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中地区战国时期琵琶形带钩的研究

2022-03-30宋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期
关键词:关中地区战国

宋婷

摘 要:带钩,自诞生之初起便成为古代服饰文化的一部分,是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实用装饰品。文章运用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关中地区战国时期琵琶形带钩进行研究。

关键词:关中地区;战国;带钩;琵琶形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2.044

关于带钩的起源,王仁湘先生曾言“东周时期带钩的起源只能在中国本土寻找”①。带钩除却本身所具有的实用功能外,因其材质不同、形制多样,可体现当时人们的社会习俗和审美观念,且各种带钩的细部纹饰和工艺水平更显现出多元化的思想,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即使带钩很小,但可以和其他类器物一样展现出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东周时期是其繁荣兴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带钩以周王畿和三晋故地为主要范围的中原地区多见。关中地区作为战国时期秦文化的主要所在地,近几十年考古发掘有数量庞大的战国秦墓,但是缺乏对出土带钩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收集资料选取部分带钩作为标本对关中地区该时期的琵琶形带钩进行类型学研究。

1 类型学研究

琵琶形带钩,顾名思义,带钩钩身整体呈琵琶形,横断面呈长方形、圆形、菱形或梯形,钩首多为兽头形或水禽形,钩颈较细长且略微弯曲,大小长短不一②。关中地区战国时期墓葬中出土的带钩材质多样,有铜质、铁质、玉质和骨质,但所搜集到的琵琶形带钩材质为铜与铁两种,且铁质带钩大多锈蚀严重,数量较少,所以本文重点对铜带钩进行研究。首先按照制作工艺的不同将搜集到的琵琶形带钩分为镶嵌类、错金银类、错银类、普通类共四种,其次对每一类别下的带钩根据形态变化和纹饰进行更为详细的型式划分。

1.1 镶嵌类带钩

镶嵌类带钩钩面均有镶嵌槽,仅有一件出土于黄家沟战国秦墓的带钩镶嵌物保存完好,其余带钩镶嵌物虽已脱落,但从残存的镶嵌物来看,是以绿松石制品进行镶嵌的。根据其钩体大小可分为2个亚型。

Aa型:钩体短小,纹饰为桃形、圆形和三角形組成的几何图案构成。

西安南郊茅坡邮电学院秦墓M84∶1③,保存完整,兽形钩首,横断面为半圆形,钩纽位于尾部,镶嵌物在桃形槽内有残留,通长5厘米。咸阳西耳村秦墓M5∶3④,钩首残缺,钩体短小,钩纽近中部,镶嵌物已脱落。

Ab型:钩体较细长,纹饰为长条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组成的几何图案构成。

西安南郊茅坡邮电学院秦墓M12∶1⑤,钩首和钩尾均残缺,横断面为半圆形,镶嵌物已脱落,据镶嵌凹槽可知,为长条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构成的几何图案,残长9.5厘米。黄家沟战国秦墓Ⅱ区M19∶8⑥,钩首残缺,钩体呈扁圆形,钩尾圆舌形,菌状纽,正面以绿松石作菱形方格,以白玉石镶嵌其中。

1.2 错金银类带钩

错金银类琵琶形带钩由于数量少,且大小形制相似,便不再进行细分。塔尔坡秦墓24230∶1⑦,钩首已残,钩面的横线和边框线以错银和连弧纹装饰,并饰以云纹错金,钩体的其余部位错金点。西安张家堡长庆盐岩M63∶8⑧,钩首残缺,体厚重,圆形尾,圆纽位于尾部,正面有涡纹及卷云纹。西安张家堡10中登花园M166∶3⑨,蛇头形钩首,体厚重,腹部横断面为半圆形,圆纽位于腹部,正面及纽面有错金银纹饰,多脱落。腹部由卷云纹、涡纹等组成。纽面饰近似于柿楴图案纹。

