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高宗的治玉之事

2022-03-30唐静姝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期

唐静姝

摘 要:清代乾隆时期,宫廷治玉活动的规模和成就可谓空前绝后,享誉海内外的“乾隆工”代表着清代皇家治玉技艺的最高水平。皇帝在宫廷治玉活动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清高宗自身的审美风格和所处的时政背景共同影响着宫廷治玉活动的发展。依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①等文献资料,基于已知的乾隆宫廷治玉活计档案,探寻清高宗玉器审美观念中最突出的仿古风格、画院风格及痕玉风格的特点和做法;同时,以清宫原始档案为依据,以发生的相关历史事件为背景,从宫廷生活、民族宗教及文治武功三方面努力历数与历史事件相关的宫廷御制玉器,考证乾隆宫廷治玉活动的相关细节,为“乾隆工”增添认识角度。

关键词:乾隆时期;“乾隆工”;宫廷治玉;皇帝主导;清高宗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2.038

自清康熙朝起,便有皇帝参与造办处制器的先例。经雍正朝,皇帝更是对造办处提出“恭造式样”的宫廷制器理念。①至乾隆朝,皇帝甚至对造办处的治玉活计逐项审阅。清高宗对宫廷治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皇帝在宫廷治玉中的作用被史无前例地放大。清高宗的高度参与既确保了宫廷风格的稳定,也限制了宫廷治玉的创新。下面将依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②(下文简称《总汇》)等文献资料,基于已知的乾隆宫廷治玉活计档案,探寻清高宗玉器审美观念中最突出的仿古风格、画院风格及痕玉风格的特点和做法;同时,以清宫原始档案为依据、以发生的相关历史事件为背景,从宫廷生活、民族宗教及文治武功三方面努力历数与历史事件相关的宫廷御制玉器,考证乾隆宫廷治玉活动的相关细节,为“乾隆工”增添认识角度。

1 审美风格

清高宗的审美风格展现了宫廷玉器的“美”学内涵,所处的时政背景赋予了宫廷玉器的“礼”学意义。清高宗的审美风格与乾隆朝的时政事件相辅相成,共同影响了乾隆宫廷治玉的创作走向。

清高宗的玉器审美偏好大致包含三种特色风格,即仿古风格、画院风格、痕玉风格。③

1.1 仿古风格

仿古风格是文玩古董中的经典风格,仿古玉器的造型和理念也有层次高下之分。清高宗历经鉴考古玉、辩证伪制、崇尚师古的学习过程,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仿古风格。乾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陈设类仿古玉器,仿古玉器最大的特点在于古彝造型结合形象生动的附属物(动物、人物),并加刻仿古款。

乾隆早期,清高宗热爱观摩古玉、研习古籍,清高宗的仿古治玉理念随着认识的进步而提高。此时期,新做的仿古器型最为丰富,涉及器型有爵、圭、磬、尊、斧、觞、汉瓶、璧、鼎、匜、觥、巵、觚等。清高宗喜欢从旧藏古器(铜器)和《考古图》中师古,新做的仿古玉器有“照青绿凫鱼壶做得青玉凫鱼壶一件”④(图1、图2)、“照《考古图》做玉辟邪二件、玉马一件、玄玉骢一件、琥一件、仙人一件(共六件)”⑤“仿旧样做甘黄玉粗花压细花周单父乙鼎一件和甘黄玉粗花压细花虎头匜一件”⑥等。起初,清高宗喜欢大众化的仿古烧色,造办处随即有“青玉乳钉璧一件磨去花纹烧汉玉斑”⑦“白玉仙人一件、白玉马一件俱照《考古图》烧汉玉颜色”⑧“汉玉龙秋耳鼎一件(随木座盖玉顶)将兽面部分烧旧”⑨等为器物做旧的玉活。收拾破损的汉玉采用粘补接色的手法,如“汉玉汉纹破璧一件皇帝钦点由姚宗仁粘好接色”⑩。而后,清高宗逐渐正本清源,出现为汉玉褪色的要求,如“汉白玉仙人一件皇帝钦点由姚宗仁去颜色”k“汉玉鳌鱼元璧一件将璧上假色退去”l“汉玉蓍草杠头瓶一件褪色”m。

