所横向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