1.3 错银类带钩

依据其钩体的大小和纹饰内容可分为3个亚型。

Aa型:钩体短小,长度4~6厘米,且钩体纹饰简单。

咸阳西耳村秦墓M38∶4⑩,琵琶形,鸭头形钩首做回首状,钩体较短,钩尾较宽,为圆弧形尖尾,纽近尾部,圆扣形纽较大,纽柱细长,钩面左右四个半圆内用银点装饰,通长4.6厘米。西安南郊茅坡邮电学院秦墓M49∶4k,钩体较短小,蛇头形钩首,钩面用两道银线错以连续的“8”字形图案,银线以内装饰点纹和涡纹。塔尔坡秦墓47288∶3l,鹅头形钩首,钩面用简单的云纹装饰并且错有少量银点,通长5.2厘米。西安南郊茅坡光华胶鞋厂秦墓M80∶1m,钩首残缺,椭圆形纽,钩身有错银弧线纹饰。

Ab型:钩体较长,长度5~8厘米,体较粗,纹饰内容较繁杂。

咸阳西耳村秦墓M19B∶6n,兽头形钩首,钩首有错银纹饰,钩面较宽,钩背较弯曲,尾呈圆弧状,圆形纽较大近腹中部,钩腹用“H”与“◊”形图案重叠错银装饰,并由银点装饰填充,通长7.8厘米。塔尔坡秦墓48293∶1o,钩首残缺,钩背饰以错银水滴纹,钩面用银线错以卷云纹、几何条纹、涡纹和χ纹,钩纽纽面正中也用银线错以圆圈纹,残长7.7厘米。西安尤家庄秦墓00明珠13#M35∶4p,鸟头形钩首,断面呈半圆形,钩腹有错银卷云纹、圆点纹及弦纹装饰,通长5.5厘米。

Ac型;钩体细长,长度8厘米以上,纹饰繁杂。

西安南郊茅坡邮电学院秦墓M77∶5q,钩首残缺,钩面四周边框错以银线,边框内用宽带状银线组成连续“8”字形图案,再错以圆圈纹和涡纹,残长15.5厘米。塔尔坡秦墓34234∶1r,蛇头形钩首,钩面用银线错以边框,边框内部又错云纹、连弧纹、圆点纹和蔓草纹,钩背近尾部阴刻一字。西安潘家庄世家星城秦墓M185∶3s,龙形钩首,钩面用两道错银横带隔开,上部素面,下部错银连弧纹,连弧纹中间饰四叶花纹,连弧外侧加饰圆点纹。

1.4 普通类带钩

依据其体形及纹饰特点可分为5个亚型。

Aa型:共13件。钩体较长,长度为5~9厘米,钩腹宽大,尖圆形钩尾。

咸阳西耳村秦墓M35∶1t,兽头形钩首,钩腹较宽,钩尾尖圆,圆形纽较大且靠近钩尾偏中,钩面四周饰以一圈细小凹弦纹。咸阳尹王村秦墓M168∶3u,鸭头形钩首,钩颈呈“S”形,钩腹有一道凸脊,腹尾稍宽,背弯曲,纽柱短粗,扁圆形扣纽。任家咀秦墓M93∶1,兽头形钩首,长钩颈,钩体略宽于钩颈,尖圆形钩尾且变薄,圆纽,面浇铸卷云纹。西安南郊茅坡光华胶鞋厂秦墓M16∶1v,钩首稍残,腹中部有一圆形纽,素面。华县东阳秦墓M45:1,蛇形钩首,横断面近三棱形,钩体略弯曲,钩尾稍粗,椭圆形纽近钩尾。

Ab型:钩体短小,长度为3~7厘米钩腹近椭圆形或圆形,钩尾呈圆弧状。

标本任家咀秦墓M11∶4w,鸭头形钩首,钩颈长,横截面为圆形,钩体近椭圆形,钩背弯曲,圆纽,钩面用卷云纹和菱形纹浇铸。咸阳尹王村秦墓M157∶1x,钩首残缺,钩体短小,细长颈,腹部较窄,圆弧状尾,钩背弯曲,纽近尾部,纽柱较长,圆形纽扣内凹,正面腹部有左右对称的细小八字纹。秦都咸阳第二号宫殿遗址XYNⅡT17④∶9y,钩体短小,钩腹宽且呈圆形,钩背较弯曲,钩身一端分别饰单龙和两相对称四条蟠龙纹。黄家沟战国秦墓Ⅰ区M37:2z,钩首残缺,正面饰对称交叉S纹,钩背弯曲,圆纽近中部。塔尔坡秦墓12001∶1,鸭头形钩首,钩体短小,颈断面为半圆形,钩背较平,圆纽,纽面阴刻“工”字。