乾隆中晚期,清高宗的仿古理念趋于成熟,形成了仿而不淆、正本清源的理念。乾隆中期,仿古器型较为丰富,涉及器型有磬、圭、璧、斧、汉瓶、尊、觥、爵、鼎、卣、铎、赤刀、花觚并内胆、簠等。乾隆晚期,仿古玉器型制较为单一,涉及器型有璧、觥、赤刀、圭、汉瓶、花觚等。皇帝仿古理念的变化自然影响了仿古玉器的治玉做法,除了对不合适的仿古玉器褪色外,还有对新做仿古玉器的创新。新做仿古玉器不仅在造型上有所突破,还加刻“大清乾隆仿古”“大清乾隆年仿古”款识,如“苏州送到白玉飞熊表一件(随紫檀木座)其飞熊上口刻有‘大清乾隆仿古’款”n“白玉提梁卣一件(配木架)刻‘大清乾隆年仿古’款”o“白玉蜚㦸瓶一件(随玉盖商系木座)其足刻‘大清乾隆仿古’款”p“皮糙玉龙首觥一件其觥内口刻‘大清乾隆仿古’款”q“皮糙玉汉纹龙首觥一件(随木座)其觥裡堂口磨薄刻‘大清乾隆仿古’款”r。

1.2 画院风格

画院风格是指将书画风格融入玉器创作中,工匠以玉石为纸、砣具为笔雕制出富有意境的画面。清高宗精通文墨且提倡画意,又有技艺高超的南匠操刀,再加上乾隆中晚期玉料充足,这三点共同为画意入玉提供了充分的客观条件。乾隆时期陈设类玉器精制程度越来越高,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陈设类的山子、插屏等摆件玉器,其中大玉山子、大插屏、大玉瓮最为震撼,典型器物有白玉“大禹治水图”大山子s(图3、图4)、青白玉“秋山行旅图”大插屏t、青玉云龙大玉瓮u等。

画院风格浸染到宫廷玉器的方方面面,清高宗喜欢浮雕化的治玉效果,加深加宽刻做纹饰、文字、款识就是最好的例子。清高宗曾对白玉龙尾觥、青白玉双螭图章、碧玉圆明园宝二方引首一方、汉玉蓍草筒、旧玉水盛、青玉痕都斯坦风格双耳碗、皮糙玉螭虎觥、皮糙玉石璧题诗山子、汉玉山石陈设、乐安和院内现设玉山、蕴真斋现安玉山子、白玉熊等玉器有加深加宽刻做纹饰的要求;对旧白玉英雄佩、玉碗、白玉喜鹊杖头、漢玉扳指、碧玉弓矢喻政扳指、乌玉笔筒、信天主人旧玉图章、皮糙玉龙首觥、黑皮糙龙马负图玉子一块、汉玉山子、青白玉蕉叶花觚、宁寿宫交青白玉双环瓶、玉引首宝三份(内清晖阁八徽耄念自强不息一份、怡情书史八徽耄念自强不息一份、乐安和八徽耄念自强不息一份)、避暑山庄之宝青玉宝、热河考青玉册页一份、白玉拱璧一对等玉器有加深刻做文字款识的要求;对金镶松石佛窝二座有加深刻做咒语的要求。

1.3 痕玉风格

痕玉风格即痕都斯坦玉器特色风格。痕都斯坦玉泛指北印度一带中亚等地区的玉器,是伊斯兰玉器,其具有擅制橄榄造型饮食器、擅刻西番莲纹饰、擅刻绍良花纹饰、擅镶玉石金银丝等特点。

