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致心脏毒性1例

2022-03-30阳媛颖蒋炳涧李文群张毕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长沙400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乳甲外科湖南吉首46000

中南药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紫杉醇单抗毒性

阳媛颖,蒋炳涧,李文群*,张毕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长沙 40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乳甲外科,湖南 吉首 46000)

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重组 DN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是用于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的出现,使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复发风险以及死亡率大大降低,显著改善了早期患者的不良预后。但与此同时,曲妥珠单抗对心脏造成的损伤不容忽视,其常见不良反应为无症状性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ST-T改变、心律失常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本文报道了1例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所致LVEF下降的案例,供临床参考。

1 病例摘要

1.1 基本信息

患者,女,45岁,土家族,2020年10月21日因右乳头反复破溃伴结痴2月余,B超发现右乳肿块半月余入院(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乳甲外科)。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原发肿块位于右乳8点距乳头约3 cm位置,可扪及约3 cm×2.0 cm肿块,质硬韧,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楚,活动度差。行右乳肿块巴德针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示:右乳浸润性癌。穿刺石蜡结果:(右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免疫组化(IHC):ER(90%+)、PR(80%+)、AR(40%+)、CerbB-2(+++)、KI-67(30%+)、P63(-)、P120(+)、E-CAD(+)、EGFR(-)、NM23(+),有明确手术指征。遂于2020年10月28日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据体查及术后病检结果,患者为未绝经女性,乳腺癌中高危组(pT2NOMO,ⅡA期),右乳浸润性导管癌,激素受体阳性,拟行AC序贯PH(吡柔比星100 mg、环磷酰胺1000 mg 4周期后序贯紫杉醇270 mg及曲妥珠单抗)化疗后予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OFS)+托瑞米芬辅助内分泌治疗5~10年。2020年11月27日至2021年3月19日期间进行6周期化疗,化疗期间予以对症支持处理,一般情况尚可,无明显特殊不适。患者于2021年4月8日患者再次入院,拟行第7周期化疗。入院后查心功能提示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心电图提示频发性室性早搏,心脏超声提示左室轻大,左室壁运动幅度减弱,二、三尖瓣及主动脉瓣少量反流,LVEF减少至49%,见图1A、B,考虑曲妥珠单抗所致,建议停用。各项检查示无明显化疗禁忌,于4月11日行AC序贯P方案化疗(吡柔比星100 mg、环磷酰胺1000 mg 4周期后序贯紫杉醇270 mg),同时予以口服氟伐他汀钠胶囊、富马酸比索洛尔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患者于5月7日行AC序贯P第8周期化疗。复查超声示LVEF为62%,考虑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见图1C、D)。根据指南于5月9日再次予以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6月2日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心内结构及功能未见异常,LVEF为68%(见图1E、F),后未随访,情况不明。

图1 1例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致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彩超图

1.2 病例分析

患者既往体健,体格检查及心电图未见异常,基线LVEF为69%,在化疗近5 个月后LVEF下降至49%,相对基线下降近20%,考虑患者此时使用药物的风险大于获益,暂停使用曲妥珠单抗。1个月后重复评估LVEF 为62%,表明患者心脏功能好转,可以在密切监测下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患者使用曲妥珠单抗前接受了4周期AC方案,AC方案化疗结束后,心功能评价未见异常。序贯使用曲妥珠单抗以及紫杉醇后2周期出现无症状的LVEF下降,考虑到紫杉醇对心脏的损伤表现为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发生率低,而曲妥珠单抗的心脏毒性临床表现中以无症状LVEF下降常见,根据经验先停用曲妥珠单抗,继续使用紫杉醇治疗。单独使用紫杉醇化疗一周期后发现患者心脏功能好转,心脏损伤未进一步加重,提示患者出现的心脏毒性与曲妥珠单抗关系更加密切。参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的基本原则(见表1):① 无症状LVEF下降与曲妥珠单抗有合理的时序关系;② 无症状LVEF下降是曲妥珠单抗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③ 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④ 停用曲妥珠单抗后,不良反应症状消失;⑤ 重复用药反应是否再现情况不明。综合评估后,认为患者出现心脏毒性很可能与曲妥珠单抗有关。

表1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原则

内容 因果关系等级肯定有关 很可能有关 可能有关 可疑 无关反应在用药后,是否符合合理时间顺序 是 是 是 是 是是否符合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 是 是 是 否 情况不明非药物其他原因是否可以解释 否 否 难以判定 难以判定 情况不明减量或停药后不良反应是否转归 是 是 难以判定 难以判定 情况不明重复用药反应是否再现 是 情况不明 情况不明 情况不明 否

2 讨论

研究显示,单独使用曲妥珠单抗进行化疗,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心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7%,而与紫杉醇联合使用时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上升至13%。曲妥珠单抗诱发心脏毒性一般出现在用药4~5个月后,而本患者两周期治疗后即出现LVEF明显下降,推测可能与紫杉醇联合使用有关。曲妥珠单抗诱发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曾使用或同时使用蒽环类化疗药物、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基线LVEF较低以及肥胖,其中既往接触蒽环类药物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上述危险因素除使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监测心功能变化外,也可通过检测心脏损伤生物标志物来判断是否发生心脏毒性。已有研究表明服用曲妥珠单抗后肌钙蛋白(cTnT、cTnI)和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升高可以识别出心脏毒性发生风险更高以及心功能难以恢复的患者,为临床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LVEF下降的早期迹象指标。不同于蒽环类药物介导的心肌损伤与累积剂量有关且大多不可逆转,曲妥珠单抗诱发的心脏毒性呈非剂量依赖性并且可以逆转。因此,一旦出现心脏毒性,及时进行剂量调整或暂停用药,给予护心治疗,可以使曲妥珠单抗安全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紫杉醇单抗毒性
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一例卡瑞利珠单抗致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例分析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我国抗癌新药研究引国际关注
紫杉醇的工业化生产设想
小心,蘑菇有毒
毒性中药宜久煎
五色梅的古今论述
紫杉醇过敏反应3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漫谈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