Ac型,钩体窄长,长度为9厘米以上。从钩颈至钩尾处缓缓变宽,近长方形。依纹饰形状又可分为3式。

Ⅰ式,钩面饰带状纹或长条形纹等几何形纹饰。

任家咀秦墓M33∶4,鸭头形钩首,钩颈长,钩体扁宽,横截面近菱形,圆弧形尾且变薄,圆纽。塔尔坡秦墓38302∶1,钩首有残缺,钩颈断面呈近方形,钩面上浇铸有长条形纹。西安茅坡邮电学院秦墓M10∶4,钩首和钩尾均残缺,横断面呈半圆形,体窄长,钩背面略向外弧,钩面饰两道长条形纹。

Ⅱ式,钩面饰兽面纹。

黄家沟战国秦墓Ⅱ区M76∶1,钩首残缺,钩体扁,形似划桨,钩尾作长方形圆角,扁圆纽,正面饰兽面纹。

Ⅲ式,素面。

咸阳西耳村秦墓M62∶1,兽头形钩首,眼睛凸出,钩体较长,钩尾宽大,钩纽近中部,圆扣形纽较大,纽柱短粗。塔尔坡秦墓23180V1,兽头形钩首,颈横断面为半圆形,器形窄长。塔尔坡秦墓28275∶4,兽头形钩首,钩体窄长且厚,圆形扣钮较大,纽柱短粗。西安南郊茅坡邮电学院秦墓基槽M3∶5,钩首断缺,横断面呈半圆形,钩纽靠近尾部。西安南郊潘家庄世家星城秦墓M153∶8,蛇首形钩首,横截面呈半圆形,圆形扣纽位于钩体中部。

Ad型,钩颈至钩腹部位极窄,钩腹近三角形。依据钩面纹饰又可分为3式。

Ⅰ式,钩面浇铸云纹或云雷纹。

任家咀秦墓M5∶6,鸭头形钩首,钩颈细长,横截面呈长方形,体近三角形,圆纽,钩面浇铸勾连云雷纹。塔尔坡秦墓38310∶1,鸭头形钩首,钩体较宽,钩面浇铸“S”形纹和云纹。西安南郊茅坡光华胶鞋厂秦墓M108∶1,兽首形钩首,椭圆形扣纽较小,钩体装饰云雷纹。

Ⅱ式,钩面饰以弦纹或长条纹。

咸阳尹王村秦墓M128∶1,兽头形鉤首,颈细长,钩腹宽扁,钩尾扁平,钩背弯曲较大,椭圆形钩钮近中部,钮柱较短,体表用三条弦纹装饰。黄家沟战国秦墓Ⅱ区M41∶1,钩首残缺,圆舌形尾,钩纽扁圆形,正面装饰一道凸弦纹。塔尔坡秦墓44207∶1,钩首有残缺,钩体弯曲,钩腹较宽,钩面以长条形纹浇铸。西安潘家庄世家星城秦墓M202∶3,鸭首形钩首,钩体较长,横截面呈半圆形,钩纽和钩尾残缺,钩面饰长条形纹。陇县店子秦墓M190∶6,鸭嘴形钩首,钩体较长,钩背弯曲较甚,圆形扣纽位于钩尾处。钩面用一圈弦纹装饰。

Ⅲ式,素面。

咸阳尹王村秦墓M204∶4,兽头形钩首,颈弯曲,细长腹,腹部凸出,钩尾圆弧形,圆形纽近尾部,纽柱短粗。华县东阳秦墓M61∶5,形体小,鸭嘴形钩首,扁长喙,桃形钩纽。咸阳尹王村秦墓M119∶2,兽头形钩首,钩颈细长,钩背弯曲,腹、尾较宽,圆形纽较大近尾部,纽柱短粗。

Ae型,钩颈与钩尾较钩腹窄,似菱形。

任家咀秦墓M76∶6,兽头形钩首,长颈,横剖面近圆形,圆弧形钩尾且变薄,圆纽,面饰带状纹。咸阳尹王村秦墓M172∶1,钩首扁平,钩颈呈“S”形,钩背弯曲,扁圆形钩纽较大,近中部,纽柱短粗。西安南郊茅坡光华胶鞋厂秦墓M84∶5,兽头形钩首,钩身呈菱形,钩纽为椭圆形。