清廷平定回部后,西域商贸之路逐渐打开,使痕都斯坦玉器流入中原。自乾隆中期起,受清高宗喜爱的痕玉风格逐渐从宫廷流传至苏州等处,善嵌宝石和薄胎做法风靡一时。乾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器具类的玉碗、执壶及痕都斯坦风格刀,典型器物有白玉痕都斯坦风格双耳碗一件v、青玉番花洗一件w,青白玉痕都斯坦风格碗一件刻“乾隆御用”款x、青白玉痕都斯坦风格花双耳罐一件刻得御题诗y、嵌玉石刀靶痕都斯坦风格刀一把等。受痕玉风格影响,在《总汇》中多处可见关于清高宗下旨将玉碗、苍龙觥等玉器掏薄的记载。

2 时政背景

纵观乾隆一朝,沧海横流,世事纷纭。对宫廷治玉产生影响的时政事件可从宫廷生活、民族宗教、武功文治三个方面探寻。

2.1 宫廷生活

乾隆早期,对宫廷治玉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主要有皇帝登基、孝贤皇后病逝、崇庆皇太后寿庆等。

①乾隆元年(1736),清高宗即位,主要有玉宝题材玉器,典型器物有玛瑙图章十八方配得六副刻乾隆之宝、刻双喜蜡虹引首乾隆御览之宝、刻水晶乾隆尊亲之宝。

②乾隆六年(1741),崇庆皇太后五旬寿庆,主要涉及凤鸟、福寿题材玉器,典型器物有凤钗、凤冠、凤坠、刻款鸣凤在竹花插、赤金累丝孔雀一对、福寿双全金簪、刻款福寿花插、碧玉福寿花插、玛瑙眉寿花插、青玉五福捧寿瓶、芝仙祝寿镶嵌盆景、松鹤长青镶嵌盆景。

③乾隆十三年(1748),孝贤纯皇后病逝。乾隆十七年(1752),孝贤纯皇后下葬清东陵裕陵,并配有恭造孝贤皇后玉册宝工程z,此工程声势浩大,造办处(玉作、镀金作)、太常寺、礼部及工部等多部门联合,用玉250千克,足见清高宗对孝贤纯皇后的深情。

④乾隆十六年(1751),崇庆皇太后六旬寿庆,由于崇庆皇太后属鸡,故而题材除了有朝珠、凤鸟、福寿外,还有鸡题材,典型器物有刻款碧玉凤罇、刻款白玉鸣凤在竹花插、刻款青玉鸣凤在竹花插、嵌宝石金凤冠、嵌宝石金凤凰、刻款汉青玉天鸡双喜蓍草瓶、庆太后万寿铜边镶松石红宝石珠串、庆太后万寿金镶松石蓝宝石珠串、汉青玉石子蟠桃献寿陈设、加刻御制诗二首及菊花兰花纹样白玉碗、加刻寿字填金的紫檀木嵌玉如意。

乾隆中期,对宫廷治玉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以崇庆皇太后寿庆和皇帝寿庆为主。

①乾隆二十六年(1761),崇庆皇太后七旬寿庆,主要有朝珠、福寿、宗教题材玉器,典型器物有金镶松石朝珠、珊瑚数珠、墨晶朝珠、蜜蜡根朝珠、绿苗石朝珠、透雕白玉朝珠、汉白玉东方朔献寿陈设、五佛冠、白玉观音配树根山石陈设、青玉五岳图。

②乾隆三十五年(1770),清高宗六旬寿庆,又因清高宗属兔,所以在传统朝珠、福寿题材外还可见玉兔题材玉器,典型器物有金累系镶松石红蓝宝石朝珠、嵌玉长方雕漆三星盒、白玉长宜子孙佩、白玉双安双喜陈设、白玉卧兔、玉龙大玉瓮。

③乾隆三十六年(1771),崇庆皇太后八旬寿庆,主要有朝珠、福寿、宗教题材玉器,典型器物有松石珠串、珊瑚朝珠、黄碧牙西朝珠、珊瑚玲珑朝珠、金镶松石朝珠、甘黄玉双龙手镯配对、皮糙玉仙鹤摆件、改蝙蝠枝梗白玉如意。