2 带钩的分期

关中地区出土琵琶形带钩在战国时期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特征,在对带钩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可将战国时期的琵琶形带钩分为战国早期、战国中期和战国晚期三期。

2.1 战国早期

战国早期的琵琶形带钩主要为普通类Aa型、Ac型Ⅰ式和Ad型Ⅲ式。总体来说,该时期的琵琶形带钩钩体较长,钩尾尖圆,钩腹宽大,其形状为近长方形和三角形。从制造装饰工艺上来看,这一时期琵琶形带钩仅有普通型,钩面饰以简单的几何形纹饰,也有不少素面带钩。

2.2 战国中期

与战国早期相比,战国中期的琵琶形带钩无论是数量上,还是造型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时期出现了错银类琵琶形带钩,出土于西安尤家庄秦墓的一件错银琵琶形带钩,制作精良,腹部有错银卷云纹、圆点纹及弦纹装饰。普通类带钩新出现Ab型、Ad型Ⅱ式和Ae型,之前存在的类型在这一时期依然存在。这一时期琵琶形带钩的总体特征较战国早期长且较粗,但短小钩体的带钩也有出现,钩体纹饰仍然以几何形纹饰为主。

2.3 战国晚期

战国晚期是关中地区带钩发展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带钩数量多,制作工艺较前两期更为成熟,主要的带钩类型有镶嵌类琵琶形带钩Aa型和Ab型,错金银类琵琶形,错银类琵琶形带钩Aa型、Ab型、Ac型,普通类琵琶形带钩Aa型、Ab型、Ac型Ⅱ式、Ac型Ⅲ式、Ad型Ⅰ式、Ad型Ⅱ式。其中,新出现的类型有镶嵌类琵琶形带钩Aa型和Ab型;错金银类琵琶形;错银类琵琶形带钩Aa型、Ac型;普通类带钩Ac型Ⅱ式、Ac型Ⅲ式、Ad型Ⅰ式。这一时期琵琶形带钩的总体特征为,钩体形态大小长短不一,普通类琵琶形带钩钩面纹饰为几何形纹和兽面纹。其他三类带钩装饰较普通类带钩繁杂,如镶嵌类带钩黄家沟战国秦墓Ⅱ区M19∶8,钩体正面以绿松石作菱形方格,其中镶嵌白玉石。错金银类带钩塔尔坡秦墓24230∶1,钩面的横线和边框线以错银和连弧纹装饰,并饰以云纹错金,钩体的其余部位错金点。错银类带钩西安南郊茅坡邮电学院秦墓M49∶4,钩面用两道银线错以连续的“8”字形图案,银线以内又装饰以点纹和涡纹。这些带钩运用错金银错银和镶嵌工艺对钩体进行装饰,是难得的艺术精品。因此,可以看出关中地区战国晚期是琵琶形带钩的鼎盛期,所以才可以被制作得如此珍贵精美。

3 结语

综上所述,关中地区战国时期的琵琶形带钩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在制造工艺方面和装饰方面都趋于成熟。带钩作为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随身携带品,既是装饰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身份的象征。对关中地区琵琶形带钩进行单方面研究,有助于填补学术界对于众多带钩类型中的具体某一种类型单方面分析研究的空白,对于研究秦文化下其他类型带钩的发展演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注释

①②王仁湘.善自约束古代带钩与带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2.

③⑤mqsv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南郊秦墓[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328-333.

④⑩kntux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东郊秦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361

⑥yz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都咸阳考古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52-655..

⑦lor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塔尔坡秦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139-140,147.

⑧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张家堡秦墓[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244-245.

p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尤家庄秦墓[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71-273.

w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任家咀秦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08-213..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107.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县东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41.

猜你喜欢

关中地区战国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基于均方差决策法的关中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市域差异分析
关中地区农用地流转对农户福利影响的调查研究
关中流动重力测网的中小地震映震能力分析
孟母教子
谈陕西关中地区土葬与风水的农业基础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履行契约行为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