乾隆晚期,对宫廷治玉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为皇帝庆寿、办千叟宴、表十全老人之功。

①乾隆四十五年(1780),清高宗七旬万寿有“古稀天子”之称,主要有大宴器皿、福寿、宗教题材玉器,典型器物有碧玉交龙纽古稀天子之宝、外派八处(苏州、两淮、江宁、长芦、淮关、杭州、凤阳、九江)共同赶制的大宴器皿、皮糙玉受天百禄摆件、金万寿无疆执壶各一对、金连三无量寿佛一尊观音一尊手持金刚一尊、刻字九鹿扳指。

②乾隆五十年(1785),清高宗在乾清宫举办千叟宴,主要有朝珠、福寿题材玉器,典型器物有千叟宴赏用朝珠、珊瑚朝珠配白皮签子写乾隆庚子七旬万寿、刻款青白玉青鸾献寿陈设、刻款青白玉百寿炉、青白玉子孙佩、皮糙玉鹿摆件。

③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高宗八旬寿庆,主要有玉宝、福寿题材玉器,典型器物有白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避暑山庄五福五代堂刻字玉宝、刻款青白玉百寿象耳瓶、刻篆寿字纹汉玉人、白玉卧鹿摆件、旧玉鹿摆件。

乾隆晚期,清高宗沉溺于自己“十全老人”的功绩中,主要有玉册玉宝、福寿题材玉器,典型器物有御笔墨刻十全记梦手卷配双须玉别子、玉引首宝三份各随匣(内清晖阁八徽耄念自强不息一份、怡情书史八徽耄念自强不息一份、乐安和八徽耄念自强不息一份)、青玉引首宝一份(含青斋八徵耄念、自强不息、五德进)、苏州送到刻字玉八徵耄念之宝册宝一份(交宁寿宫)、苏州送到刻字玉天贶十全册宝一份(交热河)、两淮盐政送到玉九老山一件刻二等(交热河)。

2.2 民族宗教

乾隆早期,清高宗逐渐重视藏传佛教。乾隆八年(1743)至乾隆九年(1744),清高宗下令制作了大批藏传佛教器物,其中镶嵌宝石佛龛佛窝最为突出。

乾隆中期,民族宗教大事无非藏传佛教的兴盛与土尔扈特部的归顺。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统治,清高宗与六世班禅联络密切,而六世班禅更是于乾隆四十年(1775)奉命进京为皇帝祝寿。清高宗对六世班禅多有赏赐,所以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造办处制作了许多藏传佛教佛像、佛龛、金塔、念珠等禮佛之物。因为制作藏传佛教器物数量激增,一度导致宫内珠石数量紧缺,甚至需要从嵌玉石盆景上换下珠石供其制作,典型的宗教器物有三堂神佛造像(21尊)、金镶松石佛(81尊)。而崇信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土尔扈特部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东归,这一历史事件无疑为巩固中华统一的多民族国写下了光辉篇章,相关玉器有苏州织造制作青玉册(青白玉册)《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8片、青玉册《御制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10片。

乾隆晚期,佛事交流频繁,除了佛教造像供器等,还有较为特殊的宗教仪物,如佛骨舍利、海螺、贝叶经等,典型器物有佛骨舍利嵌珠石大银佛窝二座内小银佛窝二座各供佛骨一块将佛窝背后俱刻得交宁寿宫养性殿西暖阁楼上安供、贝叶经随青玉别子、白海螺二件镶得镀金边嘴交紫泉楼佛堂(额尔登布交贡)、雕七佛偈海螺二件镶得金边一件随鞔皮画金套交宁寿宫佛堂。

2.3 文治武功

乾隆早期,影响宫廷治玉的重大事件以首征金川、统一回部、平定准格尔部以及木兰秋狝等武功战事为主。

①乾隆十二年(1747),一征金川,相关器物有苏州织造送到平定金川图四卷配做玉别子。

②乾隆二十四年(1759),统一回部,相关器物有苏州织造送到青玉册《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文》8片、青玉(次白玉)回回进宝陈设、平定伊犁回部功臣赞配玉别子、御笔平定伊犁回部五十功臣像手卷一卷配玉别子。

③乾隆二十五年(1760),平定准格尔部,相关器物有玉册、回部题材玉器,典型器物有苏州织造送到青玉册(黑玉册)《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文》6片、青玉册《御制西师诗》8片。

④乾隆六年(1741)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清高宗几乎每年都要举行秋狝活动。这种大规模的类似军事演习的狩猎起到了笼络蒙古各部与训练八旗将士的作用,这也与频繁的国家战事有关。相关器物有玉枪底、玉靶鞭、玉靶剑、嵌玉石盔甲、白玉册《哨鹿赋》4片、御笔哨鹿赋手卷一卷配玉别子。

乾隆中期,影响宫廷治玉的重大事件不仅有平定大小金川和木兰秋狝等武功战事,还有改变了宫廷治玉规模的高朴私贩玉石案。

①乾隆三十六年(1771)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平定大小金川。乾隆四十二年(1777),清高宗在紫光閣设宴款待阿贵等西征将士并颁赐赏物,相关器物有平定金川图四卷配玉别子、青玉册《御制金川平定告成太学碑文》6片、青玉册二册《御制平定两金川告成太学碑文》10片、御笔平定两金川凯歌三十首手卷一卷配玉别子、御笔平定两金川告成太学碑文手卷一卷配玉别子、御笔平定两金川方略序手卷一卷配玉别子、御笔平定两金川五十功臣像手卷一卷配玉别子。

②乾隆三十三年(1768)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木兰秋狝活动十分频繁,相关器物有青玉册《前哨鹿赋》10片、青玉册《虎神枪记》、旧玉鹰挟兔摆件、白玉双马陈设、白玉八骏图、十骏图(白玉小马一件、头等皮糙玉双马一件、头等皮糙玉双马一件、头等皮糙玉立马一件、头等皮糙玉立马一件、头等皮糙玉卧马一件、头等皮糙玉卧马一件)以及大量的玉枪底、玉靶鞭、玉靶剑、嵌玉石盔甲等。时至乾隆四十三(1778)年九月,叶尔羌办事大臣高朴因私贩玉石案而被处死。此案牵连甚广,苏州织造、两淮盐政等重要地方都受到影响,此案预示着宫廷治玉的没落。

乾隆晚期,与宫廷治玉相关的武功战事主要有出兵安南、平定林爽文起义、平定廓尔喀人入侵后藏以及追忆秋狝。

①乾隆五十三年(1788)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出兵安南,相关器物有赏安南国王嵌玉石幞头、碧玉册《御制书安南始末事记》8片、御笔补咏安南战国六律手卷二卷配玉别子。

②乾隆五十三年(1788),平定林爽文起义并颁布《清查台湾积弊酌筹善后事宜》,相关器物有茶晏廷臣平定台湾联句手卷一卷配玉别子、青玉册《御制平定台湾告成热河文庙碑记》8片、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手卷一卷配玉别子。

③乾隆五十八年(1793),平定廓尔喀人入侵后藏,相关器物有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像手卷配玉别子、碧玉册(青玉册)《御制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序》8片、青玉册《补咏战胜廓尔喀之图序》。

④秋狝追忆。清高宗幼年曾随其祖康熙帝木兰秋狝,有突遇熊击之事,又木兰秋狝与战事贯穿了清高宗一生,因此治玉档案中常能见到熊、马及其他狩猎题材的大小摆件文玩,典型器物有白玉熊、黑皮糙龙马负图玉子一块(上有原刻诗句)、八骏图玉插屏。

官场与外交上能够直接影响宫廷治玉的事件极少,仅能从两处细节窥见一二。一是清高宗对巨贪王亶望态度的变化。乾隆四十五年(1780),王亶望为清高宗七旬寿庆进献了白玉葵花碗一件(里口贴楷书字本文一张)。清高宗还下旨要启祥宫照文本壳子并配紫檀木座。乾隆四十六年(1781),王亶望因捐监冒赈案而被处死。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清高宗对王亶望厌恶犹存,甚至命令工匠去掉了红刁漆嵌玉字诗意菱花式盒盖二件(思永斋)上的“王亶望”三个玉字。二是英吉利使者马噶尔尼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访华,使臣访华的礼物中有黑皮鞘刀三把(无靶),清高宗见后十分喜欢特命造办处为鞘刀配靶,随后造办处做得镶嵌白玉靶金桃皮鞘腰刀二把(配拴得珊瑚结子二个)、番刀腰刀一把。

3 结语

皇帝是宫廷治玉活动的主导因素,清高宗决定了宫廷治玉活动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准。清高宗在治玉创作上采百家之长,生发出薪尽火传的仿古风格、兼容并蓄的画院风格、他山之石的痕玉风格。清高宗身处“康乾盛世”,自诩“十全老人”,宫廷治玉的题材自然也围绕着乾隆朝奢华的宫廷生活、盛大的宗教活动、频繁的国家战事以及复杂的君臣关系。乾隆时期宫廷治玉的创新是自上而下的,其最大特点是前所未有地发挥了皇帝的个人风格。清高宗不同于其他富有艺术性的皇帝,如宋徽宗、清世宗等。宋徽宗是一位个性突出、极富创造力的君主,他的最高艺术成就是个人独创的瘦金体书法。清世宗是人性屈从皇权的帝王,他最负盛名的艺术品是“恭造式样”的雍正官窑瓷器。而清高宗是一位富有人文情趣的皇帝,他既深深地认同于自己统治者的身份,又享受文人生活带来的乐趣。所以,他的宫廷玉器突破了范式的限制,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个性,成为中国玉器史上不可磨灭的明珠。

注释

①杨伯达.清代造办处的“恭造式样”[J].上海工艺美术,2007(4):14-15.

②本文所使用的《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版本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合编的《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https://archives.yunjianart.com),以下《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简称《总汇》,所用版本相同。

③杨伯达.清乾隆帝玉器观初探[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4):60-70.

④《总汇》,乾隆十八年十月二十九日《如意馆》;《总汇》,乾隆十九年六月二十三日《如意馆》;《总汇》,乾隆十九年十月初四日《如意馆》;《总汇》,乾隆二十年七月二十五日《如意馆》;《总汇》,乾隆二十四年十月二十八日《行文》。

⑤《总汇》,乾隆八年正月二十七日《记事录》。

⑥《总汇》,乾隆二十一年八月初八日《如意馆》。

⑦《总汇》,乾隆三年二月初五日《广木作》。

⑧《总汇》,乾隆八年十一月初七日《匣作》。

⑨《总汇》,乾隆十年十月十八日《如意馆》。

⑩《总汇》,乾隆十六年二月初七日《如意馆》。

k《总汇》,乾隆十八年八月十二日《如意馆》。

l《总汇》,乾隆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木作》。

m《总汇》,乾隆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如意馆》。

n《总汇》,乾隆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如意馆》。

o《总汇》,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初三日《如意馆》。

p《总汇》,乾隆四十三年五月初二日《如意馆》。

q《总汇》,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如意馆》。

r《总汇》,乾隆四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如意馆》。

s《总汇》,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如意馆》。

t《总汇》,乾隆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如意馆》。

u《总汇》,乾隆三十四年三月初一日《如意馆》。

v《总汇》,乾隆四十四年正月十二日《如意馆》。

w《总汇》,乾隆四十四年十月十四日《如意馆》。

x《总汇》,乾隆四十四年十月二十日《如意馆》。

y《總汇》,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初三日《随园》。

z《总汇》,乾隆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玉作》;《总汇》,乾隆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玉作》;《总汇》,乾隆十四年四月十一日《镀金作》。

《总汇》,乾隆四十四年十月初七日《上意题头档》。

《总汇》,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初八日《广木作》。

《总汇》,乾隆三十九年正月《金玉作》。

《总汇》,乾隆三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金玉作》。

《总汇》,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如意馆》;《总汇》,乾隆四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日《记事录》。

《总汇》,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行文》;《总汇》,乾隆四十年八月初八日《记事录》。

《总汇》,乾隆五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金玉作》。

《总汇》,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金玉作》;《总汇》,乾隆五十五年二月初三日《如意馆》。

《总汇》,乾隆五十七年二月初四日《金玉作》。

《总汇》,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金玉作》。

《总汇》,乾隆十四年三月初十日《苏州》。

《总汇》,乾隆二十五年四月十一日《如意馆》;《总汇》,乾隆二十六年四月初九日《匣裱作》;《总汇》,乾隆三十二年六月初十日《匣裱作》。

《总汇》,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杂录》;《总汇》,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行文》;《总汇》,乾隆三十年十月二十八日《皮裁作》。

《总汇》,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日《如意馆》。

《总汇》,乾隆五十八年五月初六日《广木作》。

《总汇》,乾隆二十三年十月三十日《如意馆》;《总汇》,乾隆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如意馆》;《总汇》,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四日《行文》;《总汇》,乾隆三十年十月二十八日《皮裁作》。

《总汇》,乾隆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行文》;《总汇》,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十二日《如意馆》;《总汇》,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初四日《匣裱作》;《总汇》,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四日《行文》;《总汇》,乾隆三十二年正月初十日《匣裱作》。

《总汇》,乾隆十八年十一月初二日《如意馆》;《总汇》,乾隆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苏州》;《总汇》,乾隆十九年八月二十七日《如意馆》。

《总汇》,乾隆二十年四月初七日《匣作》。

《总汇》,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四日《行文》;《总汇》,乾隆三十一年八月十七日《记事录》;《总汇》,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匣裱作》。

《总汇》,乾隆四十一年十月二十日《行文》;《总汇》,乾隆四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记事录》;《总汇》,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行文》;《总汇》,乾隆四十五年五月初十日《记事录》。

《总汇》,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五日《如意馆》。

《总汇》,乾隆五十四年正月初一日《匣裱作》。

《总汇》,乾隆三十一年四月初五日《行文》;《总汇》,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行文》;《总汇》,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行文》;《总汇》,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七日《记事录》。

《总汇》,乾隆五十九年八月二十二日《热河信贴》。

《总汇》,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初四日《如意馆》。

《总汇》,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十三日《如意馆》。

《总汇》,乾隆四十二年二月十二日《如意馆》。

《总汇》,乾隆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如意馆》。

《总汇》,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初八日《记事录》;《总汇》,乾隆五十五年四月十八日《记事录》。

《总汇》,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行文》;《总汇》,乾隆五十七年二月初九日《行文》。

《总汇》,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记事录》。

《总汇》,乾隆五十三年二月十一日《行文》;《总汇》,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初三日《热河》。

《总汇》,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行文》;《总汇》,乾隆五十七年二月初九日《行文》。

《总汇》,乾隆五十九年二月二十六日《记事录》;《总汇》,乾隆五十九年四月初四日《记事录》。

《总汇》,乾隆五十九年四月初四日《记事录》;《总汇》,乾隆五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记事录》。

《总汇》,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如意馆》。

《总汇》,乾隆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如意馆》。

《总汇》,乾隆六十年六月二十五日《热河信贴》;《总汇》,乾隆六十年十月十二日《热河信贴》。

《总汇》,乾隆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七日《如意馆》。

《总汇》,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金玉作》。

《总汇》,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初九日《热河随园》。